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素素

时间:2021-05-20 16:30:47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素素

素素1

  今天是重阳节,我还像平常那样早早的起床,走去“小桔灯”培训中心。

  到了“小桔灯”培训中心,同学疑惑的问我:“???,重阳节是什么呀?”我耐心地说:“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怎么样?没先到重阳节还有这样的故事吧!

素素2

  母亲是我的挚爱。我小时候母亲没打骂过,对我的教育方式都是以理服人。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排座位时,老师把我和七个男生排最后一排,并且当时我们班人数比较多,最后一排把走廊也给占了,后排的同学要么得从桌下钻,要么得从桌上翻过去。那时,我委屈的哭着回家了。母亲问其原因,我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母亲没有生气,反而问我,以前那个座位上坐过同学吗?我说:“坐过。”母亲就说:“是呀!每个座位都得轮流着坐,不能让别人永远坐坏座位,你不坐那儿,别人要是也不坐,老师就没法排座位了。”我听完母亲的话,哭声嘎然而至,委屈烟消云散,重新背上书包上学去了。

  一个星期天,我和母亲一起下地干活,劳累了一天,晚上全身的筋骨疼痛难忍。当时我想母亲整天没日没夜的干活,她肯定比我还要疼痛。一个念头涌上心头,第二天,我就大着胆子给母亲说:“妈妈,我不上学了,看您整天累成啥了,我不上学还能帮帮您,您一个人干,供养我们兄妹五人实在不容易。”母亲拉着我的手说:“娃呀!你看,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兄妹我谁也不偏不向,只要你们想上学,我都会支持的,现在我还年轻,我能干。年轻有福不算富,等我老了不能干的时候,你们都有本事了,那时我可是要享福啦,那叫老了有福,老来福。”母亲接着说:“有句俗语说,只亲戚、靠自己、不如个人立志气,就是丈夫有也得隔隔手。现在,你们兄妹都是和妈妈吃住在一起,等长大了,你就知道了,各人成各人的一家。不如自己学一身本事,自己吃不完、花不完,那时,我老了,不能干了,也该享你们的福了,那时有福就叫老来福!现在,你还是上学!我能干得了。”我眼里含满了泪水说:“妈妈,我去上学了。”我理解母亲的那份心。自此我发奋学习。没有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

  母亲尽管识字不多,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来说教,她有的是善良、正直、淳朴、勤劳……我们兄妹五人都完成了大学学业,现在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感谢母亲这位“预言家”!现在,无论去哪个孩子家都是私家车接来送往的,母亲感到很幸福。

  母亲是我的挚友,是她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有她的强力支持与热情鼓励,使我学会了自立、自强、自爱,她的教诲让我受用终生。

素素3

  我的妈妈非常朴素,且不爱打扮,经常穿一件白色衬衫,外面穿着一件黑色的外套。她常说:“这化妆品这么昂贵,还不如买点儿好吃的水果。”

  “叮铃铃”,随着一阵悦耳的放学铃声,我们一阵风似的冲出教室。回到家,我已累的汗流浃背,看见妈妈要出去,急忙拦住问:“妈妈,您这是要去哪儿啊?”妈妈回答到:“我去参加同学聚会呀!”“您难道不精心打扮打扮吗?”我问。妈妈说:“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聚会不用这么隆重吧。”“那可不行,人靠衣装,马靠鞍装。”我反驳到。“可我没有合适的礼服啊”妈妈说道。这时默默无言的爸爸终于发话:“今天我正好发工资,给你买一件礼服吧!”妈妈只好无奈地说:“那好吧!”

  到了商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的眼睛都挑花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很漂亮的服装店,一进店门,爸爸的眼前突然一亮,拿起一件黄色的连衣裙给我们看,我们都赞不绝口,爸爸把衣服拿过来给妈妈试穿。那件衣服好像天生是为妈妈做的,大小正合适,看上去又大气又漂亮,妈妈仿佛一下子变得年轻了许多。爸爸满意的点点头,马上走到收银台前,准备把它买下来。可妈妈走过来,一把按下了爸爸的手,拿起商标一看给爸爸看,边看边说:“你看看,这么贵?”说完,妈妈放下衣服,拉起我们正准备往外走,爸爸说:“干什么啊,就买这件吧,这么漂亮。”妈妈小声地说“这么贵,你买了我们还怎么生活啊,你买了我也不会穿。”说完拉着我和爸爸就走了。后来,我们陪着妈妈几乎把服装城里的服装店都逛完了,妈妈都没有挑到称心如意的衣服。原来,妈妈一选衣服都要看看商品的价钱看贵不贵。

