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

时间:2017-06-20 12:18:31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

  导语:李斯是后战国时代数一数二的政治家,政治眼光绝对不会逊色,然而最终却惨遭奸人祸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

  英雄在项梁帐下集结,遥远的咸阳秦宫,为统一立下不可抹灭功勋的丞相李斯,却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危局。

  整个战国时期,有大量的六国人士离开繁荣奢华的故土,来到被当时人认为是穷乡僻壤的秦国。这种情形,与19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淘金潮颇有相似之处。数以万计的淘金客为了黄金,从美国以及拉丁美洲、欧洲、澳洲和亚洲,来到荒僻的旧金山。同样,战国时期,从商鞅开始,以张仪、范睢、蔡泽等为代表的东方打工仔络绎不绝地来到秦国,挤占了上到相国、下到低级职员的大量工作岗位。

  李斯正是众多来秦淘金求富贵的外国人中的一员。当初他拜别了老师荀子,搭末班车来到咸阳。走了吕不韦的门路,终于混到客卿这样的高官职位。

  但是李斯运气可真不好,没多久就遇上了"水渠门事件"。韩国的情报机关派了个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鼓动秦国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结果这事让秦国的安全局给查出来了,于是秦国的本土派借机搞起了排外主义,于是秦王赢政下了逐客令,李斯自然也在被逐之列。但李斯不打算就这样放弃到手的富贵,他上访。

  李斯的信访材料大致上是这样写的:"赢政,你们赢家以前是个破落户,你的老祖宗秦穆公当年招聘员工,五个高级经理,全是外国人,秦孝公用商鞅,秦惠王用张仪,秦昭王得到范雎,他们也不是秦国人。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外国人,使老赢家强大。外国人有什么对不起你们老赢家的呢?"

  李斯又说,"珍珠、宝玉,你要不要,那也不是秦国的国货啊!再说了,如果外国人都走了,你后宫里面那些各国靓女还要不要,是不是从此只爱大脸粗腰的秦国美眉?"

  这篇信访材料,题目叫做《谏逐客书》。

  信访办把材料上报,秦王赢政看了材料,大大地赏识李斯,取消了逐客令,将李斯官复原职。到统一前夕,李斯的官职已经做到廷尉,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所以,李斯当时所享受乃是省部级的待遇。等到他位列丞相,地位已经相当于总理,真可说是富贵逼人,他的大儿子李由,在三川郡(今河南)当郡守,这又是一个省长级别的职位。几个儿子,都娶了公主,几个女儿,都嫁给宗室公子。

  李斯过生日的时候,百官都来祝寿,门前车骑以千数,交通部门专门派了交警来维持秩序。当此时,李斯回忆起当年在老家上蔡的寒酸日子,真是感慨万千!

  但深谙官场哲学、通达法家学说的李斯,并没有被富贵冲昏头脑,秦始皇有一次出去游玩,从山上看见李斯的车队,浩浩荡荡,流露出不满的意思。立刻有内线告诉李斯,李斯立刻减少了自己的车队规模。这一事件充分表明李斯对皇帝的一喜一怒,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情报渠道,得以了然在心。

  可惜秦始皇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乱杀,牵涉到的侍卫宦官无人幸免,李斯安插在皇帝身边的卧底自然也被消灭,从此李斯难免有些耳目不灵,对皇帝心意的把握,逐渐衰退。

  不过以李斯混迹官场半辈子的历练,何以会输给一个宦官赵高呢?

  李斯的同学韩非子曾经告诉李斯,人臣的奸道有八术,称为八奸,一曰同床,就是宠爱的妃子吹枕边风。二曰在旁,就是领导身边的秘书啊司机啊。三曰父兄,就是领导的亲戚。四曰养殃,就是大兴土木。五曰民萌,就是收买人心。六曰流行,就是流言蜚语、辩士游说。七曰威强,就是培养私人势力,图谋不轨。八曰四方,就是借助外国势力压制本国君主。

  这八种人或现象,韩非子概括得极为精准传神,以至今日,仍然似乎隐约可见。而李斯这次的对手,正是八奸中的"在旁"。

  秦始皇是韩非子的信徒,在这方面极为注意,所以始皇帝在的时候,有得宠的宦官,如收受荆轲好处的蒙嘉。却没有弄权的宦官。赵高的得势,完全在于二世皇帝胡亥。说起来这也全托李斯的福,要不是李斯在沙丘干的那件事,二世皇帝就是扶苏,赵高就得靠边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你--李斯。

  那么赵高又是如何扳倒位高权重的丞相李斯呢?

