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上)语文期末归类复习: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17-12-16  编辑:林仪 手机版

  1 ,( 2004 年北京卷)读下面的诗,完成 ① , ②,③ 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 ① 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①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地一项事

  A,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红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 红梅生肌难抑,烂漫开放,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③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安香浮动月黄昏”,绝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绝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青《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青《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2, 阅读下列两首诗,回答①~⑤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 ① 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① 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①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前者运用了 ,后者运用了 。

  ②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表现了 的态度,后者表现了

  态度。

  ③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④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地一项是

  A, 贺诗中的“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比喻纷披下垂的柳条。

  B, 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

  C, 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呈浅黄色。“乱”“倚”“狂”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D, 曾诗中“解”读作“ji ě” ,意思是散开、抛洒。“清霜”指秋天肃杀的严霜。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飞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后,秋天的严霜将把柳叶剥得精光。

  ⑤关于这两首诗,分析解释不恰当地一项是

  A, 贺诗用梳妆打扮得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重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B, 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情”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以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

  C, 两首诗同为咏物诗,构思均与传统咏物诗相异。贺诗咏柳而不抒离别思乡感伤之事,曾诗咏柳而不咏柳,却反其意以喻小人,进行贬斥、嘲讽。

  D, 两首诗都为七言绝句,都以柳作喻,有深刻的寓意。贺诗颂扬了唐王朝兴盛、光明;曾诗抨击了北宋末年政治斗争的黑暗。

  3 ,(2004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①②题。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 ① ,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② ,余响入霜钟 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①, 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②,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4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①②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① 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②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5 ,(2004 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①②③题。

  赤壁

  杜庠(xi áng )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 à i )舳舻( zh ú l ú )。 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 ③ 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 j ī )鸥鸟满烟芜。

  【注】 ① 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连非常多的样子。舳:船尾。舻:船头。③曹瞒: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①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②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 ”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 ”一句同说一事。

  ② 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 字左右)

  6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 ①② 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说悠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 对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两首写的都是送别,送别的地点都是长江岸边。

  B, 严维之友是从江南渡江北上,李白之友是顺江而下。

  C, 严诗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的季节。

  D, 李诗用“烟花三月”点明送别是在拂柳如烟的春季。

  E ,严诗中有诗人出现,而李诗中则看不到诗人的形象。

  ③, 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 字左右)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①②③题。

  兰溪棹(zh ào 桨)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① ,该诗写的是 (季节)的情景。

  ② ,第二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兰溪水的 。第三、四句写的是

  的场面。

  ③ ,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却为什么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8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棉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①, 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②, 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更多相关文章:

1.2014-2015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2014-2015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3.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4.高中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5.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6.高一语文期末考复习笔记(成语部分)

7.高一语文期末复习:语言表达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