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时间:2022-08-17 14:38: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精选1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1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题记

  请允许我使用无数东野迷心中的无冕之王《白夜行》的引言作为本文引言。

  这个寒假是过得多么有意义啊!在新装修好的零点书店,每天,我都能在书中与东野先生相见,在书店,靠在松软的沙发上,小酌一口咖啡,在浓浓的书香中如此惬意地看东野先生的书,乃人生一大乐事。

  每一本书中惊心动魄的案件,查清蛛丝马迹的侦察,一个个有理有据的推理,每一个犯罪者的心中是什么?我认为,有人之常情,有护友之心,有理想,有很多很多,就像《解忧杂货店》中所说的,人们心中破了个洞,那些美好的东西从洞里流了出来。

  在读东野先生的书时,又何尝不是与东野先生在对话呢?像《嫌疑人X的献身》里,东野先生仿佛也在与自己做斗争一般,读者心中的一个个疑问,都会在书中一一体现,一一解答。

  读东野先生的书时,又何尝不是在审视自己呢?在书中的一个个人就像极了我们所生存的这样的社会。而我,就宛如《解忧杂货店》中的翔太,平时沉默寡言,开心时开怀大笑,又像《白夜行》中的松浦和《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一样,为了朋友可以不顾一切。

  看东野先生的书,我才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思考着怎样才能把自己的人生装扮得五彩缤纷,不要将自己的时间所浪费。

  东野先生所写出的书:《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圣女的救济》......一个个故事中的推理,定是东野先生费尽心思想出来的。《圣女的救济》中那个杀手不经意中用一杯咖啡打开了汤川的推理,最后那杀手被捕了,汤川却说“这场战斗,警察输了,如果没有我,这就是一场完美的犯罪,这场犯罪只在理论上可行,现实中只能靠意外了,而这就是意外。”他手指着咖啡杯,“是啊,她在不经意中,创下了种种意外,导致了警察们头晕目眩,人们有在多少个意外中伤害了别人呢?”

  是啊,很多人在没有看过东野先生的书时,就只能说那是个写推理小说的人罢了!但是,当真正接触到他时,才发现书中的人多么像我们身边的人,他的小说常常令人沉思。

  所以,在这个寒假能认识并接触到东野圭吾先生就是我最有意义、也是最荣幸的事情了。

  最后,以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段话来与大家共勉:

  “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在哪里,可是换一个角度,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就是无限的可能。”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2

  这本书与其他推理小说不同,它主要讲了:三兄妹晚上偷偷跑出去看英仙座流星雨,回来时却发现双亲被杀,三兄妹的人生轨迹从此彻底改变。案子始终未破,逐渐被人忘记。年幼的他们无家可归,来到孤儿院,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艰难却有温暖。他们一天天长大,心中一直忘不了看流星的那个晚上。十四年过去,案子的追诉期越来越近了,三兄妹无意间发现命案当晚的人。最后,他们通过推理找出了凶手。

  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你想象得到吗?最大的孩子只有十三岁,最小的只有七岁。一般孩子在这种年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快快乐乐的,但这三个孩子却要面临父母被杀,身无分文的过日子,甚至没有寻求过任何人的帮助,而且就这样过了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间不管生活有多艰难,也不管回忆有多悲痛,但这三兄妹一直互相扶持着,互相鼓励着,不离不弃,也一直没忘记要帮父母报仇雪恨。我好几次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我被这三兄妹坚强、执着、不离不弃的精神给感染了,同时也被他们浓浓的亲情给打动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难道不要学习这三兄妹坚强、执着、不离不弃的精神吗?我觉得这都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地方,而也正是我们缺乏的。书中还曾提到过:“我们三人就像流星,毫无目标地飞逝,也不知在何处燃烧殆尽。但不论何时,都会有一根纽带将我们紧密相连:一定要手刃凶手!”我想,作者是想要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执着和不离不弃的精神都是最重要。但我认为:亲情比执着、不离不弃的精神更重要!

  对于东野先生笔下的故事,总是带着好奇去读。这个故事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迫不及待地读完,却迟迟不知该如何写这读后之感。

  这次的故事便与人心挂了钩,故事的真相令人咋舌。十四年前,坐落于横滨川的一家洋食屋,老板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可就在三人偷偷溜去看流星时,双亲已被杀害,成了背负仇恨的孤儿。十四年后,真相大白,谁曾想,凶手竟是十四年来热切“调查”双亲被杀案,并且兄妹三人极其信任的,为了儿子做手术的费用走到这一步的警察——柏原先生。

  猛然想起,九月去广州旅行,同行的朋友被脚下的虫子吓得上蹿下跳,却还不忘问我一句:“你不怕吗?”“我好像还没发现我害怕的动物是什么哎。”“你也是个奇葩了。”“可我觉得这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吧。”朋友愣了神,认真地回答我:“是啊,最可怕的是人心。”人心总是自私的,对他人恶意,对己人关切。但受过世人恶意的人,总是懂得善意的珍贵。

