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闻恶不就闻善不亲典故分享

时间:2021-04-18 11:54:13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闻恶不就闻善不亲典故分享

  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为奸人进身。

  就恶:立刻厌恶。

  谗夫:用流言来陷害他人的小人。

  听说人家有过错或做了坏事,不可马上信以为真起厌恶之心,心须经过自己一番冷静的观察,这样就可以判断进谗的人是否有诬陷泄愤的意图;听到某人有善行做了好事,也不要立刻就相信他去交往亲近他,必须经过自己一番冷静观察,以免那些奸人谋官求职的`手段得逞,免得引狼入室。

  孟子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可谓孟子识才方法上的至理名言,下面一则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战国时,孔子的孙子子思对卫国的国君推荐苟变,认为他“是位可率领五百辆战车出征的奇才。”卫君却说:“我是知道他可以当将军的,但是他在当收税官时,利用工作之便吃了别人两只蛋,所以就没有重用他。”子思开导卫君说:“圣人选拔官吏,就如同木匠选用木材,应当取其长,弃其短。您身处战国的战争形势下,在提拔武将时,却因为两只鸡蛋而抛弃干城之将,这是不可以使别的国家知道的。”卫君再三感谢地讲:“一定遵从您的劝告。”

【闻恶不就闻善不亲典故分享】相关文章:

向秀闻笛的典故07-19

关于包含不闻的成语03-02

不闻红尘的纷扰日志04-25

山阳闻笛的诗词典故04-30

散文:不争不辩不闻不见06-01

善与恶04-07

闻韶忘味的诗词典故04-30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成语解释12-08

不嗅花香,且闻草味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