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4-25 19:41:59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物体有方有圆,各有用处。

  2、乐意观察,大胆表述对周围物体形状的认识,知道圆形和方形都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3、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4、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各一张。PPT展示。

  2、《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故事图片,熟知部分家具。PPT展示。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谈话导入。

  (1)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们讲个好玩的故事,在此之前先看看几张图片吧!

  (2)启发幼儿观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长着长脸盘,老婆婆挺胖,长着圆脸盘。出示图片,鼓励幼儿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教师介绍人物。)

  2、引导幼儿分辨方和圆,出示PPT图画,请幼儿观察图画,激发幼儿的兴趣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什么是圆和方,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有圆也有方?举例子。

  (2)出示PPT图片,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3、启发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小朋友们觉得能不能把所有的方的和圆的都分来呢?为什么?(让幼儿懂得了圆有圆的用处,方有方的用处,就像方脸老公公的圆眼睛和圆脸老婆婆的`方牙齿一样,缺了哪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4、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2)一家人在一起,不吵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开开心心才最重要!

  (小朋友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也要懂得互相帮助,包容谦让,这样才能每天开心快乐,知道吗)

  四、反思:

  认识几何图形一般都比较单调、抽象,但如果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话,既能让幼儿区分开圆形和方形,又能在寻找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形状时了解到了其他的图形,让幼儿形成一定的图形概念。同时,将处事道理融合在故事之中,让幼儿从中得到感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3以内的数数。

  2、学习单位量词,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卡片

  2、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你们找找看图片上那些东西只有一样?

  (请幼儿上来边点边说。)

  教师小结:一只小猪、一个水桶、一块肥皂、一条裤子……

  2、教师:那你们再看看那些东西是有两样?

  (让幼儿个别回答,说出物品的'单位量词,如果幼儿一开始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帮忙提醒。)

  3、图片上有数字“1”和数字“2”表示的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用数字“3”表示的呀?

  (幼儿个别回答)

  二、认识数字

  1、刚才你们找到图片里有一只小猪,一块肥皂,那你们看看这张原点卡片用什么数字宝宝

  来表示啊?为什么?

  (教师出示圆点卡片。用“1”来表示,因为有一个圆点。)

  2、教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原点卡片,你们找找谁是这两张卡片的好朋友?

  (幼儿个别上来操作)

  三、编数数歌

  1、教师:现在老师有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学呀?

  2、教师范念:

  你数1,我数1,1只小猪来洗澡;你数2,我数2,2条毛巾擦擦背;你数3,我数3,3滴水珠淌下来。

  3、提问: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幼儿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4、教师:你们一起来跟我念一遍儿歌好不好啊?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3以内的数数,还学了数数歌,你们回家帮这首数数歌编一套动作,

  明天来幼儿园告诉我好不好啊?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玩纸板,尝试用纸板拖物、持物走,发展身体控制能力。

  2、体验与老师、同伴游戏的愉悦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纸板人手一块,报纸做的红、黄、绿纸蛋若干。

  2、系有绳子的小夹子人手一个。

  3、纸箱做成的鸡窝及纸盒做的仓库。

  4、录音机,老鹰叫声及纸板操音乐磁带。

  5、皱纹纸做的青菜地。

  活动过程

  (一)师生听音乐同做纸板操。

  师:今天李老师要带宝宝们一起做游戏了,每个宝宝去拿一块你喜欢的纸板到我这里来。让我们拿着纸板先来锻炼一下身体吧!

