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对课文登山的鉴赏

时间:2021-04-09 14:32:16 课文 我要投稿

对课文登山的鉴赏

  说教材

对课文登山的鉴赏

  《登山》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记述列宁隐居在普罗宁,有一天,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他仍旧走那条小路的经过,赞扬了列宁同志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本文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这篇课文记述列宁和巴果茨基一天内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因此在一篇文章中含有两个起因、经过、结果,这点是不同于同学常见的写事文章,需要渗透,为抓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好铺垫。第二是:课文主要用巴果茨基和列宁的几次对话,将两次登山有机地串成了一条线。第一次登山通过人物的对话,突出了列宁主动选择走险路的过程。第二次登山时则通过人物的对话,不只突出了与第一次登山的不同之处,而且揭示了中心思想。文路清晰,层层深入,充沛反映了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用不同方法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一是根据这篇课文所反映的中心思想来决定的。课文通过记述列宁两次走那条险路的经过,赞扬列宁自找苦吃,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列宁的这一精神从他决定走险路时就充沛体现出来了,而决不只是表示在下山时。虽然第一次走险路有为了看日出的原因,但经过钻研教材,深入分析,联系全文来看,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已经充沛体现出这位革命领袖的勇气和魄力,说明了列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这是应该掌握的基调。

  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决定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社八册教材中的阅读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是协助同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进行概括能力训练的课例。《登山》作为这一训练项目的第二课,起着巩固、强化训练的作用。因此,可以引导同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沛利用所学方法进行训练,对同学进行发明性思维的训练。

  教学目标三是根据课后“考虑·练习”5题制定的。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因此,可以训练同学分角色朗读,对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促进同学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表达情感。

  教学的重难点是:

  重点:同目标一、二。

  难点:引导同学体会出列宁第一次登山不光为了看日出,而是在锻炼意志。

  课前准备:

  师:投影片;有关列宁的资料。

  生:阅读有关列宁同志的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明学习目标。

  请同学读课题,启发同学结合登山对起因、经过、结果提出问题:为什么登山?怎样登山?登山的结果如何?教师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了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列宁到底为什么登山呢?这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通过这样质疑,想达到三个目的:1.弄清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抓主要内容作了铺垫,将文路、教路和学路结合起来。2.从同学质疑入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同学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同学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主体性发展。3.将写事文章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课文相结合来质疑,既防止了同学随意性,起到了导疑的作用,又能围绕重点,颇有味道。)

  二、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主动锻炼意志的品质。这一过程可分三局部进行。

  (一)抓住“就走”,了解列宁是主动选择走险路的。

  请同学带着问题(质疑提出的)读第二段,初步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在交流自学情况后,教师让同学找到描写路险的句子,通过“路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和“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比较,再利用书上插图的直观效果,引导同学体会出这条近路太窄太险。并假设假如你面对这样的险路会怎么样呢?(害怕、不走、返回)可列宁是怎么决定的呢?同学读书找出后启发同学再次比较:“我们走那条小路吧。”和“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在语气上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出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的决心大,态度坚决。

  (二)抓住“您能过去吗?”,体会列宁的勇敢。

  教师提出问题:当巴果茨基对列宁说:“您不能从这儿过”时,列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读11至15自然段。自学交流后,启发同学考虑:列宁为什么反问巴果茨基呢?他的问话中含着什么意思呢?并进行填空练习“您能过去吗?您____,我____。”(您能走过去,我就能走过去。您不怕危险,我也不怕危险。……)同学进一步体会出列宁是那么勇敢,那么充溢自信。

  在同学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3至13自然段,指导同学读出列宁(问路时)着急—(选路时)坚决、自信的语气变化。

  (三)抓住“向前走”,体会列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战胜艰险的勇气。

  引导同学读书考虑: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面走,他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他害怕了吗?巴果茨基让他“往回走”,他听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同学找到课文的第17自然段。教师抓住“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让同学展开想象:此时列宁会想些什么?抓住“向前走”引导同学考虑:怎样走?说明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列宁没有被危险吓倒,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险路,表示了列宁迎难而上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这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15至17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同时抒发同学对列宁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的赞美之情。

  教师启发同学体会列宁走过了险路,登上了山顶,看到了日出壮丽景色的心情,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8自然段。

  三、通过学习列宁第二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一)抓住“仍旧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从哪看出列宁他们走了两次这条险路呢?”引导同学对“仍旧”加以理解,再次体会列宁主动找苦吃。请同学边读第三段边找出第二次登山与第一次有哪些不同?并看图想象,下山时,列宁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从此事,你对列宁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二)抓住“每时每刻、随时随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为什么回来时不必走这条险路,列宁仍旧走呢?列宁是怎么解释的呢?教师由此问题导入理解中心段的学习。让同学边读边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再考虑:“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什么意思?启发同学联系全文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锻炼意志的?(同学自选板书中的内容,自选句式来说。)从而体会到列宁不愧是一位革命领袖,他自找苦吃,以苦为乐,自觉地锻炼意志。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

  四、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项目,为了培养同学的概括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精心设计归纳段意的训练。

  归纳段意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却是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因此,设计了三种训练形式来归纳段意,目的是用归纳段意进一步突破难点,抓住重点,为抓主要内容铺路搭桥。

  课文共分三段。学习第一段,请同学边读边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同学独立概括段意。

  学习课文第二段时,开始引导同学围绕着“为什么登山?怎么登山?结果如何?”自学,初步感知主要内容。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出示投影,让同学通过比较选择段意。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三段段意是在同学读懂内容,体会中心后,采用填空练习概括的。

  第三段段意: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列宁()仍旧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二)精心设计抓主要内容的训练。

【对课文登山的鉴赏】相关文章:

《口技》的课文鉴赏12-15

课文所见的鉴赏12-14

课文口技的鉴赏12-11

宇宙的边疆课文鉴赏01-14

《绿色蝈蝈》的课文鉴赏01-14

《马说》课文鉴赏12-15

羚羊木雕课文鉴赏01-14

关于《天上的街市》课文鉴赏01-17

有关《我的信念》的课文鉴赏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