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语文下册《该怎么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多篇

时间:2022-07-06 09:11:4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该怎么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多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该怎么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多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该怎么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多篇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能针对实际,偏离教学实质;忽视弱势群体,互动生成缺乏两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战略,以改进口语交际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同学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同学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通过分析解读,我认为口语交际课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语文性,因为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局部,它是以口语为物质资料,以听和说为主要练训形式,要求同学学会倾听,学会说,说得规范、说得得体。所谓言之有物、有言之序、有言之理、有言之情。

  二是交际性,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主客体关系。比“听”、“说”更多地体现“对象“意识,提示更多的注意交际过程中的情感方面的要求,注意到交际中的文明素养,通过叙述、提问、讨论、评议等交互性的语言活动实践提高同学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是情境性,口语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某一话题而展开的,因而也特别注重内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的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问题一:不能针对实际,偏离教学实质。

  一、具体表示:

  1、学科特点模糊。

  口语交际教学是追求语言与精神共构共生、同步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同学的发展”,落实到我们的习作与口语交际教学中,就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当然它也应融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掌握不准教学的实质,非语文或与语文关系不大的东西还充满着课堂。口语交际教学不像阅读教学那样有具体的文本载体,只是上些情境、话题。第一,掌握不准学科区别。如《我想这样做》、《该怎么做》这样的口语交际课过分注重明理就容易混淆与品德的区别;像《维护有益的动物》、《我们身边的垃圾》太注重传授知识就容易混淆与科学课的区别等。第二,“非语文”充满课堂。如教学中过分强调文明礼貌,太注重情境、扮演,忽视语言本体等。第三,缺乏交际性。教学中虽重视以语言为本体,但没注意口语交际要注意与听说训练的不同,使本该多向交流的信息单一化。

  2、偏离预定目标。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因同学因思维活跃,教师又不能充沛发挥主导作用,在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掌握不住话题,偏离目标的现象。如教学《该怎么做》时,老师请同学扮演了小松不小心打碎花瓶的片断,然后让同学讨论:假如你是小松,打碎花瓶以后,你该怎么做呢?有的认真地出主意说:“把打碎的花瓶藏起来。”有的说:“可以用自身的零花钱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花瓶。”这时,有个同学马上说:“没钱怎么办?”“先问叔叔借一点,以后再还给他。”“可以和卖花瓶的阿姨商量一下,先把花瓶拿回家,等爸爸忘了这件事,再问爸爸要钱还给阿姨。”同学把讨论的目标转移到了帮小松借钱的问题上。在教学《维护有益的动物》这一课中,当老师让同学们谈谈如何维护动物时,同学的话题也经常会转向如何去对付伤害动物有人。这显然是偏离了交际的预定目标。

  3、忽视语言提升。

  培养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任务之一。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同学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表述不清楚等情况,没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或是交际练习在同一层面徘徊,原地踏步,没有推进和提升,没有提供同学改进的机会。

  二、对应战略:

  1、坚守实质,凸现本性。

  在教学中应坚持语言本体,让同学的每一次活动与展示都成为语文能力生成点,生长点。如课前谈话时,我们老师要意识到这就是交际,要让同学说好每一句话。教师教学活动应充体分体现语文教学这一实际,并能和时改正同学的语言缺陷,让同学有改进的机会。同时在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

  2、加强示范,规范语言。

  当同学口语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同学在感悟、模仿的过程中,逐步规范他们的口语。如教学《该怎么做》时,我让同学就小松打碎花瓶后告诉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进行设身处地的讨论。有的同学说:“我觉得爸爸打我是不对的。假如他打了我,对我的身体不好。”我说:“把后面改为‘对我的身体会造成伤害’就更清楚了。”另一个同学说:“我觉得爸爸不应该打我。假如打我,我就不说了。”我说:“改为‘假如打我,下次犯了错误就不再主动供认了更好’,请你这样再说一说,好吗?”

  通过教师的示范,同学当场就把话说清楚了。所以后面同学劝说爸爸时,他们都注意到怎样把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

  为了加强示范性,教师还可以参与到同学的互动小组中去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口语交际比较好的小组,可以推荐到全班,向全体同学展示,以使同学能够有一个可以模仿、学习的对象。这样就改变了那种笼统的指导。

  3、紧绕目标,随机引导

  如上文提到的《该怎么做》教学中同学把讨论的目标转移到了帮小松借钱的问题上,教学中,我随机转换了角色说:“假如我是小松,我就老老实实地告诉爸爸,你们看我这样做好吗?”“好!我们应该如实地告诉爸爸,做一个老实的小朋友。”同学纷纷回答。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转变了角色,进入了交际情境,就可以自然地引导、调控交际过程,使同学和时回到预定的目标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交际的目的。同样,在上文《维护有益的动物》的教例中,我们教师也可以转变了角色,通过随机引导使同学和时回到预定的目标中去。

