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课文!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7-08

灯 光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①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楞,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扩展资料

唯一的听众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niè)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