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温暖的出租屋散文

时间:2021-05-21 09:40:0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温暖的出租屋散文

  陈老伯的老伴去世三年多了。接近耄耋之年的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了巨大的真空。有两年多的时间,他一天都说不了一句话,围着那台电视机常常看到凌晨一两点,即便这样,睡两个小时又醒了。醒来后盯着天花板等天亮,天亮后又重复一个人的生活,就这样周而复始,日夜轮回,不无艰难地度过了这些年。去年春节过后,陈老伯决定主动出击,要尽快改善现在孤独的处境。

温暖的出租屋散文

  就在去年清明节前几天,他再次委一家地产公司放了盘,放盘时特别约定:单间带空调出租,免房租水电费。条件只有一个:你得善良,你得陪我。他说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给这个寂静冰冷的家添点儿人气。很快,在地产公司的协助下他找到了室友。然而,这位叫小赵的租客并没有陪伴他多长时间,同年6月,因为他自己组建了家庭,迅即退了房到自己的新家住去了。在小赵离开前,陈老伯还为他举行了特别的欢送仪式,并跟他合影留念,坐在镜头前的一老一少,似乎都很注重仪表,镜头里的老少显得很是淡定从容,黑白分明。这照片里的陈老伯笑容可掬,朦胧的眼神里依然存留着青壮年时期那种桀骜与自信。

  从那一天开始老伯又是孑然一身,给他本来就孤独寂寞的生活又重新罩一层阴影。这种日子一熬又是一年。时值清明,暖阳初照,老伯与往日一样在阳台看报。一楼的住处采光不好,陈老伯和大多数老人一样,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为了省电不开灯,习惯到阳台上借光。他说自己每天早上7点多就开始看三四张报纸,一直看到正午时分。尽管戴着两三百度的眼镜,但对于时事政治,经济新闻,体育卫生,国际风云,统统都不能放弃,每则报道至少浏览一遍,就连中缝的广告也不放弃。依照他的话说,国内国际大事早知道心情也会更好。这样的日子尽管寂寞,但比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更有情调。

  陈老伯现在居住的房子有一百多个平米,三室两厅,只摆放了最简单的家具。客厅的角落是一个四方桌子,上面摆放着一盏显得非常陈旧的台灯,还堆积着一大堆的旧报纸。除了看报,剪报也是老人平时用来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他说:“我年纪也大了,每天待在家里总要找点事做,不然日子怎么过呢!”前租客小赵与他有着一样的爱好,二人分别订了不同的报纸,读报过后还可以互相交流。然,好景不长,待到小赵走后,陈老伯的报纸少了,也舍不得多订一份,时不时地会想起这个博古通今,爱关心政治的后生。

  转眼之间又及一年的清明节。老伯对已故老伴的思念有增无减,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他两眼直直的望着天花板,隐约中他好似看到了老伴就在厨房给他做饭。他立刻起身走进厨房,然而厨房里冷冷清清,除了那淡淡的油烟味,没有发现任何不同的地方。此时,他又一次想起了小赵,想起小伙子最后一次到家拿走生活用品的情景。当时老伯久立于门口,依依不舍的目送他离开。还没有等小赵走远,老人就泪眼汪汪,好似从未有如此的落寞与失望!因为在与小赵相处的`时光里,他俩的关系形同祖孙,大事小情,小病小痛都曾有他的照应。他说,小赵聪慧、开朗、富有同情心,相处的时间尽管不长,但小伙子从不厌烦老人。人们都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他却从不嫌我老汉说话啰嗦。

  清早,老人家和往常一样出门去农贸市场买些小菜,刚出小区门口,他看见一张讣告,他停顿下来认真看了一会儿,嘴里嘟哝着一句“又是哪一位不认识的走了,这人生啊,实在是太短暂太匆匆了,很多人昨天还好好的,今天说走怎就走了呢!”。老伯神情严肃,自言自语,泪水模糊了眼眶。这似乎在感叹人生短暂的同时也在哀悼着这位并不相识的逝者。

