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唐才子传》卷八

时间:2022-04-16 10:04:26 唐才子传 我要投稿

《唐才子传》卷八

  《唐才子传》是元代辛文房所编撰的评传汇编集,共十卷。记载唐与五代诗人简要的评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才子传》卷八,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郢

  郢,字楚望,大中十年崔铏榜进士及第。初居余杭,出有山水之兴,人有琴书之娱,疏于驰竞。历为藩镇従事,后拜侍御史。郢工诗,理密辞闲,个个珠玉。其清丽极能写景状怀,每使人竟日不能释卷。与清塞、贾岛最相善。时塞还俗,闻岛寻卒,郢重来钱塘,俱绝音响,感而赋诗曰:"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还俗贾生亡。谁人收得文章箧,独我重经苔鲜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萧萧竹坞残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其它警策率类此。有集一卷,今传。

  ○储嗣宗

  嗣宗,大中十三年孔纬榜及第。与顾非熊先生相结好,大得诗名。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览其所作,及见其人。警联如:"绿毛辞世女,白发人壶翁。"又"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又"黄鹤有归语,白云无忌心。"又"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又"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又"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又"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又"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哭彭先生》云:"空阶鹤恋丹青影,秋雨苔封白石床。"《题闲居》云:"鸟啼碧树闲临水,花满青山静掩门。"等句,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有集一卷,今传。

  ○刘沧

  沧,字蕴灵,鲁国人也。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谈古今令人终日喜听。慷慨怀古,率见于篇。大中八年礼部侍郎郑薰下进士。榜后进谒谢,薰曰:"初谓刘君锐志,一第不足取。故人别来三十载,不相知闻,谁渭今白头纷纷矣。"调华原尉。与李频同年。诗极清丽,句法绝同赵嘏、许浑,若出一絇综然。诗一卷,今传。

  ○陈陶

  陶,字嵩伯,鄱阳剑浦人。尝举进士辄下,为诗云:"中原不是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颇负壮怀,志远心旷,遂高居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大中中,避乱入洪州西山,学神仙咽气有得,出入无间。时严尚书宇牧豫章,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挥谈终日。而欲试之,遣小妓莲花往侍,陶笑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曰:"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送妾来。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陶赋诗赠之云:"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宇见诗益嘉贞节。陶金骨已坚,戒行通体,夜必鹤氅,焚香巨石上,鸣金步虚,礼星月,少寐。所止茅屋,风雷汹汹不绝。忽一日不见,惟鼎灶杵臼依然。开宝间,有樵者入深谷,犹见无恙。后不知所终。陶工赋诗,无一点尘气。于晚唐诸人中,最得平淡,要非时流所能企及者。有《文录》十卷,今传于世。

  ○郑巢

  巢,钱塘人。大中间举进士。时姚合号诗宗,为杭州刺史,巢献所业,日游门馆,累陪登览燕集,大得奖重,如门生礼然。体效格法,伏膺无斁,句意且清新。巢性疏野。两浙湖山寺宇幽胜,多名僧,外学高妙,相与往还酬酢,竟亦不仕而终。有诗一卷,今传。

  ○于武陵

  武陵,名邺,以字行,杜曲人也。大中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避地嘿嘿,语不及荣贵,少与时辈交游。尝南来至潇湘,爱汀洲芳草,况是古骚人旧国,风景不殊,欲卜居未果,归老嵩阳别墅。诗多五言,兴趣飘逸多感,每终篇一意,策名当时,集一卷,今传。

  ○来鹏

  鹏,豫章人,家徐孺子亭边,林园自乐,师韩、柳为文。大中、咸通间,才名藉甚。鹏工诗,蓄锐既久,自伤年长,家贫不达,颇亦忿忿,故多寓意讥讪。当路虽赏清丽,不免忤情,每为所忌。如《金钱花》云:"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夏云》云:"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偶题》云:"可惜青天好雷电,只能惊起懒蛟龙。"坐是凡十上不得第。韦岫尚书独赏其才,延待幕中,携以游蜀。又欲纳为婿,不果。是年力荐,夏课卷中献诗有云:"一夜绿荷风剪破,嫌它秋雨不成珠。"岫以为不祥,果失志。时遭广明庚子之乱,鹏避地游荆襄,艰难险阻,南返。中和,客死于维扬逆旅,主人贤,收葬之。有诗一卷,今传于世。

