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师说》教案

时间:2021-02-27 16:17:22 高二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二《师说》教案

  导语:《师说》是韩愈创作的散文,是对于传导授业解惑的一种分析论道。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人教版高二《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 郯(tán)郯城,县名 苌(cháng)姓 聃(dān)用于人名,老聃 贻(yí)赠送

  二、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三、过程设计

  1、诵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 人为什么要从师?

  ① 学者必有师;

  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⑵ 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诵读第二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 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⑵ 接着,本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⑶ 本段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⑷ 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⑸ 通过以上三组对比,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用原文回答。

  自己的话:士大夫之族自恃门第高贵,耻于从师是错误的,愚蠢的。(注:大意对即可。)

  原文:“学者必有师。”

  ⑹ 联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分析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⑺ 在分析了观点后,诵读第三自然段。文章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综观全文,观点很清楚了:“学者必有师”。

  3、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4、思想内容:

  作者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韩愈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也不起的进步。

  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也就是择师的标准,韩愈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思想闪耀着民主、进步的光芒,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发展的余地。

  5、论证结构:

  本文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第一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

  第二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赞扬李蟠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

  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四、文言知识

  1、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2、全文串解。


【高二《师说》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08-17

高二语文上册《师说》教案03-20

高二语文《师说》优秀教案03-16

师说高二语文教案03-13

高二语文《师说》教案设计08-19

高二上册人教版《师说》教案03-15

高二语文上册《师说》教案设计03-19

高二课文《师说》教案08-23

人教版高二上册《师说》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