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寒假观看《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18-02-09 08:50:0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寒假观看《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

  导语: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的影响日益扩大,世界各个国家都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1】

  当我知道中央电视台大型历史记录片《大国崛起》的时候,它已经在电视台播放完了。如果不是我们系一个行政专业大四的学长告诉我这部片子的话,我可能得等到大国衰弱的时候才能知道它的存在。好不容易上个大学,以为生活会多么丰富多彩,实际情况却是十分乏味无聊,呆在这么个闭塞停滞的地方对外界一无所知。好在互联网和光碟的发达,让我可以两次看了十二集的《大国崛起》,也颇有些感慨。

  《大国崛起》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一共九个自公元1500年前后曾经或者正在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大国先后崛起的故事。因为在公元15——16世纪以前,世界各个文明之间都相对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相互之间交流比较有限,是15世纪末的航海时代打破了这一格局,使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公元1500年也就成为了世界史的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西方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并非如此,《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中就有历史学家认为是早在公元十三世纪的蒙古帝国最早建立起了全球体系。当然,《大国崛起》中也已经说明,是“绝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公元1500年具有划分历史的重要标准意义。

  网上对《大国崛起》的评论不在少数,我也看了一些,有褒扬有批判,而且各种褒扬或批判自身也出于不同的目的或原因。《大国崛起》本身确实具有明显的优点,比如制作的精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片头众多电脑合成的镜头在各个国家之间的转换给人感觉非常具有想象力和连贯感,引人入胜。片中绝大多数关于海外的镜头都是在实地拍摄完成,对观众很有吸引力。而背景音乐无论是片头还是片中,都能恰好的与情节相符,这样以来,观众很容易就会被带进片子的节奏中去。在一集一集讲述的过程中还能不断回顾以往几集的内容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情况进行对比,显得具有全局性。这些优点也与该片的制作者是中央电视台这一具有相当雄厚实力的单位和官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片中各个国家众多的教授、学者、企业家、行政官员甚至前政府首脑的出现以及每集片尾出现的一连串被致谢的大使馆就已经证明了这个片子绝对不是谁都有实力拍出来的。尤其是当《大国的兴衰》的作者,我个人非常景仰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出现的时候,我大脑就一片空白了!

  更令我比较满意的是该记录片与以往其他中国官方所倡导的历史记录片、专题片相比有一定的区别和特点。虽然在《大国崛起》中也很多提到“资本主义”的问题,并且以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主线,但是似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和中国以往对西方的态度已经不再以一种“绝对真理”的姿态出现,其他学说和理论也被接受,打破以往官方意识形态的绝对束缚,这是一种相当的进步。

  在第一集的片头有一组画面中,连续出现了蒙古帝国的军队,非洲人、美洲印第安人、印度人的一系列肖像镜头,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诸如《文明》、《国家的崛起》、《帝国时代》等以文明为国家和民族区别的计算机游戏。以文明的差异而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区分人类社会的标准,能从一种更新的角度丰富地而不是生硬地看待历史,很难得可贵。这里面更多体现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而不是马克思的东西。对马克思的引用也不再局限于对西方世界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在对待某些历史问题上也能承认一些其他学术流派的理论。例如在英国那部分中,对于工业革命前很多商人努力创造财富和追求利润的行为,片中承认是受到基督教新教的影响而没有说是因为“万恶的资本家的贪婪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恰恰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著名理论。在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流行于欧洲的时代,曾有过两家理论信徒的争论,而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也曾经被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为“唯心主义”。就我个人来说,似乎从小学到大学,不管是小时候对世界的认知还很欠缺的时候还是后来很多观念开始确立的时候,我们在学校和主流媒体所受到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攫取利润的教育,都说是因为资本家的贪婪和“资本主义的黑暗”,而且同时资本家必然被塑造成一个穷凶极恶、惟利是图的形象,从来没有历史书和历史课教过我们资本主义的出现跟人们受到宗教情绪的影响有关。其实对于国民和学生关于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那些妖魔化的形象的塑造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思想专制。《大国崛起》能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并蓄,这一点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非常成功。而且整个片子中,确实是对历史史实的介绍居多,灌输式的“定性”很少。对于世界上众多学者纷繁的学说和观点,片子里更多是单纯地介绍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评价、分析和决定谁的观点应该怎样接受,而不是生硬地赞扬或者批判。从这个角度看来,《大国崛起》反而更像一次精神上的“自助餐”,片子只是把各种食物都盛在盘子里面摆在大家面前,至于吃哪个不吃哪个就由观众个人决定了。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2】