  ○温庭筠

  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并州人,宰相彦博之孙也。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善鼓琴吹笛,云:"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何必爨桐与柯亭也。"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情绮丽,尤工律赋。每试,押官韵,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一韵一吟而已,场中曰:"温八吟"。又谓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然薄行无检幅,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饮博。后夜尝醉诟狭邪间,为逻卒折齿,诉不得理。举进士,数上又不第。出入令狐相国书馆中,待遇甚优。时宣宗喜歌《菩萨蛮》,綯假其新撰进之,戒令勿泄,而遽言于人。綯又尝问玉条脱事,对以出《南华经》,且曰:"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又有言曰:"中书省内坐将军。"讥綯无学,由是渐疏之。自伤云:"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徐商镇襄阳,辟巡官,不得志,游江东。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询之,已占授八人矣。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宣宗微行,遇于传舍,庭筠不识,傲然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流乎"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后谪方城尉,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词曰:"孔门以德行居先,文章为末。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唐夫举进士,有词名。庭筠仕终国子助教。竟流落而死。今有《汉南真稿》十卷,《握兰集》三卷,《金筌集》十卷,诗集五卷,及《学海》三十卷。又《采茶录》一卷。及著《乾?巽子》一卷,《序》云"不爵不觥,非炰非炙,能悦诸心,庶乎乾?巽之义"等,并传于世。

  ○鱼玄机

  玄机,长安人,女道士也。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有怨李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与李郢端公同巷,居止接近,诗筒往反。复与温庭筠交游,有相寄篇什。尝登崇真观南楼,睹新进士题名,赋诗曰:"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观其志意激切,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作者颇赏怜之。时京师诸宫宇女郎,皆清俊济楚,簪星曳月,惟以吟咏自遣,玄机杰出,多见酬酢云。有诗集一卷,今传。

  ○邵谒

  谒,韶州翁源县人。少为县厅吏,客至仓卒,令怒其不搘床迎待,逐去。遂截髻著县门上,发愤读书。书堂距县十余里,隐起水心。谒平居如里中儿未着冠者,发鬅鬠,野服。苦吟,工古调。咸通七年抵京师,隶国子。时温庭筠主试,悯擢寒苦,乃榜谒诗三十余篇,以振公道,曰:"前件进士,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辞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专华藻,仍请申堂,并榜礼部。"已而释褐。后赴官,不知所终。它日,县民祠神者,持帻舞铃,忽自称"邵先辈降"。乡里前辈皆至,作礼问曰:"今者辱来,能强为我赋诗乎"巫即书一绝云:"青山山下少年郎,失意当时别故乡。惆怅不堪回首望,隔溪遥见旧书堂。"词咏凄苦,虽椽笔不逮,乡老中晓声病者,至为感泣咨嗟。今有诗一卷,传于世。

  ○于濆

  濆,字子漪,咸通二年裴延鲁榜进士。患当时作诗者,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今一卷,传于世。观唐诗至此间,弊亦极矣,独奈何国运将弛,士气日丧,文不能不如之。嘲云戏月,刻翠粘红,不见补于采风,无少裨于化育,徒务巧于一联,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秋蝉乱鸣也。于濆、邵谒、刘驾、曹邺等,能反棹下流,更唱瘖俗,置声禄于度外,患大雅之凌迟,使耳厌郑、卫,而忽洗云和;心醉醇醲,而乍爽玄酒。所谓清清泠泠,愈病析酲。逃空虚者,闻人足音,不亦快哉。晋处士戴颙春日携斗酒,往树下听黄鹂,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者,岂徒然哉。于数子亦云。

  ○李昌符

  昌符,字若梦,咸通四年礼部侍郎萧仿下进士。工诗,在长安与郑谷酬赠,仕终膳部员外郎。尝作《奴婢诗》五十首,有云:"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肚茶。"无事莫教频入库,每般闲物要些些"等句。后为御史劾奏,以为轻薄为文,多妨政务,亏严重之德,唱诽戏之风。谪去,匏系终身。有诗集一卷,行于世。

  ○翁绶

  绶,咸通六年中书舍人李蔚下进士。工诗,多近体,变古乐府,音韵虽响,风骨憔悴,真晚唐之移习也。后亦间关,名不甚显。固知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上,恶能施于后世哉。有诗今传。

