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时间:2022-06-10 09:10:48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2000字(精选22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征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2000字(精选2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2000字(精选22篇)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素质和教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它是一个家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好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我的家风是什么?我开始追忆、思索。

  “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是创建和睦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背奶奶上坟的情形总会不时浮现。那时我刚上小学,我们一家去给爷爷上坟,山有些陡,奶奶是小脚,加上她年近70,没法再爬山下坡,父亲和母亲就轮换着背奶奶,妈妈常年在家干农活,体力好,背奶奶的次数又多些。我上五年级时,奶奶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等你妈妈老了走不动时,你可要背你妈妈呀!”奶奶生育9个孩子,子女成家后,她独自生活,几个儿子共同赡养。在6个儿媳妇中,我母亲最孝奶奶,她穿的绣花鞋和系的围腰全是母亲做的。缝年过节或平时家里有好吃的菜,一定叫上奶奶一同吃。

  如今父亲和母亲也年过70,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给他们洗洗衣被,收拾收拾屋子。如有病痛,我和丈夫就送他们去医院。我常想,父母年轻时不但要抚养我们成长,而且还搞家庭建设,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安度好晚年。我的儿子现在安徽读大学,每个星期都给外公、外婆打电话,放假回家,第一时间就是看望他们,乐得俩位老人心里甜蜜蜜的,夸孩子懂事、省心。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感恩使我们在困难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我上小学在农村,那时家里穷,父亲的工资低,母亲一人在生产队“苦公分”,上有奶奶和外婆要赡养,下有我和弟弟在抚养,加之还盖房子,真是苦够吃不够。盖房那会儿要请人,村民们很朴实,也体谅我们不收工钱,母亲过意不去,晚上帮人做针线活,比如绣花、做鞋、补衣服,有时帮人家写信来给予回报。

  我和弟弟参加工作后,家里的日子有了好转,母亲时常提起困难时帮助、支持和关心过我们的那些人,她常念叨:“盖房时三叔和大哥帮抬石头,李大爷、阿国叔帮砌石脚,二姑爹赶着骡子帮驮瓦并且还资助我家大米……”这些年来,父母住在县城,虽然他们年纪大了,但仍然进行着能力范围内的感恩,李大爷病了瘫痪在床,回村里看过几次;二姑爹的大儿子生病住院,又找医生又送饭;六哥的小儿子考上大学,回去祝贺……知道村里有人来看病住院就主动去探望,村里谁家进城办事,需要帮忙,他们尽力而为。

  农历正月十五的龙灯盛会“闹花灯”,是我们密祉的传统佳节,父母每年都回村里支持这项公益活动,与当“灯头”的家庭一起筹备十五要出的龙灯和表演的节目。母亲参加各式彩灯的扎裱,父亲创作花灯节目,老俩个从早忙到晚,不亦乐乎。母亲说:“一村人就是一家人,虽然人家不望着我们感恩回报,但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自己就活得轻松,愉快、踏实。”是啊,其实感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要感恩的不仅是父母、亲朋好友、老师、同事,还有更多的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一切;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求回报。

  “成由勤俭败由奢”

  勤俭节约是一种公认的好习惯,更是一种美德。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和弟弟,只有勤劳、节俭日子才能过得好,安逸享乐将一事无成。父亲在单位上班,母亲在农村,家里的所有农活都得母亲一人扛着。记得在生产队劳动时,母亲为了多增加公分,包挖过一亩多豆田。因豆田很硬,难挖,所以大多由壮年男子或耕牛来犁公分就高,可由于公分高,母亲一个女人家,天还没亮就去挖,直到天黑才回家。家里第一次盖房子时,部分石头是母亲利用生产队劳动之余的早晚到村后的石场背的,她能背的就背,背不了的请人抬。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母亲特别高兴,因自家的承包田,自己作主,不受制约,该种的种上,管理跟上,她种的庄稼年年丰收,从此家里就有了吃不完的粮食。

  “浪费无底洞,坐吃要山空”、“粗茶淡饭、细水长流”是母亲时常讲的一些谚语。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弟弟买,因多年来他们形成节俭习惯,认为不破不漏就行,不必有多好,干净就行,有时我们不穿的还拿去穿,说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床单、被套,母亲“改造”后继续用。一天吃不完的饭菜,第二天接着吃……我对父母说: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好了,该是享受的时候,不要过多节约,该穿该吃的都不缺。但他们仍然很节俭。回想父母从30岁起到60岁,在农村老家盖过两次房子,县城买了一套住房,不靠勤劳、节俭,拿什么盖?

  父母勤俭的好习惯不仅影响我们姐弟,也让我们的下一代受益。我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用过两个书包,高中三年学校统一定制的.校服就买过一套,毕业时我数数上衣的补丁共有三个,左右肩各一个,恰好是背书包的位置,袖子上一个,都是我用同色面料从里面添补上的。每月生活费约400元,钱不乱花,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到学校求学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说,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钱。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谦虚就是不自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品行和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话都说明了谦虚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能不断进步,骄傲自满只能停步不前。父亲是弥渡县花灯团退而不休的老职工,好学、敬业、能吃苦,一辈子酷爱他的音乐事业。至今,只要团里有大型节目参演,仍请他写音乐、作指挥,大型花灯表演剧《正月十五闹花灯》等剧目的音乐荣获省州文艺汇演音乐创作奖。目前,71岁的父亲,还忙于收集整理《弥渡县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工作。母亲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只读过两年书。但她从小喜爱刺绣,且一直努力自学,她绣的裹背、枕头、绣花鞋是我们家困难那个年头的生活来源之一。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不需要她再做绣品帮补了,但她仍坚持刺绣,她绣的《老寿仙》、《八仙》、古式裹背等先后获得了“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渗透在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工作中。

  “和为贵、谐为美”

  父母用“远亲不如近邻”来教育我们和邻居要和睦相处,邻居与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能做到相互关心,相互谅解,那就给自己和他人都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记得小时候到县城找父亲,那时他住的是一幢瓦楼房,父亲住楼上,上下是木楼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楼板上,父亲一定要批评,因会影响邻居。

  成家多年来,我谨记父亲的教导,如今我与邹家、赵家做邻居,几年来,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只要有机会在一块都有讲不完的话,说不完的家事,十分开心。邹家在房顶上种了蔬菜,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菜,总是热情的送上门或让我去采摘。有时我从两家之间约1米高的隔墙上爬过去,把需要的菜采过来,绿色环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着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

  在我们几家的大门前是一条6米宽的通道,用于停放车辆,没有清洁工来清扫,于是我们三家都“争”着打扫,数赵家最勤快,经常一大早就扫完,我家成了落后分子。我深深体会到能结为邻居是种缘份,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是社会和谐环境中的一朵鲜花,这朵鲜花需要大家浇水呵护,才能枝繁叶茂,连成大片花圃,整个社会才能更加美丽和谐、温馨。

  点点滴滴的回忆,让我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爱我家。然而,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国家就和谐稳定、蓬勃向上、国富民强。让我们重视家风、端正家风、涵养家风,共同创建社会文明新风。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2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站在历史长河之上,回顾总结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国学,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许多可称为经典的精华:齐家、治国、平天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

  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

  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

  成长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荣幸,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思想丰富而多彩,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每天过得都会很有意义,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体之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温文尔雅,一点也不显低俗;举止规范,处世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总能顺势而为,有着大家之风范,绝不小肚鸡肠;生活杜以俭朴着称,不贪求奢华;诚信为人,表里如一,讲究耕耘,注重过程,顺其自然,不急功近利;从善如流,厚德载物。

  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勤奋问学、艰苦卓绝、言必行行必果、尊老爱幼、问鼎事业、友善、和睦、民主、敬业、书香……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必须的家风。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家风对于以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3

  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教育已经给孩子的生命打下了最重要的烙印。教育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更健康的成长,而我从小就沐浴着好的家风。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绊绊,但他们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是他们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和父母出去吃大餐。记得很深刻,有次吃喜酒,菜还只上了2道,我看得眼馋,已经想吃了,拿起筷子准备夹菜,妈妈一把夺过我的筷子,并适时对我进行餐桌礼仪教育。虽然当时很生气,但是现在我要感谢妈妈,是她让我明白了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妈妈经常教导我:“自古,中国人便十分重视餐桌礼仪,中国人的餐桌礼仪体现在礼、孝、德、让、教。讲宾客长幼之礼,尊敬长者的孝道,饮食谦让有度且不浪费粮食,像你这样,菜没上齐,客人没上桌就想吃,就是不懂礼仪。”

