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如何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观后感

时间:2021-03-31 15:11: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如何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

中国如何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观后感

  洋洋六十集,虽是加了几分演义的东西在里面,但至少把自光绪朝后,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交待了个大概齐。而这段历史,每个中国人但凡提及,大概都会加上”中华民族耻辱史“这个考语吧。

  这些已有定论,我也不打算再说些什么,只想说说对清王朝终究一朝倾覆,以及这段历史对于今日之中国有何参考意义的一点陋见。

  这想经历这段历史的人,内心的痛苦最刻骨铭心的,必定是清朝的最后两个皇帝——光宣二帝了。

  一个大志未酬,终究死于非命。三十八年的人生,虽是贵为天子,却实同囚徒。另一个生来富贵,三岁为帝,虽有复国大志,却终其一生都在被各种各样的势力利用,身背无数罪名,最后以一个“被无 产 阶 级 专 政成功改造成为社 会 主 义 新人”的名份死去,连个皇帝的谥号都没落着。一本自传《我的前半生》数百页,字里行间写满了自我忏悔表衷心,可谁能知道心底里又有多少龙游浅涧时不我济的失落与神伤不敢流露支言片语呢?

  或者站在局外,换个远远的角度来说,若爱新觉罗的一姓江山倒了,换来的真是当初振臂一呼者所宣称的民 主倒也罢了,至少还可以说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多少也有个说词安慰一下受伤的心,观后感《走向共和观后感》。

  可旧的王朝倒下了,站上来的是什么东西呢?

  只能说清失其鹿,群雄共逐之。各路总统,督军,委员长,主席······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老百姓要承受的,是同晚清一样甚至要更甚于晚清的兵匪为祸,烈强欺压,污吏横行,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虽无封建,专 制依旧。

  民 主?旧瓶子里装些新酒罢了~~哪来的那么多A理想B主义!

  恐怕连为天下计的孙大炮,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吧····

  你说,爱新觉罗家的,心里怎么可能释然得了?

  现在来看,当初清王朝应该至少有两次机会避免一朝倾覆的结局的,若这两次机会当初抓住了,恐怕不止是他们的命运能被改写,整个中国的命运也装被改写了。

  一次是光绪的戊戌变法。当时他若能不那么急于求成,行事更加周全,最终能战胜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变法成功的话。那爱新罗的天下搞不好真能万世不易,他的功业绝对是至少盖过他的祖宗康乾的,而中国很有可能早已实现在无数人用枪炮都没能实现的民 主。国人也会避免半个世纪的战乱不已。

  这个双赢的局面终究还是没有出现,与其说光绪是输给了慈禧,不如说他是在败给了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空有大志,却权谋不足,任用康梁一帮书生,一味急于求成,以为如此关乎生死的政治斗争是几道诏书就能解决的事情。最后嗅到慈禧有政变的企图时束手无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乱投医,把全部家当都压到了一个根本就不了解的袁世凯身上,最终致皇帝于绝境,身陷囫囵,幽死瀛台。岂不是书生误国?而光绪焉能不败??

  在这场斗争中,慈禧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旧势力,是属于既得利益集团的,但另一方面她也是这个王朝的统治者,她是不可能只考虚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清江山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对于变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为的变化跟光绪心中的变会是完全不同的,她以为这变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术层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辈的洋物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随你怎么变,只要大清江山不变,不乱,我这个太后的地位不动摇,而国家又能强盛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而光绪却不这么认为,他要变的是根本的东西,是体制上的。所以当光绪的变法触及到了既得一大群旧势力的利益,导致他们站出来闹-事时,慈禧就无法会视不管了。她的确想强国,但首先是不能乱,乱起来了就会葬送大清江山。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绝对是乱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势力的得失,但她绝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为这江山毕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当她终于认为光绪的变会不但不能让大清强盛起来,反而会葬送了大清江山时,她的支持就变成反对了。而反对的意见不能说服光绪时,她就只能选择政变了。

【中国如何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观后感】相关文章:

《走向共和》观后感2000字09-16

电视剧《走向共和》观后感05-11

走向共和观后感600字(通用8篇)07-30

走向太阳的观后感12-07

马云是如何走向成功的04-08

读《走向世界的中国》有感02-14

读《走向世界的中国》有感:飞跃的中国10-16

走向春天06-03

走向独立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