  可妈妈对我们却从不吝啬。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出去玩,路过一个玩具店,我发现了一个很漂亮的泰迪熊玩具,它好可爱啊!一身棕色的毛发,脖子上还系着一个粉色的领结,我可喜欢它了!可妈妈平时那么节俭,会给我买吗?这时妈妈说“婧怡,该回家了。”可我却丝不动的盯着泰迪熊玩具。妈妈一眼就看出我喜欢这只玩具小熊,她跨进玩具店门,拿起玩具熊,付了钱把小熊送给我。后来我才明白妈妈买下这只小熊是为了给我过生日。

  “哎!妈妈你就不能对自己好一点吗?”

素素4

  从小时候开始,我便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特长。父母给我报了兴趣班,我去学朗诵,学画画,但始终觉得自己如何也学不好。

  不过,且不论朗诵,我首先羡慕起了那些会画的人。我一直想象力丰富,想了许多奇特的故事、人物,但一直没有表达出来的方式。我想画,但我的手一拿起画笔,就只能画出一些歪歪扭扭的线条,连人形都有些辨不出来。

  我十分失望,但我又觉得若是让我的想象随我入土,那世界就少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于是,我找到了写作。写作可比绘画更适合我,我可以心无旁骛地挥洒文字。而且我的一位导师说了一句话,正好符合我的思想:“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

  我感到宽心,更加确定了我的行文方向。但这时又有什么不对劲了——学校里的语文老师似乎从未关注过我的文章。

  每次听老师读同学的文章时,我都耐心地听着,华丽的词语,精妙的比喻,绚烂的想象......一篇读毕,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文中的成语、典故还在我脑子里回响。我当时没什么鉴赏力,但总认为这样的文章作者的功底一定很了得。

  我也想学,我尝试着往我的文章里添油加醋,加比喻、加拟人......可最后却造出了一个四不像——东施应该就是形容这种的。我更癫狂地想要加入那些华丽辞藻,可产出的却是更疯狂的四不像。

  我又有些失望了,一度认为写作也不适合我。直到某一天,我拜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才觉得一切都明朗了——凭什么我一定要去融入那些不适合我的文体?毫无疑问,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有一种奇妙的美感,而他也不曾用过什么花里胡哨的句子。我也没必要去在意语文老师怎么说——谁说语文老师的鉴赏能力就最高了?我尽可以认为语文老师没到我的水平,抑或是他不适合读我这种文章。

  我彻底地安下心来去写我自己的文章。这时候,语文老师也换了一位,变成了一个“鉴赏能力极高的人”。她刚来我们班的时候,便布置了一篇无命题作文。我照老样写下了一篇文章,第二天此文竟被老师在全班面前朗读。我有点儿奇怪,以为只是偶然。但之后接二连三地被当作范文,我这才有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觉。起初同学还笑我“孤陋寡闻,摸鱼成功”,但那位老师一次次地证明了我的价值,同学们的讥笑终于变成了尬笑,我也渐渐地拾回了自信。

