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棒打洪教》优秀教案及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7-12-07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林冲棒打洪教》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水浒传》第八回,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过招并打败了他。全文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第二段写柴进招待林冲,适逢洪教头来访。自以为是的洪教头瞧不起林冲,并执意要与他比武。第三段写详细描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场面,最终林冲巧妙打败洪教头。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肖。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学情分析】

  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水浒传》的第八回改写成的。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逼真。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从课文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对水浒人物并不陌生,但大部分是通过电视媒介认识的,缺少建立在语言文字上的人物形象。在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从课文描述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词语,理解“依草附木、拨草寻蛇”等词语。通过对人物对话、动作、外表等描写的朗读品味,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力目标:以体会林冲“忍让”、洪教头“狂妄”等性格特点为重点,学习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概括人物个性特点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人物对话、动作、外表等描写的朗读品味,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法、学法】

  本课设计力求采用不同层次的指导朗读,在读题目,读外貌,读语言,读动作中通过比较再结合想象、表演,在朗读中理解林冲的谦虚、知礼、忍让,洪教头的狂妄、无礼、骄横,深刻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以四大名著为主题,师生、生生开展知识问答、“你说我猜”活动,营造古典名著学习氛围。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创景谈话,引入林冲。

  (播放课件:音画视听“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教师评书引入: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奸臣当道,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今天,咱先表一人,(对着图说),此人东京汴梁人士,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官至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人送外号——豹子头。此人姓甚名谁?(板书:林冲)

  2、出示课文所处章节,揭题,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课件出示):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板书课题:23 林冲棒打洪教头

  指导读题:突出林冲读好课题,突出洪教头读好课题。

  3、质疑,梳理学习目标。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①林冲为什么要打洪教头?②怎样打?③结果怎样? 你说我猜

  看视频

  全班齐答

  学生齐读

  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课前让学生对《水浒传》的故事人物有大体的了解。

  从学生熟悉的《好汉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汇报学习所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自学课文

  学生汇报学习所得。 引导学生带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进文本,潜心于文本。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读外貌,品个性。

  (1)出示句子,教师引读:且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学生接读)

  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2)这副模样来者不善!咱们好好读出人物的外貌。

  谁再来读,让我们见识见识他的尊容?

  (3)读到此处,洪教头给我们怎样的印象?

  (傲慢、自以为是、狂妄……)好一个人前人后,百步威风的主儿!将同学们所说的词语归纳起来,那就是:狂妄!(板书)就这么读,(再读)洪教头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

  2、读语言,品个性。

  (1)出示文字,自由朗读。

  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2)千古美文,要老老实实地走进去,逐字逐句读。先让我们细读第一句——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a、理解“何故”。谁再来读,体会这“何故”?

  b、理解“厚待”,如何厚待?谁再读,体会这如此的厚待?

  c、对林冲“何故”如此“厚待”?这难免让洪教头再次疑惑。读,体会疑惑。

  d、引读:

  柴进呀,柴大庄主,你怎么能厚待这个脸上刺着金印的“犯人”!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再读!——

  洪教头真是疑惑满腹。那就请你扮演洪教头,带着你的层层疑问,再好好问问柴进!——

  过渡:听洪教头这么一问,柴进赶忙解释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3)出示第二句——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a、数一数,这句话中洪教头给林冲起了多少外号?

  (流配的犯人、依草附木、冒称武师、骗吃骗喝)

  相机理解词语“依草附木”的意思。学习理解这类词语的的方法。

  b、呵呵,一共四个称呼。每一个外号都是冷嘲热讽,想想洪教头该怎么一字一顿地数落挖苦林冲?

  (4)出示第三句——

  过渡:听到洪教头如此反问,咄咄逼人,柴进又解释道——“你可别小瞧了他呀!”没想到这句话没能让洪教头幡然醒悟,冷静下来,反倒是火上浇油——

  a、指名加上动作读: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b、展开想象,除了跳起来说,还可以怎么说?

  c、那真是青筋暴起!看来,洪教头对林冲,可是一百二十个不满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起立,一起来读!

  过渡:这正是,怒从身边起,恨向胆边生!瞧,洪教头从疑问到反问,到问都不问了,干脆,直接叫板。听,这声音就在我们耳边连珠炮似地响起来了,连起来再读!

  d、读到此处,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

  (板书“无礼”、“骄横”。)

  (5)出示第四句,理解,理解林冲的谦虚、知礼、忍让。

  过渡:面对如此狂妄、无礼、骄横的洪教头,而林冲只说了两个字——

  出示:不敢

  这“不敢”一个嫌不够,又重复了一遍——

  出示:不敢,不敢。

  这两个“不敢”林冲是“连说”的——

  出示: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虽说自己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可山外有人,洪教头毕竟也是教头,怎能造次?于是林冲连说——引读:

  我们听到态度如此“谦虚”。(板书“谦虚”。)

  想到人家是柴进的老师呀,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个礼节我懂啊,于是林冲连说——

  我听出是一份“知礼”。(板书)

  想到自己是个犯人,已经连遭不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忍着吧,于是林冲连说——

  多么忍让的林冲呀!(板书“忍让”)

  过渡:按理说,既然人家林冲不接招,这个故事就该结束了,可这好客的柴进又将了一军——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这人要露脸,墙城都挡不住。这场比武宛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这要是李逵,肯定也跟着喝道“来来来”,我怕你这鸟人怎地!可林冲的反应呢?