  漫漫十四年里,兄妹三人相依为命,遭受了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痛苦,在一次又一次的被人欺骗后,决定以“欺骗”报之以“桃李”。十四年后,哥哥功一理智敏锐;弟弟泰甫活泼百变,妹妹静奈风姿卓越,利用各自的长处成立了一个“诈骗团队”。而就在一次平常的任务中,化名的静奈认识了户神行成,他身上那份干净的纯真,深深地吸引了静奈。他懂得这份纯真的珍贵,是自己想要拥有,却无法拥有的东西。而在报以目的的接近户神的过程中,静奈距父母之死的'真相越来越近,似乎所有的现象都指向这位纯真之人的父亲。户神察觉到这一切后,却并未掩盖,而是站在兄妹三人的立场,查明了事件的真相。而这人间,未被世人恶意相待的人,永怀着一份令人羡嫉的纯真。这份纯真里潜藏着纯粹的善意,神户的作为,改变了兄妹三人的命运,买了三人计划好,由神户送于静奈的假戒指。完结了他们的最后一次“任务”,与静奈相恋。从此一切,归于平静。

  你问我为何着迷于东野笔下的一个个故事,因他讲的并不是逻辑清晰的案件推理思路,而是揭示着各类人心的本质。流星之绊,于我这里,便是璀璨行路中的荆棘,也意为数万人就有数万道路和人生要谱写,只因所“绊”不相像。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3

  我对东野圭吾的书一直很感兴趣,尤其喜欢他的侦探小说,如《白夜行》、《放学后》以及这本《新参者》。当我知道要看这本书的时候,兴奋得快要跳起来了,终于可以在暑假看一本自己真正想看的书了。

  这是一起发生在小传马町的凶杀案,死者是三井峰子,凶手是岸田要作。加贺通过在街上四处走访,了解到了许多江户的传统文化,逐渐发现蛛丝马迹,并利用这些蛛丝马迹找出了真凶,让真相大白。

  这本书讲了很多个故事,很真实,和现实相近,让人十分感动。

  一开始写仙贝店里的菜穗、文孝和聪子之间发生的事。聪子生病了,菜穗为了照顾她做了许多自己不擅长的事,充分体现了菜穗对聪子的爱。还有就是文孝隐瞒了聪子得了癌症的事实,反而骗了她,不正是之前讲的“善意的谎言”吗?

  接下来讲的是料亭里修平了解到老板与老板娘之间的事。老板有了外遇,还自以为很厉害,让老板娘十分无奈,却理解他的天真,不就是讲的维护家庭和睦吗?

  后面还讲了钟表店、陶瓷店的事,但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凶手一家的事。

  弘毅为了自己对话剧的爱好离家出走,峰子为了实现翻译家的梦想离婚了,直弘为了事业同意了。这似乎是一个走不到一起的家庭。但他们也相互关心,相互在意着对方。岸田为了偿还儿子的债务而贪污,为了隐瞒而杀了峰子,而克哉和玲子却丝毫不知,依然过得很奢侈。其实这么多的事情讲的就只有一个字“家”。家人们相互照顾、相互关心。即使是撒谎、贪污、甚至是杀人都在所不惜,为了家人愿意赴汤蹈火。

  这个案子破解的得令我匪夷所思,明明没有做什么事情,只是在街上四处转转,四处找人聊天,却能将一件棘手的案件破解。也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仔细琢磨、慢慢享受这个过程,最终打造出一件艺术品,令同行刮目相看。

  破案破得如此有艺术,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4

  手上刚读完的《解忧杂货店》,这还真是一部“非东野圭吾式”的东野圭吾作品啊。这部作品里没有罪案,没有侦探,而是和《火影忍者》一样,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为主题的作品。然而这部毫无推理元素的小说却是继《白夜行》之后,又一部能够给我的灵魂以深刻震撼的作品。

  如果说《白夜行》是在地狱中行走,只能以头顶上微弱的星光来温暖自己的旅程的话,那么《解忧杂货店》就是在晴好的日子里泛舟湖上的美好时光,那些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的细节:被风吹皱的水面、远处不知名的野花传来的淡淡香气、清澈的水底下轻轻舞动的水草,还有错船而过时陌生人微微颔首的微笑,都是组成这个幸福画面的必备元素,也是不能轻易舍弃的羁绊,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样。

