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的期盼》教案(苏教版必修四)

发布时间:2017-01-04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倾听的要素,学会倾听,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听到的信息。

  2、通过活动体验,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初步学会欣赏广播作 品。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

  教学难点:

  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读一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

  (师读)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店里又跑出一个人……不久,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开过。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也没有说。

  (投影,给出信息)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

  2、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

  3、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想行窃。( )

  4、后来从店里跑出来的人是个伙计。( )

  5、警车呼啸着从珠宝店门口开过只是在巡逻。( )

  6、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

  二、倾听文本

  1.出示第一段录音剪辑(从“毛女士:我在东直门卖货……”到“陈先生:……并不是咱不孝顺”),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出所听到的客观信息,能概括复述录音中两位人物的说话内容。

  2.倾听不仅仅是对声音信息的捕捉,对于一段相对完整的录音还需要加以分析判断,明确声音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出示第二段录音剪辑(从“出高先生给画眉鸟洗澡的声音”到“出逗鸟声、鸟叫声压混”)。

  听完录音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在这段录音中有哪些主要信息?(2)录音里是怎么说的呢?

  3.倾听不仅仅是客观信息的接收与筛选,它还需要我们关注客观信息背后的内容,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出示第三段录音剪辑(从“记者:我认识这样一位老人……”到“……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

  听完录音解决三个问题:(1)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叙述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2)在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录音最后说“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这里的“仍”字表现出了老人的什么心理?联系前一段录音中那位“拿鸟当孙子”的老人的心理说说为什么。

  4.课题名为《白发的期盼》,你认为“白发”的“期盼”是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理解“白发的期盼”呢?出示第四段录音剪辑(从“魏先生:我爸临去世的那年春节……”到结束)。

  结合录音回答问题,并说说:魏先生理解自己父亲晚年的行为举动吗?他是如何做的呢?

  三、课堂小结

  在人际交往中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人们获得尊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它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作为一种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思考,才能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会倾听,我们首先要有一个专注的态度,要听仔细;要有一个适当的方法,要习惯记。保证听到并传达出的客观信息完整和准确。其次是要能对所有客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择要梳理,学会信息归类与整合。第三要能情感参与,正确理解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阅读文本,对比倾听

  学生直接面对文本,阅读最后一段录音内容,并再次出示录音。就声音的感染力、声响的生命力、真实感等方面与文本文字作比较,体会广播作品的特殊魅力。

  五、作业

  自由选择一段电影录音剪辑,仔细倾听并把听到的内容和感受写下来与同伴交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