  ○汪遵

  遵,宣州泾县人。幼为小吏,昼夜读书良苦,人皆不觉。咸通七年韩衮榜进士。遵初与乡人许棠友善,工为绝句诗,而深自晦密。以家贫难得书,必借于人,彻夜强记,棠实不知。一旦辞役就贡,棠时先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棠讯之曰:"汪都何事来"遵曰:"此来就贡。"棠怒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洛中有李相德裕平泉庄,佳景殊胜,李未几坐事贬朱崖,遵过,题诗曰:"平泉风景好高眠,水色岚光满目前。刚欲平它不平事,至今惆怅满南边。"又《过杨相宅》诗云:"倚伏従来事不遥,无何平地起青霄。才到青霄却平地,门对古槐空寂寥。"俱为时人称赏。其余警策称是。有集今传。汪遵,泾之一走耳。拔身卑污,夺誉文苑。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昔沟中之断,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当如是耶与夫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网好学之名,欺盲聋之俗,非三变之败,无一展之期,谚曰:"金玉有余,买镇宅书。"呜呼哀哉!

  ○沈光

  光,吴兴人。咸通七年礼部侍郎赵骘下进士。工文章古诗,标致翘楚,大得美称。尝作《洞庭乐赋》,韦岫见之曰:"此乃一片宫商也。"又如《太白酒楼记》等文,皆仪表于世。有诗集及《云梦子》五卷,并传世。光风鉴澄爽,神情俊迈。后仕终侍御史云。

  ○赵牧

  牧,不知何处人。大中、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有俊才,负奇节,遂舍场屋,放浪人间。效李长吉为歌诗,颇涉狂怪,耸动当时。蹙金结绣,而无痕迹装染。其余轻巧之词甚多。同时有刘光远,亦慕长吉,凡作体效犹,能埋没意绪。竟不知所终。俱有诗传世。

  ○罗邺

  邺,余杭人也。家赀钜万,父则为盐铁吏,子二人,俱以文学干进。邺尤长律诗。时宗人隐、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三罗"。隐雄丽而坦率,邺清致而联绵,虬则区区而已。咸通中,数下第,有诗云:"故乡依旧空归去,帝里如同不到来。"崔安潜侍郎廉问江西,邺适飘蓬湘、浦间,崔素赏其作,志在弓旌,竟为幕吏所沮。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踉跄北征,赴职单于牙帐。邺去家逾远,万里沙漠,满目谁亲,因兹举事阑珊无成,于邑而卒。邺素有英资,笔端超绝,其气宇亦不在诸人下。初无箕裘之训,顿改门风,崛兴音韵,驰誉当时,非易事也。而跋前疐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孔子曰:"才难",信然。有诗集一卷,今传。

  ○胡曾

  曾,长沙人也。咸通中进士。初,再三下第,有诗云:"翰苑几时休嫁女,文章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闲人折一枝。"曾,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视人间富贵亦悠悠。遨历四方,马迹穷岁月,所在必公卿馆谷。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奇士也。尝为汉南节度従事。作《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能使人奋飞。至今庸夫孺子,亦知传诵。后有拟效者,不逮矣。至于近体律绝等,哀怨清楚,曲尽幽情,擢居中品,不过也。惜其才茂而身未颖脱,痛哉。今《咏史诗》一卷,有咸通中人陈盖注,及《安定集》十卷行世。

  ○李山甫

  山甫,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落魄有不羁才。须髯如戟,能为青白眼。生平憎俗子,尚豪侠,虽箪食豆羹,自甘不厌。为诗托讽,不得志,每狂歌痛饮,拔剑斫地,少摅郁郁之气耳。后流寓河、朔间,依乐彦稹为魏博従事,不得众情,以陵傲之,故无所遇。尝有《老将诗》曰:"校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拟人。"此伤其蹇薄无成,时人怜之。后不知所终。山甫诗文激切,耿耿有齐气,多感时怀古之作。今集一卷、赋二卷,并传。