  故事的开头,三个因为偷的车抛锚,只能在天亮之前暂避到废弃的杂货店里的无业青年,无意中在店里的牛奶箱里接到了一封来自于过去的咨询信。原来这个杂货店在三十多年前,是一家能够解决任何烦恼的杂货店,晚年丧偶的店主因为一封封求助的来信,重新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因缘际会,店主去世之后的来信,就这样来到了他们的手中。而那种被人信任和需要的感觉,是他们在很久以来都没有感受过的,因此,他们开始提笔,以“浪矢杂货店”的名义给人回信——尽管错别字很多,语气也粗鲁不文,但是他们和浪矢爷爷一样,是真心对待这些信的。

  因为男友身患癌症,在参加奥运集训和陪伴男友的选择中迷茫的“月兔小姐”;为了音乐梦想漂泊异乡数年的“鱼店音乐人”,在看到老迈患病的父亲之后不知何去何从;家庭遭逢巨变,原本是高帅富的“保罗?列侬”,即将和父母踏上逃债的不归路,对父母、未来,和曾经喜欢的披头士都丧失了信心;还有想尽快解决养父母的经济窘境,不知道该不该去做陪酒小姐的“迷途的小狗”……一封封来自过去的困惑通过牛奶箱来到了现在,不知不觉的,这些信改变了过去那些人的人生,也改变了信箱这头三个青年的人生。

  如果故事这么一个个讲下去的话,这本书会变成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虽然也可称为佳作,但是毕竟失之凌乱。然而这可是东野圭吾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的作品啊,因此他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角度来分别讲述这四个故事,分开看独立成章,连起来又对情节起到了层层推进的作用。四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隐隐的和“浪矢杂货店”以及孤儿院“丸光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间每个人不经意间的选择和行为,都像投入水面的石子一样,造成了持续不断的涟漪,这些涟漪不断扩大,渐渐形成了牢不可破的羁绊,过去未来终于交汇。

  翔太、敦也、幸平,他们三个人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充满了愤怒和抵触的情绪,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感啊,曾经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是这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吧,甚至有的人现在还陷在这种情绪中不能自拔。总有那么一些日子,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失焦的,虽然不像火影里的鸣人和我爱罗,是因为没有亲人、不被认可而带来的失落和孤寂,但是我们感受到的孤寂并不会因此少了半分。因为不被人需要而找不到存在感,因为力量太小而无能为力的挫败感逼得我们要发狂,所以我们拼命地想抓住一些什么,来确定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一些可以帮我们找到自己是谁的羁绊。

  曾几何时,我认为所有的羁绊都是沉重的负担,我曾经幻想过要是我是个孤儿,没有人管我我该多么的自由。高二会考压力最大的时候,我甚至有过一次短暂的离家出走的经历。早上我背着书包装作要去上学的样子,实际上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了一张到邻市的客车票,两个多小时之后,我就坐在邻市一家大公园里开始看书,心里压根没有接下来的打算。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有孩子缠着爸妈买冰淇淋,有妈妈把孩子圈在怀里一起滑滑梯,有街头画家再给一家三口画画像,看着看着,我才觉得自己有多么傻,我迅速地回车站买了一张票回家,装作是刚刚放学的样子。我爸妈照旧抱怨说我太不让他们省心,可是往常只觉厌烦的我满心都是失而复得的甜蜜。

  所以每当看到火影里的鸣人、我爱罗和宁次等人,是那么努力地想要去获得属于自己的羁绊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年任性的我。然而也就是那时,我才终于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会让你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也会让你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意义,是它让我们不再孤独,是它成为了我们一生都愿意去背负的、甜蜜的负担。

  浪矢爷爷曾经和他的儿子说,“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这就像抛硬币一样,把硬币抛到空中的时候,也是有了选择的时候。他们只是迷途的羔羊,手中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回信的人只要点出他们的羁绊所在,他们就知道该如何走下去。但是敦也他们三个人则是一张白纸,因为没有羁绊,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地图是一张白纸,这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这是浪矢爷爷最后回复的一封咨询信,是给未来这三位接班人的信。经由这封信,他们也终于厘清了自己身上隐形的羁绊,并且心甘情愿地背负起这甜蜜的负担——为所有需要自己的、相信自己的人去努力,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就要努力证明自己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变成会令别人需要和相信的存在,这就是他们所选择的路,也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5

  彷徨之刃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写的一部小说,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长峰重树的独女长峰绘摩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青年掳走,并被凌虐致死,他们甚至还把这个过程拍成了视频。在长峰重树悲愤交加的时候却得知凶手是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他准备自己动手结束凶手的生命。

  这个故事的结局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它抛给了大家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究竟该不该获得法律的保护,如果保护了他们,那么被害人的正义又由何人来伸张。在小说中,有一个收留长峰重树的旅店女老板,发现了他的身份,但是没有揭穿他而是慢慢地向帮助他的方向倾斜。这不是普通的帮助,这是在帮他杀人,帮他犯罪,但是,可怕的是,在看小说的过程中,大多数读者也会不由自主地赞同长峰重树的做法,起码是持理解态度的。其实大家都对这个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产生了怀疑。正义到底是什么?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到底意义何在?对于任何性质的未成年犯罪都要宽大处理吗?我们其实也在彷徨。