  诚然,《大国崛起》是由中央电视台精心编导制作并由国内众多知名学者支撑的记录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但是也跟以往央视的知识性节目一样带有一些“值得商榷”或者错误的地方。我的知识水平有限,只能挑我知道的说一说。

  首先,第一集中关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部分,解说词中说伊比利亚半岛一直不停地发生着征服和反抗,罗马人、日尔曼人、摩尔人都曾经入侵过这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不停止同入侵者抗争。这段话多少说的有些莫名其妙。伊比利亚半岛上最早的民族伊比利亚人本身就是从北非迁移的“外来者”,另一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民族利古里亚人是从法国和意大利迁移而来,后来与伊比利亚人和利古里亚人融合的凯尔特人还是外来的迁移民族,而他们融合后形成的克尔提比利亚民族是受到了“入侵者”罗马人的文化的影响和民族的融合才形成了西班牙人自己的民族文化,日尔曼人和阿拉伯——摩尔人都一定程度上与当地民族有民族的融合。可以说,解说词中所谓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抵抗侵略者”实际上就是前一个侵略者抵抗后一个侵略者的历史,这里似乎无所谓“侵略者”,因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都是“侵略者”。

  第一集中介绍15、16世纪时候欧洲各个国家正在战乱之中的镜头所闪现的军队服装和使用步枪、火炮等武器也已经达到了18、19世纪的水平,在15、16世纪的战争里,还只有比较初级的火绳枪和火炮,长矛、剑和盔甲还大量使用在战场上。画面资料的选取上与史实存在误差。

  而讲述英国的第三集上部中,对于1588年的英西海战则有更多的内容出现了不严谨甚至错误的地方。影片中说到,当时迎战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国舰队是“一支由商船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实际上当时的英国确实没有国家性海军存在,英国舰队里也有不少在伊利莎白一世默许下的海盗和临时拼凑的武装商船,但是英军真正的主力是英国女王拥有的一支由34艘战舰组成的私人舰队。英军真正参加战斗的也就是女王的这些舰队和少数其他船只。仅以“一支由商船和海盗组成的小型舰队”来概括英军舰队不仅不严谨而且容易给人一种西班牙舰队是被商船击败的感觉,而英国的武装商船基本没有参战,很明显这样的感觉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英国甚至还得出使用武装商船非常失策的结论,认为其主要就是起到充充门面的作用,使舰队看起来非常巨大而已,对会战本身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相比之下,反而西班牙无敌舰队中有44艘的武装商船存在,而且相当部分参加了战斗。

  1588年英西海战部分另一个错误的地方是片中首都师范大学刘新成教授所谓的英国舰队“拥有更先进的火炮”一说。当时欧洲各国战舰上装备的火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最大射程2000步、炮弹重50磅的加农炮,一种是最大射程2500步,但炮弹重只有17磅的长炮(culverin)。此外还有一些副炮,例如小型的加农炮和长炮,炮弹更轻;一些只能发射4、5磅重炮弹的小型火炮,都主要用来杀伤人员;以及一种射程很近,叫做皮里尔的过时的大炮。所不同的是,西班牙战舰上装备的射程较近但威力较大的加农炮共163门,同样的加农炮英国装备了55门,西班牙具有3:1的优势,而射程较远但威力较小的长炮,英国战舰共装备1874门,同样的火炮西班牙战舰装备635门,英国具有3:1的优势。以前有资料说英国是因为拥有更多射程更远的火炮而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此时西班牙无敌舰队因为火炮够不着敌人所以无法发挥作用。这个说法明显有问题,一个是同时英国数量更多的长炮威力也不足,一个是长炮射程虽远但是当时火炮射击的精确度极差使远射程失去了意义,即使是长炮也必须抵近射击才能保证命中,而这样以来西班牙数量更多且比长炮威力更大的加农炮反而更能发挥作用了,因此就从当时双方火炮特点的实战使用效果来看并不能得出英国舰队“拥有更先进的火炮”的结论。而且就当时的加农炮和长炮的特点本身来看,本来就是相同时代相同技术水平的两种用途不同的火炮而已,相比较来说并不能分出谁在技术和质量上更具有优势,就好比一个人更高另一个人更胖从而两个人体重近似的结果一样,实在无法得出英国舰队“拥有更先进的火炮”的结论。