  现在我长大了,如果我吃饭只用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 妈妈依然就会批评我。她认为这样的仪态是不妥当的,他坚决表示有教导的必要。

  其实,懂不懂礼仪、会不会礼仪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双手如何摆放, 这些礼仪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更是“为他人着想”。试想,和你同一桌的家人或是朋友,

  当看到你不懂礼仪,他们的感受如何?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或许身为当事人的我们并不在意,但这样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一个人的内涵,另一方面传达出外在的素养。

  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贪图名、利,也不去羡慕别人家多么有钱,有权势,只是默默地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着。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曾发生在一个晴朗的秋日,我和爸爸一起去参加他的同学聚会。待我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后,看到爸爸,他还是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衬衫。“爸爸,你不换衣服吗?”“不换了,穿那么好看干什么。” “哎呀,我们不要和别人比,我们只要过着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日子就好了。”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在聚会时,爸爸遇到了一个和他曾经很要好的同学——张叔叔。张叔叔的儿子小时候成绩很差,长大了也不误正业,游手好闲。于是他们便聊起了家风、家教对儿女的影响。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不注重家教对孩子的影响了,只觉得孩子在学校学习就够了,自己却不管孩子,任由他们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怎么能好得了呢?”我的爸爸先说道。

  “说来也惭愧,我就是这样的人,要不是我妻子一直在关心着、管教孩子,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孩子会怎么样。”张叔叔叹了口气说着。 “家庭中的家风、家教好,这个孩子才会茁壮成长,如果家风、家教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爸爸对张叔叔说着。

  张叔叔也附和着:“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

  然而由于不重视家教,最终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难怪在同一间教室里,在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有优劣之分!夫妻关系融洽,家庭和睦的孩子性格会大相径庭!”

  现在我参加工作了,作为班主任,研究班里的学生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生活在问题家庭中,不是父母离异了,就是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好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谐、美满、昌盛的法宝。 父母还经常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他们就是我们家里的一面镜子,从小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他们说:“节约要从一滴水、一度电做起。”我们家的节电方法:床头灯、房厅吊灯都用的是白炽灯,并且加装了调光节电装置,父母经常说:“离开房间,随手关灯”;我们家的空调的温度设定都是恰当即可,在家用空调制冷时,爸爸说:“设定温度高2摄氏度,就可节电20%”;我们家还把淘米水用来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浇花,擦家具;洗衣机漂洗衣服洗涤水用来拖地、冲坐便器;妈妈经常嘱咐我说:“洗澡时掌握调节冷热水比例,不要将喷头始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用水,淋浴要抓紧时间,全身淋湿即关喷头,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冲洗干净”;爸爸经常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看似唠叨的琐碎事竟然促成了我一个好习惯。是呀!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为人处世态度。

  父母的教导,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再好也应以“俭”持家,因为俭以养德呀! 作为家庭一员的我,应当成为一个良好家风的传承者、发扬者,使良好家风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因为家风是一种无声的教诲、无言的嘱托、无痕的传承,是最基本、最经常、最具有影响力的正能量教育。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4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我们家兄弟姐妹4个,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虽然条件好了,仍一直传承着母亲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我们全家人都信守“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勤俭的家庭主妇。七十年代初,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亲的工资收入,为了让我们兄弟姐妹4人有衣穿、有饭吃,母亲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多少个夜晚,一觉醒来,我们还看到母亲在灯下做针线活儿。当时我们穿的衣服可谓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完了给老二,老二穿完了给老三,衣服打着补丁,但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们有时还能穿上新衣服,内面的衣服,母亲凭自己手艺裁剪;外面穿的衣服,就请裁缝师傅到家来做。我现在对裁缝师傅还有印象,他是上海人,也是单位的职工,文质彬彬的,有着裁缝好手艺,赶到休息的日子,在家里忙活一天,量身、裁剪、缝纫、熨烫,一件崭新的衣服就做成了。当时生活比较拮据,为了感谢师傅的辛勤劳动,母亲把家里省吃俭用的鸡蛋拿了出来,款待师傅。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母亲为了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的辛劳。

  那时候,家里比较穷,但母亲过日子会盘算,在母亲的倡导下,我们也开始帮家里做一些事。

  那时不像现在,燃气通到家里,又干净又方便,升炉做饭是每一个家庭每天必备的事。我们家有两个炉灶,一个是烧柴的,一个是烧煤的。我们住的附近,就是农民的村庄,有很多树,放学的时候,我们顺便去村庄捡一些树枝,打成捆,带回家里储存,作为燃料。记得烧柴的灶主要用来蒸馒头、贴饼的,都是用传统的发面方法制作的,是又软又好吃。那个时候,我们很少在外面买现成的面制品,节省了很多开支。煤必须要到煤场去购买,但我们也是想办法节省支出。我们一般不买成型的煤,价格高,我们买散煤,回家后自己做煤球;我们家附近有单位的公用澡堂,有两台小锅炉,当时锅炉的燃烧技术还不是很好,燃烧后的炉渣里含有大量未燃烬的焦炭,渣场就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常常是带去的篮子装得满满的,又可以解决一周的烧煤问题。

  小时候放暑假的时候,我们是很忙的,除了要完成暑假作业外,我们还要做一些补贴家里的事情。那时候不像现在担心禽流感,城镇是允许养鸡、鸭的,我们家里也养了一些,这样家里的鸡蛋、鸭蛋就不需要再买了,逢年过节还有肉吃,可以解解馋。我们的任务就是给鸡、鸭准备一些食物。清晨我们带着做好的工具去河里捞浮萍,河里的浮萍很多,很快就可以装满篮子。晚上在路灯下,我们又忙开了。那时夏天的夜晚是非常炎热的,由于家里没有空调,大人孩子在离路灯不远的地方乘凉聊天,看着满天的.繁星。路灯下吸引了很多的虫子,有一种虫子我们那里称之谓蝼蝼狗的,又大又肥,是鸡、鸭的好饲料,一晚上我们可以抓满满一瓶,第二天鸡、鸭也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

  七十年代国内物资比较匮乏,粮油、豆制品、猪肉、布料等都是凭票据购买,除了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花钱外,我们家在其他方面的花费是很少的。母亲掌握着全家的财政大权,但从不乱花钱,家里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有时候周末还有肉吃。父母对我们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定下了许多规矩,比如说,吃饭时要吃得干干净净,碗里不剩一粒米。

  1981年,我考上了大学,从家乡来到武汉求学,由于从小在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除了在学习用品和书籍上需要花钱外,其他花销非常少,生活上一直非常节俭;再赶上国家的好政策,给我们提供助学金,大学四年我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现在日子好过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之道我们仍然保持着。我们家勤俭持家的内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比如,衣服旧了,把它变成收拾家务的工作服,废物再利用;有的衣服不时尚了,找裁缝改改,换个式样,可以继续穿;鞋子坏了,找修鞋师傅修修,换个底,打点蜡,照样穿得出去。在家注意节水节电,购买马桶我们会选择节水型的;购买冰箱、洗衣机我们会选择节能型的。早晨上班之前,一定会认真检查,把无用的电源关掉。

  不论时代怎么变迁,不论今后多么富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品格一定会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一定会发扬光大。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5

  “家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拥有的一种对子孙的教育;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处不是天国,而是家国;记得小时候,家里姐弟四人;赏;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挑肉,又不肯听;岁月匆匆而过,一晃我已近四十岁了;父辈渐渐老去,孩子慢慢长大;质;我的孩子从六岁开始弹琴,一开始兴

  勤俭 勤奋 坚持

  ——我的家教故事

  “家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拥有的一种对子孙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国为最有特色,因为,在中国,“家教”尤为重要和必要。中华民族历几千年而血脉不断文明不坠,我们自有我们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价值基础。这个价值基础是以儒家道德信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我们民族的信仰系统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对自身传统道德的尊崇和修习,修习的最普遍方式,非仪式而是“教化”。

  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处不是天国,而是家国。家风乃吾国之民风。

  记得小时候,家里姐弟四人。每到一学期结束,发成绩单的日子,家里都要举一个庄重的仪式。父母会把我们姐弟四人带到田间地头,看自己家里庄稼的长势。回来之后,每个孩子都要汇报自己一学期所取得的成绩,还有就是要认真检讨自己这一学期的不足。姐弟们都说完了,父亲会做一个总结,或表扬,或勉励,或批评。总的来说,大概就是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父母努力耕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们要勤奋学习,老大尤其要努力,为弟弟妹妹带个好头。姐弟之间要团结,大的要让着小的。还要注意节约,不该买的东西不要乱买。父亲总是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很少同我们嬉戏逗乐,也没有见过他对我们的淘气行为表示过欣

