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同步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09-06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导语: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温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下面是《老房子》同步练习及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练习。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徽州(huī)     尘嚣(xiāo)

  窗棂(línɡ) 唱棹转毂(hú)

  B.白垩(è) 糜财(mí)

  兵燹(xiǎn) 鳞次栉比(zhì)

  C.葱茏(lónɡ) 鸱吻(chī)

  舆服(yú) 胼手胝足(dǐ)

  D.逸散(yì) 坍圮(pǐ)

  僭越(zàn) 头角峥嵘(rónɡ)

  解析:A项,毂ǔ;C项,胝zhī;D项,僭jiàn。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作活动,都要积极反映人民心声,都要做到德艺双馨。

  B.“恶搞”红色经典,亵渎的是优秀文化,污染的是精神灵魂,蚕食的是真善美,是一种无聊浅薄、贻害无穷的恶劣行径。

  C.张家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都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银岩翠冠,远远看去,犹如放大的苏州园林。

  D.旅游路上人挤人,风景区里人看人,遍地不见“黄金”,只有疲惫周身:“黄金周”实行几年来,种种副面效应已经凸现。

  解析:D项,副-负。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________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二法门是________,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________以刚治之,终究大业未成,________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治之,最终降伏洪魔,造福苍生。

  A.孕育 因地制宜 妄想 反而

  B.蕴含 因势利导 希望 却

  C.蕴含 因势利导 妄想 反而

  D.孕育 因地制宜 希望 却

  解析: 蕴含:包含;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妄想:狂妄的打算;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某种情况。“反而”含有反面递进的意思,“却”仅仅是转折。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内采用原拆原建的办法,将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十幢老房子集中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代山庄。

  B.尽管曾多次参观此处山庄,但平心而论,我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山庄崭新雪白的外墙缺乏一种历史感。

  C.改革开放30年,廊坊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道路通衢绿树成荫,公园绿地星罗棋布,楼宇植被交相辉映。

  D.其实,“御雨”固然不差,但“非能费财而饰”却与事实大相径庭。

  解析: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应当用“相去甚远”。

  答案:D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有来生的话,我再也不做学生了。”说这话的是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孩子,他每天的作业都要做到晚上12点之前才能完成。

  B.一项调查表明:伦敦——这个拥有1200万人口和数千家工厂以及众多的医院、餐馆等的大城市每天向河中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水)高达418万立方。

  C.装砂的装砂,背袋的背袋,投掷的投掷……一场与洪水搏斗、为保卫大堤而战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D.他计划在今年写三个中篇、一个长篇。已完成一个中篇,秋天再完成两个;长篇,则要在年底以前加班突击了。

  解析:A项,句式杂糅;B项,“和”“以及”“等”合用,逻辑混乱;C项,成分赘余。

  答案:D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老 屋

  楚 岩

  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间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做成泥砖,陆续盖起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虽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中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大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万道红色或是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间的玻璃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事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他还住在那间破旧的老屋里,对我当时的新屋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老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6.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句,作者把老屋比作鸟巢,把“我”比作候鸟,每个星期六下午,“我”都要回家,可以和老伴相聚,睡个安稳觉,也可以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由此可以看出“我”对老屋的依恋。第二句,涉及两个对象,“我”和老屋,经不住时间的冲刷,都苍老了,落伍了,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由此可以看出“我”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答案:①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

  ②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

  7.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画线句是对“我”儿时生活的描写。“我”和伙伴戏水、放牛、捉鱼、骑牛晚归,典型的如诗如画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人恍入桃源。作者在此用优美清新的文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两个村童的快乐生活,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浓郁。从结构上看,画线句是“我”因访友而产生的联想,既可与上文所述“我”的苍老相对比,表达对儿时生活的留恋,又可与下文这位朋友的现状相对比,表达社会发展快、观念更新快之意。

  答案:①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②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③引起下文。

  8.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子的意思很明显,是说社会发展快,而作者正是通过农村房子新老的对比以及新老一辈观念的对比,把这一意思反映出来了。

  答案:①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②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③表现手法:对比。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开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新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解析:B项,所引用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作者用看似矛盾的感受表明农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项,对文中主题的理解有误。D项,文章末尾用朋友儿子的话印证了“我”对朋友新屋若干年后也会落伍的判断,把“我”镇住了的新屋因为未预留停车场已经被朋友的儿子斥为“历史文物”,可见社会发展很快,老一辈的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答案:AE

  三、语言运用(10分)

  10.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发。(4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去,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再瘦下来,才钻了出去。

  (1)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的能力。解答写启发类的题目,首先要把握文段主题。文段中狐狸为吃葡萄(得),先“瘦身”(失);吃肥后要钻出来,再次“瘦身”(失)。两次“瘦身”的结果(人生收获)在于:品尝到了葡萄的美味。得失的主题非常鲜明。然后,就可根据要求和文段内容组织答案了。

  答案:(1)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

  (2)人不能有贪欲,贪婪的人最终还是会两手空空。

  1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寒食节”下定义。(不超过50字)(6分)

  (1)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

  (2)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

  (3)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4)《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

  (5)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

  (6)寒食节虽不像端午节那样有名,但我国北方仍有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场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食节是我国北方每年在清明节前一天以不生烟火,只吃冷食的形式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的一个民间节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