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涉江采芙蓉》教案

发布时间:2017-11-24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六首,这是一首游子的诗歌。全诗以游子的口吻抒发了对所思之人的想念。

  目标及其解析

  知识教育目标: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掌握通过形象和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歌的方法。《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为“芙蓉”,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重难点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涉江采芙蓉》诗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抒情主人公的性别的模糊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这首诗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诗歌进行形象分析,后两首诗歌还必须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其中关键是补充讲解一些古代常识。

  教学准备

  在本节课在补充讲解古代生活常识的教学过程中,准备使用ppt课件。因为使用ppt,有利于学生直观了解,帮助他们来理解诗歌内容。播放课文朗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在中国历朝历代中,都有代表自己文学最高成就的文学体裁,比如唐诗和宋词,特别是我国古代的诗歌经久不衰,那么大家知道诗歌的大致发展脉络吗?帮助学生回忆先秦诗歌发展。《诗经》→《楚辞》→汉乐府,汉朝除了乐府诗之外,大家还知道有一部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巨大的诗集吗?引出对《古诗十九首》的介绍。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 ,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三、诗歌鉴赏品味

  在对本诗的解读过程中,分两大模块进行分析。一是在内容、情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而是通过个性解读诗歌,对本诗作深入的探究。在第一模块中,设置一下环节:

  (一)、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听录音朗读、全班齐读、个别朗读,设置以下问题。

  学生:个别朗读指导,注意五言诗二三节奏的朗读技巧。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对描写性诗句进行拓展。

  (1)、分别指出这八句诗运用的表达方式。

  (2)、在记叙描写性的诗句中,试着发挥想象,讲述具体的故事画面;并试着分析其作用。(此问题在于拓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示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3)、归纳整理本诗的主要内容

  老师明确:(2)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3)是抒写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 。

  (二)、情感分析(设置问题难度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加深学生对本诗的理解。)

  (1)、本诗情感通过那几个句子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三)、艺术手法鉴赏

  1、环境描写句子作用

  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

  2、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作用

  意境高洁、清幽;

  四、深入探究

  1、学生质疑

  诗中的几个动作是否是同一个人所为?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涉江------女

  采芙蓉-----女

  环顾望乡-----男

  2、形象探讨与分析

  3、个性解读

  分别以女主人公;男主人公;男女主人公或者旁观者角度来讲述故事。

  4、比较阅读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西洲曲》

  采莲的是年少的

  女子,她们是荡

  着小船,唱着艳

  歌去的。

  《西洲曲》------热闹的画面

  《涉江采芙蓉》----以乐景衬哀情

  五、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 、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六、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由面及点、以点带面的问题,即通过引导学生对一类诗歌直观感受来学习一首诗,通过对一首诗的分析理解来了解一类诗歌,在求同寻异中鉴赏,并在其中注重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