  赏。我们在父亲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我们怎么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如每天晚上吃饭,要等长辈先开始端碗,坐得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碍了旁边的人,是否发出很没有礼貌的咀嚼声。

  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挑肉,又不肯听父亲的警告。父亲罚我不许吃菜,只吃白饭。刚好外婆来了,一再缓和气氛,可是谁也不敢往我的碗里夹菜。每每父亲教育子女的时候,母亲总是毫无疑问的站在父亲一边。

  岁月匆匆而过,一晃我已近四十岁了。父亲早已到了古稀之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习惯了听从我们的意见。可是我们姐弟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很害怕他。我们姐弟常常在一起讨论,可至今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怕他。每当在人生面临较大变动的时候,我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想听听他的意见。

  父辈渐渐老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成了承上启下的一代。人自爱其子,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培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时时给孩子以指导、鼓励与鞭策,使她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阻力,踏上正当成长的道路。像父亲那样的严格教育,我总觉得有些“残酷”。我常常想,我要给我的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生命总是有局限的.,我有什么是需要通过亲生的儿女,继承和延续的呢?当然,勤俭节约是必不可少的。父亲常常说过:兴家如针挑土,败家如水浪沙。还有勤奋努力更是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泱泱大国,只有每个人都奋发向上,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只有国家强大,才能谈得上个人的幸福生活。

  我的孩子从六岁开始弹琴,一开始兴趣盎然。可是单靠兴趣始终是坚持不了多久,不到三个月,新鲜劲儿过去,练琴成了一种煎熬。之后的几年时间,我总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不要放弃。哪怕是三伏天酷暑难耐,三九天冰天雪地,我始终坚持接送,陪伴。现在,孩子经常会在学习之余,高兴的时候,郁闷的时候,通过弹琴抒发自己的心情。她说:“妈妈,我现在发现,会弹琴真好!幸亏我当初坚持下来了。”我说:“会不会弹琴这不重要,关键是你现在非常感谢当初的坚持,那么,好好努力!多年以后,你会感谢你现在的坚持!”

  勤俭,勤奋,坚持。这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传承的品质,也算是我们家的家教吧!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6

  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而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中成长,家风家训如同雨露般滋润我们成长。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健康茁壮地成长着。我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的印迹:孝敬长辈、勤劳节俭、甘于奉献。

  首先来说说我的爸爸,听别人说我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牺牲了,当时我爸爸才十几岁,往后的日子我爸爸就和我后来的爷爷共同生活,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他们相处的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我爸爸对他就像是对待亲生父亲一样,从来没有跟他顶过嘴,甚至连一点小小的争吵都没有,在后期爷爷生病,卧床不能自由行动的时候,是爸爸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照顾爷爷的饮食起居,他们两个人的和睦相处也成为我们村里的一段的佳话。由于受到爸爸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在我长大成人后,同样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和骄傲的一件事,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考虑父母的感受,多为他们分忧解难,不让他们太为自己操心,在后期爸爸生病的时候,我也是尽心尽力的去照顾他,只是最终也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

  再来说说我的奶奶及全家,奶奶是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人,她经历了我们这代人想都无法想象的生活,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打我记事起,她就经常给我讲述当时生活的苦,能吃上一口吃的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因此她在生活中是最为勤劳节约的一个人,家里面所有想要扔的东西她都要看看,是不是还能有什么别的作用,经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我当时觉得是不是有点太严重了,当我开始上高中、大学的时候,随着学费的增长,物价的上涨,我深深意识到节俭的重要性,虽然从小受家里的影响,自己也知道节俭,但是在上大学的日子里,爸爸为了让我能够在大学吃的好一点,放弃了原来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到一线高温的环境,仅仅是为了一个月多挣200元钱,为了能够让我在大学的生活更加宽裕一些,爸爸不辞辛苦,每天下班后回家帮妈妈干农活,而在这样的高强度劳动下,全家人甚至一年到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会买上一两斤肉,平时基本都是靠着自家地里面的粮食和蔬菜过日子,到了冬天和春天没有菜的时候,就靠着提前晒干的豆角、白菜、萝卜等来应付,并且家里的`饭菜从来都是,这顿吃不完,下顿再吃,从来没有一个人舍得把它们倒掉,受到全家人这种勤劳节俭的生活品质的影响,我在大学也是刻苦学习,每天在保证吃好的前提下,节约每一分钱,在我们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活过的非常的顺利,最终也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单位。

  最后来说说我的姐姐,在我姐姐16岁初中毕业时,当时由于中考没有考好,但也能上个中专,那时候的中专毕业是包分配的,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当时我11岁,马上就要上初中,爷爷又重病在身,全家的收入只是爸爸每月的几百元钱,还有种地卖粮食的钱,要是姐姐继续上学的话,当姐姐上大专的时候我上高中,经济压力相当的大,就在此时,姐姐提出自己选择不念了,说弟弟学习比较好,将来会有前途,希望出去打工,为爸爸分担家里的负担,虽然当即遭到了爸爸的拒绝,但是姐姐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家里人商量,最终家里仍然不同意,但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学业,在城里的餐馆里打工,和爸爸一起供我上学,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很可惜,也觉得自己亏欠姐姐和家人的太多了,我现在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姐姐及家人对我的付出。

  这就是我家里的几个故事,我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孝敬长辈,百善孝为先;从奶奶和全家人的身上学到了勤劳节约,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财富,节约生活的一粒米、一滴水,汇聚出更大的力量;从姐姐身上学到了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甘于奉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才华,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些良好的家风家训伴随着我健康成长。

  目前我也是身为爸爸的人了,我一定以身作则,将家里的优良的家风家训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孝敬长辈、勤劳节俭、甘于奉献是多么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7

  爷爷命苦,上岁数的人都这样说。

  爷爷兄弟三人。排行老大的爷爷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用架子车拉着曾祖母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去汝南逃荒。爷爷把一家老小安置在一个尚可遮风避雨的破窑洞里,便去了要经过一大片树林的集镇上拉车做苦力,拉了一天的钱也不足以养家糊口。

  有一次,累了一天的爷爷捧着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急冲冲的往家赶,半路上,树林里窜出几个人(那年月,土匪特别猖獗),他们在爷爷身上只搜到了几个铜板,恼羞成怒,便把爷爷五花大绑在一棵柳树上,准备挖出他的心做下酒菜。即将被挖心的爷爷面无惧色,说:“有劳各位大哥,酒足饭饱后将这包子送到南山坡下土窑里,可怜我娘她老人家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也许是爷爷的孝心感动了土匪,土匪放了他。

  后来,解放了,爷爷用架子车拉着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尹坡。土改时,爷爷分到了几亩地,便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过上太平日子的爷爷很是知足,逢人便说:“这都是共产党的恩情啊!”也就是在那一年,爷爷入了党。

  入了党的爷爷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党奉献着他的一切。除了种地以外,爷爷悉心饲养着队里的几头牲口,爷爷把干草和麦杆儿铡得碎碎的,然后在水里淘上几遍,麦杆上总有些残留的麦粒儿沉入缸底,虽然不多,可细心的爷爷还是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每次喂过牲口,爷爷就捞起缸底的麦粒儿晾晒,攒起来上交生产队。

  1969年,爷爷光荣地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劳动模范。再以后,黄泛区农场历届劳动模范的名单上,始终都有爷爷的名字。

  爷爷终生未娶,他的两个弟弟先他而去,留下我父亲和二爷的.两个孩子。爷爷含辛茹苦,供养三个孩子上学。三个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爷爷挺拔的背也渐渐弯了。

  后来,有了我。我的童年和我父亲一样,也是在爷爷的架子车上度过的。爷爷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割草,还是赶集逛庙会,他的架子车上总少不了我。车上的我有说不出的惬意。

  我长大了,爷爷也就真的老了。

  到了九五年的冬天,肺心病的折磨终于使爷爷躺在了病榻上。瘫痪在床的爷爷不能再忙碌了,便特别的寂寞,喜欢让我坐在跟前听他讲些往事,而我总是那么不耐烦,找借口溜走。再后来,我到外地上学,临走时,我站在爷爷病床前,踌躇满志地说:“我一定要让您重新站起来!”爷爷欣慰地笑了。

  学校离家很远,我两周才能回家一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直奔爷爷的病床。此时,爷爷早已在床头摆满了一堆好吃的,等着我。“小乖(爷爷总是这样亲昵地叫我),就知道你该回来了。我每天在床头画一个道,画够十二根,我就知道我的小乖要回来了.......”这时,慈祥的笑和幸福的光彩便在爷爷脸上荡漾开来。

  我终究没能让爷爷再站起来。第二年的春天,依旧风和日丽,依旧姹紫嫣红,依旧生机勃勃,依旧充满希望......可是,它却带走了我的爷爷。

  那一天,床头的竖道画到了第七根,我赶到家时,爷爷已奄奄一息了。他艰难地看了我一眼,气若游丝:“小乖,还没画到十二,你怎么回来了......”

