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万年台游记作文

时间:2024-05-07 18:44:53 秀雯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万年台游记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万年台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万年台游记作文

  万年台游记作文 1

  巴渝多古镇。随着古镇旅游的热火,人们发现,凡是称得上是古镇的,大抵都具如下硬件:青石板长街,苍老的黄葛树,古旧的宅院,以及一座唱川戏用的万年台。其实万年台不只限于重庆地域,全国都有,其中最有名的,是鲁迅小说《社戏》中的一段描写:“屹立在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固然巴渝古镇的戏台前,是没有乌篷船的,但无论《社戏》中的戏台,还是我们本地的戏台,都叫万年台。戏曲是华夏民族的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戏台多建在寺庙和祠堂里;寺庙供神,祠堂祭祖,含“天人合一”、“人鬼同乐”之意。万年是吉祥的口彩,寓意绵延不绝、福寿无疆。万年台是一种缥缈的祈望,但随着世事沧桑,不少曾经热闹的集镇变得破败萧条,惟有万年台在风雨中保持着那份矜持、雍容与神圣,令人生景仰之情;这几乎是今天去到古镇的游客所共有的感受。

  我曾去到过本市的偏岩、走马、安居等古镇,有过这样的体会。不用说,重庆乡下的万年台唱的不是社戏,是川戏。这里为啥特地提到乡下呢?因川戏的'根在乡下。论年代,川戏的兴起与湖广填四川同步,由高腔、昆曲、胡琴、弹戏、灯戏融合而成的川戏,最早发端于巴蜀各地的乡镇,万年台由此而矗立。川戏班又称火把班、草台班子,最是接地气,也最是草根。

  30多年前,在王朝闻等戏曲理论大家的眼里,川戏作为全国几大主要剧种之一,论及编剧水平和唱词、对白的文学性,是水平最高的。比如说川剧折子戏《情探》,其作者是曾任过重庆东川书院山长、有“晩清第一词人”之称的赵熙。戏中有段“月儿髙”唱词,被戏曲界泰斗公推为词坛翘楚,还被选进我国大学文科教材,为当代学子所传诵。这段词是这样——“更阑静,夜色哀,月光如水浸楼台,透出了凄风一派。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

  如此绝妙好词是川剧的骄傲,是巴蜀乡间古镇一座座万年台的骄傲,这样的唱腔,是由飞檐翘角的万年台的川剧锣和丝竹管弦声中飘出来的。它永恒不变的飘漾在像我一样的重庆老人的记忆里。

  川戏唱词和对白中,运用了大量机智俏皮的歇后语和展言子儿。这不单体现在万年台上的演出中,更是镌刻在万年台的廊柱上。凡是万年台,两侧廊柱上必然有字,有对联,此为铁定的规矩。对联风趣,含哲理,经上百年风雨,成为今天的旅游者们摇头晃脑驻足欣赏的一大景观。这里不妨抄摘几句:“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一封书,二进宫,三击掌,四进士,五福堂,堂堂都摆千秋剑;六追车,七剪梅,八件衣,九莲灯,十王庙,庙庙皆立春秋碑。”“入园莫抢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想当年那段戏文未必如此,看今曰这般光景或者有之。”

  万年台游记作文 2

  刚领完成绩单,妈妈就打算带我和哥哥去附近哪里玩玩。正当我们愁眉未展时,老妈的“愁眉”却展开了:“前几天我们去你同学家店里理发时,他不是说万年台挺好玩的吗,还可以让他爸爸给我们当导游呢!”“对呀!”我一拍大腿,而后狡猾的了笑:“最重要的是——不要门票!哈哈哈哈!”“你这小坏蛋!”妈妈假装生气地嚷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晚上打点好行装,第二天便坐上陈叔叔的车上路了。

  在车上,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可不热闹!我好奇地瞪大眼睛朝车窗外看去。你瞧:那里有两头水牛,一头好像是妈妈,正站在岸上休息,一头好像是她的宝宝,正在妈妈的蹄下打滚儿呢!“快看快看!”我手指向一处大草地对妈妈喊道:“你看那儿,像不像‘哈尼梯田’!”“嘿!还挺像!”“哇!你看那山上,有好多全身都是白色的大鸟儿!好像丹顶鹤呀!真漂亮!”……