  自此,我便偏安自己的“一隅”,写起了那些没什么漂亮话的文章。也许,像这样朴素的文章,才是最适合我的。

素素5

  春天无声无息的潜入那洋溢芬芳的花园。独踏一条幽径,观赏百花竞争的模样。

  正准备盘膝而坐时,一阵欢快、步履轻盈的脚步声如一曲怡人的小曲悠悠传入耳中。我一个身便躲在花草从中,不过一会儿,一个脸色枯黄、目光怯怯的小女孩映入眼帘。我为之一惊续而看见小女孩手中的康乃馨,我冷不丁地为小女孩捏一把冷汗,不久花园的主人走了出来。我害怕的遮住眼睛,不敢往外偷看一眼,心想小女孩一定很惶恐,花园的主人虽然愿意让人赏花但绝不容许她精心照顾的花被人所折断。但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她竟没有训斥小女孩,而是面容慈祥的问小女孩事情的由来。女孩抬起头看着那如阳光一般和蔼可亲的目光,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她看着女孩那我见犹怜的小摸样,忍不住伸手去抚摸那憔悴的脸蛋儿。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的在几近窒息之中过去了。没有人了解女孩心中的痛楚,女孩用破旧的衣服胡乱的抹了抹巴掌大的脸蛋上残留的泪珠。一件无比可怕的事情从女孩的口中道了出来。花园的主人不禁被这种事所震撼紧紧地搂住这具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轻盈不堪一握的身体。小女孩拍了拍她的背说:“阿姨,这朵美丽的康乃馨可不可以送给我?”她说,可以顺便我这有你些种子你也拿去吧。女孩脸上绽放出一个美丽的笑容顷刻间美的不可方物,如精灵一般走出了花园直到渐行渐远消失在角之中。我坐在小石桌前,我想一朵美丽的花儿正在最朴素的绽放,我似乎看见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纯洁、神圣的花静静地绽放着。

  年仅五岁的小女孩来到母亲的坟,双膝跪在坟前稚嫩的小手一点一点的扒开冰冷冷地泥土洒下春天的希望,一朵美丽的花儿静静地放在坟前,温热的泪珠顺过脸颊流淌在松散的泥土上刹那间所有的花儿都失色了,一朵康乃馨如慈母一般抚过世界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正着花园散步的我惊奇的发现在尘封已久的记忆之中逐渐朦胧、模糊的身影再一次出现了,我的心在此起彼伏、震颤着!女孩已经变成一个懂事乖巧的大女孩了,她捧着一束康乃馨重新潜入记忆中的花园,轻轻的放在小石桌上便悄悄地离开了。此时此刻康乃馨周身染上一圈美丽的光辉,对世界微笑,霎那间人的心灵之花怒放了!

素素6

  每当盛夏的时候,那些植物都像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着,那茂盛的大叶子绿得耀眼,在田间的小路旁,望不到边的绿色整整齐齐排列着,高大的玉米杆笔直地立着,成熟的玉米高高地擎着,让人看了之后就想去掰一个。

  当然非常贪玩的我是不会损失这个好机会的,所以我打算跑到地里摘点玉米,可是突然一抬眼看见了旁边满头大汗的乡村妇女,在这么热的天,她们只是戴了一个很旧的头巾,在头巾上面还沾满了野草,她们站在玉米地里,检查着有没有虫子。高高的玉米,没过了她们的花头巾。我突然觉着真的很惭愧,她们辛辛苦苦地种出玉米,我却想去不劳而获。如果我那样做了,她一定很伤心,今年如果没有好收成,她那么多汗岂不是白流?我们盐碱滩本来就不好种植什么东西,她们却种了这么多玉米,多么了不起。

  我的妈妈把车停在路边休息,看见旁边有几辆电动车慢慢驶过来,车上载着一个麻袋,里面全是玉米。我妈妈将她拦住,想买几个。当妈妈提出这个要求,那人先是不同意,深深的思索着。妈妈问她卖多少钱,她突然用别别扭扭的普通话说:“算了,这都是我们地里的,我们要回家吃的。这样吧,我不要钱了,拿几个给孩子吧。”说罢,她便捧着一些玉米塞到妈妈怀里,妈妈想给她钱,但她推辞不要,骑着车子走远了。

  看着这个阿姨远去的身影,我突然想到了上次去九如山的时候。那些山里的奶奶们,为了招待我们,一次次不很麻利地提着,两只装满山下清泉的暖水壶,从山下一直抬到山顶,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尝一尝她们家乡水的甜美,为了这,她们愿意顶着太阳一次次地上山,却一分不收。多么朴素而真挚的心啊!

  我坐在车里,透过车窗看到窗外的玉米田,脑海中浮现出她那饱经风霜的笑脸。“拿几个给孩子吧,”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一颗多么朴素而真诚的心啊,她们怀着一种真挚的感情对待我们,就像朋友。她这一席话,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乡下人的淳朴和乡下人的善良。

  这就是朴素的乡下人,他们有着善良淳朴的感情,让我仿佛品味了一杯浓浓的香茶,久久都不能释怀。

素素7

  高踞于殿堂之上的哲学,与老百姓,与日常生活,似乎有一段距离,而周国平的文章却引总能让我们领悟某种哲理。从失去单车引发一番感慨。学哲学的周国平的散文总是那么朴实平易,而又耐人寻味。