  我从没把死亡和爷爷有过任何的联系,从没想过有一天爷爷会离开我,可是,说完这句话,爷爷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爷爷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劳模史册上,爷爷的名字排在了首位,他叫金魁。

  爷爷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是,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勤劳,学会坚忍,学会了爱.......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8

  “孝悌、诚信、礼让、勤俭、崇学、敬业、友善、上进……”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家庭“家训家风”调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上述词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也完全吻合“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共同价值观。

  303班李添煜同学说:“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勇于担责,勤奋上进,是我家的家训。爸爸妈妈希望我的意志像磐石一样坚定,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做一个快乐、阳光、自信的男子汉!”他的同学蔡祉瑶则说:“我家的家风是: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治家。”401班周亦含同学家的家训是“诚信做人”;409班李嘉乐同学家的家训是“孝顺、平静、诚实、豁达。”

  501班陈嘉毅同学家的家训是“孝顺为先,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有礼有节,无私奉献;勤学好问,强健体魄。”家长陈慧良认为:家风要真正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我们一定能受益终生,拥有一个幸福、安康、和谐、美满的家庭。504班沈阳同学和大家交流了“沈氏家训”:“沈氏子孙,谨记家训:诚实做人,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积极向善;勤俭朴实,忠孝仁义;邻里和睦,兄弟团结;人均有错,知错就改;富不忘本,穷不言弃;一生谨记,家和事兴。”“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家每户都该有家训家规,不仅要让孩子去遵守执行,作为家长更应做好榜样。”家长包月红如是说。

  601班柳一t同学家的'家训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勤俭节约。”602班华耘昊同学家的家训是“学问浩如沧海,人生渺如沙粟,求知明理冶性情,贵在持之以恒。”孔杨鑫家的家训是“仁爱、诚信、担当”;家长认为:百善孝为先,老实做人,言而有信,敢于承担责任,这些都是做人之根本。

  在这次家训家风调查活动中,祖辈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参与讨论。303班沈灿雨的外婆说:“做人一要诚实,二要善良和勤劳。先成人后成才。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养成‘勤俭、诚信和积极向上’的品质,这是我家的家训。正确的家训能形成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培养和教育好子女。”蔡祉瑶的爷爷则认为:“家长的责任不在于给孩子铺路,而在于为其指明方向。家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刻苦学习,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校长许百明认为: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家风熏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才能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家训正是家庭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好家训是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凝聚正能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为家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学校倡导家风家训,努力使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转化为每个家庭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家庭实践“中国梦”的作用和力量。

  据悉,学校还向家长推荐阅读《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经典家训著作,学习这些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的规范和教诲;同时也提醒广大家长家训家风不能搞模式化、程式化,要与时俱进,要善用家训警诫自己和子女的言行,如与人有了矛盾,可告诫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懈怠时,警示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铺张浪费时,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浩然家风,伴我成长。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9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0

  小时候,我经常被忙碌上班的父母锁在家里,通过见方的窗户只能看到窄小的蓝天和细小的风景,我时常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里没有亲戚?”妈妈爸爸告诉我,“我们家的亲戚都在山东,爸爸妈妈都从老家过来,没有亲戚,工作很忙,怕你们出去受欺负,养你们四个很不容易,你们要记住生活要靠自己!凡是不要依赖别人!”我记住了这句话,永远的记住了。

  在学校里,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会自己解决,我所做的工作全部超出了小小的年纪应该干的,很多老师喜欢我,他们喜欢我的独立自主!

  小学的学校生活因为地域原因由天津小学全班移到了明泽,很多同学都在哭泣,他们喜欢那所曾经相处多年的富裕校舍,高大的楼房,宽敞的教室和众多的校友,而我却很淡定,安慰着眼前不可以改变现实的同学们,让他们和我一起接受这所贫穷的学校,明泽小学成了我的母校。

  这所艰苦的学校,没有操场,厕所是露天的,每到冬天,我们的生活就变得异常艰苦,冒着寒冬在露天的四合院里学习,楼内的雪花和寒风可劲的下着,挂着,温暖已经离我们很遥远,因为在家里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从小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会了自己解决困难,因此我的进入状态要比其他同班同学要快一些。妈妈说,“每一所学校的老师都是优秀的.,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我也相信这句话,喜欢了我们的新班主任,也喜欢了这种简单而又丰富的学习生活。冬天每天我早早的来到学校,承担了班级的生炉子工作,我从家里抱来捡拾的木头,用斧头把他们劈成小块,把同学使用过的废本做引子,点上火柴,然后迅速的从炉子下面引火,把细长的木屑放在上面,很快炉子的火就升起来了,当火稳定了,我就把一些散块的煤放到炉子里,然后让炉子保持一定的温度,迎接同学们和老师的到来。班级最苦最累的工作我担当着,我从来不觉得做这些事有什么委屈,相反我觉得我很乐意做这样出力的工作。妈妈知道我做这些,鼓励我说,“一定要帮助老师搞好班级,让老师好好的工作,多教你们知识,你们也会多学知识!”母亲善良的支持和善意的叮咛,让我干得很起劲,使老师和同学很喜欢我,同时学校也把上夜课的生炉子任务交给了我,夜幕即将降临,我抵挡得住寒冷,独自一人来到学校,自己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为上夜课的成人们生火,在成人们上夜课之前,我已经为他们创造了最温暖的教室,一个冬天过后,我得到了学校的第一笔薪水2。45元,用这笔钱我买了最喜欢的书,妈妈知道了,高兴地说,“真了不起,孩子能挣钱了!路要靠自己走,钱就是这样辛苦挣来的!自己花着才舒服。”这笔来的比任何人都早的收入从那以后成为了人生可以炫耀的资本,也带我走入更独立的人生。

  很快在这所学校,虽然仅仅两个班级,虽然我们是外来的,因为不卑不亢,因为敢爱敢恨,因为敢说敢做,不怕苦怕不怕累,能干敢干会干,干的放心,干得圆满,不但保护了我们的班级,爱护了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同时也在这所学校里得到更多的老师的认识和认可。因为独立我顺利完成了学业。

  在学习生活中,在妈妈的教育下,自理,自立成为我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学会了宽容和豁达,结交了许多好朋友,至今成为了我生活的闺蜜和永久的朋友。

  人的一生不需要富足的家庭生活,也不需要权贵的父母,只要有良好的家风家训,你就是很好的材料,必定会为生活创造更美更高的价值!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1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有家风。家风家教,是一种素养,是一份幸福,是一种道德,是一份品质!一个好的家风,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妈妈是教师,爸爸是会计。虽不富足奢侈,却也其乐融融。父母出身乡下,自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惯了,成年了,富裕了,也不忘勤勤恳恳,忙中之余还不忘找些事干。

  爸爸曾说:“若不是当初发奋图强,参加工作后以诚待人,兢兢业业,我可能还在乡村里生活。妞妞,你一定要记住,诚信就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兴许是年幼无知,我对这句话一知半解,懵懂的点点头。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迷茫,微微一笑:“这些道理对你来说有些深奥,你还小,你只要记住,我们家的家教是:诚信待人,以理服人,尊老爱幼,邻里团结。还要热爱祖国,有国才有家。你一定要记住,不然爸爸绝不轻饶!”“好。”

  我真的记住了,记得牢牢的,也不知是爸爸的威吓起到作用,还是我记忆好。

  记住归记住,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无法体会到真切的感受,那个晴朗的星期六让我终于明白“诚信”的重要:

  图书馆内,寂静无比,只听见翻动书页的声音。“呼。”我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找到我想看的书啦!我拿起借阅卡,就准备去登记。

  图书室内却响起了与整个图书馆格格不入的吼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过去凑了热闹。

  “真的不是我拿的,你相信我!”

  “不是你拿的,还有别人啊?你就坐在我旁边,除了你,谁会有机会?”

  “你爱信不信,我已经解释过了!”

  “拿了我的东西,你凭什么还这么倔?”

  仔细了解一番后,我才明白事情的原委,那个衣着高贵的姑娘的东西丢了,怀疑是旁边的衣衫褴褛穷女孩儿偷的。或许是我家的家教在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于是我一看不乐意了,爸爸说要“以理服人”,她没有证据,凭什么怀疑别人?我挺身而出,把穷女孩拉在身后,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她,抬头反击道:“你没有证据,就没有指责别人的权利!”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只见那个女孩眨巴眨巴眼睛,哇的一下就哭了,唉,果然是娇生惯养的孩子!

