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上册《拾穗》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3 07:05:03 四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拾穗》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拾穗》语文教案 ,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拾穗》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拾穗》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词,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欣赏《拾穗》|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3、理解:“弥散、埋头苦干、搜寻、描绘、联想、欣赏、逼真、切身”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在深入阅读、与同学交流后,对嗦摘录的重点词句进行补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欣赏,师介绍油画。

  2、学生观察,自己介绍画面,师强调观察的顺序。

  3、说说画面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学习“穗”字,同时介绍作者。

  二、初读识字

  1、自读自己勾画的词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3、请同学提醒大家,哪个字的哪些笔画容易错,共同记忆。

  学习多音字“落”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分组分段读课文,其他组认真听,看图,想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述的。

  2、引导学生概括每个段的内容,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总结写作和观察图画都应该有顺序)

  3、自读课文,提问,师引导学生怎么分类自己的问题,怎样处理分类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看图,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么?(人物还是景物?)

  3、透过人物作者要表达什么?请默读全文,用——勾出全文的中心句。

  4、齐读,理解“逼真”,过渡,作者是怎样通过画面和描述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我们来学习1——5段

  二、细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1、师:拾穗是在一个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会怎样?这里的监工是干什么的?说明了什么?

  过渡:监工为下文的三个妇女的描述打下了伏笔,这三个妇女是怎么样拾穗的呢?让我们走进下文

  2、自读2-4段,用-----勾出画面上看到的内容,用﹏勾出作者通过画面推想的?

  3、学生回报自学情况。师板书学生的回报内容。

  4、知道学生体会。

  (1)、看第一位妇女,你觉得哪些词是重点?用⊿勾出来,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2)、你还能想象到什么?(师总结:又看到的.事物或人想到的相应的人或事物,这种想象叫联想。师板书:联想。)

  5、总结2、3、4自然段的学习。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读着这样的语言,你会想到哪首诗?《悯农》齐背。

  6、引读:这就是19世纪——(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1)、为什么作者画得如此逼真?(联系上下文)

  (2)、齐读米勒的资料。(结合资料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以我们学习课文就是需要一些背景资料来辅助我们学习。)

  (3)、师:正因为米勒对农民的生活有着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7、师引读:这幅画有——(学生读句子),画面本身是——(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8、看板书总结。(优秀的绘画作品总是能引发作者的联想与思考,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应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受美的熏陶,在描述美术作品时-描写任何一个场景,首先要有顺序,比如这篇文,先介绍画面背景,再刻画人物,其次,要在记叙时加入推测和想象,实际是对作品的理解。)

  并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积累句式

  由于——————因此————————

  (1)、齐读句子,了解句子关系,以及句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关系

  (2)、这个句子换个关联词,可以换成什么?

  (3)、抽说,组织学生认真听,判断,评价。

  (4)、写下来

  (5)完善摘录笔记。

  教学反思:

  本文的重点是2-5段的内容,让学生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我的教学紧紧围绕着教学的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勾画句子,哪些是描写画面的,哪些是作者根据画面的推测,目的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勾画,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即在描写和欣赏绘画作品时要根据画面内容加上自己的推想,从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年级的学法指导有一条是:能指导学生自己勾出重点词句,然后品读重点词句,以及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勾画重点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勾画重点词句的方法。凡是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都是重点词句。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因而进一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句,说说自己能从这些词句当中体会到什么。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并体会他在文章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渗透了理解词语方法的指导。

四年级上册《拾穗》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规范书写生字,理解词义。

  2、通过重点理解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能够图文对照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看图写文的方法。

  重点难点:

  1、能够图文对照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看图写文的方法。

  2、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油画《拾穗》。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偷窃 欣赏 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

  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我们来欣赏油画《拾穗》。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说说你画的句子

  5、再读课文2—5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6、同学们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

  7、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得十分逼真,认真地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作业

  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这幅油画的?

【四年级上册《拾穗》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设计:拾穗03-29

语文教学设计:拾穗3篇03-29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27

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案12-03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08-26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11-16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06-09

四年级上册语文《故事》教案12-29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