  (二)幼儿自由玩纸板。

  师:我们的纸板不光好看还很好玩呢!咱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1、将纸板放在地上,双脚并拢从上面跳过去。

  2、轻轻向上抛起纸板并接住。

  3、将纸板顶在头上,保持纸板平衡,并慢慢移动身体。

  (三)纸板大变身。

  1、师:现在李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啦!看看这是什么?(小夹子)我用手指爸爸和手指妈妈捏住小夹子,用力一摁,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咬住小板子。哈哈!我的小板子变成小拖车啦!拖过来,拖过去,真好玩!(教师示范拖小拖车)

  2、师:宝宝想不想把你的小板子变成小拖车?也像李老师这样来变个魔术吧!(幼儿动手“变魔术”,教师个别指导。)

  3、师:说说你是什么颜色的小拖车?拖着你的小拖车走一走!

  (四)创设情境,幼儿初次运蛋。

  1、师:鸡妈妈在外面捉虫子的时候生了许多蛋,凶狠的老鹰想把她的蛋宝宝捉去吃掉,鸡妈妈可着急啦!怎么办呢?她想请我们宝宝帮它一个忙,帮她把蛋宝宝运回家,好吗?

  2、交代要求:等会儿宝宝去找一找鸡妈妈的蛋在哪里,如果你是红色的小拖车,你就去运一个红色的蛋,如果是绿色的小拖车,就去运一个绿色的蛋,如果是黄色的小拖车呢?宝宝们一定要小心一点喔,可不能把鸡妈妈的蛋掉在地上摔坏了!

  3、教师和幼儿共同用拖车运蛋,教师边拖边提醒幼儿慢慢走,互相不碰撞。

  (五)简单评价,幼儿再次运蛋。

  师:宝宝有没有把鸡妈妈的蛋掉到地上去呀?宝宝真能干!这次每个宝宝再去帮鸡妈妈运两个蛋回来好吗?

  (六)情境:转移蛋宝宝。

  1、师:听,什么声音?(鹰叫声响起,教师作紧张状。)谁来啦?(老鹰)蛋宝宝放鸡窝里也不安全,我们得把它们藏到仓库里去,那样老鹰就捉不到啦!可是去仓库的路是一块青菜地,能拖小拖车吗?怎么办呢?

  2、教师和幼儿共同手捧小拖车运蛋去仓库,提醒幼儿慢慢走,到达后把蛋宝宝轻轻放到仓库中。

  3、师幼共同庆祝运蛋成功。

  活动反思:

  我觉得我这节活动设计符合我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比如我在活动刚开始时,利用漂亮的红、黄、绿纸板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节奏明快的纸板操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基础。

  之后我让孩子利用之前孩子已经玩纸板的简单经验,创设了相应情境,来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经验,又增强了玩纸板过程的趣味性,如引导幼儿将纸板间隔排成一排依次跳“小沟”;将纸板聚拢后变成“小河”,引导孩子跨小河;将纸板向上抛起玩抛接游戏。玩纸板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其中,体现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孩子们初步体验了玩纸板的乐趣,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充分活动了身体,发展了跨、跳、平衡等能力。这符合《指南》中小班健康领域的目标中动作发展的典型表现。

  活动第三步时教师以“变魔术”的神秘口吻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热情。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孩子较容易地掌握了“变魔术”的要领,虽然有的孩子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但是孩子的情绪是积极、愉悦和主动的。而让幼儿分辨并说出自己小拖车的颜色,则为下一环节“运相同颜色的蛋”这一要求作好了铺垫。

  第四步教师利用游戏化的情境设计,这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喜好,使他们能够感同身受,融入其中,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鸡妈妈的蛋成功运回家时,一张张紧张的小脸顿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活动中师生融为一体,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徜徉,而在游戏情境中相应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都得以巧妙渗透如:拖物走、颜色的分类、数量的感知等,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