  馆主急了,就要调监控,我点点头表示同意,只要监控一出来穷女孩就可以摆脱嫌疑了!

  可偏偏事与人违,穷女孩拉着我的手,不肯让我过去,好半天。还嘟囔着说:“对…对不起。”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精美的派克钢笔,递给那个女孩。

  “我就说除了你,谁会拿?”衣着高贵的女孩子大吼道。

  “真是个没教养的孩子,一点诚信都没有,还死不承认。”

  “就是,当爸妈的怎么教育的!”围观的人们开始窃窃私语来。

  穷女孩哭的.梨花带雨:“真的对不起,我的妈妈患了癌症,我拿你的钢笔是想把它卖了,换点钱给妈妈治病,我没有想到那是你最宝贵的东西!”她向富女孩鞠躬。

  “你有困难早说呀!我可以帮助你,何必抵赖呢?只要你答应我,以后做个诚实的人,我就让我爸爸为你妈妈捐款。”女孩从容不迫的说着。

  “对呀,我也可以帮助你!”我从惊愕中反应过来,淡淡的说。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穷女孩泣不成声。

  “姐姐,我也可以帮助你!”

  “我也是!”

  “小姑娘,算我一个。”人们也纷纷做出反应

  这件轩然大波终于过去了,穷女孩做的确实不对,如果她早早的挑明原因,也没有这一桩子事了。

  诚信,果然很重要,诚信,果然是人之本!

  家风是一个孩子优秀的原因之一,因“孟母三迁”,才有了孟子的成就,因有“岳母刺字”,才有岳飞的威名!

  如果没有家风家教,这个社会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苗,那么让树苗茁壮成长的就是水,就是肥,家风似水,家教似肥。

  家风是一种素质,家教是一种教养。一个家庭,因有家风家教这棵参天大树而幸福。一个家庭,因有家风家教这座巍峨高山而美好。

  一个家里,每个人都要坦诚相待,大公无私。良好的家风,让人成长,优秀的家教,让人长大。

  树立良好的家教家风,让祖国的下一代在文明中成长,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才得以传承!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2

  最近读了几齐家、治国、平天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

  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

  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成长在拥有良好的家风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荣幸,能领先于他人及早地认知生活。这种家庭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思想丰富而多彩,有着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每天过得都会很有意义,日子里写满的'是充实;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体之中时时处处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温文尔雅,一点也不显低俗;举止规范,处世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总能顺势而为,有着大家之风范,绝不小肚鸡肠;生活杜以俭朴着称,不贪求奢华;诚信为人,表里如一,讲究耕耘,注重过程,顺其自然,不急功近利;从善如流,厚德载物。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

  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勤奋问学、艰苦卓绝、言必行行必果、尊老爱幼、问鼎事业、友善、和睦、民主、敬业、书香……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必须的家风。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家风对于以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浓缩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细胞,社会和谐进步的脊梁,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众多的家庭需要创建家风的魂魄去支撑,去走出家庭家族昙花一现的辉煌,走出“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的生活怪圈。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3

  我认为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一个家庭所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体现家庭成员家教和素养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遵守,好的家风才能熏陶出的有教养的家庭成员,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小学生家训家风家教

  生活在21世纪,我家不像古代书香门第有成文的家训。在我短短的12年人生历程中,除了学校老师,家长就是我最好的老师,在我的成长中妈妈对我的影响最大。小学生家训家风家教

  妈妈三十岁才有了我,就像妈妈说的:老来得子,这是无价之宝哦!”我从小超高超重,爸爸长期在外,瘦小的妈妈力气随着我的体重一起长,超负荷的辛苦和操心使她落下了腰疼和神经衰弱的毛病。

  在她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记忆中全是幸福和欢乐,她对我始终那么有耐心:我个高幼儿园床小我不睡午觉,妈妈为了不影响小朋友休息,每天赶在小朋友午睡前来接我回家,上班前再送我回园;大班时,写作业手软没劲怕挨批评就哭鼻子,妈妈在旁边安慰我,宝贝,每个小朋友都和你一样,他们也是慢慢的越练越有劲的......

  由于妈妈审计工作性质要经常出差,把我送进了全日制私立小学-西小,饮食和课外辅导均配有专职老师。但妈妈说这么小的孩子离开妈妈时间太长没有安全感,会变得孤僻,坚持让我每天回家,她亲自照顾和辅导。为了让新老师了解我,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班主任全面的介绍了我,感动的老师也给她回了一封长长的信,并说,你真幸福,有这么好的妈妈。小学生家训家风家教

  后来,为了尽量少出差,以便更好的照顾我,她放弃了专业,调换了工作,把我转到了她认为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更好的这个学校。

  从小到大,只要我感兴趣的事她都支持我去研究和学习,从不吝啬,学书法、萨克斯、摄影......遗憾的是,花了那么多的钱,我都没有坚持下来,即便这样,妈妈也很少指责我,只是说停掉了便不会再给你重来的机会,再想学就自己练吧。

  这样的妈妈你一定不信她会很严厉的打我。

  记得第一次挨打,大概是四岁左右,那次我病得很厉害,吊了好几天的针不见好转,姥姥和妈妈他们彻夜守护我,由于我胖血管细,扎针一直是个难题,技术不好的护士有时要扎好几次才能成功,连续的扎针让我痛恨穿白衣服的人,一见他们过来我就骂他们坏蛋,刚开始妈妈温柔的制止我,而那时我完全听不进去,等到给我看病的善奶奶来查看病情时,我失控的大叫她坏蛋,妈

  妈终于失去了耐心,但她的武力警告并没有使我停下来,我坚持大喊大叫,只要我手指别人,她就打我的手,那一次由于我的倔强和声嘶力竭,我的手背被打肿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挨打后好几个晚上,已经睡着的我条件反射不让别人碰我的手。妈妈在我睡着后,捧着我的小脸哭了很久,虽然她很心疼,但不能纵容我的'无礼,她要我做一个知礼的人。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具体挨了几次打我已经记不清了。 妈妈不会轻易打我,她不会因为调皮捣蛋暴怒,也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打我,更不会因为我无意损坏了贵重东西打我。但是,她会因为我推脱责任打我,她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品质。做错了事不要紧,要敢于承认,做人要坦荡。

  她因为我多次犯同样的错误打我,她说,一次跌倒不怕,多次在一个地方跌倒,不是智商就是自尊和责任心的问题,既然我不是笨孩子,就有能力改正,永远包容就是纵容。

  她说,每个孩子都会有个体差异,我虽然不是最聪明的,成绩也不是最好的,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成为最优秀的。 在学习上,妈妈从不施加压力,像别的家长那样强迫孩子大量做题,她喜欢给我买课外书。她说,学习语文仅仅学校的那几

  本书是不够的,日常的阅读和积累很重要,书读多了,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因为她的原因,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有丰富的天文和地理知识。小学生家训家风家教

  但是宽容并不是放纵,最近因为我痴迷于拍照、摄影,常常敷衍了事的写作业,数学成绩直线下降。一向宽松的妈妈终于生气了,她反省了自己教育的失误,指出了我懒惰、责任心和自理能力差等种种缺点,没收了我的摄像机,并给我约法三章。 妈妈说,做人要学会感恩和宽容,要求我要有男子汉的胸怀。因为种种原因,我由姥姥和姥爷一手带大,爷爷奶奶从未看过我,感情上我无法接纳他们。今年春节,爸爸说,爷爷病了要大手术,估计有风险,希望手术前能看看孙子。我觉得很别扭不想去,妈妈看到了对我说:“爸爸妈妈不强迫你,你想想,爷爷是你爸爸的父亲,做的再不好,他们给了你爸爸生命并抚养他长大,爷爷有遗憾,爸爸肯定难过,看在爸爸的份上,妈妈希望你去看看他,你自己决定,好吗?”在爷爷见到时我满足的笑容里,我理解了妈妈的伟大。

  我知道,从立志想当园林设计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我的理想会越来越小,但是,做一个知礼、诚信、坦荡的人是父母对我永远的要求,也许这就是我的家训,这就是家风。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4

