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时间:2022-05-30 10:13: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通用11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通用11篇)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1

  我只看了《与孩子一起成长》其中的几则,有一节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要避免什么,我看了深有感触。徐老师写的真好,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品德行为好坏都可以在孩子那里得到反映。书里有六点,第一点大人不能说谎。

  记得有一次,我答应奕冉买故事书的,结果我忘了。我回到家,奕冉问我:“妈妈,书买了没有。”我说:“哎呀,我忘了,妈妈明天买给你好吗。”她就哭了:“妈妈,说谎。”我也觉得理亏,没办法,我带她去买了。

  第二点大人要避免吵架。我也很认可,我们基本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影响孩子。有一次,我奕冉到我朋友家玩,刚好他们两夫妻吵架,她吓死了,对我说:“妈妈,我们回家吧,我很害怕。”我来不及劝就回来了。孩子不能吓。

  第三点,要孝敬长辈。其实,想要孩子将来对我们孝敬,就从我们自身做起吧。

  第四点,要公私分明,不占别人便宜。在幼儿园时,她拿了别人东西,对我说;“妈妈,今天我同学送给我的。”我说:“是吗,是同学送的,我们明天送给你同学礼物,如果是拿的,你要还给同学,妈妈买给你好吗。”她不声不响点点头。

  第五点,要避免大人谈论大人单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恶影响孩子对人对事的看法。

  第六点,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对权,钱的不正当想法,以免使孩子产生特权思想,金钱至上的意识。

  我们作为孩子方面父母,时刻要为孩子做出表率与示范。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不能无视孩子的存在是相当的重要。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2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自己也开始逐步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陪孩子一起成长》,加上自己这几年在教学中的一些切身体会,深深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身为父母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而且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事关孩子的一生,把孩子教育好了,不但自己省心,也不会给社会造成负担。同时也是对孩子一生的承诺。但是怎样才能教好孩子?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在考虑的问题。

  “爱要学习,爱是从学习中来的。”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以及在自己教育孩子的点点滴滴中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非常认同并深深为之信服。

  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这种感恩的爱的能力,让孩子一开始就沐浴在知恩、感恩,知道付出与回报的氛围中,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所见随感和一些切身体验,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家长不要对孩子过于溺爱,干预太多,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个视同珍宝,溺爱过度,不舍得放手,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为孩子打理顺畅,孩子过着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皇帝般的生活,殊不知这样会慢慢抹杀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迷失了自己的个性,不但成为家庭的负担,也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应该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不要让孩子拥有的东西来得太容易,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生活的不容易。

  第二,加强孩子与外界的交流,避免孩子吃“独食”;我们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孩子”,在家里可以一手遮天,出来了家门就一无是处,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不会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也成为以后社会交往的绊脚石,慢慢转化为宅男宅女。因此,在孩子刚刚学习与人交往时,不要担心自己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吃亏受欺负,其实这也是孩子在积累社会经验,从中他会学会一些结交新朋友的技巧和与人交往的经验,因此父母应该舍得放手,实践出真知。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与人格养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要为孩子做出榜样,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买买礼物,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不要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潜移默化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这里我也只是一个新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是摸索着一点一点积累自己的经验。教育的路很长,作为孩子的母亲,我还要继续探索,继续为之努力,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父母的骄傲。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3

  我们常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赞美和夸奖孩子,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这种观点也已经为新一代的父母们所接受,他们普遍主张“爱”的教育,小心呵护着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在鼓励和赞美中成长。赞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之中确实必不可少,但是过多的夸奖让孩子变得更“标准”的同时,也会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在心里加上沉重的枷锁,无法承受生活中的小小的不如意,输不起,挫折容忍力差。

  在幼儿园中,有相当多的孩子凡是都以“我”为中心,十分在意输或赢。比赛、甚至游戏都输不起,输了就耍赖、不愿意玩,有些孩子更经不起一点挫折,如果他认为这项活动或任务有些困难,自己可能会做不好,就干脆放弃不做,根本连尝试的意愿都没有。

  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是人生中的重要的一课。对于成人来说,经历失败的次数越多,就可以更好的增加心理上的抗挫折性。

