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国人的吃与性散文欣赏

时间:2021-04-01 19:16:03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国人的吃与性散文欣赏

  记得前段日子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上班的路上想着一件严肃的事》,说的就是对吃的困惑,但文章写完了,吃得问题并未能解决。就在今天中午,我坐在办公室中就忘记了吃,绝然不象儿时吃了上顿盼下顿那般地急切。还记得早年有次夜间值班,恰巧和一位长我近20岁的老者一同夜值,该同志平日里言语并不多,但此时俩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除去交谈便再也想不出有其它事情,也不似现在可以找台电脑,几个小时轻松就一滑而过。于是就开始谈经历,但所有话题都无法这位仁兄兴奋起来,冷不丁话题就拐到了吃上,这老兄一下就变得专业起来。话匣子一旦撩开就象是充足了电一般,从下乡到当兵,所有的焦点都在一个吃上,仿佛他从生下来,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吃。

国人的吃与性散文欣赏

  这让我不由想起老鬼先生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血色黄昏》,事隔这么久,别的情节我都记得不清了,可唯有在饥饿的环境下,人对食物的那种贪婪的样子至今想起还让人寒噤,这段经历写得绝对比之张贤亮所写食的本能要到位。但这种经历确是我们今天是无法体味的,可能永远也不会有那样一段经历在等着我。可不管怎么说,每个人对吃还是有着比较深的记忆的,也是人平时最容易谈出味来的话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说过:“食、色,性也”,在我看来这是孔夫子说的最明智的语言,再过几千年也不会过时,整个一部《论语》唯有这句话才是最具深刻的洞察力的语言。直到现在我们仍在围绕这句话在做文章,我们不是一直都在强调生存和发展吗?绕了一大圈子还是没有孔夫子说不得的透彻,对个体的人来说,最浅显的所谓生存,就是吃;所谓发展,就是性,这么简单的道理偏偏就有许多人至今还没有闹明白。这大概是缘于孔夫子言语的矛盾性,如果孔夫子流传至今只有这一句话,那他无疑就是中国最伟大的老人家,可他偏又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话,让浅薄的后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比如他说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就将前一句割裂开来,似乎我们可以对吃可以放大到无限宽容的地步,我们常说的民以食为天,就是说世界上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吃饱肚子。吃饱肚子干什么,“温饱思淫欲”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不仅把“万恶淫为首”常挂在嘴边,甚至看见动物交配也显得极为羞答。

  吃当然是从口而入了,一人一口,口在中国历史上向来就是与人联系起来的,《孟子?梁惠王上》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也就是说,人全凭口一张,其它的器官都可以搁置一旁,一个医生面对一个将死的人会说:“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就是死犯临死还要吃断头饭,免得到了阴界成了一个人人所不耻的饿死鬼。倘若生小人,便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倘若来客,也是加一双筷子罢了。历数一下,中国有什么样的事不是以吃做为最主要的内容的。在这一点上,国人将吃严重地深刻化了,任何之事凡是与吃搭上边,便觉得极易理解,干上公务员那叫吃公家饭的,吃皇粮是极稳当的,不是前几日见到有年薪20万的还是想考公务员,目的还不是想吃碗稳当饭么!而一般的人则就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尽管想起来有些不对劲,可人们还是明白了其中另一层的寓意。其它如吃香、吃醋、吃得开、吃亏和吃瘪等等,那一种吃不是代表着专有的含义。

  很显然,吃已经成为了我们活下来的最主要的内容,其重要的意义远比孔夫子说的色重要的多,所以弗洛伊德在中国是吃不开的,假如弗氏要将其理论变通一下,将人的原欲与吃挂起钩来,那境况定会得到大大改观的。性事与吃最大的不同在于,吃是可以摆在桌上的,而性却是要隐起来的,尽管人与其它哺乳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性事,而动物一年只有短短的周期,这让人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性事,且所表现的内容也远不及吃那般地丰富多彩。而共通的就是大约每天都有要吃,当然人较之动物更为奢侈,一般动物并不需要每天进食三次,有时一个星期吃一顿就足矣。人却是不甘于此,那样人活一世多无趣味,于是现在就有人不满足一天三餐,偏要搞点宵夜,久此以往,相信不远的将来,人类将有可能进化到一日四餐甚至更多,再加上人们烹饪水平的提高和食性的扩大,实际上一天究竟吃多少和要吃多少已无法论证。