  谈起我家的家风,我想起了几个故事,其中有些是我记得真切的,有些是听父亲母亲后来说的。这些事看似稀松平常,却影响我至深,浸润我一言一行。

  百善孝为先

  《三字经》里黄香温席的故事,父母不知给我讲了多少遍,百善孝为先是小时候父母经常给我上的课,也是我家的传承。

  讲起孝道,父亲经常拿奶奶给我做教材。我的祖奶奶不到70岁就中风瘫痪了,那时候家里负担重,又缺少劳动力,大家都要下地干活挣工分。奶奶当然也不例外,白天她跟着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休息的时候就跑回家照顾祖奶奶,给她喂饭。晚上还要去祖奶奶房里看她好几遍,渴了给她喂水,不舒时给她挠一挠、按一按。祖奶奶大小便失禁,也是奶奶一直给她擦洗身子,更换衣物。“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你奶奶尽心伺候你祖奶奶好几年,直到她去世。那几年里我从没听过她一句抱怨。”奶奶读书不多,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大德。

  耳濡目染,父亲也传承了奶奶的美德。我的印象里,父亲很少对爷爷奶奶大声说话,老人生病的时候,父亲总会亲自去老家接老人看病。近几年爷爷身体不太好,老有头脑眩晕的症状,父亲带他看遍了附近的医院,一听说有什么新药就会第一时间请教医生,确有其效便会托人在外面寻。保健枕、按摩仪,只要听说有用就会往家里买。爷爷的记忆不太好,有时不记得是否吃过药,父亲便每晚叮嘱,若是没亲眼看见爷爷服药,还会把药瓶里的药数一遍,确保爷爷已经吃过才放心。

  待人以宽

  “饶人不痴汉,痴汉不饶人”是曾祖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后来又成了父亲的口头禅。小时候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父亲对我说记住“得饶人处且饶人”就对了。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最初的理解。

  那是1998年夏天,母亲带着不满两岁的弟弟上街买菜,弟弟被背在背后,手里拿着母亲的钱包把玩。菜市场人多路挤是小偷经常出没的场所,弟弟手里的钱包因为并不在母亲视线范围之类自然成了小偷的目标。趁着母亲挑菜的间隙,小偷一把抢过弟弟手里的钱包转身就跑,弟弟哇哇大哭起来,母亲赶紧回身,发现了原因,两步抢上去攥住了小偷的胳膊。小镇上的人们大多互相认识,于是周围的`人都围过来堵住了意欲逃走的小偷。母亲当街质问起小偷,让他把钱包还回来,一开始小偷死不认账,周围有人便出来作证说自己看见了。僵持之际,围观群众中认识父亲的人赶紧打了电话给他。

  一会儿,父亲到了,他先谢过周围的热心群众,然后让大家都散了。之后父亲出人意料地请小偷到家里吃顿饭,小偷一开始不敢去,以为父亲是要关门打贼,后来在周围人的劝解下还是去了我家。中午,母亲烧了一大桌子菜,父亲让他别客气,还不时给他夹菜。“兄弟,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但路子千万不能走错了。”父亲斟了一杯酒递给他。小偷接过父亲的酒,望着满碗的菜,两行泪滚了下来。

  原来小偷是镇子周围的人,当时围观群众中有人认出了他,把情况告诉了父亲,这人原也不是什么坏人,就是最近几年家里有老人一直生病,光景很不好,估计也是没有办法才走上了歪路。这件事情之后,再没听过他偷鸡摸狗的消息。

  清白做人

  我家温饱有余,算不上富裕,但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对于利益不要锱铢必较,不义之财不可得,做人清白方是好。

  上世纪90年代,不到30岁的父亲当上了镇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任,不算什么官,但在旁人眼里却有不少实惠。那时候金融市场不像现在这么活跃,贷款管得紧,镇上和村里想贷款的人却不少。僧多粥少,于是大家就想起了“办法”,记忆中经常有人拎着土鸡蛋、老母鸡、烟酒之类的东西来我家拜访,父亲总是一一谢绝。

  有一次,一位农民老伯提着几个袋子来到我家,庄稼人实诚,一来就说明了意图。父亲听后笑着对老伯说:“老人家,您看这样要得不,您先把东西带回去,再来找我谈业务,您这东西搁这儿我就没法跟您往下谈了。”老伯拗不过父亲,只得提了东西回去。事后,父亲带上其他同事去老伯家走访,了解他家情况以及贷款原因。老伯家条件符合业务规定,父亲便及时为他办理了贷款。

  还有一次,镇上一位开饭馆的付叔叔来到我家找父亲下棋,将近傍晚,父亲便留了他吃晚饭。席间付叔叔聊起了他的生意,表示想扩大餐厅规模,需要资金,请父亲帮他想想办法,晚饭之后他便告辞了。晚上,母亲打扫卫生的时候在付叔叔白天坐过的沙发靠垫后面发现了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然是钱。父母相视,明白了付叔叔的目的。第二天,父亲带着信封去付叔叔的饭馆,准备把钱还给他。父亲到的时候,饭馆里有人正在吃饭,他便把信封塞进付叔叔手里,说道:“老付啊,上次我在你这里借的钱我现在周转开了,今天来还你,谢谢啦!”当时付叔叔先是一脸错愕的样子,随后便脸红了。付叔叔的贷款申请在政策支持范围内,父亲也按规定给他办理了。付叔叔踏实勤劳,又经营有方,饭馆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便还清了贷款。

  没有太多大道理,我的父母是怎么说的就是怎么做的,虽都是些日常琐碎事,体现的却是我家的风尚,我深信之。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5

  告诉你,我们家可是少有名气的惜时之家,所谓的惜时就是指珍惜时间,我家家风就两字:惜时。

  要说,就从奶奶说起。我奶奶这把年纪,也是忙个不停。在我们各自外出学习、工作之时,她就利用时间,在家里左洗右刷,从没闲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帮我们准备好早餐,就开始干其他活儿。我起床目视奶奶的一举一动,她拖地时声音十分轻,似乎生怕打扰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体不是特别的硬朗。干体力活过久,对身体有些许的影响。她为我们,累垮了身体。瞧,奶奶的动作缓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净,如果一些地方她还认为脏的,要重复着拖来拖去,不拖干净决不罢休。如果实在不行,她会皱紧眉头,摇摇头,拿来洗洁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响下,妈妈也是一位珍惜时间的人。是我们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单位认真工作,正因为这种态度,每年都被评为“优秀职员”。妈妈下班后,我总能听到她匆匆的脚步声和气喘吁吁声。妈妈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为我们准备晚餐的菜。她表现得没有特别的夸张,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声喘气。晚饭后,妈妈放弃了娱乐项目,也没有倒头休息,而是帮着家里做家务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妈妈抢着干,让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惊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见书房里闪着微弱的灯光,妈妈还在收拾书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续不断。我看见妈妈脸颊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妈妈的背微微驼着,曾经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儿怎么有些驼呢?我的睡意全无,书房里的灯依旧亮着。妈妈,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还要不辞辛劳在家整理家务。妈妈不愧是我们的珍惜时间的榜样!

  我在奶奶、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珍惜时间。在学校我可是卫生部长,不仅劳动响当当,学习也不例外。

  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作业,很多,并且要求我们认真完成。那次我写了两个小时!完成的很认真,坚持不懈,没有浪费一分一秒。别的同学都没有完成作业,都觉得时间不够。那次作业,我被当众表扬,那是珍惜时间的结果呀!

  我们家的家风——惜时之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惜时之风,飘在中华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说到家风,我脑海里不禁涌现出爸爸妈妈用行动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还记得我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晚上回到家要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的爸爸,一看到我到家了,马上就把电视给关起来了,便拿起报纸看了起来。我有些不明白,便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要把电视给关起来啊?”爸爸笑着对我说:“因为你要写作业啊。”这短短的一句话还是掩盖不住我的好奇心,爸爸看着那好奇的我,突然“噗嗤”一笑,然后对我说:“因为做一件事要专心致志,可不能三心二意。如果我在你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就会影响到你的做事效率还会让你分心,不能让你好好地把一件事认真地去完成。宝贝女儿,现在知道了吗?”我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去房间里认真地写作业了。从那时候起,爸爸都在我写作业的.时候看书,看报纸。就因为爸爸的这种习惯也让我学会了爱读书,爱看报,书把我带到了知识的海洋,让我知道了书能使我陶冶情操,能带我环游世界。

  做人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用言语来告诉我这个道理,可是她却用实际行动来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了出行时间,妈妈总会提前几分钟到,她对我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妈妈说:“宁叫我等天下人,休叫天下人等我。”于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良好习惯。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吧!可是,一当有人问起来“家风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傻眼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从未离开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一直都在。家风不是一阵风,是精神宝库,是家族的面貌,是家族的风气......

