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时间:2021-04-06 17:44:0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外面最终的归宿。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1】

  周六晚上,我和朱嫂正襟危坐,一起观看了中央一套晚8:00播出的情感类综艺节目,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第九期。六位嘉宾引领着我们走进了几个不同的“家”,感受着他们家庭的悲欢离合,冷暖人生。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的纽带,在今天的这期节目里,让我最有感受的是作家梁晓声的那句话,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家,真的是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董卿开场白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

  潘际銮,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名字,大多数人很陌生。

  他是我们国家第一条高铁铁轨的焊接顾问,是我们国家第一座自行建设的核电站秦山站焊接顾问,他参与筹办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焊接专业。是我国焊接技术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虽然潘老的科研价值上千亿,但老人家生活简朴,淡泊名利,今年90岁高龄的他,心里想的依然是:还能为人民做什么样有意义的事情?

  潘老一上场,我着实吃了一惊。他明显一副年轻态,西装革履,步伐稳重,精神矍铄,吐字清楚,乐观开朗,谈笑风生。

  说到“家”,潘老的家人更是令我瞠目结舌,那是一家子的学霸啊!

  父亲是清朝末代的秀才。潘老自己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哥潘锡圭毕业于《浙江大学》机电系,二哥潘际元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姐姐毕业于《天津大学》、妹妹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老伴李世豫也是北大才女。

  场上,潘老始终面带微笑,侃侃而谈。他讲述了自己为了专注与科学研究,错过了孩子出生的时刻,老伴不怪他;他事业心太重,老伴不怪他;他不会说情话,张口焊接,闭嘴科研,老伴也不怪他。

  六十年来,潘际銮老先生的科研成果造福了无数中国人,唯独冷落了老伴李世豫,他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中国焊接专业泰斗,风雨六十年,老伴一直没怪过他。

  有人说,越活到现在,越羡慕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生活。那个年代的人很稳,做一份工作,就坚持了几十年;研究一个专业,就用了一生的时间;爱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

  现如今的他,仍然以《清华大学》为家,每日骑着自行车,载着老伴穿行在清华校园里,不逊色于热恋中的情侣,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最后,潘老携手近九位清华大学以及西南联大的功勋级校友们,共读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民众书》,献给清华大学、献给伟大的祖国。

  “全国民众,人人都应负起保卫中国民族的责任!我们的目标是同一的:自己起来保卫自己的.民族!我们的胸怀是光明的:要以血肉和头颅换取我们的自由!”

  大师风骨,民族脊梁。那壮观的场面,震撼全场观众。

  家,是灵魂栖息的彼岸,是心灵停泊的港湾;是我们在风雨中的信念,是挫折痛苦后的温暖。

  我爱我的小家,更爱我们共同的大家!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2】

  人生的旅途上,多美的风景都比不过回家的路。无论春运的人潮再怎么汹涌,无论回家的路有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远指向家。家文化把中华大地变成巨大的磁场,磁吸着每个人的心思和情感。故乡和家庭有如此强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造就了亿万人流穿越大地的律动,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春节传统。

  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信念有着一个固定的归属,这个归属就是家。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乡愁是不灭的明灯;从“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亲情是绵远的牵挂;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家国是永恒的话题。对家的精神归属浸润在血脉中,融入到文化里,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

  史学大家钱穆先生曾说:西方的宗教为上帝教,中国的宗教则为“人心教”或“良心教”,中国人做事以良心为出发点。西方人以教堂为训练人心与上帝接触相通之场所。中国人不必有教堂,而亦必须有一训练人心使其与大群接触相通之场所,此场所便是家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它教授给我们的内容,有无私而厚重的亲情大爱,有接人待物的基本功课,有家国天下的浓厚情怀。

  家是亲情的港湾。对亲人的情感,不会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般斤斤计较,也不会虚与委蛇、虚情假意,它最需要真诚的爱、无私的爱,而不是锱铢必较的等价交换。亲情之爱恰如投进湖面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而能够达到的最远距离,往往就是我们在社会中跋涉的距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父母的无私责任;事亲以敬,则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由亲情出发,便有了“父慈子孝”,做父母的要像父母的样子,做子女的要像子女的样子。正是在这种家庭责任和担当氛围中,我们识晓了人生大义,读懂了生活哲学。

  家是社会的细胞。罗素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观察,孝道并不是中国人独有,但中国文化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个旧习惯依然保存。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与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休戚相关。正因为这种对家庭的责任,家成为由私及公的必经桥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与亲人之间最真诚的爱戴,往外推己及人也才会格外有力。由家而国,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推扩,让仁爱精神成为文化精髓,让家国情怀成为民族品格。

  出则安邦定国,归则立业兴家。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脉。虽栉风沐雨,我们仍会风雨无阻在春节这个节点一致奔向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因为家,是我们心灵的皈依,是我们共同的信仰。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04-22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范文04-24

观看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04-24

朗读者第九期“家”观后感04-22

央视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04-22

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范文04-23

第九期朗读者家观后感04-23

朗读者第九期主题《家》观后感12-19

《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800字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