  最后,故事是以悲剧结尾,长峰重树自己死了,在整个过程中他是一个双重受害者,而真正的凶手却逍遥法外。

  刑法的目的是什么,在学界是存在争议的。在我国,有学者认为刑法的目的是保护人民与惩罚犯罪并重,有的学者则认为以保护人民为目的,惩罚犯罪不是独立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学者从实质出发认为刑法的目的就是保护法益,这也为广大秉持结果无价值论的学者们所接受,自然相应的持行为无价值论学者们还主张保护规范秩序价值也是刑法的目的之一。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学说,刑法的目的终究是保护而不是惩罚,惩罚只是作为手段而存在。因此所有把手段作为目的的行为都是本末倒置的。报复主义刑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占据主流位臵的一种学说。报复主义刑法将刑法作为报复犯罪的一种工具,报复就是其最终目的,其本身也是一种恶的表现,只是由于国家权威性和对犯罪之恶的憎恨所以其恶性被人们所认可。这种报复式的刑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犯罪问题,而只是将私人报复上升为国家报复,无法跳脱犯罪、报复、反报的死循环。所以可以说,单纯的报复可能可以寻求一时的慰藉,但是毫无意义。

  那这么看来是否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亲属就无法从法律中寻求到正义的抚慰了呢?这一点,东野圭吾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文中有一段描写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年轻警察真野对着前任上司久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您认为神秘密报者(向主人公提供复仇线索的人)的所作所为正确吗?您觉得那就是正义吗?”久冢是这么答到的:“这要怎么说呢?因为最后的结局是这样,所以或许不能说是正确的吧。但是密告者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结果会如何呢?真的会有比较好的结果吗?菅野和伴崎被捕,经过形式上的惩役后,立刻又可以重返社会,然后他们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接二连三的,还会有长峰绘摩变成尸体漂浮在河面上。这就是幸福的结局吗?”接着,久冢又补充到,“我们都无法回答,当我们面对孩子遭到杀害的父母,有谁能告诉他们说这是法律的规定,请您忍耐吧!

  当生命以及身体法益一旦侵害基本无法恢复,无论对罪犯如何惩罚失去的生命也无法挽回。此时最优的结果是什么?此时最优的结果无非是通过对犯罪人的改造使其认识错误忏悔错误,进而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这才是对被害人与被害人家属最大的慰藉,同时也是刑法保护法益之目的与刑罚预防犯罪之目的之间的最好统一。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6

  看完了《白夜行》,决定写点什么纪念一下。

  在白夜行之前看了东野圭吾的另一个作品《嫌疑犯X的献身》,感觉还不错,把数学geek塑造成情圣的情况比较少见,咋一看还挺有新鲜感。第一遍属于粗粗浏览,情节至上,总感觉细节好像没那么经得起推敲。同房说白夜行更加震撼于是紧接着看了,看完《白夜行》,我终于意识到,东野圭吾不是那种流于猎奇、推理或者惊悚的小说家,他的书不能按我所理解的探案小说的套路来解读。

  为何文字作为古老的信息载体,在电视大荧屏甚至3ds max等视觉系传媒工具发明之后仍然屹立不倒,为何电视剧电影充斥生活的今天,由一个个字节组合而成的小说依旧流行,为何每当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播出后总会引发原著党和电视党的争论。显然,文字对人们有独特的吸引力,它的独一无二在于,它有太多暗示性和可能性。

  《白夜行》被拍成了电视电影,作者君自然而然要虚心请教一下度娘啦,粗粗浏览了一下各种版本的三次元《白夜行》,我知道它们带来的震撼,绝对比不上一次元文字的娓娓叙述,而且是,远远比不上。

  一直到最后,我都无法相信杀人的竟然是雪穗和亮司。我知道这两个小孩有问题,但在东野圭吾笔下,似乎每一个人都有问题。我一路阅读,一路看雪穗虚假而优雅地活着,我一直在等,等作者来个绝地翻盘,把雪穗的伪装撕碎,她加诸于那些无辜女孩子的耻辱,必须一一偿还。而我绝没有把她和十八年前的谋杀案联系起来。而亮司,看他踩着命运的刀刃而行,看他活在光鲜亮丽的社会的背面——黑暗脏臭腐朽不堪的底层,看他冷笑,看他鄙夷,我对这个人物简直又爱又怕。我在期待这两条全然不同的主线相交,两个由一桩无头案联系起来的悲惨家庭的孩子,他们现在是云泥之别,东野要怎么让他们产生交集?