  家风是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家风是一艘船,把我们带到安全的彼岸;家风是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使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富强!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6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 当然,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著名作家老舍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好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短短的一句话,该包含有多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啊!同时,也反映出如雨的家风,曾那么深刻地影响着这位文坛巨匠的一生。是的,你完全不必一定要出生于“书香门第”。哪怕只长在“贫民之家”,能有慈母如此,家风如此,也将受益终身。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举止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是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的义务。家庭是祖国社会的细胞,只有家风如雨,幼苗才能茁壮成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当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

  难。”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从此,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政府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王之春,他的家教联则是:“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 此联用蜂腰格嵌入侄媳妇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为女儿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体现了慈父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四:我家的家风家训-——孝、俭、勤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购物。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工作很努力,妈妈很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她总是看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她总说要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充电。爸爸爱鼓捣他的电脑,妈妈不会操作时,爸爸轻点鼠标,就把问题解决了;很多时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后还会向爸爸请教电脑问题。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爱读书,勤思考,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养成了好习惯。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五:家风家训

  那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幽径,路两边是花丛、草丛和茂密的树林。这条小路通向一处房子,一处好久沒人来的房子,看上去很老。爷爷在前面领头走着,我们都在后面规规矩矩的跟着,整个队伍默默地走,严肃的气氛在我们之中徘徊。连最喜动的几个"小猴子''也抓着大人的衣角,低着头前行。

  约莫五六分钟后,我们来到这座旧房子前。众人停了下来只见爷爷将手放在木门上闭上眼叹了一口气说:”唉--(此处应为感叹号)我这辈子只来三次,第一次是由我的爷爷领我来的;第二次是送我爷爷灵位的;第三次啊,是今日我领着你们来这里。这或许是我生前最后一次来了吧。”说完后,他推开了门。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8

  结识马家,缘于30年前。那时我和三哥誉炜同在一个团队,誉炜是我的老领导。了解马家的历史,多是从他发表的散见文章里,如《家信》《母亲的手》《四弟》《参军前夜》等。每从《战友报》看到他的文章时,都认真地阅读,感到特别亲切,仿佛听到了乡音,回到了家乡,回想起了童年。我把所见到的他发表的文章都剪贴下来,仔细揣摩他的文章。我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后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受他的影响。他出版《真情》《磨合人生》等一批书籍后,都送我一本,从他的多篇文章中可以了解他的家世,但那些是零碎的。

  我从部队转业后安排在保定一家文化单位工作,因为经常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有幸结识了市领导誉峰兄,也近十年了。有机会读到《马家大院》,从此便有了文缘,读到了伯父的回忆录,读到了誉峰兄弟姊妹及侄辈后生的文章、书法、摄影等作品。倍感马家几代人文化积淀深厚,个个成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今又读《忆历三书》,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感触很多,一时难以描述,择其一二略述之。

  从家风家教家训说起

  一是勤奋学习。伯父自幼好学,常到学校窗外听课。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其父令他退学,但其母亲全力支持,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在旧中国,有多少女性会认识到文化的重要?其母可谓高瞻远瞩。这为伯父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文化教员,走向领导岗位,奠定了坚实的一步。伯父在对待子女教育上也是如此。他在家庭会上说,不论家庭有什么困难,凡在校学生,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办得到,一律供给到高中毕业,能够升学的继续深造…,天下有多少家长才能做到呢?从家庭会、书信往来的内容看,无不谈到学习。正是持续不断的学习,良好的学风,铸就了全家人人成才的.基础。

  二是敬业奉献。用伯父的话讲,“五子登科,一女成才”,他们个个在行业上有所建树。我接触较多的是三哥和四哥。三哥军旅一生,参过战,抢过险,两次荣立二等功,荣获“爱兵政委”称号。在边防部队工作近十年,远离家人,没有鸿鹄之志的人是不可能取得这样成就的。四哥在市长这个岗位上,更是日理万机。搞调研,下基层,天天有活动,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地工作。市长公务繁忙,不忘学习,勤勉工作,对保定的贡献尤其是对保定文化的重视前所未有,业内无不感慨。

  三是公道正派。在乡友的交谈中,乃至我的亲历中,他们兄弟公道正派,乐于助人。甘愿作人梯,培养部属成才。三哥所带的部属中,成才者众多,他们无不感激部队,感激遇到了好领导。他们一家正派做人,公道处事。办事坚持原则,洁身自好。这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伯父说“给子女留下万贯家财,远不如留下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因为精神的遗产是无价的传家宝。”他在家庭会上指出:“即使是在全家每人工作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遇到碰壁或挫折,而决不可失误,只能是兢兢业业,从积极出发,遵纪守法,听从指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换取报酬和荣誉,脚踏实地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也都是这样践行的。

  四是忠厚孝道。伯父在23岁那年,得知其祖母病危,在他父亲不同意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返乡尽孝。从此,成为他人生命运转折的前奏。伯父老年迁居省城后,子女竞相孝道,也纷纷迁往省城。伯父的话讲,四哥做的最好。三哥在边关戍边,利用开会、出差或专程看望父母更令人感动,深深地教育着晚辈。他写了多篇祭奠、回忆父母的弘文,寄托着无限的哀思,读后很受教益。

  愿马家的家风、家教和家训代代相传,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去学习和借鉴,愿中华大家庭的良好家风传播更广泛、更久远!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19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我为老人洗洗筷子刷刷碗......”。 我的妈妈最爱哼唱这首《常回家看看》,不管歌词对不对,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反正只听她反复哼唱。

  从我记事起,我的生活全由妈妈安排,上小学时早上梳头洗脸、接送事宜全由她包,我觉得用一首诗来形容她再恰当不过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她事无巨细的体贴、关心我,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我身上。记得从小,妈妈总是给我做好吃的。妈妈经常说:“妈妈就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想吃什么,妈妈准知道。”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我穿的衣服,妈妈不用带我去商场试,我穿上都非常合身。在我的学习上,妈妈更是费尽了心思。从小妈妈就教我识字,读拼音,陪着我去上兴趣班。我每天的作业,妈妈总是细心的帮我检查,发现问题就耐心地给我讲解。在我遇到困难时,妈妈总是鼓励我,考试成绩不好时,她就安慰我,总想办法让我在愉快的心境下学到知识。我渐渐长大,她的事也越来越多,在照顾家庭成员生活的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现在想来,她不停地哼唱“常回家看看..”,肯定是在提醒自己在倾身照顾子女的同时,也要照顾把自己养大的老人。我的父亲做什么事都非常严肃、认真。父亲对我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每次我做作业时,他总是在旁边反复叮嘱:“要写好字”、“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

  之类的话,有时我写完作业,妈妈检查过认为可以了,他还是能挑出一些错误,例如“哪个字没写好”、“排列不美观”之类的毛病来。记得有一次,我在默写语文书上的“日积月累”,妈妈答应我,只要我默写完就给我玩电脑,我快快的把它默写完了,没想到,在父亲检查时,发现我写的字太丑了,就让我重默了一遍。电脑也玩不成了!父亲是个急性子,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每当我在生活上有惰性心理或做事行动迟缓时,父亲就会拿出他最凑效的一招,那就是大声数“一、二、三!”因为如果父亲数完“三”,我还没有行动,他也许就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那我的下场可能就会很“惨”!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我也慢慢养成了严谨、认真的习惯,偶尔有些偷懒或动作迟慢,只要听到父亲开始数“一、二?”还没数到“三”,我就会马上行动,不敢怠慢。父亲还经常用《三字经》中的句段教育我,让我要学会谦让、尊老爱幼、关心人、勤俭节约。我参加工作后,他让我牢记《弟子规》中的“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并说这几句话可让我终生受益。我的性格在很大程度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别看父亲很严厉,但在日常生活中,他既是我的父亲,更是我的朋友,我们经常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有时我疯玩,妈妈会说父亲“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则说“女不教,母之错”,并常说,孩子的天性贪玩,不会玩的孩子长大后不会有多大成就。就是这样的父亲,使我家日日欢声笑语。宽严相济的父亲抚养我长大,更使我学会了做人,在任

  何环境下,我都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在工作中我也游刃有余,皆归功于父亲的教诲。我感谢我的父亲。在此,我只想说:妈妈

  我爱你,父亲,我爱你。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20

  最近一段日子,央视总在问群众一个问题:“你们的家风家教是什么?”

