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24  编辑:pinda 手机版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解开“我”与“地坛”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史铁生“荒芜冷落——生机盎然——活力永存”的心路历程。

  2、能力目标:学习史铁生在此文本中采用的语言形式,期待今后作文中运用之。

  3、思想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要好好地活着。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解开“我”与“地坛”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史铁生“荒芜冷落——生机盎然——活力永存”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学习史铁生在此文本中采用的语言形式,期待今后作文中运用之。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找出史铁生的心路历程,教师不断启发和点拨。同时让学生们不断训练句式的表达,以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

  教学过程:

  一、由海子诗歌《活在珍贵的人间》导入

  幻灯出示: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容易,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所有,相信未来,热爱生命,食指如是说。但有时当我们身处险境和绝望境地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有一种逃离与消沉,那么人应该怎样活呢?本单元的课文告诉我们答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史铁生是怎样最终对生命的阐悟与释然的呢?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我们来看看史铁生与地坛是怎样地联系在一起的呢?

  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一)、初步感知,整理基础

  今天我们学《我与地坛(节选)》,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条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请大家花几分钟默读这篇文章。(对照词语手册中的生字词注音)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请大家说说,残废了的史铁生最后为什么没有选择死?(以此问题理顺全文总思路)

  教师明确:(1)、求生的本能。(2)、在地坛中思考了“要不要死”“为什么生”“应该怎样活”三个问题。

  2、教范读第六节。(强化记忆,为下面的学生朗读作铺垫。)

  最后得出结论:

  “要不要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为什么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怎样活”——在地坛中得到启示。

  3、怎样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明确: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悲痛之后,作者从地坛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将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领会深意

  (一)、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以此问题,引出学生对于两者共同点的思考,并且也顺带引入了史铁生的个人介绍。)

  明确:史铁生之所以选择地坛而不是天坛之类,那是因为他跟地坛之间有许多共同点。此时,史铁生这个人的遭遇,正如同被冷落的地坛一样,都是荒芜的,在感情上觉得是被社会遗弃的,两者在精神上是共通的。

  出示幻灯:

  史铁生的个人遭遇:

  从小生长在北京城。

  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8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去陕北农村插队落户。

  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二)、

  1、地坛的景物有些怎样的特点?它们都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明确: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总结: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的。比如“剥蚀”了“浮夸”,“淡褪”了“炫耀”,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史铁生在地坛里看到哪些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生命意识?

  教师明确:

  (第五自然段中: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停。

  总结: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3、朗读六个“譬如”章节,品味语言,感悟心灵。

  教师明确: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总结:如果说第五段的景物史铁生还是带着苦闷在看,那么这六个“譬如”中的苦闷,怕是已经少很多了吧。感情色彩已经发生了变化。

  4、从这六个譬如中我们来感受史铁生的“语言形式”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这些句子相当有艺术性,而且其中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也是别出心裁的,比如雨燕把天地叫喊得苍凉,暴雨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再比如,味道是熨帖而微苦的,等等,这些新奇的搭配,放到试卷上,叫病句,放到作品中,那就叫文学。史铁生的语言是一种繁复的美。可模仿。

  5、史铁生对死这个问题最终想通来自对自然的启发、自己的思考,但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对他的影响。试着阅读写母亲的部分,思考:文章标题是“我与地坛”,但第二部分是写母亲,母亲与地坛之间又有着什么共通的东西呢?

  教师明确:大地是母亲,母亲是大地。

  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母亲是我生命的依托。

  地坛历尽沧桑,母亲饱受磨难。

  地坛沉默,母亲不语。

  不但作者与地坛有相似性,母亲与地坛也有相似性,由此看来,第一部分不仅仅有铺垫的作用,作者也赋予了地坛以更多的内涵,荒芜的陈迹处处散发着生命的火花,闪耀着灵性的光辉。“我”、“母亲”、“地坛”三个“意象”组成了这样的“意境”:风风雨雨中,地坛安详而忠实地等候着我;日日夜夜里,母亲焦灼而惊恐地牵挂着我。

  地坛给了我生命的不屈意志,也见证了母爱的无私伟大。作者正是通过感悟地坛而解读母亲。

  6、“哀莫大于心死”,但就本文而言,却是“痛莫大于心不死”,你看,儿子的不幸遭遇带给母亲深深的伤痛,母亲的过早去世留给儿子阵阵的苦痛。尤其令作者痛悔不已的是,母亲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为他惊恐而担忧;而当他渐渐地走出阴影,并且取得能让母亲欣慰的成就时,母亲却在49岁的年龄上告别了人世——“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对普通如我们一般的读者来说,阅读《我与地坛》,更能产生共鸣、产生强烈震撼的或许正是第二部分。是的,孩子的每一次自由都是母亲无尽的担忧,儿女的每一份磨难都是母亲加倍的伤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