  一直到最后几章,由老刑警口中得知了,雪穗有一个“枪虾和虾虎鱼”一般共生的人,并直言这个人是亮司。这才明白,这两个小孩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雪穗身边发生的种种有了合理的解释,而在亮司线屡屡出现剽窃案也有了不言自明的回答。原著从头到尾没有两人的直接互动,知道老刑警的一句话,读者才知道,原来雪穗和亮司,早已将彼此深深刻入了生命的轨道。

  明白了真相之后,我对雪穗和亮司根本提不起一丝恨意,尽管他们杀了很多人,尽管雪穗在成为美佳的继母之后对还是小孩子的美佳故技重施……我真的恨不起来!因为他们遭受的是最残忍的背叛和最无情的漠视——来自于最亲的人。我认为命运加诸于雪穗身上的屈辱,重到几乎可以抵消她所犯过的全部罪行。

  关于第一场和第二场谋杀,也就是亮司父亲和送货员的死,我无法谴责雪穗和亮司,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挣扎着活下去,努力不被人欺辱。之后接二连三的不幸,都源于这两个小孩早早被扭曲了的心理。

  东野对真相并没有过多着墨,他留给我们无限推想的空间,两个小孩是如何杀死这些人的?他们之间如何联系,或者有没有过联系?他们的童年到底如何?包括雪穗母亲的死是自杀还是谋杀都没有定论。

  我认为,亮司的心理还是有迹可循的,从他对待友彦的态度就知道了。从头到尾,他没有背叛过友彦,甚至有那么几回保护了他,从此可以窥见亮司心底被他自己囚禁起来,不能见天日的善良。我相信亮司不是没有人性,他把感情全部寄托在了雪穗身上。他面对雪穗时怀有怎样的感情?对父亲行为的愧疚和羞耻,对雪穗遭遇的同情和爱护,或许还有担心害怕。雪穗是他无尽黑夜的光,他活着,就是为了她。然而他和雪穗的感情是从罪恶的土壤里开出来的花,再美,再纯粹,也是带着原罪而生的,不可见光的——于是他们无法相见更不敢相认。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终于明白了雪穗说过的这段话的真正意思,也明白了《白夜行》书名的奥秘,作为读者犹且心伤,两个主人公的内心如何,我根本想都不敢想。雪穗对亮司的态度,除了以上那段似是而非的剖白,雪穗本人在书中没有任何表露。但从旁人的叙述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雪穗和亮司小时候是好朋友,他们会一起去图书馆,亮司还会给雪穗剪纸。个人认为雪穗的感情埋藏得比亮司还要深,亮司是刻意避开和雪穗的关系,而雪穗早已经把隐藏当成习惯了。作者将雪穗刻画成貌美聪慧,极有教养的女子,在我眼里,她的外表有多光鲜,内心就得承受多大的痛苦,痛着痛着,她就麻木了。

  “那时,我比现在的你更小,真的还是孩子。但是,恶魔不会因为你是孩子就放过你。而且,恶魔还不止一个……”

  雪穗的话冷静而淡漠,她才是那个把自己困死在心墙之中的人,她对所有的人都持有高度戒备,她没有朋友——一个也没有,唯一能够依靠的亮司和她一样也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她才是从头到尾最痛苦,最疲惫的那个人。

  作者君我无法再进一步评判或者揣测雪穗这个人物,关于“童妓”这个群体,我知道的不多。看过类似的宣传展,天涯也曾经有帖子讲述这个晦暗无光的群体,但都没有像东野圭吾笔下的雪穗一样让我震动并且恐怖。

  我们都能理解,有过被亲生母亲卖作童妓经历的孩子心理必然不会健康到哪里去,但他们能扭曲到什么地步,谁也讲不清楚。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重点不是破案探案,而是雪穗和亮司两个小孩的成长史。知道真相的作者君,回想起雪穗的每一次出场,每一句话语心都疼得不得了——简直是惨无人道的摧残,那些在雪穗身上犯下过罪恶的人,必须下拔舌地狱。

  日本作家似乎特别擅长描写人的恶,尖锐而大胆,血淋淋直戳戳地把黑暗捧到读者眼前。雪穗和亮司,我觉得应该不是主谋和帮凶的关系,而是两个人出于对自己或者对方的防护对外界做出了过激的反抗。他们杀人、利用他人、盗窃、侵犯少女……对所有有威胁的人动用一切手段抹杀掉。我跟朋友讲述了白夜行的情节,朋友说,无论如何他们的杀人行为无法原谅。而我却因为,当你所承受的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粗暴地反抗乃是人的天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耶稣基督,栖息在我们心底的,是人性而非神性。当罪恶延伸到法律和社会都无法拯救的灰色地带,奋起反抗难道还必须受指责?雪穗被亲生母亲背叛,究其原因是贫穷。亮司目睹着父母毫不避讳的相互背叛,究其原因是父母的冷漠。这都是难以改变的。