  但是孩子毕竟不是成人,解决孩子的怕失败的问题,不能单靠哄也不能单靠压。单靠哄,成功来的太容易,孩子越发经不起失败;单靠压,孩子会逐渐丧失自信。比较明智的方法是,我们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一些“跳起来就可以摘到果子”的目标,孩子没有达到目标,我们要给予鼓励:这个目标是你能达到的,只是你努力不够,加油,一定行的。一些孩子玩电子游戏,输了可以从来,所以他们并没有把输赢看得很重。这种做法我们可以借鉴,我们在更孩子游戏的时候,不要总是让着孩子,让他明白有输有赢,如果怕输,就让他多输几次,这样他才明白人不能永远赢。

  孩子输不起,或不能面对失败结果的反应,与家长对于成功与失败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平时生活中一些父母往往喜欢将孩子的成功当做自己的“门面”,赢了就夸孩子聪明、能干,输了就指责和埋怨孩子笨,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失败就爬不起啦,要么就争强好胜,非赢不可。

  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但在鼓励孩子追求成功之前,自己应该先看淡输赢,让孩子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将事情尽心尽力地完成。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4

  读了陶海彪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感悟颇深,受益匪浅。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有着一双永远充满好奇的眼睛。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应做到身体力行。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如果你勤劳,孩子就勤快;如果你热情,孩子就大方;如果你主动,孩子就积极;如果你礼貌,孩子就学会了尊重……孩子的头脑就是一张白纸,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所以,你必须用心,必须极为慎重。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良好的习惯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书中指出好习惯是从小培养的;两代人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孩子在幼儿阶段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是终身受益的,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书中特别提到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好好布置一下家里的阅读环境,要尽可能让书籍伸手可及,如孩子的床头柜上,床前放一个放满图书的书报袋,在书房里为他精心布置一个让他可以自由阅读的角落。精心挑选一些他喜欢的幼儿图书。如:《昆虫记》《动物百科》《十万个为什么》《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等等好多好多不同类型的书。同时还注重创设轻松的精神氛围,在阅读之前,我有意识地使用信任孩子的语言,这会帮助他们对阅读本身产生神奇的持久的热情。

  细细品味这本书,浅显的文字却将深刻的道理剖析得入木三分,读后非常受启发。总之,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作为教师要寻找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也许等来的就是成功!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5

  任何一个孩子对他们的父母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是梦想,是希望,更是爱的延续,但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孩爸爸、孩妈妈来说,他们却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女儿乐乐一天天长大,从呀呀学语到喋喋不休,从蹒跚学步到奔跑跳跃,我也一步步地在前行,每一本育儿经典都是我最好的老师和朋友。很偶然的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哎!有一本书不错,叫《陪孩子一起成长》,看看吧!”当看见书中那一页页可爱的插图时,我就已经喜欢上她了,就像别人说的“第一印象”吧!

  捧着她如饥似渴的读了一遍,就像和一个朋友在聊天,曾经困扰我的乐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似乎就在书中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案例中迎刃而解了,感觉心就象雨后的晴朗天空,清爽了、明亮了!

  用心去品读这本书,有很多地方都能引起我的共鸣。“同孩子一起玩”带给了我很深的思考,书中有一段话“如果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天空,那么,爱就是阳光。试想,孩子在天空下享受着阳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游戏,他会感到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呀。”乐乐两岁之前都不是很黏人的,可是一过了两岁就常爱缠着我,不管我在做家务,或煮饭,或和朋友打电话,她都会来要求我陪她,和她玩,这使我常常做不完家务,也无法和朋友畅快地聊天。为这我曾很烦恼,感觉女儿的到来让我的生活完全不一样,没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间。但是现在的我明白了,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很快,她将有她自己的世界,也许到时我要陪她,她也不让我陪了,所以要趁她要我陪的时候多陪陪她,她不是一盆花,也不是一棵草,她的成长是需要爱来浇灌的。