  那么英国人的优势在哪里呢?就战舰来说,西班牙的战舰虽然庞大但是比较迟缓笨拙而且无法逆风航行,而英国的战舰则更为轻捷灵巧可以逆风航行;就船员来说,英国的水手和炮手技术水平较高,也很习惯在当时相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作战,西班牙战舰上不仅搭载了很多不习海战的陆军,而且船员则技术较差,也不适应在恶劣气候下作战;就从火炮来说,英军主要火炮的总数量更多,装备1972门,而西班牙只装备1124门。而最根本的优势是英军当时采取的战术思想。西班牙海军当时使用的作战方式与古典时代的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时期的海战的作战方式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首先依靠船头的撞角对敌舰进行冲撞,然后进行接舷战,由士兵登上对方战舰进行战斗。虽然当时战舰基本已经不再使用撞击战术,但是西班牙战舰的重型火炮仍然普遍都放置在船头,力图能在冲向敌舰侧舷的时候直接将炮弹射进敌舰船体,然后进行接舷战,侧舷大多装备威力较小的火炮。而英国人则在侧舷装备很多重型火炮,战斗时用侧舷对敌,集中火力轰击而避免接舷战,呈纵队阵容。这样把侧舷暴露给敌人的方式在古代海战中完全是自杀!但是在火炮大量应用的时代则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方式。再加上英国战舰的灵巧,始终处于西班牙舰队的上风方向,使西班牙人无法靠近进行接舷战,笨拙的西班牙战舰加上技术低下的海员又使西班牙人即使在近距离上也无法发挥数量众多的加农炮的威力——无敌舰队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英西海战部分第三个错误就是片中说到“西班牙无敌舰队一半被英国人击沉海底,一半奔逃回家”。西班牙无敌舰队一共组织了130艘各型舰船(其中一个支队共4艘没有出发),最后回到西班牙的只有43艘,确实是大概一半回到了家,但是损失的'另一半并非如片中所说那样“被击沉海底”。海战中真正被英国人击沉的西班牙战舰只有2艘,即使无敌舰队与英国舰队脱离接触进入北海之后也还剩120多艘,大多数损失的战舰都是因为海上的天气原因而不是英军的炮火。当时的火炮发射的炮弹更多的是杀伤人员或者使敌舰丧失战斗力,击沉敌舰很困难,像片中所说一下就击沉了几十艘战舰,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讲述美国的第十一集,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部分,片中说到当时的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和军事强国”加入了二战,但是实际上二战前夕美国的军力十分有限。如果说美国是以“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身份加入的二战,还不如说是二战使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军事强国。1940年时美国装备的坦克数量甚至还没有日本多,1941年美国生产的坦克也更多运送给同盟国,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也只有海军实力可以撑起门面,陆军大部分武器还很陈旧落后,人员缺乏训练和经验,系统内部效率低下官僚成风,空军也没有大量装备优势技术性能的战斗机,更多的美国工厂可能在生产轿车和冰箱。但是由于美国具有无可比拟的经济实力,世界最强大的工业能力,人力,物力,财力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使美国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巨大的兵营和军火工厂。1942年一年,美国生产的坦克数量就比1941年超出10倍!但就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美国,还没有实力被称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3】

  《大国崛起》每一集的时间基本都在45分钟左右,有些国家需要介绍的内容比较多,就使用了两集分别介绍。实际无论是45分钟还是90分钟都无法将一个国家几百年的兴衰事无巨细地表现完整,因此在记录片中对历史事实有所取舍是很正常的。但是就《大国崛起》取舍的方面和内容来看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某种特殊的含义和信息。片中对于一些事情是能不说的就不说,不能不说的就尽量少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然《大国崛起》的编导人员也说过,《大国崛起》更多的是在单纯讲述历史事实而不是对历史的硬性评价,历史事实也确实不能篡改,但《大国崛起》却将历史事实“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历史事实不能歪曲,但却可以“忽略”,历史事实不能否认,但却可以“回避”。

  《大国崛起》在极力地回避战争,尤其是回避侵略战争。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是由一次次的战争连接起来的,而历史的记录也表明,人类历史上全球都处于和平状态的时间相比有战争的时间则少之又少,自公元1500年以来崛起的大国也都无一例外的进行过对外战争甚至通过对外战争进行崛起,而《大国崛起》似乎对此相当忽视。