  雪穗依靠美色和示弱几乎利用了身边所有的男人,但她没有爱上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从江利子口中我们知道,高宫诚,也就是雪穗的第一任丈夫并非雪穗最爱的人。而雪穗的第二任丈夫几乎毫无疑问是奔着雪穗那层伪装的壳去的,就像是之前来源不断的各种追求者一样,雪穗没有理由突然爱上这个男人。毫无疑问,彼此知根知底相互扶持的亮司才是雪穗心中独一无二的爱人——但他们之间只能以悲剧结束。在罪恶的泥沼中挣扎了太久,他们都是该死的,但他们又都不想死。亮司没有拉着雪穗一起下地狱,他把活下去的机会让给了雪穗。亮司的愿望是“在白天走路”,他背负着罪恶在污垢中生活了近三十年,最后为了保护雪穗而自杀。雪穗的太阳没有了,共生的伙伴没有了,纵使她可以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亮司身上,悲观地推测她距离死亡也不远了。亮司死的时候,雪穗转身离开,没有回头看过一眼,但作者写道“雪穗正沿着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没有亮司的雪穗只剩下行尸走肉,而整部作品也完结于此。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7

  《恶意》是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96年首次出版。

  《恶意》讲述的是作家在出国前一晚被杀,警方很快锁定了凶手,但事情的真相绝非如此。其主体部分表现为第一人称不定内聚焦型叙述,并充分体现了内聚焦叙述的特点。故事在结尾戛然而止,使得读者不能迅速从叙事语篇的指示中心中抽离出来,这种抽离的缺失往往会更加引人深思,更能体会小说的主题,即人性的恶意。

  小说开始以野野口修第一人称的口吻叙事,由邻居家的猫之死开篇,讲述畅销书作家日高在移居加拿大前一天被人杀死在家中的故事。负责侦破此案的加贺恭一郎很快就根据现场发现的烟头以及同为作家的死者好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确定野野口修就是凶手,然而加贺发现野野口修的口供有几处故意疏漏的地方而且野野口修始终不肯透露作案动机,只求速死。通过野野口修留下的细微线索,加贺发现原来野野口修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日高发现好友与妻子初美有暧昧关系并以此为要挟强迫野野口修成为自己的影子写手,从而成为畅销书作家。而此时野野口修身患不治之症,他忍辱负重为了维护已经过世的初美的名誉隐瞒了杀害日高的动机。可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

  《恶意》这本书也断断续续看完了,或许正如作者所说,人心的恶意永远让人难测。东野圭吾的许多小说都写了最亲密的朋友往往最后反目成仇。正如《毕业》、《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等。喜欢东野圭吾这样的小说风格,也恰恰说明了因为喜爱所以喜欢。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8

  这几天,看了一部小说,东野奎吾的《嫌疑人X人的献身》。这是一部悬疑小说,也是东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篇都是戏,关注书中的每个细节,边看边烧脑,到最后一刻,结局虽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了。小说描绘了各色人物,天才型的数学家石神,物理学家汤川,自然还有脑子偶尔在线的警察草薙,女主人公是一位漂亮的,带着17岁女儿独自生活的前陪酒女郎靖子。故事从靖子与女儿失手杀死前夫富樫开始。

  相信有很多看过这部小说的人,会无法理解石神对靖子爱。为了没有感情互动的靖子,他用下半生作约定。如果没有汤川,石神将成功悍卫爱人。但是,有汤川,这场较量石神输得很彻底。这种爱,是超越肉体的灵魂之爱,这份爱孤独而沉重,它只与石神自己有关。

  记得电影第三种爱情有一个桥段,男配问女主,爱情有哪三种,女主回答:合法,违法,无法。石神这种爱,属于什么,我想,是无法。爱情两字,拆开来看,先有爱,才有情,爱是主观的,情是两个人互为倾心而产生的客观存在。石神只有爱,没有情。他是个自卑的男人,生活无望,工作无趣,明显老于同龄人。他有理想,有才华,渐渐地埋没于生活里。他封闭了自己,甚至准备结束生命,直到他看到靖子母女明亮的眼睛,重又拾起生活的信心。对于靖子,他自始自终没有表达过心意,从一开始,他的爱就是卑微的。

  如果,故事是另一种结局,石神成功了,他和靖子逃脱了这一切。他们俩会在一起吗?我想不会。爱情的种子,在两颗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无法生根发芽。石神爱靖子,爱的是他对生的向往,靖子是他心目中完美女性的替代。这种爱,与靖子无关。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9

  《宿命》是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亦是他学做生涯的分水岭——从这部作品开始,他的笔锋日趋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