  在“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文中最开始的一段话对我受益匪浅,“人们常说:‘书籍是人最安静、最永恒的朋友,也是最容易接近、最智慧、最耐心的老师。’”当女儿还是襁褓中的宝宝时,我就常在她耳边哼歌,讲我小时听过的故事;当她呀呀学语时,给她讲《婴儿画报》里的故事,不在乎她懂不懂,只想让她养成阅读的习惯,虽然她并不爱惜书,经常是支离破碎;现在乐乐已经是一个爱喋喋不休发问的小女孩了,书成了她最好的伙伴,从看最初的《婴儿画报》到现在读《格林童话》、《西游记》,我想乐乐已经完全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睡前故事是乐乐的必修课,大概是乐乐3岁时,有一次我在给她讲《小猪闹闹冒险的一天》时,突然发现她可以跟着我的节奏稍微给些小小的提示就可以自己把这个故事讲完了,而且还指着一些字告诉我“这是小字”,“这是了字”当时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惊喜,现在女儿对认字有了强烈的欲望,在享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也认识了字,完全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每个月我们都会领着乐乐去图书城,在那里乐乐完全融入到书的海洋里,对新鲜的故事她会要求我们念给她听,有时她也会拿着一本大大的彩页故事书,自已坐在角落里讲故事,但是她总是很害羞,会说“妈妈别离我这么近,远一点”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她清楚的讲一个故事,看来克服她害羞的情绪我还要努力呀!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有着一双永远充满好奇的眼睛,书中的第一章就是“懂得爱”,我想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他们才会更好的去爱,就象一位哲人说的“我们怎样爱孩子,孩子会怎样爱世界”!我曾看过一张摄影作品,是一个结实的男人背影,他用肩小心的托着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象托着一个非常易碎的心爱之物,宝宝满是皱折的小脸和爸爸健康的脊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照片的后面有一个故事,因为先天不足,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死亡,他年轻的爸爸,从瞬间的喜悦跌落到无边的痛苦,他对医生说想抱抱他的孩子,就是这一瞬间成就了这幅作品,有人问从这张照片看到了什么?有人说是坚强,有人说是依靠,但我觉得更多的是爱,没有任何语言的爱。坚强的脊背、依靠的肩膀这些都是天使的翅膀,爱的力量。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6

  读了徐秀莉老师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之后,使我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父母的一言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提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批评,而批评呢更要注意方法得当。女儿写作业,考试非常大意经常出错,我总是批评多于鼓励。现在想想: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对学习没有兴趣。适当的给予鼓励,能让孩子找回自信。徐老师提到“孩子的学习首先要自愿,有兴趣,才有动力。”家长总是盲目的要求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一到周末时间家长孩子忙的不可开交,却从不问孩子,想不想学,有没有兴趣。看来作为家长首先要经过孩子的同意,然后往孩子的兴趣方面发展,孩子有兴趣,自然学的好。

  我觉得书中的每一篇小文章,每一个小故事,每一句教育感悟,让我非常受启发。也感觉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到之处,今后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7

  初次拿到《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时,乍一看没觉得有什么新意,翻开来细看,越看越喜欢。与普通的育儿书不同,双子姐在书中谈及的育儿方法非常实用且具可操作性,一口气全部读完了,并推荐给小姑子看。好书是一定要反复看的,为促进自己进一步消化吸收,写下如下读书笔记。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行的父母。在育儿之路上,父母要用心,只要用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双子姐在养育冬儿上,凭的就是一颗真真切切的浓浓爱子之心,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其用心之至值得我仔细学习。双子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我们和孩子的缘分。上天给我们家长的这个礼物,犹如送给爸爸妈妈一个最亲最爱的朋友,我们家长一定要善待她。”更让人感动的是,双子姐在身体状况极度不佳的情况下,本着一颗“大爱”之心,双子姐以顽强的毅力写出了一篇篇博文指导在育儿路上迷茫的家长。

  阅读此书,作为一个六岁女孩的妈妈,以下几点我必须牢记:

  1、每个孩子天赋不同,与其他孩子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如对小学阶段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不足的地方提前介入做好引导,让孩子学中玩,轻松地学会了,会大大提高孩子的信心,孩子也会越学越游刃有余。