  在第一集中,虽然也提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尤其对西班牙的远洋航海介绍颇多,但是西班牙的远洋航海是去干什么了呢?难道是去发展旅游业了?《大国崛起》也介绍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屠杀和掠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远洋航海探索新大陆本身并不能带来财富,而恰恰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利用远洋航海发现的新大陆进行的掠夺带来了财富,而《大国崛起》却将重点放在远洋航海上而尽量避免对战争的介绍。对荷兰介绍也尽量避免谈全球范围西班牙与荷兰的战争,对荷兰占领中国台湾也就是提了一下,或许台湾对荷兰根本不重要?而介绍英国,只对来来回回打了三次、最后确立英国海上优势的英荷战争一带而过。对于英国在全球范围建立的广大的殖民地到是有介绍,“全世界向英国提供原料和市场”,但是那都怎么来的?岂能是以一句凭借坚船利炮打开大门就能概括的?如果不是英国四处侵略建立起的殖民地,仅靠英国国内的各种情况,又如何体现“崛起”呢?对于法国与英国、荷兰、西班牙打的罗圈仗也是泛泛之说,好不容易说到拿破仑,重点还放在了他的法典上而避免说军事和战争,尤其是拿破仑对于世界军事发展的重大贡献。而即使是说到德国,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只是再次的一带而过,仿佛这些惨烈的历史无足轻重,最多就是在描述其的语言上下些功夫。只有提到日本的时候才能多说说这个侵略成性而且也多次与中国有过过节的民族进行的战争,即使这样,对日本长期统治朝鲜的部分似乎也未能细说。谈到俄国和后来的苏联时,再次一如既往的将俄罗斯在欧洲、亚洲二百多年的扩张历史一带而过(时间过的真快啊!),叶卡捷琳娜在中亚34年的侵略用一句话就说完了。而苏联对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强行吞并,苏联侵略芬兰的苏芬战争,苏联斯大林对苏联内部的大清洗和二战中苏联与德国对波兰的瓜分干脆都是提都没提,仿佛“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只打过对侵略者的卫国战争,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侵略别人。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大国崛起》中对苏联解体也是很少涉及,对苏联当时政治体制的不合理和政治腐败不愿深谈,只讲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而避讳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衰弱,这其中耐人寻味啊!即使在说到美国的时候,也就说了无法避免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对于1821英美战争、美墨战争、美西战争也都没提,丝毫不说美国人在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大国崛起》的学术指导钱乘旦说不提屠杀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恐怕对中国民众的历史知识水平估计过高了),两次世界大战再次一带而过,也没有说美国因为世界大战而大发横财,二战之后美国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也都是一个没提!

  另一个被回避的就是民主。除了在英国那一集中说明了英国作为传统的议会制度,中西“封建社会”概念的不同,国王和贵族关于权利义务的契约等等以外,对于法国从拿破仑帝国灭亡之后用了几十年才艰难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则根本没说而直接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著名的三权分立制度则干脆提都不提——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很好找,都声称“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对此网上已有诸多的评论,多是对《大国崛起》回避民主的不满和批判。而《大国崛起》的制作人员都似乎对此颇为“不屑”,认为仅以“民主”来评判一个国家的的强大是“片面”的,而且在言语之中还显得对“民主”颇为“厌烦”、“不喜欢”。对于《大国崛起》的这种诟病,《南都周刊》的副主编长平先生已经进行了批判。历史的进步,最终应该是人的进步,是人的自由程度应该不断扩大化。《大国崛起》似乎更加注重技术和经济这些看得见的进步和强大,而对人本身的权利关注很少,对于政治制度,尤其是民主制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愿多谈。我也感觉到很好笑,《大国崛起》的制作人员能认为仅谈民主制度的是片面的,还有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等等,那么我想问是不是不谈民主制度就是全面的呢?还有人居然说因为美国经常以人权和民主为旗号进行侵略战争,所以民主和人权之事不谈也罢——按照这样的说法,现在还有一些迷信也是打着科学的幌子,难道我们就应该因此而拒绝科学吗?暨南大学的教授庄礼伟也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更应该关注清廉指数、人民的痛苦指数、新闻监督权指数等等。恐怕,这些都是《大国崛起》所不敢“关注”的吧?

  这或许也就是《大国崛起》的精明之处,它所呈现给你的历史是一个真实的历史吗?从这一点看,《大国崛起》并没有篡改历史,它告诉你的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历史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它都告诉了你,告诉你的是一个片面的历史,是一个它想让你知道的历史。对于不想让你知道的历史,要么表达的很暧昧,要么少说,要么就根本不说!

【寒假观看《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1.大国崛起纪录片观后感

2.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3.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4.观看《大国崛起》观后感精选3篇

5.观纪录片《大国崛起》有感

6.观后感:大国崛起

7.大国崛起观后感

8.《大国崛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