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教案

时间:2021-03-03 17:36:33 七年级 我要投稿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六则教案

  《论语》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和伦理的主要思想提供了基础。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去讲解好以下的论语六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语文S版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六则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六则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言字词句的含义。

  2.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谈话。孔子十分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了这些语录,对于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一定是大有裨益。

  设计2.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殆(dài) 论(lún)语 说(yuè)

  罔(wǎnɡ) 好(hào) 焉(yān)

  惑(huò) 逾矩(yú jǔ) 愠(yùn )

  2.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愠:怨恨,心里不满。

  君子:文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矣:相当于“了”。

  罔:迷惑不解。通“惘”。

  殆:疑惑。

  好:喜爱。

  乐:愉快,快乐。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从:采纳,听从。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

  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

  耳顺:大意为听人说话,可以听出其中隐而未露的意思。通常指能听进不同意见。耳,听觉。

  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矩,本指木工用来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这里引申为法度。

  (2)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高兴。

  罔:通“惘”,迷惑。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

  朋:古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今义,朋友。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

  三:古义,虚词,不是确数;今义,表示确数。

  (4)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3.作者名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把鲁国史籍的《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学说成为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4.背景追溯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孔子的一些弟子的言行而成的。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全书约12000字,共20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选取每篇首章中的两三字为篇名,例如《学而》《为政》《公治长》等,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1.学生朗读课文

  (1)齐读;散读;个人读。

  (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2.讨论、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字、词、句,供学生探究。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高兴)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疑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愉快,快乐。这里的意思为“以(它)为乐”)

  不逾矩(超越法度)

  (2)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迷惑。)

  3.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并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六则》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深层理解

  1.学生朗读、背诵、讨论、赏析

  2.组织学生在文中指出相应的句子

  (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点拨明确】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出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点拨明确】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二)朗读文句,拓展创新

  1.学生朗读(分齐读、散读、个人朗读)。

  2.(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课文中有些话已升华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三、拓展延伸

  课文中,孔子教给了我们很多学习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呢?请介绍给大家。

  1.思路对比学习法,即课前进行预习,以自己的思路去分析理解。课上,保持精力高度集中,认真听老师讲解和分析,将老师的分析同自己先前的分析理解加以对比,将对比后的结果总结、归纳,看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2.善借老师智慧学习法,即悉心洞察老师备课和讲课的过程,借助老师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水平。

  3.全面学习法,即把所要读的材料从头到尾反复阅读,直到熟记为止。

  4.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我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上册第18课《论语六则》的教案04-29

初一语文《论语》十则教案03-13

初一语文论语六则的教案08-22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08-25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03-16

初一上册语文《黑信》教案06-14

初一上册语文礼记教案08-17

初一上册语文优秀教案09-2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