  从丢失单车可以引发许多感慨:要注意保管,加强防范意识,盗贼真可恶,这只是就事论事;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水准下降,或者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必耿耿于怀,这也是从常理上分析;而从单车推而广之到其他东西,甚至到生命,并将失去与得到对照提出,阐述它们的关系,这就从常理上升到了哲理。得到与失去,从词义上说,是一对反义词;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周国平说得对:“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这也许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吧。我们谁都渴望在生活中得到的东西,谁都不希望失去什么。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有得必有失。和许多事物一样,“得”与“失”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得”,也没有绝对的“失”。你想得到事业的辉煌吗?你想使自己出类拔萃吗?那你就必然失去许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失去从容平和的心态,甚至失去群众对你的接纳;你想活得悠闲潇洒、自由自在吗?那你就难免不失去名列前茅的荣誉,失去飞黄腾达的机会。熊掌和鱼总是难得兼得,既“不吃草”又“跑得快”的马谁看见过吗?

  周国平告诉我们,与得到一样,“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他还警策我们,“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是的,“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生命的哲理,人生的哲理,在这里一点也不深奥地昭示我们:只有得到不肯失去是不现实的。不愿意失去,不习惯与失去,就能够不失去吗?生命尚且如此,谈何别的东西!

  习惯于失去,不是不思进取,不是不努力拼搏;习惯于失去,不是消极悲观,不是听天由命。习惯于失去,就是要不怕挫折,不怕失意,在遭遇种种不如意时,能平衡自己的心态;习惯于失去,就是要“不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

  同学们,多读一些像《习惯于失去》的文章,认识和境界是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的。

素素8

  我的家乡没有九寨沟迷人,没有鄱阳湖的汹涌,也没有西子湖的醉人。我的家乡是简简单单的格调,朴实无华。

  月光下的乡村,是美丽的。黑黑的夜里看不见风景,只闻到花香,听到鸟叫。手到处乱摸,有松软的小草,还有娇嫩的鲜花。俯下身子,乱扯一朵鲜花,放到鼻尖,一股清幽而令人迷恋的香气扑鼻而来。顿时,丹田升起一种舒适的感觉。再向前摸索,手摸不到了,脚下有嫩嫩的绵绵的青草。这里应该是菜园坝广阔翠翠的草地吧!我躺在小草的怀中,小草向两边倒,像是故意给我留位置似的。

  天刚方晓。一轮红日升起。嗯,现在可以去瞧瞧小溪了。

  溪边长满了野草。水清凉而又明丽。太阳映在湖中,宛如一位披冠戴霞的仙女到溪中沐浴。我捧起一手溪种的春水。溪水在手中乱窜,有的从指缝跳入潭中,好像一位演奏家弹奏出曲子,有的在手中走来走去,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在寻找回家的路,有的成一股激流涌入水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滴终于全部消失了。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手上,身上,暖洋洋的。一耸肩,一摊手 ,轻松了些。我光着脚丫,溪水玩浪。一手掀起千万浪花。谁拍打着我的衣衫,洗去了我的疲劳。我一回头,身后的一滩草全笑了,像是谁讲了一个笑话把大家惹笑了似的。微风拂来。草儿东倒西歪,像在跳舞似的。一会又不动了,垂下了身子,像缺水了似的。我泼了满满一盆水,小草才慢慢扭动着身子。一只粉红色的蝴蝶趁我不注意飞到了一堆嫩草上。我一转身,返现这儿也有一朵“蝴蝶兰”,我既高兴又奇怪,怎么会有“蝴蝶兰”呢?我浇了些水上去,“蝴蝶兰”的“花”颤了颤,一会儿便飞走了。哦!是一朵伪装成花儿的蝴蝶呀!溪流是令人向往的,还有溪边的狮子桥。狮子桥两头有威风的狮子,由于长时间无人管理,已经风化了,所以看不到原样。桥中心凹了下去,凹下去的部分积满了落叶。有春天的嫩叶,夏天的绿叶,秋天的黄叶和冬天的枯叶。过桥时要小心,不要滑到。清风卷来花香,吹起树叶,沙沙作响。树叶飘来飘去,也会飘向远方,寄托我美好的希望……

  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的桥,爱家乡的水,爱家乡的一草一木。

  家乡,我永远爱你!