  ○曹唐

  唐,字尧宾,桂州人。初为道士,工文赋诗。大中间举进士,咸通中,为诸府従事。唐与罗隐同时,才情不异。唐始起清流,志趣澹然,有凌云之骨,追慕古仙子高情,往往奇遇而已,才思不减,遂作《大游仙诗》五十篇,又《小游仙诗》等,纪其悲欢离合之要,大播于时。唐尝会隐,各论近作。隐曰:"闻兄《游仙》之制甚佳,但中联云:'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乃是鬼耳。"唐笑曰:"足下《牡丹》诗一联,乃咏女子障,'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于是座客大笑。唐平生志甚激昂,至是薄宦,颇自郁悒,为《病马》诗以自况,警联如:"尾盘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又云:"风吹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又云:"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皆脍炙人口。忽一日昼梦仙女,莺服花冠,衣如烟雾,倚树吟唐咏天台刘、阮诗,欲相招而去者,唐惊觉,颇怪之。明日暴病卒,亦感忆之所致也。有诗集二卷,今传于世。人云:有德者或无文,有文者或无德。文德兼备,古今所难。《典论》谓文人相轻,従古而然,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盾之极,则是非锋起,隙始于毫末,祸大于丘山,前后类此多矣。夫以口舌常谈,无益无损,每至丧清德,负良友,承轻薄子之名,乏藏疾匿瑕之量。如此,功业未见其超者矣。君子所慎也。

  ○皮日休

  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也。隐居鹿门山,性嗜酒,癖诗,号"醉吟先生",又自称"醉士";且傲诞,又号"间气布衣",言已天地之间气也。以文章自负,尤善箴铭。咸通八年礼部侍郎郑愚下及第。为著作郎,迁太常博士。时值末年,虎狼放纵,百姓手足无措,上下所行,皆大乱之道,遂作《鹿门隐书》六十篇,多讥切谬政。有云:"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又曰:"不思而立言,不知而定交,吾其惮也。"又曰:"古之杀人也怒,今之杀人也笑。"又曰:"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等,皆有所指云尔。日休性冲泊无营,临难不惧。乾符丧乱,东出关,为毗陵副使,陷巢贼中,巢惜其才,授以翰林学士。日休惶恐,跼踧欲死,未能劫。令作讠韯文以惑众,曰:"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贼疑其衷恨必讥己,遂杀之。临刑神色自若,无知不知皆痛惋也。日休在乡里,与陆龟蒙交拟金兰,日相赠和。自集所为文十卷,名《文薮》,及诗集一卷,《滑台集》七卷,又著《皮氏鹿门家钞》九十卷,并传。夫次韵唱酬,其法不古,元和以前,未之见也。暨令狐楚、薛能、元稹、白乐天集中,稍稍开端。以意相和之法渐废间作。逮日体、龟蒙,则飙流顿盛,犹空谷有声,随响即答。韩偓、吴融以后,守之愈笃,汗漫而无禁也。于是天下翕然,顺下风而趋,至数十反而不已,莫知非焉。夫才情敛之不盈握,散之弥八纮,遣意于时间,寄兴于物表,或上下出入,纵横流散,游刃所及,孰非我有,本无拘缚惉懘之忌也。今则限以韵声,莫违次第,得佳韵则杳不相干,岨峿难入;有当事则韵不能强,进退双违。必至窘束长才,牵接非类,求无瑕片玉,千不遇焉,诗家之大弊也。更以言巧称工,夸多斗丽,足见其少雍容之度。然前修有恨其迷途既远,无法以救之矣。

  ○陆龟蒙

  龟蒙,字鲁望,姑苏人。幼而聪悟,有高致,明《春秋》,善属文,尤能谈笑。诗体江、谢,名振全吴。家藏书万卷,无少声色之娱。举进士一不中。尝従张搏游,历湖、苏二州,将辟以自佐。又尝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剌吏率官属就见,龟蒙不乐,拂衣去。居松江甫里,多所撰论。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涝则与江通,故常患饥。身自畚锸,菻刺无休时,或讥其劳,曰:"尧、舜霉瘠,禹胼胝。彼圣人也,吾一褐衣,敢不勤乎"龟蒙嗜饮茶,置小园顾渚山下,岁人茶租,薄为瓯蚁之费。著书一编,继《茶经》、《茶诀》之后,又判品张又新《水说》为七种。好事者虽惠山、虎丘、松江,不远百里为致之。又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亦罕纳。不乘马,每寒暑得中,体无事时,放扁舟,挂蓬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鼓棹鸣榔,太湖三万六千倾,水天一色,直入空明。或往来别浦,所诣小不会意,径往不留。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汉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尝谓即已。后以高士征,不至。苦吟,极清丽。与皮日休为耐久交。中和初,遘疾卒。吴融诔文曰:"霏漠漠,淡涓涓,春融冶,秋鲜妍。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今有《笠泽丛书》三卷,《诗编》十卷,赋六卷,并传。

