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精准扶贫联点干部的驻村工作日记

发布时间:2017-06-14  编辑:林仪‍ 手机版

  “驻点村不脱贫,工作队不撤离”

  ——一名精准扶贫联点干部的驻村工作日记


  10月22日 深入动员,统一思想

  工作队一进驻村委会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尕拉村9个社的社长和进驻该村的扶贫工作队、驻村联点干部、包点干部,召开了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

  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文件精神和省委、州委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有关通知精神;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工作要求、纪律要求和组织要求,向工作队介绍了尕拉村的村情、贫困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尕拉村村民种植的土豆销售到了玉树市区。

  会上,乡干部、村社干部及驻村工作队成员就如何实现脱贫致富、如何在精准上下功夫、如何在治本上下功夫,实施什么项目、推出什么措施、采取什么办法可以脱贫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动员会全面激发了乡镇、村社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实干劲头,均表示将在省州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扎实工作,积极作为,为尕拉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10月26日 注重调查,分析研究

  工作队入村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村情民意调研活动,主要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入户调查、交流座谈等方式,围绕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思路对策展开调研。同时,深入分析尕拉村存在的困难和主要制约因素,研究提出精准扶贫、脱贫的思考和建议,走访了尕拉村所有9个社和10余户贫困典型户,基本掌握了扶贫村的发展状况、群众收入构成、基础设施条件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形成了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

  机关干部购买的土豆送进了州委大院

  调查发现,尕拉村有贫困户162户546人,占全村总户数和总人数的42.5%和45.3%,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贫困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现金收入比例低,且支出中用于生活的比重大,再生产的能力很弱,收入构成主要有4部分组成,分别是政策性收入、农产品收入、畜产品收入、虫草收入,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生产模式。且绝大部分贫困户是生态移民搬迁户,这部分人员搬迁至结古地区后,由于生产生活技能缺乏,基本处于无业游荡的状态,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对象。

  调研认为,制约尕拉村脱贫致富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群众思想落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受制于旧体制、宗教影响深远。二是发展的基础薄弱,表现在农牧业生产方式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农牧业产值不高,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牲畜出栏率偏低。三是基层干部服务、引导群众能力不高,村社干部工作理念较为落后、工作效率不高。

  10月30日 履职尽责,推进工作

  根据调研获取的有关情况和分析,结合村社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驻村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基于尕拉村社基础条件差的实际,我们积极发挥“第一书记”履职和州委办公室联点帮扶的机制作用,继续推行“输血”措施改善工作条件,筹集了电视机、电视柜、文件柜、会议桌、办公桌、会议椅、电暖气、床、沙发、消毒柜等24个种类的443件物资捐赠给了尕拉村村委会和9个社,雇用大卡车10余辆。积极发动州委办公室党员干部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办公室党支部筹集资金5000元,党员干部捐款6000元。州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尕玛才仁还带队深入尕拉村调研,并走访12户贫困户,每户发放慰问金500元。根据村委会的要求,将灾后重建中留存的的价值3万余元的2层板房捐赠给了村委会,每间12平方米,共24间。

  2、在推进“输血”工程的同时,着重在“造血”能力上下功夫,近期重点开展了几项工作:

  在生产生活方面,根据今年尕拉村土豆丰收但销售不畅的问题,积极协调巴塘乡寄小、隆宝镇寄小、州委接待办及州委机关干部,积极购买,目前,已累计帮助销售了7000余斤尕拉村村民种植的土豆。

  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积极协调州人社局支持,明年3月份组织举办尕拉村30人的裁缝培训班和30人的汽修培训班。

  在组织农民工就业方面,通过积极协调玉树市诺布尕琼服装加工有限公司,已意向同意明年3月份工厂复工后,吸收3至10名左右的尕拉村裁缝技工到该公司上班。

  在支持农牧业发展方面,通过积极协调州委农办、州农牧局等单位,已同意明年春耕时期帮助解决贫困户提出的种子、化肥短缺等问题。

  11月10日 明确思路,开拓进取

  在认真调查研究、解决当前问题、推进近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着眼长远,紧密结合尕拉村实际,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充分利用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等各类宣传阵地,组织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引导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是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完善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三是协调搞好交通、水利、供电等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村社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督促指导村社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指导帮助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协助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公开。

  回顾总结近一段时期的工作,我们为尕拉村的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按照“驻点村不脱贫,工作队不撤离”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好、打胜尕拉村精准扶贫攻坚这一硬战。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驻村帮扶工作日记精选3篇

2.2017年驻村工作日记汇总

3.干部驻村工作日记优秀一篇

4.2016年驻村干部工作日记

5.下乡驻村2016民情日记范文【优秀篇】

6.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3篇

7.驻村干部民情日记精选6篇

8.2016年精选驻村扶贫日记

9.一名精准扶贫联点干部的驻村工作日记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