  ……

素素9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诚朴实得令人动容。在他的梦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颗粒如花生米般大……这是多么简单明快而又朴素的愿望啊,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就是这朴素的愿望,这宁静致远的心境,使他勤恳工作,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袁隆平的愿望,是纯粹得让人起敬的。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这位可敬的科学家身上无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宁静致远的,他拥有朴素、勤恳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名利对于他是极淡的事情,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科学家会慷慨地把奖金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

  反观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功成了唯一的标准,急功近利是人们渴求成功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大学里的导师们为了名利不恪守职责,抄袭论文;当郭敬明大言不惭地对大众宣布:“我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当“最”时代的图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不禁困惑: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们开始把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却在逐渐淡出视角。

  不仅社会被浮躁所笼罩,就连科研工作也面临着这种威胁,君不见有多少搞科研的人是为了申请专利,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时代缺少真正的大师。当我们国人在感叹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中国人时,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人大胆站出来响亮地说:“那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缺少宁静致远的心境,浮躁是我们国家的拦路虎!”

  我们应该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仅是科研工作者,还要有社会各领域的公民们。须知,欲速则不达,别让名利的欲望淹没了你的道德底线,每一个个体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再加上一点仰望星空的梦想,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中世纪的石匠们,他们精心雕刻着教堂顶部无人可见的雕像——如果有谁问他们谁能看得见,他们会微笑着说:“上帝看得见,我也是。”

  只有我们每个个体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朴素诚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朴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遥远”的梦想,我们的国家定会成就更远的伟大与卓然

素素10

  以前,我总把“爱”看得太高贵,认为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很少。记得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母女俩去看一个狂欢舞会。会后,主持人会抛一些礼物让观众抢来助兴。最后一个礼物听说是个大奖,正好抛到母女俩的脚下。未等她们反应过来,人群发疯似地冲过来争抢,尖叫声、骂声响成一片,人群冲散了母女。母亲哭啊喊啊,都被人群的噪声淹没了。母亲不忍自己娇小的女儿受到伤害,就在这千均一发时,她用打火机点燃了自己的衣服。烈火的光焰下,她的女儿终于出现了……我认为,这样悲壮,这样高贵的举动才中 “爱”。

  但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后,我才知道,爱,不是我想像的那样高不可及,爱往往在于细节,爱无处不在。爱在爸爸端来的一杯热茶,妈妈送来的一盘甜梨;爱在睡前妈妈的一吻,深夜爸爸的一掩被角;爱在考前爸爸的叮嘱,临行前妈妈的声声祝福……

  “最后,用X的值减去10,就可以了!懂了吧?来,下面的习题你自己做做看吧。”说完数学题,爸爸尽管吸着硬拖鞋,但也将脚步声放得很轻,走到门边时,轻轻拧住门把手将门关上,声音轻得如蔷薇花瓣落地的声音。我不禁想起昨天,爸爸在房间午睡,我悄悄进去拿一本《读者》,关门时尽管很努力地要不发出声音,但还是听到了挺大的带门声。不知有没有惊醒爸爸。此时,我的心里不禁流过一股暖流。是啊,爱,就在掩门时的一声轻响。

  “妈,我要喝水!”放学一回来,我顾不上擦汗,就迫不及待地放下书包,捧着水杯就想痛饮。“等等!”妈妈突然大喊,“那杯子是我的,我感冒的!”接着,妈妈熟练地倒了些矿泉水在我的杯子里,又加了一点点热水。这么热的天,我哪容得这么慢才能喝上水?我焦急地说:“你能不能快点呀,这下能喝了吧?”“那么性急干什么?怪我刚才没早点准备好,行了,先去洗手。”我只好飞速去洗手间用湿毛巾擦了一下,就以奔向桌边。但这时,我愣住了:妈妈先把一个木勺用纸巾擦干,再小心地从水里挑出两点芝麻大小的脏物。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直把那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不当回事,原来妈妈对这杯水是那样细心!我想起了平时,写作业时妈妈会给我准备甜甜的橙汁,夏夜会为我泡上一杯花茶,运动后的开水中,还会放入少量的盐呢。。。原来,妈妈的细心和爱,那么多呀!爱,就在那杯清水中。