  既然在性上不能大张旗鼓地渲泄,那就把这种压抑释放到吃上也算是对得起自己。因国人对性历来是排斥有加的,习惯将性归之于爱,甚至还鼓躁那种无性之爱,如果国人真的要理性到连正常的发情都不会的时候,那这个世界上的人口就不会如此地泛滥成灾了。好吃的人只要能控制好体型,那是会引起相当多人羡慕的目光的,那是种从心底到外表都十分佩服的现象,而好色之人,那是万不可示人的,纵有万种风情,也要将此深藏于皮囊之内,顶多也只能用余光轻扫一下,显得自己便是柳下惠现世,现展坐怀不乱之态,男人如此,女人则更加不可造次。不管什么盖世英豪,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但是但凡触了一个色字,就一世英名丧尽,立马变成了一个末流的下三滥,所以要显英雄本色,就应该与性绝缘,比如《水浒》中的武松,不知道是否有性欲,不管如何硬是顶住了潘金莲的美色,就连拒绝也是大声喝斥,搞得人家一个爱英雄的美女颜面扫尽,葬送了哥哥的性命不说,还杀了若干人等,逼得自己落草为寇,如果武松能尊重一些潘金莲的好色之心,给人一个台阶,也不至于有此下场。但就是这样一个丝毫不顾及女性尊严的莽夫,却在后世得了一个英雄的美名,原因之一他是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人,能喝酒吃肉的人似乎才会在杀人场中大展神威,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给我们的教导。

  而在西方人看来,结局却恰恰恰相反,爱美人的好色之徒比比皆是,那种吃会吃肉的英雄,在他们看来是没有教养和野蛮的表现,所以说西方人尽管也觉得中餐好吃,但若是让他们把一块豆腐切成一万多根丝来食,那就要了他们的命了,也是万万学不来的,他们宁愿花更大的.精力来讨美人的欢心。而做为单个的人来说,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其心智也是大体相当,只是在表露方式上不同罢了,因此国人在色上大多表现的是一种闷骚的状态,口言不一,跨下之物早已跃动,表面还显得一派凛然,而对于吃却表现得那样地不含蓄,凡能入口之物概不放弃,人口一张可以吃遍世间万物,饥荒年月,树皮、草、根、观音土,都是果腹的佳肴,甚至连人肉也吃。太平之年的吃相也不加选择,蛇、鸟、昆虫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无不变成盘中美味,就连动物的生殖器与卵巢都不放过,还贯以中医之据:“吃啥补啥”。

  就这样吃着吃着,吃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文化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吓人的东西,足以将人的灵魂摄住,于是乎我们就更加吃得心安理得。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文明的社会,文明是需要文化做为支柱来支撑的,会吃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但现在我们有许多人开始变得不会吃了,一些人当所有吃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要么抱怨没有可吃之物,要么以暴食来抗拒自己的脆弱,要么以厌食来熬干自己的信念,而另一些人仍在为一天三餐忙碌着,只要能吃饱,什么都可以弄来填充,这之间哪种是文化,恐怕谁也说不清。但文化的大旗已经扯上了,就不会轻易地落下,不管它在天空飘扬还是在地面抖颤,总归是一种非常客观地存在。君不见许多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一生牵挂的没有别的,只是家乡的美味,基本上没听说过谁记挂着家乡的美女少男,享受着国人的饮食文化,体会着西方的性爱文化,这便是一种最佳组合。就是不知道在我们吃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人是否会有聪明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下一步我们还可能吃什么,可能要吃到月球上去了,不为别的,只为这文化应当得以延续下去。

【国人的吃与性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散文欣赏:吃烧烤04-04

散文欣赏:“吃米的”与“吃谷的”04-06

挑水吃的年代散文欣赏04-06

色性男人-散文欣赏04-04

奢望随性的生活散文欣赏04-05

人生海海随性遨游-散文欣赏04-05

英国人经典散文01-18

哲理散文:国人的敏感04-11

欣赏经典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