  ○司空图

  图,字表圣,河中人也。父舆,大中时为商州刺史。图,咸通十年归仁绍榜进士。主司王凝初典绛州,图时方应举,自别墅到郡上谒,去,阍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门。后人郭访亲知,即不造郡斋。公谓其尊敬,愈重之。及知贡,图第四人捷,同年鄙薄者谤曰:"此司空图得一名也。"公颇闻,因宴全榜,宣言曰:"凝叨忝文柄,今年榜贴,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名益振。未几,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卢相携还朝,过陕虢,访图,深爱重,留诗曰:"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就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遂表为僚佐。携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丁黄巢乱,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昭宗在华州,召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听还。图家本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庐,遂隐不出,作亭榭素室,悉画唐兴节士文人像。尝曰:"其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遂名其亭曰"三休"。作文以伸志,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言涉诡激不常,欲免当时之祸。初以风雨夜得古宝剑,惨淡精灵,尝佩出入。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自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沾醉高歌。客有难者,曰:"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岁时祠祷,与闾里父老鼓舞相乐。时寇盗所过齑粉,独不入谷中,知图贤,如古王蠋也。士民依以避难。后闻哀帝遇弑,不食扼腕,呕血数升而卒,年七十有二。先撰自为文于濯缨亭一鸣窗,今有《一鸣集》三十卷,行于世。

  ○僧虚中

  虚中,袁州人。少脱俗従佛,虽然读书工吟不缀。居玉笥山二十寒暑,后来游潇湘,与齐己、顾栖蟾为诗友。住湘西宗城寺。长沙马侍中希振敬爱之,每其来,延纳于书阁中。虚中好炙柴火,烧豆煮茶,烟熏彩翠尘暗,去必复饰,初不介意。尝题阁中曰:"嘉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益见赏重。时司空图悬车告老,却扫闭门,天下怀仰。虚中欲造见论交,未果,因归华山人寄诗曰:"门径放莎垂,往来投刺稀。有时开御札,特地挂朝衣。岳信僧传去,天香鹤带归。他时周召化,无复更衰微。"图得诗大喜,《言怀》云:"十年华岳山前往,只得虚中一首诗。"其见重如此。今有《碧云集》一卷,传于世。顾栖蟾者,亦洞庭人,以声律闻,今不见其作也。

  ○周繇

  繇,江南人。咸通十三年郑昌图榜进士。调福昌县尉。家贫,生理索寞,只苦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为"诗禅"。警联如《送人尉黔中》云:"公庭飞白鸟,官俸请丹砂。"《望海》云:"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甘露寺》云:"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又"山従平地有,水到远天无。"又"白云连晋阁,碧树尽芜城。"《江州上薛能尚书》云:"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又"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等句甚多,读之使人竦,诚好手也。落拓杯酒,无荣辱之累,所交游悉一时名公。集今传世。同登第有张演者。工诗,间见一二篇,亦佳作也。尝谓禅家者流,论有大小乘,有邪正法,要能具正法眼,方为第一义,出有无间。若声闻、辟支、四果,已非正也,况又堕野狐外道鬼窟中乎!言诗亦然。宗派或殊,风义必合。品则有神妙,体则有古今,才则有圣凡,时则有取舍。自魏晋以降,递至盛唐,大历、元和以下,逮晚年,考其时变,商其格制,其邪正了然在目,不能隐也。经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悟门洞开,慧灯深照,顿渐之境,各天所赋。观于时以诗禅许周繇,为不入于邪见,能致思于妙品,固知其衣冠于裸人之国。昔谓学诗如学仙,此之类欤。

  作品简介

  《唐才子传》共十卷,作者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後为序。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後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但所述多有失实﹑谬误之处﹐如谓骆宾王与宋之问唱和灵隐寺﹐《中兴间气集》为高适(实为高仲武)所编﹐李商隐曾为广州都督等。也有因误解材料而造成错误﹐如刘长卿传﹐记权德舆称刘长卿为“五言长城”﹐而据权德舆《秦徵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诗序》﹐实是刘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等。

  书成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原本10卷﹐明初尚存﹐《永乐大典》在“传”字韵内曾录其全书。但此部分《永乐大典》今亦佚。清《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其他各韵中辑出243位诗人的传记﹐附传44人﹐共287人﹐编为8卷。日本《佚存丛书》有10卷本﹐有278位诗人的传记﹐附传 120人。有清陆芝荣等《佚存丛书》校刻本。又有清《指海》本﹐以日本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用日本本重印﹐另附《指海》本校记。