  (6)出示句子: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林冲是“只好”说这句话的,

  一读:我听出了被逼无奈、迫不得已。

  二读:我又听出了无可奈何的忍让啊。

  三读(加上动作):读出谦虚、知礼、忍让

  3、读动作,品个性。

  过渡: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一场打斗在所难免!让我们自由朗读他们打斗的动作,看看他们打了几个回合?

  (1)课件出示: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换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a、听你们读,那可真是“人如猛虎,棒赛欢龙”我们先看第一回合----

  ①“把火烧天”是个怎样的招式?(学生做动作)(举着棒在头顶,像熊熊燃烧的火把,滚滚而来,扑向林冲)把这个动作送到动作中去,再读这个招式!

  ②“拨草寻蛇”又是个怎样的招式?(师生互动)(拿着棒对着洪教头的腰扫过去)

  ③把这两个招式送进第一回合,加上动作表演。

  (2)胜负未分,怎能罢手?一起来看第二回合,(这一退也是一种忍让啊,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

  接着齐读第三回合。

  这场打斗不过三个回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精彩的瞬间。(出示视频)

  学生齐读

  指名读

  指名汇报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读

  理解词语

  感情朗读

  齐读

  齐读

  学生勾画词语

  理解词语

  学生加上动作读。

  学生想象,自由朗读。

  学生加上动作自由朗读。

  指名汇报

  指名读

  指名读

  指名读

  指名读

  指名读

  指名读

  学生自由读。

  学生做动作

  师生互动

  齐读第三回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三学段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采用不同层次的指导朗读,在读题目,读外貌,读语言,读动作中通过比较再结合想象、表演,在朗读中理解林冲的谦虚、知礼、忍让,洪教头的狂妄、无礼、骄横,深刻体会人物的内心。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洪教头回到家里一定很不平静,请大家写几句话,题目就是《林教头的内心独白》。

  2、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掌握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下节课我们还可能了解到人物的命运。这正是——

  昔日东京豹子头,一朝落难走沧州。

  佐借梁王三巡酒,开枷应战洪教头。

  一横一退复一扫,棒打狂徒见惭羞。

  今日英雄千般忍,他年名震泰山东。

  3、今天我们仅仅走进“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个小小的章回。课后好好读读《水浒传》。有人说:“别一部书,读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百读不厌!”朗读百年《水浒》,理解百位英雄,发现百味人生。

  写一写

  学生齐读

  推荐课外读物

  让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林冲棒打洪教》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使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愧而去。

  全文共八个自段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大段。即1节,写林冲被押解沧州来到柴进庄上;2至7节,详写林冲被迫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8节,写洪教头败给了林冲,满面羞愧而去。人物描写细腻传神,故事曲折动人,读来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根据大纲要求及学生认知水平,制订本课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文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林冲和洪教头二人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林冲的沉稳 与洪教头的狂躁。

  教学难点: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评价人物特点。

  二、 说教法

  1、根据第一教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等任务,我选择“导学反馈法”进行教学,其步骤为“导向――导学――反馈”。导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导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实践。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大组交流评议、书面练习等活动。反馈:是指在重点内容导学以后的相对集中的评价和分析。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反映出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及时给予点拨或示范,使学生的学习逐步到位,逐步深化。

  2、本人根据第二教时“读议全文,分析评价人物特点,复述课文”等任务,采用“四步导读法”,把第一教时看作是“四步导读”的第一步――初读、感知内容。循着其思路接下去导学:细读,品析词句――精读,揣摩写法――熟读,积累运用。

  3、第三教时拓展延伸阶段,我采用“自读――积累”教学法:明确目标,课外自读,交流检查,摘录积累。

  三、 说学法

  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特色,我在三节课中分别授给学生如下几种学法:

  1、利用工具书和学查“无字字典”读懂读顺课文。

  2、根据学习目标,分步逐渐深入读书法。

  3、广泛阅读,巧妙积累法,收集信息,丰富自己。

  四、 说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先提出学习目标:扫除字词障碍,读懂读顺课文,给课文分段。采用“导学反馈法”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读读、划划、议议。为第二、三教时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环节略)

  第二教时,采用“四步导读”法教学。具体环节如下:

  1、复习巩固,引入正题。

  这一过程让学生听写生字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给学生留下印象,为“细读”做好准备。

  2、细读课文,分析评价人物特点

  这过程指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描写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品味来把握人物特点。这里主要切忌提问太多、太碎、太杂。用一两个问题统领整个学习过程,捕捉住学生的思维“焦点”。比如,可以让学生围绕“林冲的谦和忍让及其他的武艺高强”去读书探究,品析词句。看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3、精读课文,揣摩写法

  这一过程主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美”,揣摩其绝妙的写法。可以组织学生赏析精彩的语段并细细体味传神之处。从中吸取习作“营养”。

  4、熟读好词佳句,积累运用有机结合

  这一过程主要组织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好词佳句背下来,并交流说明原因,接着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借助第一教时研究的段落提纲。

  第三教时,采用“自读――积累”教学法。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水浒传”方面的书,并要求每人要记牢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或水浒人物的趣事。在课堂上进行讲故事竞赛。课内外密切结合,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