  这本书的情节环环相扣,每一个时间点的背景均不容有误,故事的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这部涉及脑科学的推理小说,从主人公的孩提时代开始,涉及两代,讲主人公与一个十余年来彼此敌对却又互相牵挂的宿敌,被一起突发的凶杀案联系到一起。两人均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却是不同类型的人。主人公勇作,无论是读书、运动、绘画、书法均几乎不曾落在人后,成绩也是经过许多的努力才得到第一的宝座。但是,瓜生晃彦却轻松地夺走了它。虽然他们在不同的班,但是他们的视线总是会落在对方的身上,在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即使他们不曾讲过一句话。命运总是爱捉弄人,两个互看不顺眼的人却被命运之线无形地紧紧地绑在一起。勇作在案件中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女友,对方已是晃彦的妻子了——宿敌的妻子!案中,他查到了自己儿时很喜欢的早苗姐姐,知道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不幸。到最后,他知道了案件的始末,却无法取得证据逮捕宿敌!

  事情不会总是跟着人的意愿发展,越不愿见到的人却联系得越紧,其实这也是生命的趣味!在小说中,反应出了社会的阴暗面、关注社会、探讨人性。为了脑科学的研究,文中的研究人员不惜斥巨资请处于社会底层、生活困难的平民参与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实验,将一块相当于“定时炸弹”的晶片植入脑中,精神不太清醒的早苗,从红砖医院跳楼去世,没有人去询问理由、没有人去追究这是社会的冷漠!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10

  刚刚阅读完东野圭吾的《幻夜》,故事的从头到尾的确让人读来有种再读《白夜行》的感觉,讲述的都是互相依存的两个人有着同样不愿企及的过往并不断的不择手段去掩饰过去以及满足自己的愿望,并且到最后同样都变成了一桩在无人可以破解的谜题,但是幻夜有别于白夜行的地方在于只有雅也是完完全全的受害者,而美冬是从头到尾掌控者,而亮司和雪穗却是真正意味上的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讲,幻夜的情节更加多变,转折更多,但也因此显得更加突兀,没有白夜行的草蛇灰线,而且人物的塑造不是太实际,这里特指新海美冬,有些刻画过度,她强大的判断力,精神魄力,以及对感情的淡化能力都有点神乎其神,最后在这本里还留下了我的遗憾,我到最后都没能读出美冬变成美冬的动机,加藤的死也十分让人痛心,对于资本化的当今,甚至警察也变得麻木不仁,只把调查案件当作工作而不是责任,对于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安抚其家属的损失,甚至没有自己的一次升职重要,正是在这个让人寒心的黑暗里,加藤就像那孤独但坚定的闪光,这样的人最后却没有英雄凯旋,而是作为最后一名陪葬者死在了这个迷里,可见东野极尽文字的锋芒去揭露这个社会的惨淡。

  在看了这么多本推理之后,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其实稍微想深一点就会发现,其实推理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一个极简的过程,推理小说在情节发展上充满了巧合性,但从现实出发真正的巧合,或者说真正的突发情况被一省再省,意思是在每到情节发展的转折或是人物的某种行动真正的阻碍往往被忽略,前者成就其推理,后者成就其小说。果然看待这点上不需要用太过现实的眼光来看待。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11

  看完《幻夜》很生气,忍不住来吐槽。

  看之前已经听说幻夜是白夜行的姊妹篇,写法和白夜行大致相同,只是情节和犯案手法各方面都更加的直白,不需要自己脑补拼凑,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直到知道美冬是假的以后,开始感觉到不舒服,看到结局的时候直接犯恶心。

  在不知道美冬是假的时候,我已经拿美冬和雪穗进行了对比。一样完美的外貌和精湛的演技,只是“美冬”做的事情更加拙劣,像一个变质、只模仿到皮囊的赝品。看的时候已经觉得“美冬”比雪穗低了一个层次。

  看到"美冬"其实是假的以后,才恍然大悟,她做的一切才变得顺理成章。

  我个人还是坚定认为"美冬"=雪穗,只不过是退化版的。看到很多解析说美冬还是美冬,只是整了容,没办法认同这个观点,漏洞太多了。

  看完白夜行的时候,我对亮司的死耿耿于怀。虽然雪穗做了很多坏事,但是她还是值得心疼的,她的童年促使她变成了这样,唯一一个依靠也没了,真的是一个绝望的结局。虽然做坏事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私心还是希望他俩有个童话的结局。

  看完幻夜,我只觉得她值得被枪毙一百遍。

  她变了,也有可能这才是她的本性。

  我觉得东野圭吾说不要把幻夜当成白夜行的续篇,只是怕读者心里崩塌吧,更像是"你可以相信童话",一个善意的谎言。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12

