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优秀教案

时间:2021-12-23 09:23:18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优秀教案模板合集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优秀教案模板合集四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辨认水果苹果、香蕉、橘子,:辨认不同品种的苹果。知道同一类水果不同品种的区分特点

  2、尝试把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用观察和感官感觉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准备:一篮干净,优质的香蕉,橘子,苹果,一篮干净,水果刀。优质的红香蕉,红富士,嘎啦果。果盘若干。调查幼儿中是否有对香蕉,苹果,橘子过敏的小朋友。《摘水果》音乐

  2、幼儿的准备:有初步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背景音乐《摘水果》,出示水果篮,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1、幼儿在呈半正方形坐好,师:“小朋友,看看张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水果篮:“哇,是水果篮啊,里面还有很多的水果啊!“

  2、“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水果呢?有苹果、香蕉、橘子”。(引导幼儿一起说)

  二、“请吃水果”----认识水果的主要特征。

  1、师:“这么多的水果,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幼儿回答,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如:“小华说的很清楚,用句子很完整,也说对了这个水果的名称”

  2、师:“小朋友,他们三者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颜色不同啊,还有呢?谁来补充?”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认识出苹果,香蕉,橘子的理由。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感官和不同角度的观察方法如“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小手摸一摸”,“用嘴巴尝一尝”等。

  3、师:“好,我们把苹果切开,看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呢?”切开苹果两半,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里面还是红色的吗?”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事物。进一步引导幼儿深入思考,从不同侧面思考。并引导幼儿归纳这些理由,如颜色,形状,气味,大小,水分,口感等等。

  4、师“我们既然会认识了苹果,香蕉,橘子,是不是可以用我们的方法去认识不同的苹果呢,比如说红富士,嘎啦,蛇果。”老师拿出另一篮水果。

  5、出示红香蕉,师:“知道这是什么苹果吗?它外面是什么颜色的?它里面是什么颜色的?他是什么形状呢?”老师可以将红香蕉切开,请小朋友们尝尝。让小朋友们闻闻,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并用自己的感官收集信息。(外面红色的,里面黄色透亮,很香,上宽下窄,有点扁)

  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小朋友认识红富士,嘎啦果。

  三、“挑水果”---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1、师:“现在有一篮子的苹果,可是老师不知道他们各自的名字的,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按他们各自的名字分开好吗?老师首先各自拿出一个,然后小朋友们吧名字一样的放在一起,好吗?”引导小朋友们合作,辨认分类各种苹果。在辨认中引导小朋友讨论,如把A苹果放在红富士一起的理由。背景音乐《摘水果》,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进行操作。缓解幼儿因为缺乏教师很有规律的组织造成的焦虑和躁动。

  2、幼儿操作完后,师引导大家检查有没有小朋友把苹果放错了。并选一些小朋友说说这样放的理由。

  3、师:“小朋友真棒,帮老师分开了这么多的苹果,那我们一起回去吃苹果好吗?可是小朋友们都知道这些苹果的名字吗?”引导小朋友认识苹果的名称。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来理解并学做动词:跳、飞、溜、游。

  2.学习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ppt(森林背景图,各种声音音效)。

  2.小动物:青蛙、布谷鸟、老鼠、蛇图片 ,动词图谱,地点图谱(树、池塘、草丛、黑洞)。

  3.四种动物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今天严老师要邀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那现在我们就出发吧!(播放走郊游的音乐)

  2.师(出示大幅森林背景图):看,我们到哪儿了啊?森林的早晨多美呀!在这美丽的森林里会住着谁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二、听声音猜动物

  1.师:一大早,森林里就有动物出来活动啦。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呱呱"的声音音效,幼儿猜测。)

  2.师:学一学"呱呱"的声音。(粘贴相对应的动物图片)

  3.倾听"咕咕""吱吱""丝丝"的声音音效,并匹配相应动物图片。

  ⑴森林里又传来了许多声音!听听这是谁?(布谷鸟、粘贴图片)⑵大森林里可真热闹啊,听听谁又来了啊?(老鼠、蛇)⑶小结:原来,大森林里住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啊!

  三、理解并学习动词师: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大早小动物们就都出现了,它们正准备一起做游戏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了奇怪的让人害怕的声音。听听是什么声音?(播放穿皮靴走路的声音。)1.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小动物们听到这声音感觉怎么样?会怎么做呢?(躲起来、回家)(1)小青蛙会怎么回家?(跳)(2)让幼儿学习小青蛙跳,然后用图谱表示"跳"。

  (3)提问:青蛙跳到哪里的?出示地点图谱。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2.同样的方法,提问听到巴喳巴喳声,布谷鸟、老鼠、蛇是怎么回家的?

  3.游戏:一问一答。

  师:听到巴喳巴喳声,青蛙布谷鸟老鼠蛇是怎么回家的?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4.看图标学动作。

  师:现在老师要请小动物们回去休息一下,待会儿当老师指到哪个动作图标时,你就得告诉我这是哪个小动物做得什么动作?

  5.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会一个新本领,看图标知道动词跳、飞、溜、游,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好听的名字叫动词。那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动物是会跳飞溜游的?

  四、表演游戏

  1.创设情景,表演游戏。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们吗?今天严老师要把你们变成你们喜欢的小动物。霹雳马拉轰,变变变。看你们的小椅子下面,带上你们喜欢的胸饰,到老师的身边来,我们一起跳舞吧!