  2、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现在一个老师带很多孩子,本身很累,双子姐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老师沟通,既能深入交流,也节省了老师时间,获得了老师好感,进而促进了孩子学习。

  3、用“快速心算”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粗心是孩子脑子发育不成熟的表现,也和性格有关,六岁的孩子,脑容量只有成人的百分之70-90,口算用孩子的脑、眼、口、耳、写,极大地促进了孩子脑子的发展。具体操作是,父母与孩子面对面坐下,家长从背后抽出一张张加减法运算卡片放在胸前,让孩子快速脱口说出答案,这不是教孩子加减法,而是教孩子一种能力。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反应能力、数学童子功,越熟越快越准越好。

  4、兴趣班因人而异,但不管选择什么兴趣班,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从双子姐身上获得的启发是,琪琪今后游泳、乒乓球、围棋是我必然会引导学习的,钢琴等乐器看机缘,画画是琪琪一直喜欢的,我会继续鼓励和赞赏。

  5、发挥家里老人的育儿作用。“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想要走进他的心灵,一定要和他产生共鸣,和长辈的共鸣就是感动他们,认可他们,他们必然会来帮助你、理解你。”这样做的好处是家庭和谐、老人有成就感,孩子也学会了如何孝顺、尊重长辈。这点是琪妈做的很不好的,今后要好好改善。

  6、让孩子学会“造三句”。读故事时引导孩子用关键词自己造句并记录。“造三句”即将词放在句子的前、中、后。

  琪琪马上要读一年级了,双子姐的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此处记录下来的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目前,双子的孩子冬儿从一到三年级的“差生”在双子的精心引导下从四年级开始发力跻身于全面发展的优等生之列,目前冬儿已经是一个高中生了,因此此书更多的内容比较适合家有小学生或者初中生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父母,双子姐以朋友的身份,将引导孩子的宝贵经验娓娓道来,如帮助孩子编写口诀以巧妙记忆历史、地理、化学等各科重要知识点,如何引导孩子开心写作及相关技巧、如何减少考试中的失误,如何让孩子考前轻松复习、如何处理孩子学习生活中系列难题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总之,双子姐说出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也将自己的经验悉数奉献。

  《与孩子一起成长》确实是一本好书,有空时琪妈还要继续翻阅,相信每阅读一次就是一次新的收获。

  谨以此文推荐《与孩子一起成长》(作者:双子著)一书给爱孩子的父母阅读。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8

  一本好书可以启发人的智慧,洗涤人的灵魂。继上学期的内容,我园又组织了研读枕头边书活动。我精心挑选了孙云肖教授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书中孙云晓教授谈到“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这句话我很赞同。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培养能力,战胜困难,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小儿已经10岁了,其他同龄的孩子都会游泳,而他只是钻在救生圈中乱胡闹,一直不会游泳。为了克服他的胆怯心理,我一直鼓励他,并亲自给他报名参加了暑期训练班,儿子终于丢开了救生圈,迈向了游泳池。现在儿子虽然只会简单的“狗刨’,可我依然欣慰,因为儿子毕竟克服了胆怯,战胜了自己,勇敢地跳入水中,他亲身体验到了水的力量,体验到了与水嬉戏的快乐,这种体验儿子是不会忘记的,这就是儿子的成长啊。