  最近一直在看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读来让人欲罢不能。之前拒绝看外国的小说,总是怕看不到精华,自打看了几部东野圭吾的小说后发现,结构才是他的精华,一部普通的小说,可是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竟然熠熠生辉,大师就是大师,不得不服。

  看东野圭吾的第一本小说是《白夜行》,确实被故事结构震撼到了。男女主人公从头到尾正面没有见面描写,没有任何交谈,都是独立成线,但是只有读到最后,才能感叹原来是这么不容易,读完却还有很多不能明白的地方,需要多次反复的感受,也许有些问题到现在都不能回到。

  第二本小说是《红手指》,讲述一部家庭伦理的简单推理案件,其实过程很简单,但是值得反思。大师对于社会,家庭,人文的洞悉非常敏锐,值得我们去品味。也正是因为看了这本书,发现很迷恋书中过的“加贺恭一郎”,于是在网上搜好了“加贺”系列,准备一本本的从头看。加贺是个温柔,善良但是又能够敏锐的洞悉一切的人,甚是喜欢,值得推荐阅读。

  十一月份一共看完了11本书,其中东野圭吾的书占了3本,现在已经把第4本放入自己的掌阅里,准备看起来,哈哈,不过不太建议晚上看,因为梦里会梦到,哈哈,逗你玩,看书去了!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 篇13

  拿起了几个月前买的一本《假面饭店》,作者出道二十五周年所创作的珍藏本,《假面饭店》没有《白夜行》给我的震撼,但这一次好奇心穿越我的身体,搜索了作者东野圭吾的资料,我决定看一看他早期的作品《放学后》。

  距离高中生活已经有十多年了,但还是能够通过他的作品去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比如青春期的反叛,师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发育时的爱情与友情,成长的迷惘,学业与择业的压力等等。故事中几位主要人物还是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人普通,被学生称为"机器"的男主前岛,因吸烟而被迫停学的叛逆少女阳子,学业优秀和反抗精神兼具的北条雅美等,东野用密室杀人等本格派的手法制造了悬疑的故事氛围,小说后半段的推理成分浓重,但同时也不乏主题表现。在我看来,东野还是非常社会派的推理作家,除此之外能在产量和质量上与他较量的新生代推理小说作家,我能想到的只有伊坂幸太郎了。

  之所以喜欢社会派的推理作家,是因为我觉得小说不仅要具备精彩好看这样的故事性要素,同时也需担起让人反思的社会责任。再来看看《放学后》,像前岛这样的男老师,好像就出现在自己身边,大学毕业后由于要去偏远的异地工作,于是迫于家人的压力和已有的人脉资源选择了教职的工作,有点内向木讷,不知如何与学生相处,把老师作为养家糊口的工作;因为与女友在生活中有差不多的爱好,于是结婚,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而当经历了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前岛开始怀疑这样的人生——拥有孩子并不会让自己快乐的人生,于是让自己的老婆打胎,在他看来孩子生来残忍,而这一残酷的行为栽下妻子作恶的种子。"我是差不多先生,我的差不多是天生,代表我很天真,也代表我是个贱人。"此时,无意识地哼起MC HotDog《差不多先生》,和前岛这样的男主融为一体。

  也许我现在所处的阶段和故事中的前岛最为贴切的,拥有相同的教师身份,时常也在这样的自我怀疑中摇摆不定,我所理解的教育既不是拔苗助长,也不是放飞自我,而是保持一种距离感——安全范围内的自由成长,度是最难把握的,比如与学生维系一种既亲密又威严的关系,如何去应对他们的请求。当然大学生和中学生还是有年龄阶段的稍许区别,但总的来说,面对人的工作真的不好做,特别是消费社会下的教育。偶尔也会有像前岛那样的恐孩症,主要恐以下几点:

  (一)收入太低,觉得自己养不起。

  (二)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与职业生涯有冲突,怕自己无法平衡好。

  (三)担心小孩不给力,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就像看到自己的学生不求上进,会有焦虑感。

  综上所述,责任太大,怕自己无法胜任。当然谁都无法断定未来的走向和人生的选项,就像我们猜不透故事的结尾,本书的结尾,也就是凶手的动机一直被许多书评人诟病,但我觉得从上下文语境中还是不难看出东野在书中想要表达——杀人动机,除了财权色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任何令人不爽事情都可能成为杀人动机,是啊,多么符合逻辑,因为这才是青春,青春的羽箭指向所有。

【读东野圭吾作品有感】相关文章:

读著名作家东野圭吾作品有感04-27

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有感06-05

东野圭吾作品经典语录03-26

读东野圭吾的书有感600字04-19

东野圭吾经典语录12-24

东野圭吾经典语录11-25

东野圭吾的经典语录11-22

东野圭吾名句摘录07-29

读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有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