  《唐才子传》被列为国学入门必读书目之中。后人傅璇琮所编《唐才子傅校笺》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丛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等海内外世傅版本、校订精审,堪称定本。笺证的重点在探索史料来源、纠正史实错误、补考原书未伯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近四百位唐代备的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近四百位唐代重要诗人的生平和创作为基本架构,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诗文创作、作品流会心等基本史料来龙去脉、是非真假的逐条考证,起到了有唐一代诗人事迹资料库的作用。

  《唐才子传》是中国二十多位唐代文史学者多年协作研究的结晶,集中代表了世纪唐代诗人群体研究的最高成就。

  《唐才子传》今人整理的主要版本有:周本淳《唐才子传校正》、王大安校订《唐才子传》 、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李立朴《唐才子传全译》。孙映逵就是《唐才子传校笺》的校勘者。几种校本,以周本为上;王本《前言》是一篇全面评价的文字,不多见。

  作者介绍

  《唐才子传》撰者辛文房,字良史, 是元代前期的西域人。他以唐代诗人中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的字为名,以被赞为“珪璋特达”的于良史的名为字,可见是一位极为热爱唐诗又非常倾慕唐代诗人气质的才子。但由于史料缺乏在对他的详细经历已很难弄清楚了,只能据一些零星资料对他的事迹略知一二。

  辛文房曾为省郎,曾游历祖国东南山水名胜,在当时有诗名,与王执谦、杨载齐名,有《披沙诗集》,已佚。

  元代著名诗人张雨《勾曲外史贞居先生诗集》卷四存有《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二十二韵》诗一首,结句说:“怜君守华省,琢句废春宵。”元代陆友仁《研北杂志》卷下云:“王伯益,名执谦……同时有辛文房良史,西域人;杨载仲弘,浦城人;卢亘彦威,大梁人,并称能诗。”此处所列的杨载为“元代四大家”之一,乃当时文坛领袖,“声名满天下”,辛能与之并,可见当时之影响。可惜他的诗作现代只存两首小诗,已难窥其大端。元代诗人马祖常所作《辛良史<披沙集>诗赞》云:未可披沙拣,黄金抵自多。悠悠今古意,落落短长歌。秋塞鸣霜铠,春房剪画罗。吟边变馀发,萧飒是阴、何。

  辛名诗集《披沙集》取梁钟嵘《诗品》“披沙简金,往往见宝”(陆机)意。从马祖常诗中可知,辛诗既有“秋塞鸣霜铠”的金戈铁马式豪迈之气,又有“春房剪画罗”的小桥流水式柔美之情,其风格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从诗的最后两句中我们还可看发出,辛对诗歌创作是极为认真和刻苦的。

  辛即专虑斯道,故向往唐代诗家,乃“游目简编,宅心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拟成篇,斑斑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于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年)写成此书。从此书中我们可以领略辛文房那旁搜博采、驾驭史料的非凡能力,而且可以看出他洞晓中国诗歌的渊源和流变,对唐代诗歌的空前兴盛和辉煌成就有着精深的研究。由此可见,他不仅是一位知名当世的诗人,还可称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文艺批评家。

  正史记载

  辛文房为写此书,涉猎了极为广泛的文献,取材亦多可信。传文首录正史,全书八十余篇采自《旧唐书》、《新唐书》的列传、附传,有四十余篇采录《新唐书·艺文志》的附注。

  在唐代文献方面,辛氏所涉猎的有唐人自传、别传、集序、行状、墓志,并从各传主诗文及他人酬赠作品中勾稽事迹,这些多为第一手资料,尤为可贵。如王湾、张諲、沈千运、康洽、王季友、朱昼等人向无传记,辛氏皆据上述有关文献广搜博采,熔铸成篇,成为研究者年珍视的资料。

  唐五代人的'笔记辛氏也多有择采,如《朝野佥载》、《隋唐嘉话》、《大唐新语》、《唐国史补》、《集异记》、《明皇杂录》、《刘宾客佳话》、《幽闲鼓吹》、《唐摭言》、《鉴戒录》、《北梦琐言》、《因话录》等数十种,多取脍炙人口的逸事趣文,大充实了传文内容,也使本书的可读性大为提高。

  宋代文献方面,辛氏主要采辑《诗话总龟》、《唐诗记事》和极为重要的《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这两种书目提要,广泛吸收了宋人对唐代诗人的研究成果。

  很多唐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靠辛氏此书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如唐人所撰多种《登科记》久已亡佚,清代徐松撰《登科记考》一书,乃大量征引辛氏此书中所录唐人登科资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四库全书