  在一家菜市场大门口,他先数了数自己从口里抓出来的一把钱,盘算着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一个人生活的老伯,每天给自己做两顿饭,一顿上午十点,一顿下午四点,老伴在世的时候她是从来都不动手的,而如今的他不得不学着做饭;老伴在世的时候他从来都不管退休金有多少,而如今他不得不在尚未花钱时好好的盘算一下;老伴在世的时候他从来都不搞卫生的,就连扫帚掉在了地下也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改变,如今的陈老伯什么都要做,也必须做。

  陈老伯每每谈及退休待遇时,总是笑呵呵地说,“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干部还是挺关爱的,这些年给老人们——包括工人,农民老大哥都增加了不菲的生活待遇。在我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一个国家、那一个政党能有这样的度量,能够想得如此周到,做得如此精细。”说来也是,老人家的退休金尽管不多,但除去日常开支也还有一定的结余,一旦有病有痛的还有医疗保障。仔细想想,还有什么值得发牢骚,骂大街,对党和政府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呢!陈老伯说:“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有一点精神、要有人情味,虽然日子都是将就着过,但这与农村的老表和老表嫂比,仍然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从小区大门到陈老伯的家,只有五六分钟的路程,陈老伯拎着菜走回家的背影,被人行道上那浓密的树荫所遮盖,本来就很瘦小的他,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放学回家的小孩。虽是住在一楼,但他家的门前还是有一段长长的楼梯,如今他腿脚还算方便,可以自由出入,然,他最担心的倒是自己有一天腿脚不便到无法出门时的情景。到时候除了女儿会隔三岔五的过来瞧瞧,又还能有谁来打理和服侍自己呢?“哎,走一步算一步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老伯又自言自语的说。

  几十年了,陈老伯从来不放弃午睡,每天午睡起来,总是先将阳台里的衣服收进来,从大到小一件一件的叠好放进衣柜。偶尔还将衣柜里的衣服都翻出来,又一件件折叠好放回去,因为前几年就开始有了失忆症,他常常不记得衣服放在什么地方了。每年的清明节气他都要借着从西边照进阳台的日光来翻晒衣物,然后一件一件地叠好,将冬季的衣物再一件件地归好类,储藏于那只跟随他大半辈子的杉木大箱里。这些年老伯学会了许多,对浆衣洗淌等生活中的小事也懂得了许多,就像孩子学步,走得尽管有些踉跄。

  只要老天不下雨,老伯总是提上灌满了茶水的水壶,到附近的社区公园找几个老者聊聊天,说说话。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打发时光,还能驱散心里的雾霾,从孤独感中解脱出来。前些年陈老伯还能参加社区治安维持协会的那份工作,还可以上街去参加义务维持交通秩序等等。而如今,他过了耄耋之年,想做社工、义工的事情已经力不从心。陈老伯是一个闲不住人,他趁自己腿脚还能动,总在黄昏时分帮邻居照看刚刚放学回家的孩子,更关注和防备往来与小区的陌生人。有人夸赞说,陈老伯俨然成了咱们的义务治安员,大楼里的老雷锋。自从他住进了这栋楼,楼上楼下的大人小孩就没有不认识他的,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憨笑可掬的神态,带给人们的总是轻松,和谐与愉快。

  灯光下,陈老伯一个人去散步,他多想身边有一个人陪陪他。因为孤独,所以老人家总是喜欢低着头走路。也许是行有所思,停有所想,每每走到小区公园的林荫道上,总要停下来背靠大树,朝西凝望。他在凝望星星?凝望月亮?其实都不是,他在凝望已经背他而去的年华,凝望他行将西去以后的另一个世界。他从来就不会畏惧死亡,人之生死乃大自然的规律,这个规律,这个周期对谁都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值得可想、可念和可怕的。他常说,“回首平生没有憾事,只恨自己的老伴为何非得先他而去?再等个十年八年不也可以吗?”每每想到此,陈老伯就会暗暗流泪,总是为没有能力挽留老伴而懊悔。他想,如果老伴在身边他也就不会如此孤独,也不会这么的无助,他的生活还是跟从前那样阳光普照,快乎乐乎!他和老伴还是相敬如宾,敬爱如初。