  爱是朴素的,爱也是伟大的。爱总在一个又一个小细节中,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

素素11

  走在这城市的中心,走在这繁华的大街上,走在这两点一线的道路上,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不知走过多少个日夜不知身旁穿梭过多少的人,但永远难以忘却的是那朴素却不失美丽的她们。

  风无情的呼啸着,让人瑟瑟发抖,那柳树也在一阵又一阵的冷风中变成了“光棍司令”,走在再熟悉不过的街道上,听着城市的喧闹,一切都在变,但却没变!正当要走入街道旁的礼品店时,眼前不再是城市的繁华,而是一对母女,她们衣着朴素,母亲一头短发,在冷风中穿着破旧的棉袄和一双早已磨破的鞋,胸前挂着一个包,那母亲在冷风中,蜷缩着身体,仿佛像一片风干的鸭梨,怀中则是她那看起来不过五六岁的孩子,与她一起叫买着。礼品店的老板告诉我,那对母女本身有着很好的生活,但因丈夫的离去,生活也就一落千丈,走出礼品店,那母女的叫买声依旧,走过她们的小摊。“姐姐,你要买手套吗?”一声幼小的声音进入我的耳朵,转头一看,原来是那个母亲的孩子!一位拥有着清澈明亮的眼睛的女孩,正期盼的看向我。“买!”其实那时她并不知道我的衣兜中早已一双全新的棉手套。

  “姑娘这个质量不错,还暖和!母亲热情地说道。 “嗯,就这个。” “ 20块钱。” “好” …… 走在这街道上,那风早已不是无情,而是充满着阳光。“姐姐”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回头一看,这不是那个小女孩吗?“姐姐,真的不好意思,我妈妈刚才说错了,本身就八块,却多要了你12块钱,太抱歉了,这是零钱。”女孩的脸蛋红彤彤的,瘦小的身体在寒冷的冬日中,显得更加弱不禁风。她的头上还有些晶莹的汗珠。结过小女孩手中的钱,我看见了小女孩的笑。“姐姐,拜拜。”“拜拜”。再次望着她那身影,再次看着那衣着朴素的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虽不富有,但有的是一颗拾金不昧的心;虽衣着朴素,但有的是一种对社会的爱。这是因为这种爱,才能让这世界不再只有功名利禄。

  如果你问我城市的尽头是什么,我会告诉你,这城市的尽头是他们,是她们。是拥有着朴素的外表,美丽的心灵的一些人。

素素12

  我的外婆是一位菜农,她每天都要很早地就去市场卖菜,是她的辛苦和慈爱告诉了我什么是真爱。

  刚放暑假的周一的下午,我去了外婆家。外婆买完菜刚回来看见了我,就问:“大外孙女,考试考得怎么样啊?”我说:“还行。”外婆追问:“第几名啊?”我说:“第六名。”外婆满意的笑了,说:“考得不错!”

  这时,刚想睡觉的外公一下子坐了起来,说:“大外孙女有进步了,赶紧奖励奖励呀!”外婆说:“给一百元吧!”外婆刚想给我拿钱的时候,我急忙拉住她,说:“外婆,您还是星期四我临走时再给我吧,我害怕把钱弄丢了。”外婆答应了。其实,我是想外婆每天忙上忙下的,到了星期四,外婆一定会把给我钱的事忘了的,这样,外婆不就不用给我钱了吗?再说了,妈妈总说外婆挣钱不容易,不让我要外婆的钱。看见外婆答应了我,我很高兴。

  到了星期四的早晨天还未亮,我也刚起床,只见外婆在外面装完菜就急急忙忙往屋里跑,我还以为外婆有什么东西落在屋里了,就问外婆:“外婆,你什么东西落屋里了,我帮您找。”外婆说:“我差点就忘了给你钱了。”我说:“晚上再给吧。”外婆说:“晚上忘了怎么办?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心思?”于是外婆拿了一百元钱,塞给我。我想,外婆每天起得很早就出去卖菜,很不容易,就拿穿衣来说吧,早晚天气温差大,早上很凉,所以外婆每天出门时必须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子,中午又要忍受烈日的暴晒,想到这里,我不忍心要这钱,可外婆强塞给我。