  在本节活动设计过程中,我利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让活动的过渡自然流畅,遵循了教育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新创设的巧妙情境要求幼儿手捧小拖车运蛋过青菜地,对幼儿的能力提出了高一层次的挑战,充分锻炼了幼儿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能力。这样的设计避免了重复游戏的枯燥乏味,使幼儿始终对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节健康活动过程中,有俩个小朋友参与不积极,其中一个小朋友是在帮鸡妈妈运蛋时,拉小拖车的过程中由于速度掌握不好不小心将蛋掉在地上,有几个小朋友笑他笨,这个孩子可能伤了自尊,就不去玩了:还有另外一个小朋友是在手捧小拖车运蛋的过程中手不停的抖动将蛋掉在地上,不想参加游戏了。其实在游戏过程中,因为孩子的动作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发展的速度,时段不一样,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后来我给孩子耐心讲解动作的要领,并要孩子正确对待游戏中的胜与败,顺利与挫折,这俩个孩子又回归到游戏队伍当中,继续游戏了。

  小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动物名称ox rabbit dog pig

  2、学习wolf掌握正确的发音。

  3、对英语游戏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动物表演的舞台,(ox rabbit dog pig wolf)的'毛绒玩具,各种幼儿熟悉动物的头饰与幼儿数相同、动物贴图的掷子、两个完全相同的盒子、躬行门、动物图象的垫子!

  活动过程:

  1、warmup:song:lellersong

  复习巩固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播放leller song伴奏磁带,与幼儿一起表演唱,调动孩子情趣!表演后请幼儿自选动物垫子坐下并念出所选垫子的动物名称。

  2、新授词《Happy animls(小班英语)》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儿歌激发幼儿产生作个勇敢的小宝宝的愿望,冬天不怕冷。

  2、学会念儿歌。

  活动准备:

  故事内容、儿歌范例。

  活动过程:

  一、问让幼儿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

  二、讲述故事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吹,树上的叶子落了,地上的草变枯黄了,天气真冷啊!大公鸡,喔喔叫天天起得早。它请小鸟早早起,小鸟说:“太冷了,太冷了,我只能钻在鸟窝里。”他请小猪早早起,小猪说:“太冷了,太冷了,我要睡懒觉。”它请宝宝早早起,宝宝早早就起来了,在院子里又跑有跳,做早操。大公鸡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小宝宝。”

  三、提问

  冬天到了,北风怎样吹?树上的`叶子都怎么样了?草地怎么样了?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呢?谁不怕冷起得早?谁怕冷?

  四、学念儿歌

  冬天来到了,北风呼呼叫。小鸟钻进窝,小主睡懒觉。我们小宝宝,天天起得早。跑跑又跳跳,身体暖和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感受,知道我们要穿大小合适的鞋。

  2、学会穿鞋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幼儿的图片,大小不同的脚图。

  2、实物投影仪、液晶展示台、录音机、磁带(歌曲《大鞋与小鞋》、欢快的音乐)。

  3、各种大小的鞋子若干。

  4、会念脱鞋儿歌。

  三、活动过程:

  1、脱鞋子。

  (1)师:今天,请你们跟小脚做做朋友,把你们的小脚露出来吧!

  (2)幼儿边念儿歌边脱鞋子,并放整齐。(脱下这个鞋宝宝,脱下那个鞋宝宝,小脑袋靠一起,放在边上多整齐)。

  评析:活动一开始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思维和情感特点,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通过通俗易懂的儿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通过看图、穿大鞋,感知要穿大小合适的鞋。

  (1) 出示大小不同的脚图。

  ①师:瞧!这些是什么?

  幼:这是脚。

  ②师:猜猜,这是谁的.脚呢?

  幼A:这是爸爸的脚。

  幼B:这是妈妈的脚。

  幼C:还有是小宝宝的脚。

  (2) 出示人物图。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和你们猜的是一样的。啊!真棒,猜对了。

  (3) 给宝宝穿大鞋。

  师:我这儿有双大鞋,给宝宝穿好吗?为什么?

  幼A:好的,穿了会很舒服。

  幼B:不好,鞋子太大会摔跤。

  幼C:小宝宝穿大鞋不好看。

  评析:这一环节根据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特点,通过观看实物投影,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下活动做了一个铺垫。

  (4) 幼儿穿大鞋,亲身体验。

  师:那你们去穿穿大鞋,看看究竟会怎么样?