  在这个小区里,尽管有很多人认识他,但多数还是上班族,亦或是家庭里的专职保洁员和保姆。谁又能那样多的空闲来配一个老头说话?哪一个老人不是跟陈老伯一样有着自己的苦楚,有着自己家庭的杂七杂八。谁又不想得到社会的重视,得到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这种心态不仅仅是陈老伯,所有步入晚年,即将走向人生终点的老人都有这种心态,他们没有吃穿用的奢求,只是渴望现实社会多多给予理解,通过理解与关怀解除孤独,驱散心头的雾霾,将郁闷的心结解开。

  小区临街的地方有几家餐馆,老人偶尔会到餐馆去吃点面食,他说这样既方便也简单。自从女儿出嫁,尤其是老伴走了以后,这样的奢侈并不多。陈老伯说,他也会偶尔地请租客到这里吃饭。重庆麻辣,湖南酸辣。还有粤菜,川菜和莎拉。这样既可以满足老年人喜欢软食的要求,也能给青年人带来口感的新鲜。他说,在这样的小餐馆偶尔地光顾只图一种乐趣,没有别的奢求。

  每年的暑假,读初中的外孙女总会来看望他,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祖孙俩很少自己做饭菜,来的都是客,多数用餐外孙女都喜欢叫外卖。”陈老伯说。女儿女婿在一家私人公司上班,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他俩都很拼。“自己需要生存,需要养家糊口,不来看望也是情理之中。”老伯表示理解,也很同情。虽然女儿女婿没有空闲来看他,但有外孙女隔三岔五地来看看他也很满足。外孙女是一个很挑剔的孩子,常常形容外公做的饭菜是“暗黑料理”,陈老伯却不以为然,有时觉得自己的手艺还不错,还会让外孙女陪自己喝上两口。

  这些年来,陈老伯的租赁合同都必须由他自己亲拟,里面明确了租客一些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协议中写明:租客房租、水电气费全免,租客作为“爱心房客”有义务陪护老人,如租客有客人来访或暂住,应征得老人同意,老人如患病,租客应给予必要帮助,比如打电话通知家属或者120,因老人患病支出的各种费用,均房东自行负担等等。

  放盘以后,真正愿意来租房的客人少得可怜。因为谁都知道——尤其是年轻人谁愿意下班回来陪伴着一个孤独的老人?万一发生有个三长两短,或者是发生了意外的事情有多难为情。陈老伯说,有一天做早餐时,他家就发生了一个小事故,他在锅里蒸鸡蛋,忘了关火就出门去了,等记起来跑回家的时候整个锅都糊了,锅盖也烧变了形。虽然这是一场虚惊,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后怕,万一发生煤气泄漏,这将是不堪设想的后果!衰退的记忆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这些都是让租客最为担心的一件事情。

  陈老伯把自己免费招租的信息,叫外孙女通过手机发到媒体上。这天,老人把待租的单间,包括整套房子请来钟点工仔仔细细地打扫整理了一遍,就好比菜农上市卖菜那样,让房屋既整洁又靓丽,让租客一眼就能相中。

  三十来岁的黑龙江人小蔡比较幸运,作为理发师的他有一位常客是陈老伯所住小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经介绍,小蔡直接来到陈老伯家接受“面试”,他给老人买了一些水果和小礼物,参观了一下待租的房间。

  陈老伯和小蔡相对而坐,隔着一张铺满报纸的方桌,一场免费招租的“面试”正在进行。陈老伯问了小蔡一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他觉得眼前这个小伙子比较踏实,但最近几天的求租者较往常多了起来,他还想再好好地考虑一下。

