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再见的作文

时间:2021-05-15 17:55:05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再见的作文

  一个身着整洁校服的中学生正收拾着书包。一阵阵写字声、用修正带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老师说了,最先写完,最先回家。他站了起来,背起了书包,年轻的身躯略向前伛了伛。“老师再见!”“再见,别忘了作业。”他走向教室门口,刚想开门,却又迟疑了。他看着那六七个奋笔疾书的同学,似乎正等待着什么,又似乎想说什么。但当老师的目光又一次和他相遇时,他又转过身,开了门,走了。

再见的作文

  这一次,我们的主人公不是那位中学生,而是他的那六七位同学。

  那位中学生正在等待着什么?在我看来,两个字,“再见”。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同伴离开时,他们却一言不发?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他们缺乏礼貌。但仔细一想,却又不是这样。那些衣着整洁,正受着高等教育的学生,怎么会缺乏这最基本的礼仪常识呢?我觉得,这绝不是礼仪的问题,是他们——对友情麻木了。

  为什么这样讲?两个人素不相识,一个人走了,绝不会互相道别;两个人有过一些简单的交谈,一个人走了,有礼貌的一方可能会与对方道别;两个人有过很多交谈,一个人走了,有礼貌的一方一定会与对方道别;两个人是朋友,一个人走了,两人都会互相道别。这是最平常,也是最适用于情景假设的情况。回到我们的问题,六七个人是同学,取其中两人,因为学生常不缺乏礼貌,所以缺乏礼貌的因素暂且忽略不计。两人是同学,其关系若无朋友的亲密,至少也算有过很多交流,那么两人为什么不道别?我想原因在于那剩余的四五个人。那些人和不开口的那个人一样,都受着他人的影响,别人不说“再见”,我也不说。那为什么没有人当那第一个呢?这里的.原因又在于前面讲到的“若无朋友之亲密”。同学相处时间之长,绝不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可比拟的,若人人主动交流,怎么可能“无朋友之亲密”呢?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他们不愿意建立友情,他们对友情麻木了。根据科学家们关于“注意力转移”的理论,对于一件事物的麻木,必定是因为对另一件事物的过度专注。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你看人家怎么考那么好?”“这次一定要超过他!”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家长的过度期望,以及其副产品——学生过强的竞争意识及其所导致的学生压力过重,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给对自己同样十分重要的方面——友谊及其影响的性格塑造。最终,青少年天性被扼杀,性格塑造出现严重问题。更可怕的是,在前面的情景中,也许每个人都愿做第二个道别的人,但就因为没有那“第一个”,本对友情的渴望的他们,开始认为这理所当然,从原来的不愿主动交往,变成了彻底对友情麻木。也就是说,这种心理在一个群体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如同一种病毒,不久之后,就会出现一代对人情麻木,不喜欢交往的工作机器。

  所以,道别时,请真诚地说一声“再见”。

  

【再见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雪,再见!作文03-07

再见高三作文09-07

再见初二作文6篇02-14

再见高一作文3篇08-31

说不口的再见日志04-01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04-03

《再见了,亲人》教案11-20

再见初二作文600字5篇04-25

再见了我的八年级作文09-09

读《再见了,父亲》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