  第一步,叫做引君入瓮。

  赵高去拜访李斯,故作忧国忧民状,说:"现在局势这么乱,皇上还在吃喝玩乐,我地位卑下,所以不敢说话。你丞相怎么也不劝劝啊?"李斯一听,"你这不是那壶不开提哪壶么?我也想劝问题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啊!"赵高一稽首,"好嘞,这事交给我,有合适的机会我通知您!"这就把李斯忽悠进了圈套。

  第二步,叫做飞蛾扑火。

  这飞蛾,就是李斯,赵高要把这李斯,往二世皇帝胡亥那火上引!赵高瞧见那二世皇帝胡亥吃喝玩乐,正在兴头上的时候,就把李斯招来了。"皇上闲着呢,你可以进谏哪!"于是丞相至宫门上谒。这样折腾了几回,皇帝可就不乐意了!"你李斯莫不是存心跟朕过不去啊!怎么朕闲着没事的时候你不来进谏,朕这正乐着呢,你就来骚扰!你欺负我年轻,瞧不起朕吧?"

  赵高一瞧,机会来了,上前火上浇油:"李斯心里不满呢!"

  二世不理解:"他还有什么不满?"

  赵高说:"沙丘之谋,丞相立了大功。如今皇上已经即位,丞相还是那个丞相,所以不满呢!"

  "丞相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还不满足,难道他要当皇帝不成!"

  "这倒不是,他是希望裂地封王啊!"

  "废话,当初齐人淳于越建议恢复分封制度,他李斯全力反对,坚持郡县制度,这是帝国的根本制度,难道要为了他李斯一个人改变不成?"

  于是,赵高亮出致命一招,"陛下,有些情况,不能不察!丞相是楚人,盗贼陈胜这些人也都是楚人,丞相的长子李由在三川当郡守,盗贼通过三川,李由关门自守,不出击盗贼,这些疑点,不得不让人怀疑丞相和盗贼有没有什么牵连?"

  果然,皇帝对李斯开始有了怀疑之心,下令调查。

  第三步,叫做釜底抽薪!

  李斯到底是官场老手,对于赵高的伎俩,有所醒悟。他很快展开反击。他上书给二世,把赵高比喻作一个人。

  谁?

  田常。何许人也?田常是春秋末年齐国的权臣,他用大斗把粮食借出,用小斗收回。齐国百姓唱歌颂扬他说:"老太太采芑菜(一种味道不错的野菜)呀,送给田成子!"得到民心之后,田常杀死齐简公,自任相国,成为齐国实际的主人。他的后代田和在战国初期正式取代姜子牙的后人,成为齐君。

  李斯的意思,赵高的权势已经相侔于田常,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今有大臣於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他所说的"大臣",就是赵高。

  二世说,你贵为丞相,跟个宦官较个什么劲?二世还担心李斯杀赵高,偷偷地告诉赵高,赵高乘机矫情一回:"丞相所担心的人,只有赵高一人而已,高死后,丞相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接着,赵高一招釜底抽薪,直拍李斯要害。"丞相李斯,才是真正的田常!"

  好,这下不但化李斯的反击为乌有,更把李斯推入了万丈深渊。

  第四步,叫做虚虚实实。

  公元前208年,李斯联合他的两位同事去疾(秦朝设置两位丞相,去疾是右丞相,李斯为左丞相)、将军冯劫一起向二世皇帝进谏,请求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减免百姓赋税,平息民怨。

  二世皇帝的反应是极度的愤怒,"所谓皇帝,就是要享受人间富贵,象尧和舜、禹那样穷酸辛苦的天子,谁愿意当!你们这些当臣子的.,压制不了下面的盗贼,又想停止先帝定下来的规矩,这是上对不起先帝,下对不起朕,朕要你们这些废物作什么?"

  于是把李斯、去疾、冯劫全部打入大牢,去疾、冯劫不愿受辱,自杀了断。李斯不想死:"我为帝国立过功,皇帝不会杀我的。"

  不是冤家不聚头,李斯案的主审官正是赵高,《史记》记载说,赵高治斯,榜掠千馀,不胜痛,自诬服。

  李斯屈打成招,但还打算上书给皇帝申冤,赵高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为了彻底击败李斯,赵高再出一招,虚虚实实。

  某日,李斯欣喜地看到几个御史模样的官员来到狱中。

  御史问他:"你冤么?"