  2.教师扮演穿皮靴的陌生人,在布置好的森林场景中,师幼一起表演。

  3.结束:我们也累了,也该回去休息了,请大家轻轻地排好队伍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够准确拼读,由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1.区分b p认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2.学习“两拼法”,正确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辨别“b”与“p”。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读写b p m f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

  2.认读带调单韵母,再打乱顺序读。

  二、指导看情境图,引出有关声母。

  1.出示情境图。

  (1)请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上你都看到那些什么?

  (2)生边说师边相机引出b p m f

  三、教学发音。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口语语音,来体会声母的发音方法。

  教学声母b

  先让学生知道读音是“广播”的“播”音,然后师示范,生仔细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变化,以及口型变化的姿势。

  师带领生练习发音。

  pmf的教学方法同“b”教学。

  四、读音境歌

  指生练读境歌,爸爸,带我爬上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

  课中休息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投示bpmf的表音表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字母的形状,说说怎样记住字形?

  2.学生自由记,师小结,相机指导学生用儿歌来记。

  3.生随师书空,师范写,生观笔顺。

  生板演笔顺

  学生书空笔顺,纠正。

  生描红,临写。

  六、巩固练写。

  1.游戏《说出我的悄悄话》

  (1)同位合作: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耳边发b或p的音,听的人猜一猜,说什么,交换进行。

  (2)同位抽自制卡片认读:bpmf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目标:

  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正确拼读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成果屋

  复习韵母a o e I u ü声母b p m f

  二、教学拼读。

  1.出示音节,教师出示ba

  借助“八”来教学这个音,然后学生分析,让学生知道“b”和“a”相拼为“ba”

  2.师范拼。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看懂拼读方法示意图:“b”和“a”相碰,可拼出“ba”(b-a-ba)

  (3)介绍拼读诀窍: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师范读,生随读。

  (4)拿出已备好的卡片,做“碰”的动作边碰边练读。

  (5)同位合作,做“碰”的动作,拼读,能拼读可以直呼。

  (6)选几个音节,师范读,让学生掌握发音方法。

  3.生试拼。

  点拨:可以根据拼读方法示意图的特点,练习拼读,比如练习bpmf与a相拼,先反复练习声母与a相拼,如b-a-bap-a-pa,师先教,后让学生按规律“溜”,待熟练了,就可与“i u ü相拼了。

  4.挑读,指明读,开火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拼读带调音节

  课时目标:

  能正确拼读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带调音节,进一步巩固发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卡片认读:ba pa ma fa mi bi pi bu pu mu fu bo po mo fo me

  2.加调认读音节。

  二、拼读带调音节(单韵母)

  1.出示音节ba.

  引导生看插图(大雁往南飞)排成八字形,(同一音节不带调号读第一声)

  2.教学读法。

  拼读时要不要带调?怎样带调?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照四声读下去,此法适于刚开始学。

  二是音节调法。

  三是韵母定调法。

  练读四声。

  3.用以上方法练读,师逐一辅导。

  4.学生自由拼读。

  5.学生看书读带调音节,反馈矫正。

  6.拼音词练习,先练读拼音,再根据图意说话。

  三、巩固练习。

  1.按顺序练读音节,颠倒顺序练读带调音节。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鹅太太洗澡》大班活动反思

  今天,开展了语言活动《鹅太太洗澡》,故事讲述了鹅太太洗澡,因为做事丢三落四、做一半,忘一半而引发的一系列有趣又搞笑的情节。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做事要一件一件的做,做完一件再一件,并对做事的步骤和合理性有了一些了解。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幽默滑稽的故事情节很感兴趣,鹅太太洗澡的故事引得他们哈哈大笑。从课堂效果来看,一节课下来,很多孩子都能够单独地讲述了,活动氛围较好,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问题的引导性

  当我提问孩子“为什么鸭太太带着孩子洗完澡回来了,鹅太太还没有洗澡呢?”因为鹅太太做事记忆不好,总是做一半忘一半,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得出这个结论呢?我记得孩子们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因为鹅太太忘记倒水了。”“那鹅太太还忘了什么呢?”我追问,孩子们把鹅太太忘记的事情说了起来,但却答得很乱,都没有答在点子上。现在想来,在孩子们说出了鹅太太洗澡忘记倒水,我及时进行适当的总结“恩,恩鹅太太洗澡忘记倒水了,做事情怎么样?”然后再追问孩子鹅太太还忘记了什么,相信这样的提问引导会更连贯、更有效,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提问结合幼儿的生活

  一个语言活动的开展不是为了让幼儿感受故事有多么的精彩,它的精髓在于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启发,并能将经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最后我提问“鹅太太这种丢三落四的坏毛病真糟糕,怎么样才能让鹅太太改掉这个坏习惯呢?”这个问题孩子们回答得很精彩,帮鹅太太想出了许多的办法。在生活中,孩子或多或少的经常出现一些丢三落四的行为,这时应将鹅太太的故事迁移到幼儿的生活中,让孩子讲讲自己的事情,拓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给予幼儿自由交流时间

  活动中同伴间的交流讨论,不但能使彼此的观点在互相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而且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得以提升,为幼儿营造自主说的氛围,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显然我做的还不够。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动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还需要我们新教师多多学习,多多磨练!

【精选幼儿园优秀教案模板合集四篇】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2-05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合集4篇01-28

精选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7篇02-05

精选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10篇02-05

精选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模板合集5篇02-04

【精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2-04

精选幼儿园春天的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1-31

精选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1-30

【精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合集7篇01-30

精选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