  孙云晓教授提出了“向孩子学习”新概念。他说:“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记。”现在,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爱是好的,关心生活质量,但同时对孩子也要求过高,期望过高,彼此不平等。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儿子身上的缺点既多又不善掩饰,这常常让我忍无可忍。如:鞋子、袜子、衣服乱仍;做完作业摊了一桌子就不见人影;作业、考试马虎;甚至每天吃饭都不让人省心。在这种情况下,谈向孩子学习,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细细地读了孙云晓老师的这本书,使我发现,实际上怎样看待孩子的优缺点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充满失败语言的家庭或学校里,是难以想孩子学习的。与此相反,优秀的父母与教师总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而及时、热情地欣赏孩子的优点。”儿子学习从不用功,边学边完是他的作风,成绩也不是太稳定,虽然每次期末考试总能拿下前几名,但他的主动性真是太差了,总要人强迫着做些课外题。近来却把打乒乓球当成了主要内容。花大价买了乒乓拍,爷爷帮着做了一张乒乓台,一有空就缠着人陪他打球,偶尔我也被邀请。开始时他总是打不赢我,每每总会耍耍小脾气。随着不断的练习,儿子的打球技术越发进步神速,我总是被他5:11打败,他也神气极了。趁着这有利时机,我向他展开了随机教育:输不气馁,赢不骄傲,重在参与!同时也要向他学习这种钻劲,学一样本领就要一学到底,而不是如我这般碰碰这,摸摸那,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结果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许多成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事情,也是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的事情。可我们总是不以为然。而正处于接触社会的孩子,他们总是以美好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他们也有更加美好的愿望。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带有功利性的心态来要求孩子,也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把他们当做朋友,当做学生,甚至当做老师来不断地和孩子一起“成长”。如果我们只是从眼前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和考试分数,不能从根本上理解甚至加以打击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那只能扼杀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孩子的教育不可能全面发展。

  细细品味这本书,浅显的文字却将深刻的道理剖析得入木三分,读后非常受启发。好的教育方法可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所作为。通过这次学习,也感觉到以前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到之处,今后会加以改正,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真诚的爱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9

  自从有宝宝后,我曾立志我一定要做世界上最耐心的妈妈,然而海口不是现实,宝宝出生后面对她的哭闹,曾经在书上看过的方法,却一无事处,我曾几度崩溃,而对着那张啊啊叫的小嘴,我是那样的束手无策...

  宝宝大一点后,我又口出狂言:“我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但却最会教育孩子的人。可面对宝宝成长过程中“磕磕绊绊”,我自信满满的高招却显的是那样的单薄,那样的力不从心;

  当我没有成为最具耐心的妈妈,也没有成为最会教育孩子的母亲时,不甘心的我又自我安慰:“虽然我不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但我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孩子的人!我的怀抱一定是孩子最幸福的摇篮...”

  然而,愿望未能实现,最后的自我安慰也因一本书的出现而彻底让我清醒,在书里我看到了真正的“教育”、看到了真正的“优秀”,更看到何谓无边的母爱!妈妈是朋友,妈妈是姐姐,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

  它让我反思、醒悟,似乎在一夜之间自己成长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突然之间才发现我之前的教育理念其实是教训,因为每当宝宝不听话时,每当我词穷时,我总是采用高压政策或是武力来让宝宝含泪臣服,每每事后虽然也有过后悔,但看到宝宝胆怯和言听计从的样子,我又暗暗得意...看完这本书,我的感慨良多,而我最大的醒悟则是原来我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是我与作者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是一般的不如,而是不及时纠正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的错误,点滴之处见真情,细微之处见将来!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10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级了,订《父母课堂》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家里书架上放着好几本。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虽然每期都看,但看的不细致。直到今天,在春节的假期里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这一次我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课堂》的记者采访中国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的一篇访谈录,孙老师回答了几个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孙老师的回答中有一段话使我感觉非常及时。那就是当记者问孙老师: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方法很多,哪些比较重要呢?孙老师回答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4点:

  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

  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

  4.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

  孙老师所提出的四点方法使我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回想起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忽略了太多,特别是尊重孩子。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做为母亲我也付出了很多,但也给孩子制造了许多压力,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因为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意,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早出晚归,根本就顾不上和孩子交流了。孩子算是很乖的了,他没有跟我提要求,学习也算过得去,也没有淘气,但是他经常会和我说起学校发《父母课堂》了,老师要求写读后感。我也知道这本杂志很好,于是也抽空读一下,可是由于每天要面对很多杂事,很多文章我也是一看而过,更不用说写出读后感了。直到前个阶段,工作不太忙了,我有点时间陪孩子了,他的一些习惯让我有点无法适应,但却不知如何改变。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大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孩子需要的不是唠叨而是具体的帮助。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和孩子做深入的交流,更不用说具体的帮助了,所以造成现在我想尊重他的想法,但却不知他在想什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不会再错过和孩子一起的机会了,我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生意,找了一份挣钱不多但有作息规律的工作,这样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养成好习惯,也就可以一起快乐的生活。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11