  《唐才子传》八卷,元辛文房撰。文房,字良史,西域人。其始末不见于史传,惟陆友仁《研北杂志》称其能诗,与王执谦齐名,苏天爵《元文类》中载其《苏小小歌》一篇耳。是书原本凡十卷,总三百九十七人,下至妓女、女道士之类,亦皆载入。其见于新、旧《唐书》者仅百人,余皆从传记、说部各书采辑。其体例因诗系人,故有唐名人,非卓有诗名者不录,即所载之人,亦多详其逸事及著作之传否,而于功业行谊则祗撮共梗概。盖以论文为主,不以记事为主也。大抵于初、盛稍略,中晚以后渐详。至李建勋、孙鲂、沈彬、江为、廖图、熊皦、孟宾于、孟贯、陈抟之伦,均有专传,则下包五代矣。考杨士奇《东里集》有是书《跋》,是明初尚有完帙,故《永乐大典目录》于《传》字韵内,载其全书。

  今《传》字一韵适佚,世间遂无传本。然幸其各韵之内,尚杂引其文,今随条摭拾,裒辑编次,共得二百四十三人,又附传者四十四人,共二百八十七人,谨依次订正,釐为八卷。按杨士奇《跋》,称是书凡行事不关大体、不足为劝戒者,不录。又称杂以臆说,不可尽据。盖文房抄掇繁富,或未暇检详,故谬误牴牾,往往杂见。传后间缀以论,多掎摭诗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艺林,于学诗者考订之助,固不为无补焉。

  作品特点

  《唐才子传》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本书名以“才子”,实乃以是否擅长于诗为取舍标准,至于其人之德行、功业、身世等等一概不论。如叛臣贼子苏涣、性险躁谲怪而好利的吕温、乐妓如薛涛、女道士鱼玄机、以及其它僧道中人和布衣之士,只要以诗才见长,在本书中以传主身份出现者所在多有。而名臣如姚崇、宋璟,硕学如颜师古等虽有诗传世,但不以诗才见称于世,本书皆不录。

  二、本书入传以时代先后为序,同时代者则以科举及第先后为序。作者欲以诗人出现的次序和诗风的嬗变阐明有唐一代诗歌的发展轨迹,摒弃历代史传先儒术而后方外,重男子而轻妇女的成例,既不以传主之职业贵贱或思想异同分等级,也不以诗人之门第尊卑或仕宦穷达分高下,这种作法在今天看来是科学的,在当时也是颇为特出的。

  三、本书突出了诗人参加科举的情况,从而兀显出时代习俗。各传主有科名的均突出其及第之年,以及当榜首或主试官员之姓名,此中颇含深意。

  科举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发端于隋,形成于唐,从此相沿不废。唐代科举分为制科和常科。制科“以待非常之才”,名目繁多,设置不定;常科主要有进士、明经两科,虽云并列,但及第之难易、地位之高下自别霄壤。唐人最重视的进士科,每科取中的不过二、三十人,而其中“位及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故登第之难如月中折桂。正如此进士及第成为了读书人最向往的,即使位登显列,如果没有进士身份,也“终不为美”。

  围绕科举考试而产生的“行卷”之风,在本书中也多有反映。行卷就是应试者选取自己平时得意的作品,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呈现给主考官或有地位的人,通过这些作品博取好的声名,以有利于自己的科举考试。由于唐代科举的试卷是不糊名的,主试官往往以举子们诗名的大小决定是否录取,故行卷之风极盛。如《白居易传》记白居易年轻时诗名未显,以诗向顾况行卷,顾况很轻视他,等顾况看到卷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以生”时大为叹服。白居易的行卷获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唐诗的繁荣与行卷之风的盛行是有一定关联的。了解这些有助与大家对唐朝社会的理解和感知。

  四、本书记述诗人略于仕履行迹而详于遗闻轶事,而这一切又都围绕诗歌展开。授诗、学诗、作诗、赏诗、评诗、献诗,多录名篇警句以为例证,所以辛氏展示给读者的,并不是一篇篇枯燥的生平履历,而是一个个禀性各异,面容鲜活的才子形象。如《贾岛传》云: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此类秩事使传主性情跃然纸上。