  “现在到万年台了,你们先下车,我把车停住。”“好的.。”一下车,我便看到了“万年台——安徽的‘小九寨沟’”的招牌,我怀着“小九寨沟”的名称将信将疑地走入景区。

  进入景区,我环视四周,发现这儿三面环山,只有一面通路,山上的竹子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漫步其间,感觉格外凉爽!“这里怎么这么凉快呢?”正当我在思考时,一阵响亮的水声打乱了我的思绪。“咦,这里难道还有溪流?”我寻找了起来,忽然发现一条被人踩过的小径,走下去,便看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清澈无比,溪石上的青苔都能看的清清楚楚。我拿着毛巾,往水里一摁,等浸湿后,再往脸上一擦,一股清凉顿时从我后脑勺凉到后脚跟!“你们快下来用溪水洗把脸,好凉快,比井水还凉快呢!”我“呼唤”道。“果然凉爽!”他们感叹道。等我们上来时,陈叔叔已经在一旁等候多时了。GO!来到阴凉处,仔细观察山上的竹林,就像一片绿色的林海,当一阵风吹来时,远远望去,就像一块水域上翻腾的波浪!真美!

  哗——”水声怎么这样大?难道下雨了?可是天上一滴雨也没有。循声走去,原来是一个小水坝呀!走近一看,咦?这水怎么是绿色的?难不成这山里的水都受到污染了?仔细一想,原来是山上竹林倒映的绿色,所以看去就是绿色的了,真奇妙!

  再往前走一截,只见陈叔叔把我们带到一个穿插于林间的一条小道里,“我们是去滴水洞。”陈叔叔说。走过“山路十八弯”,我们来到了滴水洞。“滴答……滴答……只见一个凹进去的小山洞里到处都在滴水,向上看去,原来是山上的水往山下流时,经过上面石头里的缝滴了下来。“哗—-—-”扭头看去,只见一条似帘子一般的水从山上倾泄下来,就像在梦里似的。登上一旁的岩石向上看去,只见一条瀑布从高空落下,瀑布后还有一个若隐若现的洞,看着这情景,让我不禁想到了“花果山水帘洞”。“这里面会不会有美猴王呢?”啊,大自然真神奇!游览完时已将近中午了,我们按原路返回,当我登上车准备离去时,还依依不舍的向窗外看去,希望能看上最后一眼。

  啊!安徽的“小九寨沟”,我爱你!啊!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爱你!

  万年台游记作文 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自然的敬畏,踏上了前往万年台的旅程。万年台,一个名字中蕴含着悠远历史与神秘气息的地方,它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也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枚珍贵印记。

  万年台位于群山环抱之中,仿佛是大地母亲精心雕琢的一件艺术品。随着蜿蜒的山路逐渐深入,四周的景色也悄然变化,从葱郁的林木到嶙峋的怪石,每一步都像是在翻阅一本自然界的百科全书。清晨的露珠在叶尖闪烁,鸟鸣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首生动的晨曲,让人心旷神怡。

  抵达山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一座古老的观景台静静矗立,仿佛是时间的守望者,见证了无数日升月落、四季更迭。这座万年台,据说已有千年的历史,古朴的石阶、斑驳的石柱,无不透露出岁月的痕迹。站在台上,俯瞰四周,云雾缭绕,山峦如海,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共享这份壮丽。

  在探索万年台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不少历史的碎片。一些古老的碑文,虽然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但依稀可以辨认出对这片土地的颂扬与祈福。这些文字,如同历史的低语,讲述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不禁对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心生敬意。我用手轻轻触摸那些冰冷的石刻,似乎能感受到从指尖传来的温度,那是时间的温度,也是文化的温度。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万年台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赞叹。山间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溪边野花烂漫,彩蝶飞舞,每一处都是自然最纯粹的表达。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这清新的空气和悦耳的水声带走,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夕阳西下,当最后一缕阳光洒在万年台上,整个世界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辉,美得不真实。在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此次万年台之旅,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历史与自然深刻感悟的旅程。它让我明白,无论是时间的流转还是自然的变迁,我们都是这个世界渺小而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尊重并保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万年台,这个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我心中,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

【万年台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千万年06-24

万年青,青万年作文05-02

三台山游记五年级作文09-19

升旗台作文05-24

古汉台作文01-27

回眸万年水07-08

苍穹星辰七万年06-10

一万年后07-10

回眸万年水07-08

万年的神农宫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