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刘勰文心雕龙名句

时间:2022-01-17 12:54:22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刘勰文心雕龙名句

  导语:《文心雕龙》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出自于《文心雕龙》中的名句,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原道》一)

  2、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原道》一)

  3、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征圣》二)

  4、书契决断以象夬,文章昭晰以象离,此明理以立体也。(《征圣》二)

  5、《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 (《征圣》二)

  6、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征圣》二)

  7、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征圣》二)

  8、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征圣》二)

  9、《礼》以立体,据事制范,章条纤曲,执而后显,采掇片言,莫非宝也。(《宗经》三)

  10、此圣文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宗经》三)

  11、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宗经》三)

  12、五则体约而不芜(《宗经》三)

  13、商周以前,图箓频见,春秋之末,群经方备,先纬后经,体乖织综,其伪四矣。(《正纬》四)

  14、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辨骚》五)

  15、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典诰之体也;(《辨骚》五)

  16、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辨骚》五)

  17、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明诗》六)

  18、宋初文咏,体有因革。(《明诗》六)

  19、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所安。(《明诗》六)

  20、朱马以骚体制歌(《乐府》七)

  21、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府》七)

  22、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乐府》七)

  23、赞曰∶八音攡文,树辞为体。(《乐府》七)

  24、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诠赋》八)

  25、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诠赋》八)

  26、词自己作,虽合赋体,明而未融。(《诠赋》八)

  27、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诠赋》八)

  28、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诠赋》八)

  29、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诠赋》八)

  30、斯则野诵之变体,浸被乎人事矣。(《颂赞》九)

  31、至于班傅之《北征》、《西征》,变为序引,岂不褒过而谬体哉!(《颂赞》九)

  32、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颂赞》九)

  33、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虽纤巧曲致,与情而变,其大体所底,如斯而已。(《颂赞》九)

  34、及迁《史》固《书》,托赞褒贬,约文以总录,颂体以论辞;又纪传后评,亦同其名。(《颂赞》九)

  35、然本其为义,事在奖叹,所以古来篇体,促而不广,必结言于四字之句,盘桓乎数韵之词。(《颂赞》九)

  36、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此其体也(《颂赞》九)

  37、赞曰∶容体底颂,勋业垂赞。(《颂赞》九)

  38、是以义同于诔,而文实告神,诔首而哀末,颂体而视仪,太祝所读,固祝之文者也。(《祝盟》十)

  39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感激以立诚,切至以敷辞,此其所同也。(《祝盟》十)

  40、周之辛甲,百官箴阙,唯《虞箴》一篇,体义备焉。(《铭箴》十一)

  41、潘尼《乘舆》,义正而体芜(《铭箴》十一)

  42、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铭箴》十一)

  43、傅毅所制,文体伦序;孝山、崔瑗,辨絜相参。(《诔碑》十二)

  44、陈思叨名,而体实繁缓。(《诔碑》十二)

  45、详夫诔之为制,盖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诔碑》十二)

  46、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诔碑》十二)

  47、故能义直而文婉,体旧而趣新,《金鹿》、《泽兰》,莫之或继也。(《哀吊》十三)

  48、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哀吊》十三)

  49、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哀吊》十三)

  51、蔡邕《释诲》,体奥而文炳(《杂文》十四)

  52、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莫不渊岳其心,麟凤其采,此立体之大要也。(《杂文》十四)

  53、但本体不雅,其流易弊。(《谐讔》十五)

  54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衒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谐讔》十五)

  55、荀卿《蚕赋》,已兆其体。(《谐讔》十五)

  56、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史传》十六)

  57、《八书》以铺政体(《史传》十六)

  58、寻子弘虽伪,要当孝惠之嗣;孺子诚微,实继平帝之体;二子可纪,何有于二后哉?(《史传》十六)

  59、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也。(《史传》十六)

  60、赞曰∶史肇轩黄,体备周孔。(《史传》十六)

  61、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诸子》十七)

  62、吕氏鉴远而体周,淮南泛采而文丽: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之大略也。(《诸子》十七)

  63、两汉以后,体势浸弱,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此远近之渐变也。(《诸子》十七)

  64、详观论体,条流多品(《论说》十八)

  65、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则与叙引共纪。(《论说》十八)

  66、至石渠论艺,白虎通讲,述圣通经,论家之正体也。(《论说》十八)

  67、及班彪《王命》,严尤《三将》,敷述昭情,善入史体。(《论说》十八)

  68、曹植《辨道》,体同书抄。(《论说》十八)

  69、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论说》十八)

  70、若夫注释为词,解散论体,杂文虽异,总会是同。(《论说》十八)

  71、观文景以前,诏体浮杂,武帝崇儒,选言弘奥。(《诏策》十九)

  72、自斯以后,体宪风流矣。(《诏策》十九)

  73、昔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施,乃治体乖也。(《诏策》十九) 74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意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檄移》二十)

  75、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檄移》二十) 76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檄移》二十)

  77、秦皇铭岱,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封禅》二十一)

  78、及扬雄《剧秦》,班固《典引》,事非镌石,而体因纪禅。(《封禅》二十一)

  79、构位之始,宜明大体,树骨于训典之区,选言于宏富之路;使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坠于浅;义吐光芒,辞成廉锷,则为伟矣。(《封禅》二十一)

  80、陈思之表,独冠群才。观其体赡而律调,辞清而志显,应物制巧,随变生趣,执辔有馀,故能缓急应节矣。(《章表》二十二)

  81、表体多包,情伪屡迁。(《章表》二十二)

  82、若夫贾谊之务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劝礼,温舒之缓狱,,谷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辨,可谓识大体矣。(《奏启》二十三)

  83、刘颂殷劝于时务,温峤恳恻于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奏启》二十三)

  84、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奏启》二十三)

  85、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议对》二十四)

  86、事实允当,可谓达议体矣。(《议对》二十四)

  87、故其大体所资,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议对》二十四)

  88、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议对》二十四)

  89、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二名虽殊,即议之别体也。(《议对》二十四)

  90、赞曰∶治体高秉,雅谟远播。(《议对》二十四)

【刘勰文心雕龙名句】相关文章:

浅谈从《文心雕龙知音》看刘勰的文学批评鉴赏理论05-16

文心雕龙物色篇01-17

文心雕龙·神思篇01-17

文心雕龙经典句子06-08

《文心雕龙》节选欣赏06-08

《文心雕龙》读后感01-05

《文心雕龙》经典语录06-08

文心雕龙作者是谁06-08

关于文心雕龙经典语句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