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学资料《出师表》预习学案

发布时间:2017-12-07  编辑:林仪 手机版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先帝创建事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的原因,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的气势,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进谏的道路。

  要点:未半:隔宾语而作“创”的补语。

  崩:时指皇帝的死亡。

  殂:亡。不说死而说“崩殂”,是修辞上的讳饰法。

  诚:副词,作名词谓语“秋”的状语。

  存亡:实际上指“亡”。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是用判断句表示原因的单句,“者”以上是主语,“追”以下是谓语。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菲薄:形容词用作动词。

  原文:宫中府中,俱为—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翻译:宫里的人和朝廷内的人,都是一个整体,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如果有做坏事、触犯律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把他们有关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而使内外有不同的制度。

  要点:宫中:指皇宫中的侍臣。府中:指臣相府中的官员。

  “宫中府中”是借代辞格。

  陟罚臧否:四个并列的动词作主语。

  异同:实际上指“异”。

  付有司:付之于有司。

  异法:“异”,形容词作动词。

  原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翻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善良诚实,志向和心思都忠贞纯一,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以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实行,一定就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要点:志虑忠纯:主谓结构作谓语,相当一个形容词。

  是以:以是,因此。

  宫中之事:是“以”的宾语,因强调而提前。

  所广益:所字结构,指扩大增多的东西,即好处。

  广益,联合结构的动词。

  原文: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将军向宠,性情善良,做事公正,熟悉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可以拿来问问他,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各得其所。

  要点:试用于昔日:试用之于昔日。“用”的主语就是下文的“先帝”。

  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使”管“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优劣”是兼语。

  原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痛心和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干而且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是可以计算日子来等待的。

  要点: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两个代词“此”都是前面主语的同位语;两个所字结构,指代事情的原因。

  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