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精读3篇

发布时间:2017-10-20  编辑:林仪 手机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由大文豪鲁迅先生写的千古名篇就犹如众星中的一轮皎洁的明月,分外灿烂夺目,它,流传了几个世纪,如今,依然被人们所赞颂,岁月丝毫没有抹去它身上的光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描写了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生活,第二大部分描写了他在三味书屋的生活。鲁迅先生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还有就是鲁迅先生通过对自己在私塾的学习生活的描写,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下面,我就先谈一谈百草园。百草园这段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自然段,也就是鲁迅先生描写百草园优美景色与有趣的动植物这段。

  当我读起这段描写时,我就禁不住陷入了一片憧憬当中,鲁迅先生把美丽的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他把整个百草园的美丽景色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读起这段文字时,我就像是亲身迈进了百草园,欣赏了百草园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树,还与众多昆虫一起快乐地玩耍嬉戏。我觉得这段文字描写得非常成功,描写得非常细致,其中还充分地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而这句“何首乌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就是一句写得相当好的比喻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就把拟人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了这里,是很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回读,细读,品味,也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从中也学到了许多,知道了怎样去写好文章。

  这一大段中鲁迅先生还描写了雪地捕鸟,讲述了美女蛇的故事,同样,都非常成功,都描写得淋漓尽致,都让我崇拜不已。

  在这描写百草园的一大段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热爱与不舍之情。

  而鲁迅先生的另一种生活,就是在三味书屋了: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鲁迅先生以一种与众不同,卓尔不群的写法描写了他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还批判了封建社会腐败的制度。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在这段里,鲁迅先生更是直接揭示了私塾老师对学生兴趣的阻止与扼杀,还有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腐败。鲁迅先生这段精彩的描写更是与前面百草园的快乐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哪里曾经是他的乐园。长大之后,他离开了他的乐园,被家人送到了三味书屋,开始了他另一种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得很成功,鲁迅先生以他精彩的文笔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巨大的财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2

  一九二七年,40多岁的鲁迅把《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更名为《朝花夕拾》,在其上发表了此前他的10篇散文,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情景事物呈现给了他人。相比于他杂文的严峻凛然、锋芒毕露、泼辣犀利、意味深长等特点,这些散文却透露着玲珑剔透、情趣盎然、细腻生动、鲜美可口(鲁迅自语,见《朝花夕拾》小引)的感觉。而我最为欣赏的则是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表现出的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是迄今为止我所读过的文章里最为清晰和强烈的。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如果让我仅从文笔角度欣赏它的话,我想,最为重要的就是作者从字里行间体现出的真性情。文章非常清晰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了自己所见的东西,即使在我们(当然,我指的是成人)看来,情趣了了,但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却显得趣味盎然。这也充分体现了鲁迅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热爱探求知识的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