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时间:2021-11-20 09:28: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开学至今已有四个星期,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怎样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实施到每一堂课程中,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心感困惑!到底怎样渗透新课程,是不是只要学生讲,老师在旁听就行了?为此,我翻阅了《数学课程标准》,知道现在的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新课标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一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二是引导学生用分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是经历单位“1”的举例和概括,感受数学的相对性。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本着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通过课堂中的情景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一、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一开始利用前几节课分数基础的知识,让学生知道今天学的知识和分数有关。以前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而今天学习的是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再让学生“平均分”,现在学生应该怎样分呢?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我一开始以复习引入的方法提问:同学们,中秋节马上要到了,老师想把一只月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但是,老师忘了怎么分了!你能帮我分出这只月饼的1/4吗?

  几乎所以的学生都举起手,并表示出自己回答问题的兴奋。这时,我突然又出示了另一道题:

  师:如图,请你根据以前学的知识,帮老师表示上图中的1/4。这时,我发现有许多学生一下子楞了。我接着又说,可以小组讨论,并在小组里交流你这样表示的理由。如果不能独立表示的,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老师的问题极及成功地贯彻了数学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与操作探究,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感受,而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通过全体学生的小组讨论,我适时的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反馈。{师:全班一起来交流一下,说说你们组是怎样表示1/4的?生1:第一幅图,把圆片对折两次,就平均分成了四份,把其中的一份涂成阴影,表示1/4。生2:第二幅图,划线把四个五角星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涂色表示1/4。生3:第三幅图,划线把八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表示1/4。}这时,我利用学生不同的归纳,特意对他们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师问:虽然都表示1/4,你发现有哪一些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重心汇聚到这里。让学生真正理解单个“1”和“整体1”的区别。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不但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也时时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在整节课中,我只是不慌不忙地组织和点拨,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分数,感到分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一次次的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正因为,对引入部分作了修改,找准了学生的起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学生有了自己探究和发表见解的欲望。

  二、利用成果,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喜悦

  其实,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而这节课另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在这一基础上,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以有的知识为生活服务。所以我一开始的教学目标就定为:在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单位“1”的含义,利用分数的意义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另外设计一个环节:{师:刚才4幅图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我们就用1/4表示,其余的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呢?生:用1/4表示。师:为什么可以用3/4表示,3/4表示什么意思?}。我这时的提问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意义来解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意义的用处。接着,我又问:{师:教室里你能找到哪些不同的分数?再我们生活中你有能举出哪些分数?}。这时,学生十分踊跃、积极讨论,在很短的时间内举出许多分数。并且,我发现了他们的学习的喜悦。一节课结束了,我从学生的表情中看到了我的收获。而新课改才刚刚开始,怎样把握好它的要求,还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一张圆形纸代替蛋糕,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只要对折就可以平均分。之后,让学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表示出其它图形的二分之一,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二分之一的表象。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二分之一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二分之一的含义。接下来我通过练习,自然引入四分之一。

  让学生进行类比迁移,自主认识四分之一,请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通过放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篇2

  一、找准学生的真实起点,有效组织教学

  在教材的编排中,是第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第一次正规的学习分数,但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创设所谓的生活情景,而是直接开门见山,从一句:“你们听说过分数吗?”导入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知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去探究新知。

  二、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三、设计层次性的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练习设计时,先利用看到法国国旗你想到了那些分数,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判断能否直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巩固分数产生的基础是必须平均分。利用色块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利用验证1/8 ,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在猜想以后要验证,并让学生明白,虽然只分成了两份,但平均分后照样可以用分数表示,进一步完善分数的意义,体现极限思想。

  我想通过一系列的练习的设计和安排,既可以巩固所学的新知,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四、注重完善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1/2时,从三个问题入手:(1)涂色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2)所有空白部分能用什么分数表示、(3)观察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由1/2表示,他们所表示的面积都一样大吗?通过这些问题为我们今后学习分率和找对应的量打下伏笔。从而不断地完善数学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我想课堂是精致的,它的精致来源于数学本身,也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 篇3

  本节课让学生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是重点,也是难点。课本主题图用游乐园的方式呈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是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首先多媒体课件呈现主题图,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你认为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接着有学生说:分数。又问你是怎么猜的?怎么想到分数的?生1:我看到了分西瓜。生2:我看到了分饼。学生通过主题图中呈现的分东西的画面能想到分数,说明学生对于分数已经有一点生活经验,只是缺少系统。在此基础上,我又用课件出示:2人平均分4个月饼,每人分几个?(2个)。怎么没有分数?继续展示分月饼的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个;再通过折纸加深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其含义;通过提炼语言使学生更加明确。接下来让学生动手表示出1/4就很容易了。学生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后,再比较两个分数(几分之一)的大小就不再是难题。学生不但能够比较出大小,而且能够从几分之一的含义进行解释。

  本节课有以下不足:认识1/2时,我让学生通过折纸表示1/2,折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并分别表示出了1/2,比较:每种图形形状大小都不相同,怎么都能表示1/2呢?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理解表示出1/2,这样不仅可以展现孩子的个性,还能促进学生交流,更能加深对1/2的理解。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12-16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10-19

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09-22

《社戏》课后反思09-13

《卖炭翁》课后反思09-13

《庐山的云雾》课后反思07-27

《壮丽的青春》课后反思11-22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模板(精选6篇)08-01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07-12

《秋天》的语文的课后反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