  "冤枉啊,臣有下情禀报圣上......"

  "冤你个姥姥!"御史一把扯了李斯的陈情书,好一顿暴捶!原来御史是赵高的门客所扮。

  如此搞了十馀次,李斯绝望了,等到真的钦差来了,李斯也以为是赵高的人。

  "臣死有余辜!"

  "真的不冤枉?"

  "冤枉?怎么可能呢,我大秦帝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我李斯胡说八道,罪有应得,这么说你可不捶我了吧!"

  果然,没有人再暴捶李斯,不过李斯的日子也到头了!这一年,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雍正年间,福建有个管教育的干部搞"考试腐败",被判腰斩之刑。行刑时,这名教育官员身体被斩为两段,但因为大脑中枢神经还在活动,上半身还有痛觉,所以痛得在地上乱滚。这名教育官员在断气之前,竭尽全力用手蘸血在地上连写了7个"惨"字。

  惨惨惨惨惨惨惨!

  李斯所得的刑罚,也是腰斩之刑。

  想李斯年轻的时候,在楚国上蔡做一个小公务员,看见厕所里的老鼠吃着脏东西,饱受人犬惊恐之苦。而仓库里的老鼠,吃着官粮,无忧无虑。李斯感慨万千地说:"人生就是如此啊!"某些评论家依据这一点,质疑李斯的人品。其实这并不公平,李斯的一生,远比古今官场中的大部分正直且有价值,他的富贵,是勤恳为国建策谋划的应有回报。不过李斯的确忘了一点,那就是仓库里的老鼠也不安全,硕鼠硕鼠,目标更大,下场也更悲惨!

  李斯的同学韩非子曾经告诉李斯,人臣的奸道有八术,称为八奸,一曰同床,就是宠爱的妃子吹枕边风。二曰在旁,就是领导身边的秘书啊司机啊。三曰父兄,就是领导的亲戚。四曰养殃,就是大兴土木。五曰民萌,就是收买人心。六曰流行,就是流言蜚语、辩士游说。七曰威强,就是培养私人势力,图谋不轨。八曰四方,就是借助外国势力压制本国君主。

  秦国对军队的控制靠的是兵符。

  李斯是丞相,但并不掌握兵符,兵符都在皇帝手里。赵高是秦始皇的亲随,自然有权限接触到兵符。

  枪杆子里出政权,毛爷爷这话不是自己空想出来的。

  -------------

  评李斯与赵高

  李斯是后战国时代数一数二的政治家,政治眼光绝对不会逊色,早年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光是这点就足够证明!像后来参与制定整套灭六国方针,统一后又设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也证明了他的能力,我敢说中国真正封建制度的形成李斯当属首功!

  至于后来听信赵高谗言也是当时形势所迫,和眼光没多大关系,一是李斯和扶苏私交不好,自然心里也不太愿意站在扶苏一边,二扶苏和李斯的执政理念不同,一个是法家,而扶苏是以仁治国,所以将来李斯在扶苏手下也不会有大展拳脚的空间!三是李斯当年法家治国,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秦始皇一死,他的地位势必动摇,他必须找一个依靠,而这个时候赵高对他许诺:只要支持胡亥,丞相就还是他的,对你一个政治家来说,延续他政治生命是十分重要的!(换做是我,赵高那么一说,我也会这样选择的!)

  但是后来李斯还是被赵高所害,主要还是他低估了这个一没有文化二没有政治经验的太监,(赵高算个厉害角色,不显山不露水,扮猪吃老虎)李斯一直认为赵高不过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分点权力给他就是了,可没想到赵高居然是要大权独揽,自己想做皇帝。这只能算赵高确实狡诈,城府极深。这并不能算李斯目光短浅,只能说赵高太厉害了,就算苏秦张仪在世,也未必斗得过这个没文化的太监!

【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相关文章:

1.庄稼为什么斗不过杂草

2.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3.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4.赵高不称帝的原因

5.历史上的赵高

6.再谈李斯

7.赵高是哪个朝代的官员

8.赵高的为人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