  最后我收下了这一百块钱,谢了外婆之后,我想:我可不能把这钱弄丢了,否则就对不起外婆的这片心意了。我把钱夹在了书里,就出去了,玩了一会儿,想到书里夹着钱,玩的心思也没有了,就想把钱放在储蓄管里,让“小公鸡”帮忙看着,我回到屋子里,小心翼翼地把钱拿出来,看了看,又小心翼翼地把钱夹进书页里。终于到了星期五,爸爸接我回家了,我恨不得一下子就到家,把这件事告诉妈妈。

  到家后,我忽然又怕妈妈发现这钱,就趁妈妈不注意,把钱放进了储蓄罐,可还是得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呀,我又把钱拿了出来,最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说后告诉我这钱不能要,她爱外婆,知道外婆挣钱不容易,“我也不想要这钱呀!是外婆强塞给我的。”我委屈地说。

  其实外婆这样给我也是来变相给妈妈的,妈妈孝敬外婆,外婆也疼爱妈妈。外婆不直接给妈妈钱,因为妈妈不能要,所以只有借这种方式,来变相给妈妈钱了。

素素13

  暮春的离去勾起大地的愁肠,惹来连日的阴雨,道尽最后一份别意,已然是今日的黄昏。

  打开窗户,探出头,我努力地嗅着空气的微凉气息。恍惚间,我感觉到鼻尖萦绕着淡淡幽香。噢?是那不远处的昙花香。

  昙花,不似牡丹般惊艳,不似雏菊般稚嫩,不似梅花般傲骨,她有她的独韵风姿。优美淡雅,亭亭玉立,无言中,开出最朴素的美丽。我记得昙花的花语是,短暂的永恒。

  是啊,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这正如我们现在的一些人,默默无闻,却散发着最美的人生光采。

  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讲述的是中国式过马路。在长沙街头,短短的十分钟内就有30多人从马路边的跨栏翻过,或从跨栏间细缝挤过来,有老人,也有学生。试问,在不远处,仅一公里便有人行天桥,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翻越跨栏呢?我想,这中间体现的不仅仅是交通问题,还有我们一直呼吁的道德。中国式过马路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问题,也不单是处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意识到交通与生命。虽然有很多人忽视了这个问题,但是有两个人却让我非常感动,他们分别是一位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

  在很多人跨栏时,一位老奶奶却选择了爬楼梯,走天桥。这个老奶奶左手受伤缠着纱布,右手扶着扶手,举步维艰得爬上天桥。采访了老奶奶,她说,她要走天桥,即使会很麻烦,但这样更安全,她坚持走天桥。与此同时,一位老爷爷正在阻拦学生翻护栏。这个老爷爷是边上学校的看守员,平时不忙的时候,他就来阻止学生翻越护栏,并劝说他们走人行道。采访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子是在17岁那年出了车祸去世的,他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发生在别人身上,所以他总是冒着危险阻止人们翻马路。就这样,他干了二十几年。

  在这些人的事例中,我发现了人性的美丽,一种不附庸人潮的高雅。也许,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们的意志是永恒的。他们正如这昙花,优美淡雅,无言中,开出最朴素的美丽。

  幽香弥漫,微凉眸意。那最朴素的小花,静静绽放。

素素14

  细雨淋湿在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羊肠古巷,夕阳西斜,徘徊在小巷中,怀揣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巷已然成了沉浮时光中的甬道,绵亘不断地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它在我脑海中已然成了一副剪影——于是,心潮澎湃。

  巷是一个小镇上的古雅的胎记。撑着油纸伞,依稀有一位丁香般忧愁的女子,缓缓地巷中穿行而过。寂寥,冷雨,望舒先生的笔下,小巷是美好情愫的积淀之地,爱在这里与回忆盘根相绕,开出馨香洁白的杏花。明朝的杏花是否依旧飘零呢?小楼一夜听春雨,是往昔叹息的咏调,而今,去哪里寻觅这天籁之声呢?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你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是郑愁予的马蹄声叩击这青石小道……侧耳一听,仿佛仍有千百年来游子令人心碎的“得得”声,马蹄莲暗香浮动,深闺中一帘幽梦。巷是永恒的记忆源泉,顺着这股清流,可以生发出多少可叹可泣的故事呢?时空与现实物质的交错,使人心驰神往,仿佛所有的心事都暂时抛却遗失在长长的甬道中,你于是决绝而又迷茫地行走在幽长,幽长又寂寥的雨巷。