  我们是现代家庭,没有文字标明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家教。但我一直对孩子的要求是“诚实\善良\勇敢\坚持。”

  大女儿头脑简单,一直在身边,这四点基本上是做到了。所以今天的星儿成长为阳光、自信、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小女儿从中学开始就住校,随后一人考上外地大学,她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做主。我也及少对她谆谆教导,总怕女儿说我嗦。但是,通过观察,几件小事证明她是诚实善良的。

  夏日里,电梯坏了,修电梯的工人一身油一身汗地忙碌。我发现小女儿不声不响地把家里的电风扇搬过去让他们吹凉,还拿去了几瓶矿泉水。

  2014年春节开车去娘家,预计晚上九点左右到贵阳,可是因为堵车,晚上十点了,还没有到贵阳,我怕在成都的爷爷奶奶着急,就让小女儿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说我们到贵阳了,让他们放心地休息。可是小女儿说:“说谎不好吧。”这让我很欣慰,这么简单善意的谎言她都不肯说,说明她是一位多么诚实的.孩子。真正是我们家的好孩子!决对不说谎话。

  这让我想起我从小所受的家教。我小的时候,家教是诚实,不说谎话,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能拿。再就是艰苦朴素勤捡节约。

  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班里的一位小男生送给我一把小剪刀,我十分喜爱,回家后就用小剪刀剪纸花玩。父亲看到了问:“是谁的小剪刀?”“是同学的。”“怎么拿同学的东西?”“是同学送给我的。”“明天还给同学。”那把小剪刀我实在是喜欢,以至于还给同学后还一直想念,直到今天还记得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喜欢也不能要。

  父母亲的艰苦朴素勤捡节约是一贯的。“光盘行动”在我们家是长期实行的:“来来,一人分一点就吃完了。”父母亲常这样对我们说。到后来,我说:“不想吃就不吃吧,多吃一口再减肥,还不如现在浪费一点好。”父母亲说不过我,不要求我吃多余的饭菜,但他们是绝对不会倒掉剩饭剩菜的,以至于我们家有了“宝菜”之说。就是那种做得不好吃,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桌子上的菜,被我们戏称为“宝菜”。

  妈妈常说要节约,我常常劝她说要花钱,“钱是纸,用纸去换回你喜欢的东西多好啊”。母亲说:“不节约哪里有啊?”我说:“不挣才没有啊,你再节约,能有多少?”母亲说不过我,但她一如继往地节约,没有用的纸盒、塑料袋、旧布都会被她整齐地收藏……买东西依然是买最便宜的。这是她要传给我的家风,但我并不想好好传承下去。我教给女儿的是要学会生存,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的生活,要会挣钱,也要会花钱,但不要虚荣地攀比,要买物有所值的好东西。不必节约,但绝对不能浪费!

  家风家教更重要的是父母亲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树立榜样。有什么样的父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给孩子留下的家风家教,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好的传统观念他们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虽然像我,对父母亲传承给我的“艰苦朴素勤捡节约”做了一些修改,难道不是更好吗?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但变一定要变得更好,不能忘了根本。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21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每个家庭都有着各自的家风,只要能从中体悟到积极、健康的正能量,就是好家风,好家风是无声的教诲,铭记在心、代代受益。

  《朱子治家格言》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纪晓岚四戒四宜有:戒晚起、戒懒惰、戒奢华、戒骄傲;宜勤读、宜敬师、宜爱众、宜慎食。曾国藩十六字箴言家风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我们祖上并没有传下如此这般的正式格言家训,但在父母亲的生活、行动、言语等诸多细节中,或许能捕捉我们家家风的踪影。

  据母亲所说,父亲年轻时家境还算可以,但后来奶奶患了重病,爷爷身体也日渐衰弱,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家里重担全部落在刚二十出头的父亲身上,哥哥的出生无疑又加重了他身上的担子。父亲和叔叔去隔壁村庄做帮工,老爸做瓦匠,叔叔做木匠,脏活、苦活、累活,没有半句怨言,收入不多,加上从亲戚邻居家借的,勉强支撑奶奶的医药费和一家几口的口粮。奶奶终究还是没有逃过病魔的魔掌,几年后离开了人世,家里欠下了不小的一笔债。爸爸和叔叔依旧是咬紧牙关,或脏或苦,或大或小,只要能赚来钱,都勤快的去干,后来活儿越来越多,都有了伙计跟着他们干,再后来,附近的活儿少了,爸爸就去县里揽一些小工程,一点一滴,终于还清了之前的债务。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并没有改善多少,懵懂的我很是奇怪为什么老爸带着一群人干活,家里条件并不比别人家好呢。每临近春节,家里都是人来人往,有时老爸连续几天都是早出晚归,我疑惑不解。不知道哪个时点,我突然意识到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原来工程款一直拖欠导致工人工资发不出来,每到年关,工友们都来向父亲要工资,父亲是个厚道的人,平日里已垫付不少,此时只能将家里不多的积蓄给工人们发工资;另一方面,他也不停地向各个经理要工程款,据说那些经理到年底就躲起来生怕别人向他讨钱,这也就不难理解父亲地早出晚归了。

  到了上学的年纪,我和哥哥的学费、借读费、住宿费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一笔开销,村里也有几户人家的孩子辍学了,而无论家里多困难,父母从没动过不让我们上学的念头,因为他们知道读书对我们是何等重要!

  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我平日里和母亲一起的时间多。母亲勤劳,小时候我穿的都是她纳的“千层底儿”、用自家种的弹得棉花做的笨重棉裤、缝缝补补的衣服和袜子;母亲俭朴,吃饭碗里不剩半颗米粒,将有些发黄的馒头皮儿剥下来吃,给我们吃馒头芯儿,还总谎称皮儿有劲道;母亲唠叨,但唠叨中无不透露着对我们的爱。如今家里条件改善不少,母亲的.这些习惯却依旧保留,我们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她影响。

  家风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浸渍、渲染,融化在每个家庭成员的血液之中。父亲的负责担当、吃苦耐劳、善良厚道,母亲的勤劳、俭朴、爱家顾家,都潜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地影响着哥哥和我。

  美好的品质都值得借鉴和传承。家庭的教育铺就了人生底色,终将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应该承接父辈的正能量,借鉴古人留下的人生智慧,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将自家和他家的好家风传承给下一代。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 篇22

  说起我的家风,家教,家训,我只能用“严格,诚信,勤劳……”来代替。也正是这种家风,家教,家训,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我家的严格之风之教之训:我读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洗手时,由于着急,没有把水龙头关好,水一直流到下午。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就把我推到床上就一阵乱打,接着就是大声教训我。我说:“就那几滴水,用得着这样打我吗?”爸爸说:“你不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不要以为那几滴水不算什么。你知道北方现在多么缺水吗?你却在这里随意浪费水,你对得起他们吗?”我回答道:“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顶撞您,我以后一定会珍惜每一滴水的。”“儿子,你一定要记住我刚才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这句话是我们家其中一句家训。”“我一定会记住它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成为了我“严格”的座右铭。

  我家的诚信之风之教之训:一次,爸爸答应了他的一位朋友——第二天,一起去“皆大欢喜回味馆”吃中午饭,顺便拉拉家常。第二天,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对爸爸说:“爸爸,下这么大雨,您看还是别去了吧!”爸爸什么也没有说。便撑着雨伞,冒着雨出去了。爸爸回来了,我发现爸爸的衣服都湿透了。我问爸爸:“爸爸,这么大雨,您为什么还要去呢?”爸爸说:“因为这是答应别人的事,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啊!法国的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你知道吗?”“我知道,我读四、五年级的时候学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也是我们的家训。你一定是要记住它。”“我一定是会记住它的。”“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成为了我“诚信”的座右铭。

  我家的勤劳之风之教之训:去年,我们老家做新村,我们在老家建了一层楼,作为祖屋。寒假时就建好了,但是,还剩下一堆沙没有用完。年二十四晚上,爸爸说:“我们明天的六点跑步回老家,回到老家把那些建房子时用剩的沙子,用那些用来装水泥的桶,一桶一桶地拎到房子后面去,然后七点半才跑步回家。每天都是如此,一直到都把那些沙子全都搬到房子后面为止。”我说:“为什么不叫那些造房子的人来搬呢?”“你以为不用钱,那些造房子的人一天就要两、三百块,很容易吗?既然这些事自己能够解决掉,又何必花费重金去请人呢?”妈妈说:“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所以人呢还是勤一点好。”我们每天回老家去搬沙子。从年二十五到年二十八,才搬完。爸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也是我们家的家训之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便成为了我“勤劳”的座右铭。

  我的家风,家教,就是“严格,诚信,勤劳……”。我的家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百善孝为先。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瞧,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教,家训。它们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相关文章: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的征文03-11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03-22

家风家教征文故事04-02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通用28篇)07-20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2篇02-21

我的家风家教征文02-02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03-31

我的家风家训家教故事征文(精选21篇)02-09

家风家训家教优秀征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