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7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

发布时间:2017-01-12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数以百计的干涸的河床和峡谷,河床上布满了洪水冲刷的痕迹。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火星上洪水的咆哮。

  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有能留住呢?

  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这仍然是一个谜。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材解读

  一、认识课文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第一自然段通过地球与火星相比较得出“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接着根据照片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然后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出声明而火星却不能。

  张敬义老师指出这篇说明文在语言表述上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具有强烈的探究性——“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具有特殊的情感性——“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诞生了。”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避免把本文上成科学课,有必要认识一下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多关注科学知识,了解地球,感受科学,养成观察生活、热爱科学的习惯,树立科学意识。

  (2)指导学生参与到科技学习、了解的活动中去,并在其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科学上的问题,学习对科学技术中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大胆的设想。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与火星的异同点,初步理解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了解一些科学上的基本知识。

  (2)知道一些不同情况下引发的地理情况是不同的,明白事物是有发展经过和演变的。知道地球、火星、乃至宇宙间的个体都是存在差异性的。让其明白大群体下的小个体是有差异的。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健全的思考体系,对科学的认知体系有个了解,让同学们知道科学中也存在许多未知。并且让其有一个辨证的思考模式,让同学们透过课本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都有这样一个辨证的思想。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的。以“探究科学”、“研究地理”等活动,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性。并进行实际调查,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地球,并让其知道地球上现在印发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告诉同学们要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科学家”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方面知识的丰富,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三、教学处理

  依据题目处理课堂教学:借助学生相对熟悉的地球(课件展示丰富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来认识与它孪生的兄弟“火星”。他们的共同点是曾经都“有水有生命”。然后具体学习相关段落,抓住具体的语句证实这个共同点。再学习它们之间现在很大的不同:地球依然有水有生命,火星只有干涸的河床。最后学习末一段引导学生科学猜想、科学探索“如果火星地表下有水,是否就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怎样生存的?”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关于“火星”的认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的,具有理性客观的“说明性”特点。

  以上解读,借用了部分资料,本人水平有限,思考不是很深入。恳请大家谈!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

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课文

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早》课文

4.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海伦·凯勒》课文

5.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暖流》课文

6.五年级语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同步练习

7.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星-地球的 孪生兄弟》教学设计

8.五年级下册第7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

9.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7爱如茉莉》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