  心的驿站里,饱含现代都市里从未有过的诗意,可以静言思之,读一本书;或者在小楼上安闲地打个瞌睡。就连小巷中的狗吠也那样饱含深情。虽没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样的情境,倒也是可以闭眼畅想的。这华夏五千年留下的胎记,隐隐地默默地从未消失,那抹古色古香的寂寥恬淡给了飘荡不安的游子多少甘之如饴的幸福,又给了多少诗人咏叹的灵感。细雨濛濛,厦门的古巷中,雨打在行人肩头,冻成了霜,也亮晶晶地冻白了他的眉梢。待伸手拂去时,就是人的一生啊。古巷化作灰白翩跹的蝴蝶,从大陆穿过浅浅的海峡,飞入台北的老屋中,听听那冷雨,诗人黯然神伤。

  巷是永恒的诗。也定格在无数回忆的画作中,真真切切。

  电影中,张曼玉着一身繁复秀美的旗袍而凹凸有致,孤独地走在黑暗中的小巷。巷在歌唱,抑或在流泪。

  幸而在厦门小岛上还能够找到些许巷的踪迹。真的,厚厚的青苔填补着墙壁的裂纹,爬山虎正纠结盘缠覆满着失去的记忆,一汪浓盛的绿与巷的灰白,于人有时光倒流的错觉。巷永恒地静默着。这时忽然下起了雨——那是游子的眼泪,诗作的精魂,百姓的喜怒哀乐,记忆的咏叹……光与影的包围下,它依然在那里,唯有岁月能读懂。

  前尘隔海,小巷永恒。

素素15

  素素从小没离开过姐姐这么久,从姐姐住院那天开始,素素就像换了个人,连见到平时打打闹闹的伙伴,也全不理睬。素素回到奶奶家,只是缠着奶奶给姐姐打电话。过了两个星期,奶奶看着本来很秀气的素素一天一天的瘦了下去,实在不忍心,就告诉素素:你姐姐住院了。

  素素见到姐姐,只是哭,连句整话也不会说,姐姐更是急的什么似的,惹得旁边好心的护士一个劲儿的解劝。

  还是叶子心细,一看到医院开的伤残证明,就先拿回家给奶奶念。奶奶满脸泪痕,边听边唠叨:天煞的,多好的妮儿啊,怎么会变瘸了呢。以后奶奶每天见到素素,更是先把他搂在怀里,像是怕他再跑了一样。素素话更少,见了奶奶的面只是一句:奶奶,我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啊?

  姐姐终于出院了,就是走路的时候跛的很,她顾不得王奶奶的劝告,坚持去上班。周围邻居们背后的指点,诸如她终于瘸了之类的幸灾乐祸,以及孩子们的取笑,她都只当没见。但是素素气不过,为了出气只有去更恨更狠的打架。

  但素素终究是个孩子,终于又被出手更凶的大孩子们打伤了。医生说:素素虽然是外伤,但是伤的不轻。医生在素素的腿上,身上,连着缝了好几十针。医院里当时人多的很,因为偏巧这个时候,遇到了非典肆虐。

  素素刚出院,姐姐就病倒了,她被送进了隔离病房,院方声明:不允许家人探视。这次姐姐住院和上次不同,她自从被送进病房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

  王奶奶和叶子知道了消息,只好编着法的哄素素。可是终究纸里包不住火,消息还是被素素知道了。素素似乎根本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一边听着,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就什么话也没说,一个人回了家。王奶奶第二天去找素素,素素也不理睬,门也不开,一连几天都是如此。王奶奶见不到素素心慌了,叫门也叫不开,只好报了警。

  过了几天,素素终于被找到了,就在静静的河岸上。警方判断是几天前跑的太急,失足落了水,人已经辨认不出模样。在素素的口袋里,有一张字条,上面是用铅笔,歪歪扭扭的字缀在那里:姐姐,你等着,我来了。

【素素】相关文章:

《素上人影塔》唐诗赏析03-03

为什么不能滥用抗生素07-06

不荤不素的成语解释11-05

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稿11-05

《秋夜曲》张仲素唐诗鉴赏07-19

一上语文《怀素写字》教后反思06-26

苏教版一上《12、怀素写字》说课稿汇编05-12

《怀素写字》第2课时教学设计04-27

一上语文《怀素写字》教学反思3篇06-12

《维生素C的故事》评课稿?2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