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记忆散文
物质越来越富足的今天,年味却越来越淡,腊月里我们依旧赶早上班、摸黑下班,我们不在做腊八粥,不在忙着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一来没有时间,二来都有现货。现如今定居城市,农历新年也只有一星期的假期,“过年”对于80后的我们变成了轻描淡写,变成了一笔带过,那些关于“年”的记忆也便成了想念与回忆。
小的时候到了腊月时节,妈妈就整日整日的为过年做着各种准备。入冬之后首先腌制腊肉、灌上香肠,再准备些咸鱼、咸鸭、咸菜,院子里挂满了咸货,这些咸货似乎就是富足的象征;天气晴朗的时候洗衣、晒被,给家里大扫除,厨房顶上、灶台、堂屋、房间,任何死角都不能放过,因为新年里会有很多客人来家里拜年,不弄干净有失体面;周末放假的时候,妈妈会带着我和妹妹去镇上排队做年糕,热乎乎的年糕一出来我们就赶紧拿一块过过嘴瘾;当学校里同学们都炫耀着过年的新衣、新鞋时,我和妹妹再也淡定不下去了,放学后就磨着妈妈快点带我们去买。
小年之后就更忙了,买糖、瓜子、水果……,准备各种吃食用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磨豆腐、买肉、买菜,一般都得起大早去县城里置办;爸爸会置办些烟、酒和拜年访客的礼品(桂圆、枣子、白糖之类的东西);腊月二十九的那天妈妈会炸圆子,杀鸡,卤菜,将难弄的硬菜提前准备好,晚上一家人准备包饺子,之后蒸熟,待冷却了全部装起来,我不太知道为什么要蒸熟,可能是那时候没有冰箱,蒸熟了更容易保存吧。
大年三十,天刚亮爸妈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大伯、二伯和我们家都相邻的住着,所以通常我们是三家在一起过年的,早上、中午、晚上每家安排一顿丰富的大餐,我们可以一起享受三顿美味。将屋外的东西全部收到家里来,紧接着放鞭炮,年夜饭就这样正式开始了。我和妹妹最小,每年按惯例都会准备一个节目为大家表演助兴,大人们相互敬酒,小孩喝米酒,互相说着祝福的话。俗话说“年饱年饱”,过年的那天我们吃不了多少米饭,而且家长们允许剩饭,因为这叫“年年有余”。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嗑着瓜子看着春晚,一直熬到零点过后,零点倒计时的时候我和妹妹在楼上数着数,爸爸在楼下准备着,一定要在整点点燃鞭炮,因为这象征着吉祥如意。
大年初一小孩们会起得很早,因为床头就摆着过年之前翻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而舍不得穿在身上的新衣服、新鞋子,在新年的第一天一切都是新的,这就是我们起床的动力。小伙伴们都拿着准备好的小口袋到各家各户去拜年,说句吉祥话,讨红包要吃食,一圈下来收获颇丰,满载而归;大人们则聚在一起打打牌,不打牌的就在太阳底下磕瓜子,聊些家长里短,很是热闹。
正月里大家都带着年前准备好的物品相互串门,经常是很多家约在一起,吃饭时大人一桌孩子一桌,临走前孩子都会有个红包,虽然红包最后还是会被家长收走,但是收红包的过程孩子们是最开心的,这种热闹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年。
现在没有了过年前的各种忙碌准备,各种当年要提前准备的、难办的几乎用钱都可以立马解决,所以自然没有了我们80后儿时对过年的强烈期盼。尽管现在的孩子衣食不缺,尽管他们集宠爱于一身,但他们大概怎样也体会不到我们80后脑中对于“年”的独家记忆,也不会有我们那种穷着的幸福感与热闹感。时代在发展,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就像上辈人认为东西坏了是可以修的,而这一辈却认为东西坏了就该换掉。尽管观念不一样,但物质和精神永远都不是成正比的理念不会变,精神的富有要远比物质的富裕要更使人幸福,也更值得期待与回忆……
【年的记忆散文】相关文章:
那些年的记忆-散文05-22
年的记忆情感散文05-21
记忆-散文05-22
记忆的散文03-23
回忆散文:那些年的记忆05-22
年的记忆抒情散文05-23
记忆中的年味散文01-30
年的记忆散文随笔04-30
年肉的有关记忆散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