  次日中午,又有人联系了他。陈老伯在电话里就拒绝了这位求租者。原来对方是一个在街道做清洁工的乡下女人,她告诉陈老伯平时自己可以照顾他,而陈老伯却害怕她。他似乎在怀疑这个女人是乘人之危,打他的小算盘而来。在陈老伯的标准里,走到“面试”这一步,也并不那么容易。

  由于求助了社区和媒体,陈老伯的求租者在几日内络绎不绝。他把求租者的信息一一记在一个小本子上,逐个比较,这其中有退休工人、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年轻的理发师等等。

  陈老伯坐了20分钟的公交车到一位求租者的住处“面试”,在求租者描述的地址附近问路,顺便打听了一下求租者的信息。很多求租者都把自己描述得很好,陈老伯怕情况不属实,所以对每一个他有意向“录用”的求租者他都要上门亲自“考察”。

  这一天,陈老伯躺在沙发上,仔细思索着几个求租者的特点,哪一个更适合与自己共处一屋。招租这一个月,起先陈老伯的要求很高,他希望对方最好是有正当职业的单身青年,收入不要太低,最好是城里人,青年女性当然也可以优先。媒体制造出的话题热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都有他的时效性,陈老伯没有等到这么多的“最好”统统出现,求租电话很快就寥若晨星,他不得不在他觉得还不错的几个人里面自言自语地纠结着。

  经过多方面的考量,陈老伯还是选择了小蔡做自己的室友,但两人在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上并不是完全契合。晚上九点左右,老伯准备睡觉了,而小蔡晚间正是客人剃头的最佳时间,通常情况下不过了晚上11点回不来。尽管这样,小蔡在不打破他自己时间规律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点回来,以免耽误了老人家的休息。

  而在每天上午的10点钟以前他都是在房间的,完全可以陪老人聊聊天的。可是这个时段正是老人家一个人静静地读报的时间,他不需要任何人打扰,也不和任何人攀谈。久而久之,小蔡也无所谓了,常常是不打招呼就出了门。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大半年,陈老伯也似乎习惯了小蔡的生活习性。他说,只要知道晚上隔壁房间有人,这心里就踏实了不少。倘若遇到老天下雨,陈老伯就会被迫留在家里,此时,小蔡就会为陈老伯沏上一杯茶,递上一盘老人喜爱的水果,两人坐在茶几前边看电视边聊天,陈老伯便会有一种亲切感,总会露出难得的丝丝笑容。

  每及夜深人静之时,陈老伯一个人还在看电视。因为耳背,将电视的声音开得挺大。平素不爱看电视,想早点休息的小蔡,觉得声音太吵受不了,久而久之,小蔡几次想一走了之,但看在陈老伯的孤独,看着老人的无助,他还是强忍着噪音留了下来。并尽心尽力地从各方面给老人以更多的关爱,让老人尽可能因为有他的存在从寂寞中解脱出来。小蔡的一举一动得到了老人的赞赏,也博得了邻里业主们的好评!从那时起,陈老伯减少了奔波,心绪稳定,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

  一转眼小蔡跟老人共住一屋就是两年多。就在小蔡准备结婚成家欲离开老人时,老人竟然一病不起,半年后终因为年事已高,心肺机能衰竭而病逝。就在老人病逝前一个月,他私下请来律师立下了遗嘱:“为感谢蔡薇仁先生不厌其烦长达两年的陪护,本人愿意将着落于某某小区第六栋A单元三房两厅的房屋免费给蔡薇仁先生居住,直到蔡薇仁先生娶妻生子,自己买了新房以后,并迁出本小区105房为止。”老人特别强调:待小蔡退房迁出小区以后,此套房屋作为老人家感恩社会的一点表示,本套房继续出租,租金捐献给红十字会,也算老人对社会的一种爱的回馈。

  ——丁酉年春作于深圳

【温暖的出租屋散文】相关文章:

温暖的雪散文01-16

温暖的晚安语录03-24

温暖的好词好句03-29

最温暖的陪伴01-12

友谊的温暖作文10-19

最温暖的拥抱11-23

温暖励志的句子01-17

冬日里的温暖-温暖记叙文700字01-11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