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活动策划

发布时间:2017-05-25 18:46:45  编辑:林仪 手机版

   我 读 书 我 快 乐

  ——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我校将以“学生为主、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努力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辅的教育模式。用阅读引领成长,让书香飘满校园,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语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引导师生同建书香校园,推动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3、启动学校、班级、家庭小书房建设,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及召开家长会等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读书是最快乐的,让每一个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三、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四、活动主题

  养成读书习惯 创建书香校园

  五、活动口号

  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六、活动时间

  2013年2月——2013年12月

  七、活动措施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黄 慧(校长)

  副组长:杨天军(副校长)

  江丽艳(教务主任)

  苏喜梅(教研主任)

  柯艳丽(校长助理)

  向 东(教务助理)

  田华翠(后勤主任)

  向莉(少先队辅导员)

  成 员: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向东(教务助理)任办公室主任。

  各班学生也要成立相应的阅读活动兴趣小组。

  2、建设读书阵地

  布置充实“个人书橱”、“班级书角”、“学校书室”三级书库。

  每名学生在家中要整理一个独立的“小书柜”,专门存放自己的各类书籍,提倡在家中与父母共赏,与小伙伴共读;

  每个班级要组织好“捐一本好书”活动,完善班级读书角,选好图书管理员,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每学期购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图书管理员要负责教师和学生的图书借阅工作和图书推荐工作,每月拟出好书推荐目录。

  3、打造“书香班级”

  各班开辟并利用好“读书园地”。适当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读书的气氛,设置些“新书介绍”、“教你一招”、“阅读快递”、“优秀读后感”、“读书之星”、“班级读书大王”“小书迷”、“小书虫”等板块。

  办好一期板报黑板报:一至二年级由教师将黑板报办成“读书园地”;三至六年级由学生自主办好一期黑板报。学校由少先队组织办好一期相关的专刊。

  4、保证阅读时间

  强力推行“晨读”、“课前读”、“午读”、“晚读”、“双休日大阅读”, 确保每天自觉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晨读:利用每次语文晨读课前五分钟,开展“每日一言”活动,以“名人名言”、“古典诗词”、“好书简介”等板块,小组内或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心得(原安排为读英语的,就用英语诵读、交流相关板块内容)。

  利用每次语文晨读课堂时间背诵古诗、名篇、经典名句。

  课前读:利用上午每节课前3分钟诵读经典诗文。

  午读:饭后20分钟时间为自由阅读,进行好词佳句的整理,中高年级撰写读书笔记。

  晚读:补充阅读(或在语文老师安排下自主预习新课)。

  双休日大阅读:倡导“亲子家庭读书”的形式,由监护人坚持陪读并签字。

  5、准备“读书摘抄本”(亲子阅读记录卡)

  每名学生要记录自己在读书时学到的好词好句,三年级及以上要求每周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各班统一样本,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设计。

  6、发挥红领巾广播室作用

  学校开设“读书俱乐部”栏目。德育处牵头,在四至六年级中成立组织,暂定为每周三早餐时间播放20分钟经典诗文、好书介绍等。

  7、构建理想课堂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通过读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

  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周安排一堂阅读课,教师要认真准备,精心备课,要切实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至六年级要指导撰写读后感,进行阅读赏析。

  8、明确阅读要求

  学生每周至少选读3篇文章,作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写自己的读书体会),每周最少200字,可以根据年级不同适当调整。

  语文教师要求做到:一是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二是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查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可以通过全班交流的形式)。三是每学期有系统地安排读书活动。

  本学期阅读主题为“爱国爱校爱家乡,健康快乐成长”。

  9、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

  班级读书活动除了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以外,每两周各班的读书交流会(利用班会)应不少于一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组织展示汇报各自的阅读收获。如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好书介绍、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等各类读书活动,并做好记载。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10、邮寄一封阅读书信。

  各班结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省邮政局组织的湖北省第八届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利用传统的书信方式,要求每位学生给同学、老师、亲人、朋友邮寄一封书信,分享所读的书,倡导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利用学生身份,推动全民阅读活动。

  11、举办一次主题书画作品展。

  以学校为单位,每期举办一次校级书画作品展,本期拟计划在五月份举办一次“爱国爱校爱家乡,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的书画、作文展示。

  12、开展评比活动,建立读书活动的激励机制

  评选“书香班级”:营造书香教室,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学校给予表彰,各班要制定具体计划。学校也将以此评选教师中的“优秀组织者”。

  评选“读书明星”: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星级评比,评出读书明星,学校给予表彰。

  评选“书香家庭”:在学生家庭中开展“书香家庭”评比,让学生把书香带进家庭,共同营造读书氛围。

  八、活动安排

  1、活动发起阶段(2月中下旬)

  学校拟定方案,下发倡议书,制定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明星的具体评比标准;各班级完善图书角,确立上报班级图书管理员,建立阅读制度,开辟“读书园地”,利用班队会启动班级读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

  2、活动开展阶段(3—11月)

  各班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学校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督查、整改。并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和利用展板不间断地展示学生活动成果。

  3、总结表彰阶段(12—1月)

  收集资料、整理评比、总结表彰前一阶段涌现出的“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明星”、“优秀组织者”,发放奖品原则是“以书代奖”,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

  九、活动管理

  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黄 慧:主持全面工作,沟通协调,确保活动按要求顺利开展。

  杨天军:制定总体方案,发出倡议,主持召开相关会议并督办活动开展情况。

  江丽艳:检查班级读书角、黑板报及读书园地的布置和完善情况。

  组织活动实施,建立健全活动督导、评比、奖惩制度和机制,确保活动不停留在形式上,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苏喜梅:组织语文教师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撰写、交流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柯艳丽: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氛围。

  向 莉:组织成立“读书俱乐部”,学校展板设计。

  田华翠:负责活动开展中的财力支持。

  向 东:协助组织活动实施,并负责收集、整理文字资料。

  黄忠玉:采集、整理图片资料。

  班主任:活动中各项事宜的具体落实。

  2、加强检查

  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班的开展情况不定时抽查,整改存在的问题,商讨工作中的疏漏,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3、健全制度

  学校建立相关制度,激活机制,把各班“读书活动”情况详细记载,认真评选“优秀组织者”,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评估考核中。

  XX小学

 XX年2月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精彩抢先看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