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郦道元《三峡》教案

发布时间:2017-12-06  编辑:林仪 手机版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背诵课文。

  2.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语言,背诵课文。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理解文意,积累语言。

  2.观看多媒体有关三峡的影音资料,感受三峡之美。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时期范阳今河北省涿鹿县人。散文家、地理学家。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郦范年少有为。郦范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来以他优秀的战略眼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迁到这里,担任过骑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冀县)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郦道元南(今洛阳)尹等职务。

  郦道元是一个忠于国家、忠心耿耿的人。汝南王元悦趁雍州刺史萧宝夤企图反叛之机,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去做关右大使,被拒.途中,萧宝夤派人把他和他弟弟道峻及两个儿子一同杀害。

  郦道元是一个治学求真的人。他收集大量资料引书437种,辑录了碑刻350种左右,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分析研究,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根溯源。

  他一生对中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中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一,二,……标出段落层次),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良:实在,的确,确实。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裳(cháng/shang):此处读第一种读音,意为“裙子”,后一种读音意为“衣裳”。

  二、整体理解

  第一部分:写山之奇险

  夏(湍急)

  第二部分:写水之特征 春、冬(清幽)

  秋(凄清 )

  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文意

  1.检查学生翻译情况

  2.强调重点语句的翻译

  白话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半夜,就看不见日月。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如遇到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比不上这么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又有悬泉和瀑布,飞流冲荡在岩崖。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很有趣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有三峡,属巫峡最长,猿猴叫几声,泪水湿衣裳!”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背诵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