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时间:2024-02-19 18:08:47 五年级 我要投稿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推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家乡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推荐】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有条小河,那里记录着我童年的快乐。

  她从我家后门流过,清澈见底,河中有小鱼游过,我和姐姐因此才有了嬉戏的场所。所以,我们经常在这里游戏。

  有一次,我和姐姐穿着漂亮的裙子从后门出去玩耍,一直走到小河边。把脚伸在小河里,有小鱼嬉戏。看着小鱼在我们脚边游来游去,我开心极了。忽然,我伸手想从河中捞出一条小鱼,小鱼明显被我哄骗了。在它反应过来时,我又将它放到水里。小鱼争大眼睛气呼呼的瞪着我。而我还笑呵呵的望着它,感觉它生气的时候好可爱。它仿佛对我的行为不满,又号召了所有的小鱼来咬我的脚。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而我却觉得很舒服......

  还有一回,我和姐姐来到河边,往“尖叫”瓶中接了些水,玩起了打水仗。我和姐姐的衣服都湿了。虽冻得不得了,心里却美滋滋的。姐姐很聪明,左一躲右一闪,身上起先没湿多少。而我在她的衬托下,就显得又呆又笨,只知道在原地一动不动的被水淋。不过,能安慰我的`是,最后姐姐身上也和我一样湿了。果不其然,回家后,我又一次成功的感冒了。

  这条河,是记录我童年欢乐的河。向我们的母亲一样陪我长大,所以,我又亲切地称他为母亲河。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2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武灶,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姓张名为卓楠,你们可以叫我“小楠”,希望你们可以玩得开心!

  春天,武灶的树一点点地抽出叶子,嫩嫩的,小小的,真像一个小娃娃。过了几天去看,叶子就长满了树枝,远看去,绿莹莹的一片,真漂亮。武灶的`车辆比较少,所以空气特别清新,再加上这些美景,真是让人神清气爽啊!春天的时候,去武灶的山里玩,绝对没错!那山里头特别凉爽,而且还有许多茶叶可以摘。茶叶长得非常茂盛,一堆叠在一堆上面,每次去摘茶叶都满载而归。再往里走,就到了茶花地带,红色的茶花犹如一团火焰在燃烧,绿得像翡翠一样的叶子衬托着茶花,茶花的花心比鸭蛋黄还黄,看了真让人爱不释手。

  枯燥的夏天里,我们武灶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大池塘,有许多人去那游泳,那儿的水,比在冰箱里冰过的还凉。大池塘的旁边还有一个小池塘,小池塘是专门用来观赏的。荷花把整个小池塘都给挤满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满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片片荷叶就像一个个大圆盘,小鱼经常在叶儿下面乘凉,这里的小鱼非常活跃,经常蹦出水面,好像在和游客们打招呼。

  秋天到了,桂花十里飘香,这话一点没错,在武灶,桂花香连十五里外都能闻到。菊花也是满地开,枫叶火红火红像熊熊燃烧的火海。

  冬天,武灶白雪皑皑,梅花犹如一个个小灯笼,在白雪中照耀了一切。

  这就是我的家乡,你们喜欢吗?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3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隆昌县,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是—舞龙,在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正月初八,家乡的舞龙表演特别隆重,也极有特色。

  这一天是县城出大龙的日子。全县十八个乡镇,就有十八条彩绸做成的大龙,游行于县城大街。四面八方。城里乡下,就连临近的市县的人们,都纷纷闻名赶来一睹热闹。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龙灯翩翩起舞,大家扶老携幼,源源不断地赶来。街道两旁的人欢呼着,簇拥着,赞叹着,有些人迫不及待,或是觉得不过瘾,居然向龙跑去,用手触摸着龙体,有的在龙腹下穿行,跳跃。据说摸了龙体可以让人免去病痛,给人带来好运。舞龙用的拜龙台建在城中心的人民广场。台后有两条十几米的彩龙相拥而成的柱子,更显得气势不凡。台上站着一排领导、贵宾,专门等着五彩龙来,给它们“点睛”。据说龙眼都由最高领导亲自点画。这足见画龙点睛的意义。

  演出最先是双凤的`两条凤,最后的龙市镇的大彩龙,先凤后龙,可见其龙凤呈祥的蕴意。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建设家园,把家乡的民风民俗继续传承下去。

五年级家乡的作文 篇4

  我家乡在揭阳市的揭西县的钱江,离汕头也挺近的,说潮汕话。这是个小农村,有不少民风民俗。也有不少特有的食物。如,冬天村民腌芥菜入瓮,叫“咸菜”;还有腌晒萝干,叫“菜脯”;热水泡乌橄榄和盐入瓮,叫“浸乌榄”。还有用甘草做的,甜的,很好吃,我经常偷吃,但是很开胃,害得我肚子疼。这些是传统的家常便菜,潮区人叫“杂咸”。把糯米粉,煮成稠糊捏成坯,包进芝麻、花生、糖、油炸后即成,潮区叫“软饼”。这是新年时做的。 粽子把浸过的糯米,配上花生、瘦肉、虾米、香菇,用竹叶包扎成棱形,煮熟后即成。芋头糖,把芋切成长方形条状,用花生油加糖熬制而成。是中秋佳节的一种甜食品。很小的'时候吃过,不喜欢,但慢慢地喜欢。酿豆腐, 以猪肉为主,加上少量虾米、马鲛咸鱼及蒜头,剁成肉酱,塞进豆腐里,用花生油煎炸或蒸煮,美味可口,风味独特。这些只要是我妈那一辈的或在上几辈的都会做。还有一种连我都会,只是改变了味道。具体什么名字我也不太清楚,把做好的陷用腐皮包成卷。家乡做的熟食不是一般的好吃。简直是回味无穷。

  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春节,因为非常热闹。

  大概是四岁多时。一大清早我就去了祠堂,看正在排练的舞狮。一进去,就只有我一个小孩。直到现在我还在想,我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进去呢?可能是因为爷爷吧,反正不太清楚!舞狮的叔叔们都很认真。

  过一会儿,就陆陆续续有人来了。然后就开始表演,首先是舞狮。其实广播还挺先进的,起码有喇叭。只见舞狮的一下子摇摇头,一下子蹬蹬尾,最后把狮的嘴巴打开,其实还蛮精彩的,只是我不会欣赏,但周围的人都在拍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出现了。突然像现在电视剧里的皇帝上朝一样,后面有两块很大的牌,高高的柱子,气势磅礴,整个会场很肃静。如果不是现在看了电视剧,我还不知道那是什么呢!然后更好看的出现了。一头大肥猪口里咬着苹果,一只羊,口里咬着个橘子,全场的肃静顿时被打破了。一看这阵势,就知道少不了分猪肉之类的事。看完这一切的我就觉得没意思了。都快要吃饭了,可没人管我,我就溜出去了。去祠堂后的玩,只听见人们在说猪的事。因为我跑出去了,所以具体吃什么我也不知道,但一定有软饼,酿豆腐,猪肉丸,猪肉馅。因为家乡不少猪,所以猪的菜觉对占70%以上。反正非常热闹,那些没去的人可就没口福了。其实我也只去过一次,一是因为太小了,二是因为我很小就来广州读书。

  过春节少不了红包,虽然都是十块,二十块,但因为几乎到处都是街坊邻居的,所以我们可以讨到不少钱。无聊时,我们小孩子一起玩,就会伸出手说;“恭喜发财,钱包拿来。”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了。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民风民俗,爱它的无忧无虑,爱它可以令我每天都快乐的能力。可惜我不在家乡长大,不了解它。就连家乡有村长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