  4、和时反馈,注重提升。

  ⑴引导评议,发展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同学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评议,听听同学是否把话说清楚、明白了。假如不清楚,那该怎么说。让同学在同伴的评议过程中规范语言,学会如何把话讲得更清楚、更明白。

  同学参与评议,会促使他们更认真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他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他人提出建议和批评;也能促进同学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同时,教师对同学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表述不清楚等情况,应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同学的交际练习有推进和提升,并提供同学改进的机会。

  ⑵以生助说,引导表达。

  对口语交际能力特别差的同学,我经常采用以生助说的方式,引导他们把话清楚。教学《该怎么做》时,同学讨论爸爸该不该打我,有个同学说:“我觉得爸爸打我是应该的。”老师追问:“为什么呢?”同学想说但又不知该怎么说。这时,我叫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协助他说:“我觉得爸爸打我是应该的。因为他打我是为了教育我,让我下次不要再犯错误。”我问:“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他点头说是。“好,那么你就照这样再说一遍好吗?”

  这样,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为同学铺设一条思维的通道,让同学顺着思维通道去考虑,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同时请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示范,协助同学逐步把话说清楚。

  问题二:忽视弱势群体,互动生成缺乏。

  一、具体表示:

  1、参与面不广。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往往是少数喜欢表示的同学乐于侃侃而谈,而多数同学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总是处于“倾听者”的角色。使口语交际只局限于优等生,缺乏参与的全体性。缺乏参与的全体性,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2、交互性缺乏。

  口语交际处于单向活动,缺乏交互性,并且同学的交际技能较弱。口语交际课有很浓的说话训练课的色彩。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即便有一些外表看似双向的交流,如教师提问,同学回答;这人说一句,那人说一句等,由于没有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同学的语言都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口语交际就丧失了它的实质属性。

  3、主导性缺乏。

  随着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不时形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作为言语交际的积极参与者,已被广为认同。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也比比皆是。可是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忽视了其在课堂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从而使课堂缺乏纵深延伸,出现散而乱的现象,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对应战略:

  1、丰富互动,承当具体任务。

  ⑴丰富互动形式。

  丰富互动形式,是扩大参与面,提高训练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互动形式主要有同桌互动、好友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小组互动。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些口语交际课上,有些小组互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很低。所以在进行小组互动时,教师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同样是小组互动,假如教师有意进行优生和学困生搭配,取得的效果往往比前后四人小组或让同学自由组合要好得多。

  ⑵承当具体的交际任务。

  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同学都有训练的机会。教学《未来的桥》时,我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小组,每个同学都要在小组里介绍自身设计的桥,还要评一评谁设计的桥最好。这样,人人都有交际的具体任务,人人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

  这种同学参与面不广的问题,需要教师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和时、灵活的调控与指导来解决。我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注重评议,加强技能指导。

  ⑴指导方法,明确要求。

  在口语交际中,要求同学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①交际双方在谈话时,表情要自然、放松,不东张西望,不伸舌头,不做鬼脸,始终坚持专注的神情和入神的姿态。

  ②发生感情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

  ③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

  ④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还可适当运用手势语加强表达的效果。

  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同学饶有兴趣的口语交际中,在同学最需要时,相机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方法与要求,点拨语言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如教学《猜谜游戏》时,教师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说谜面,要求他大大方方地说,然后由他自身请同学猜谜。同学猜完后,要求他用上“祝贺你,猜对了”“对不起,你猜错了。谁能协助他”之类的话进行评价。假如同学在说猜谜的依据时说得不充沛,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后,要求其对那位同学致谢。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求同学们与说话者坚持目光的交流。

  ⑵案例引领,领悟技能。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同学仿效,也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同学去发现、探索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比方教学《该怎么做》,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爸爸回来发现后就责备他,还要打他。小松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请同学们评一评。

  ①小松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打我,花瓶原本就没有放好。”

  ②小松马上轻声说:“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我画画时不小心碰到了花瓶,它掉到地上就碎了。对不起!”通过案例比较,让同学领悟到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而且要讲文明,态度要温和,语气要合适等。

  ⑶加强评议,提高技能。

  前面提到的那些交际要求,要通过评价,落实到同学的交际行为中去。如评一评声音是否响亮,举止是否大方,表情是否自然,交际方式是否文明、礼貌等等。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调控与指导,以使同学能够和时矫正自身的交际行为,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3、精心预设,关注学习状态。

  首先,我们要在教学上精心设计,在有序的训练中让同学学会口语交际,善于口语交际。

【一年级语文下册《该怎么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多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钱学森》教学设计和反思06-22

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识字四》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07-05

《孤独之旅》语文教学设计和反思07-05

高中语文《边城》教学设计和反思06-03

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及反思04-15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2-29

一年级下册语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04-18

一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段和教学反思05-17

《汉字多奇妙》的语文教学反思02-05

一年级语文《多对少》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