  辛氏还通过许多生动事例,展示了唐代朝野上下对诗歌的重视程度。如《韩翊传》中记德宗指明将知制诰授予“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翊;《王湾传》中,宰相张说将王湾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亲笔题写在政事堂上;《刘希夷传》中,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竟因刘没有将自己写的佳句给他而派人用土囊将刘希夷压死在旅馆中;《李涉传》讲李涉遇盗,盗不取其财而索其诗,并对李涉“牛酒相遗,再拜送之”。这些事例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本书各传之后时见简要评论,或论诗、或论人、或论事,不拘一格,随感而发。其论诗部分,涉及各家诗歌的艺术成就及风格流变,多取自前人旧评,如《新唐书》、唐·殷璠《河岳英灵集》、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宋·敖陶孙《诗评》、严羽《沧浪诗话》等。亦有自出机杼者,如卷八之《于濆传》论晚唐诗云:

  观唐诗至此间,弊亦极矣。独奈何国运将弛,士气日丧,文不能不如之。嘲云戏月,刻翠粘红,不见补于采风,无少裨于化育。徒务巧于一联,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秋蝉乱鸣也。于濆、邵谒、刘驾、曹邺等,能反棹下流,更唱瘖俗,置声禄于度外,患大雅之凌迟,使耳厌郑卫,而忽洗云和;心醉醇醲,而乍爽玄酒。所谓“清清泠泠,愈病析酲”,“逃空虚者,闻人足音”,不亦快哉!

  此论从宏观上考察唐诗流变,尤其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深得儒家诗教之旨。在论人方面,辛氏鄙视那种出身显贵而虚度岁月的纨绔子弟:“又若以位高而金多,心广体胖而富贵骄人,文称功业黯黯,则未若腐草之有萤也。”赞扬那些虽出身寒贱,却因勤奋向学而在文学上奋发有为的人:“汪遵,泾之一走耳。拔身卑污,夺誉文苑。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昔沟中之断,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当如是耶?”这些观点,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本书文笔秀润可观,用典常入化境。如卷五《韩愈传》赞云:“公英伟间生,才名冠世,继道德之统,明列圣之心。独济狂澜,词彩灿烂,齐梁绮艳,毫发都捐。有冠冕佩玉之气,宫商金石之音,为一代文宗,使颓纲复振,岂易言哉!”气势磅礴,颇有点韩文的遗风。又如同卷《朱放传》:“未几,不乐鞅掌,扁舟告还。贞元二年,诏举韬晦奇才,诏下聘礼,拜左拾遗,不就,表谢之。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文中“鞅掌”一词,人皆知出自《诗经·小雅·北山》,而“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八字乃暗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成语,既恰到好处又使人不觉,可谓出于神而入于化,天衣无缝。

  作品意义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是诗国的巅峰时期。

  有唐一代,诗坛英杰辈出,群星璀璨,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以今天所见的材料而言,清代康熙御定《全唐诗》共录诗人二千二百余人;日本学者编《全唐诗逸》三卷,又得诗人一百二十八人(其中八十二人不见于《全唐诗》);近出《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含《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又得一千五百人左右。千载之下,尚有如此众多的诗人有作品传世,可见当时诗人阵容之盛大。

  然而,唐、五代诸史中诗人入传者很少,传记也十分简略。名重诗坛者如岑参、李颀、韦应物、刘长卿、王建、许浑、皮日休等均无传。大量诗人的生平资料,散见于唐宋人的诗文集、笔记小说、诗话、书目提要等文献中。南宋计有功编辑《唐诗记事》,以广博的见闻辑录了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大量史料,但其“重在录诗”,故《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归属集部的“诗文评类”,不入史部。在辛文房以前,没有一部唐代诗人的传记专书。

  至元代,辛文房对上述唐宋以来的大量史料广为搜罗,排比考订,并“触事兴怀”,间出精采评论,精心结撰成《唐才子传》十卷。此书不仅将隋大业初年至五代末年约三百五十年间近四百位诗人的神采风貌蚀刻其中,使许多史传无名的诗人事迹不致湮灭,而且保存了大量诗歌评论资料。清人伍崇曜称:“其书评骘精审,似钟嵘《诗品》;标举新异,似刘义庆《世说》;而叙次古雅,则又与皇甫谧《高士传》相同”。颇得此书神韵。

【《唐才子传》卷八】相关文章:

《唐才子传》卷十07-05

《唐才子传》卷九07-05

《唐才子传》卷七07-05

《唐才子传》卷六04-01

《唐才子传》卷五07-05

《唐才子传》卷四07-05

《唐才子传》卷三07-05

《唐才子传》卷二07-05

《唐才子传》卷一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