  从事教育工作好多年,面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面对自己的孩子,心里经常想:“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以前读过孙云晓教授写的《拯救男孩》,如今又读了他的'《与孩子一起成长》,我深深地感悟到:好的亲子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要做一名令孩子们满意的好爸爸好妈,要从心底让孩子们无条件地爱家长,相信家长。这种关系是爱的体现,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共处的关系,孩子和家长是平等的。

  在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位父亲曾忧心忡忡,因为9岁的女儿曾几次对他叹气:活着真没意思。我想,父母在惊愕的同时是否也该好好反思一下: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不快乐?听了这位父亲对孩子童年的描述,我有一个感觉,是否可以这样说,在一个人的童年中吃什么、穿什么往往并不重要,玩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敢肯定的说,现在的孩子不快乐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好玩的。

  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成长最快速的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儿童期的成长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也不仅仅是体力的增长,它是一个全面的发展,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他的很多器官都需要在各种体验中生长,需要各种刺激促进其发育。放手让孩子玩、指导孩子玩、和孩子一起玩,这是玩的几个层面,和孩子一起玩是玩的高境界。我可以这样说,凡是没和孩子一起玩的父母都不是称职的父母;没和孩子一起玩过,将是父母一生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玩能为孩子后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一双翅膀,为孩子后创造力的形成提供一种可能。不会玩的孩子,很有可能就被未来社会淘汰的人。有一句话:“淘小子出好的,淘丫头出巧的。”这个“淘”与“玩”有什么关系呢?“淘”是玩的一种特征,是儿童聪明才智的自然流露,“淘”能将儿童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般情形下,很会玩的孩子都是淘孩子,他们有个性,有主意、有领导才能。现在的孩子不要说“淘”了,就是简单的玩的时间都越来越少;虽然有了高档的玩具和电脑游戏,但是玩的花样却越来越少;同伴之间的玩也越来越少。这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缘于父母的恐慌,怕孩子玩多了误了学习,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关。第二,孩子的学业负担过重。我也看过一份调查,现在的孩子半数以上都睡眠不足,学业重,当然没时间玩了。第三,我们已经进入高科技的时代,一切都是电子化了,玩具是高档了,不过孩子的动手能力大大地削弱了。

  深思这本书,让我深深感悟到要想孩子们真正健康成长,学以致用,作家长的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找到切入点,找到沟通的要道,敲打出孩子们的最初想法,心平气和的对孩子们加以启发,引导和适当的鼓劲。让孩子们感到我们才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最关心的人,最可信的人。亲子关系处理好了,家长在孩子们心中的建立绝对信任的地位,孩子们就会毫无保留的倾诉他们所谓的“秘密”,这是爱本身所折射出来的力量。

  因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有着一双永远充满好奇的眼睛。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强调的:“国家的命运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母亲的手中。”我们应做到身体力行。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如果你勤劳,孩子就勤快;如果你热情,孩子就大方;如果你主动,孩子就积极;如果你礼貌,孩子就学会了尊重……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还记得书中说“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培养能力,战胜困难,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书中德国著名作家、诗人歌德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方法对我启迪也很大。在歌德童年的时候,她常常给他讲半个故事,留下后一半,让小歌德接着自己讲。这时候,小歌德凭着自己对前半个故事的理解与对后半个故事的想象,将母亲未讲完的故事继续编下去。日久天长,歌德的创作才华大有增长,青年时代便名扬天下了。是啊,如果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采用“半个故事”的教育方式,就可以让孩子去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的全部。这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还使孩子养成做一件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细细品味这本书,浅显的文字却将深刻的道理剖析得入木三分,读后非常受启发。总之,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寻找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耐心等待孩子成长,也许等来的就是成功!

【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通用11篇)】相关文章:

名人故事李斌:与汽车行业一起成长12-11

祝福孩子的成长寄语01-30

网络,我们一起成长高考满分作文03-07

接纳孩子读后感09-12

一起…一起…造句08-18

一起一起造句08-18

《说好一起去西藏》读后感01-19

我与体小共成长03-21

爱与成长作文高二09-08

黑孩子罗伯特读后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