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星月菩提》有感的作文

时间:2021-04-13 14:34: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星月菩提》有感的作文

  浅夏躁动,我心淡然。在烟火里悟禅味,于流水中听梵音。

读《星月菩提》有感的作文

  心随清玄先生因青虫破茧成蝶而叹悟缘之流转;默默在自己心中仿效清玄先生拥持一座想象的古堡去洗涤自己的灵魂;心心念念想一览清玄先生所云的那月到天心,风卷清涟之幽境;悄悄捕捉清玄先生以花开的赤诚去感触那失去飞翔愿力的木棉子的微妙情趣。一切絮语只携清玄先生笔触间那一抹氤氳的禅味而缓缓流淌……轻合此书,愧意游离,记忆散落。忆那日在杭州某路口,一个双腿尽失,裸露的上身黝黑黝黑,瘦如枯柴梗的男子趴在地上一挪一挪地写着字,胸口前放了只破旧的搪瓷罐。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这座城市与眼前的画面显得格格不人,是那么的`突兀。然而每一个行人包括我都漠然经过。可心是不安的。想想,清玄先生用美丽的陶盆来种养缩皱了的萝卜,希望能挽救它的生命;因带来的珊瑚礁上水母的突然死亡而忧伤不已;为不能帮助老妇人过十字路口而落泪。再想想,清玄先生欣赏苏轼“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做法,并且自己也这么做。不管对小动物,还是植物,清玄先生尚且有如此的爱心与善心,何况对人呢?而我,面对一个需要伸出双手去帮助的人却没有给予他一点慰藉;一个个的行人,明明有能力帮助却一副熟视无睹的样子。我的脸上一阵阵火辣,焦灼得像窗外的烈日。

  看罢,敬意腾升。厌倦了那般忙乱无序的生活形式后,毅然决定入山修行佛法。若是一般的人只会让自我迷陷得更深,而清玄先生却能跳出愚昧浮华的深渊,放任自己的心归于宁静。古有东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南山躬耕垄田,与东篱相伴,雏菊相依,逍遥纵情低吟浅唱;今有清玄先生倦于凡尘俗世,入山修佛,和经书相偎,梵音相依,率性而为淡然而活。许是他真的前世就与佛结下了缘,摒弃杂念,潜心地人禅、学禅、参禅、悟禅。于他眼中,闲看庭上花开花落,坐观天上云卷云舒便是一分恬淡的幸福,最真的宁静。

  看罢,崇意弥漫。自古欲求仙者莫不登高,而登高的悟者终属寥寥,然清玄先生极有悟性。佛家有云:“一念迷,即是众生,一念觉,即是佛。”难道清玄先生真非众生?不,他是人,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个。那又为何他比我们更懂得“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真谛呢?只因清玄先生禅心清明。他善思,善悟。心既清,思则缜,理即明。只有从最卑微、最平凡的执香开始才能破我执。尊重一切,才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少一点贪念,就少一点物欲的缠缚,多一点淡泊的自由。少一点嗔心,就少一点怨恨的纠葛,多一点平静的自由。少一点愚痴,就少一点情爱与知解的牵扯,多一点清明的自由。”大街小巷里穿行着看起来朴素的人,他们虽然没有那些精英的物质生活充实,但他们却很快乐,因为他们的心很知足,不会烦恼着如何爬上高位,更加高高在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浮华喧嚣的世界里,诱惑太多,黑暗太多,人们会渐渐迷失真我,倘若能将禅中之善、之定、之思、之性紧拥于心头,用心眼来看这世界,或许一切皆是美好。

  倘有星月在宇,倘有星月在心,则漫漫的人生何忧?

【读《星月菩提》有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凤眼菩提》有感12-30

读《心的菩提》有感04-18

读《菩提系列》有感作文04-17

读《菩提系列》有感作文04-17

读《星月童话》有感11-19

读《菩提树之死》有感04-29

读《菩提树之死》有感07-30

读《母亲的菩提树》有感作文03-18

读曹德旺的《心若菩提》有感范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