  ①幼儿在《大鞋与小鞋》的歌声中穿大鞋,并做动作感受穿大鞋的不适。

  师:你的小脚会做什么?

  幼A:我的小脚会走路。

  幼B:我的小脚会跑步。

  幼C:我的小脚会跳舞。

  ②幼儿谈谈穿大鞋的感受。

  师:谁来说说穿了大鞋会怎么样?

  幼A:我的脚好像在里面跳舞。

  幼B:我穿了大鞋摔了一跤。

  幼C:我穿大鞋跳舞,鞋子掉了。

  :穿上了大鞋,我们会摔跤,不方便,要穿大小合适的鞋子才舒服。

  评析:在音乐声中,让幼儿穿着大鞋走一走、跳一跳,相互交流,亲身体验穿大鞋的不适,轻松地感受到只有穿大小合适的鞋才是最好的。由于幼儿在边玩边讲,气氛显得轻松又自在,因此大多数幼儿发言踊跃、积极。

  3、学穿鞋子。

  (1) 试穿合适的鞋,帮助检查。

  ①师:现在,请你们去找双合适的鞋子穿上,穿好了到老师这儿来。

  ②师:你穿了合适的鞋,觉得怎么样?

  幼A:很舒服。

  幼B:方便、轻松。

  幼C:不会摔跤。

  (2) 边学儿歌边学穿鞋。

  师:我们再一起边念儿歌边脱鞋子(幼儿边念边脱),我呢,又编了一首穿鞋子的儿歌,我们一起来边念儿歌边穿鞋子(拿起这个鞋宝宝,找到那个鞋宝宝,小脑袋靠一起,小脚丫钻进去,鞋儿弯弯往里靠,两边搭扣要扣好。)

  (3)念儿歌穿自己的鞋。

  师:现在请你们把这双鞋脱下来,要边念儿歌边脱鞋,然后再边念儿歌边穿上自己的鞋子吧!比一比,谁最能干。

  :今天我们学会了穿鞋子的本领,以后在家中你们的鞋子要自己穿,不要麻烦爸爸妈妈,相信你们都是能干的好孩子。

  (评析:穿鞋子是一项枯燥的学习活动,这儿教师利用了儿歌把穿、脱鞋子的方法具体详细地表述出来,而且念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幼儿乐于接受,在这里教师对幼儿进行爱劳动的教育,恰到好处。)

  4、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脚跳舞。

  师:穿上了自己的鞋子,舒服吗?让我们的小脚同鞋子朋友一起跳个舞吧!

  评析:配上与活动相匹配的音乐,使活动更为生动活泼。

  5、结束。

  师:刚才我们的手同脚和鞋子玩了,有小虫虫爬到小手上了,我们去洗洗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喂豆豆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正确使用勺子。

  2、注意安全操作。

  3、让幼儿爱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黄豆若干;小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小动物,他们都很饿很饿啦,可是它们太小了,我们需要给小动物喂食物。

  二、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同讨论勺子的作用。

  (2)和幼儿讨论怎样使用勺子。

  (3)介绍用勺子怎样来盛豆子,并且向幼儿介绍豆豆的.安全使用。

  A、勺子使用的安全,不能抢勺子,也不能用勺子打人戳人。

  B、安全使用豆豆,不能把豆豆放到嘴里耳朵和鼻孔里。

  C、延伸到其他小豆豆之类的东西,也不能随便放在嘴里耳朵里和鼻孔里

  (4)教师示范怎样喂豆豆给小动物。

  (5)让幼儿自己尝试给动物喂豆子,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

  三、总结。

  总结如何给小动物喂豆豆,并且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同时要注意强用勺子和豆豆的安全。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01-18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儿园小班经典教案02-22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儿园教案06-30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0

幼儿园小班教案01-06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8-27

幼儿园的小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