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评课

时间:2021-04-06 11:34:59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评课

  《爱如茉莉》评课一

  本周三,我们五年级级部所有语文老师有幸聆听了吴小兰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这一课。整堂课,吴老师用诗化的语言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感人的爱的故事之中,让我们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闻到了爱的芬芳。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是茉莉花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文中父亲与母亲间那份真情的最好诠释。看似平淡,易被人忽视的生活细节,但细节中却看出真爱。吴老师的整堂课,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一本为本,于细腻处见真爱。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赋予诗情画意的语言总结、过渡、回应,升华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从整堂课学生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陈老师的赋予诗情画意的语言的点拨、回应与总结中深化了对真爱的感悟。例如课堂伊始,吴老师问学生爱是什么,学生回答说爱是花前月下,爱是轰轰烈烈,爱是荡气回肠……吴老师马上用曼妙的语言提出疑问:“爱应该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荡气回肠;是……怎么会是平淡无奇的呢?”这样的语言一下子就为本堂课奠定了爱的基调,把学生带入了本堂课的学习。在教学六至八自然段时,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提炼出:“爱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动作,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神态。”一下子就让学生明白了爱的含义,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当课文接近结束时吴老师又引导学生体会钻到我心间的仅仅是花香吗?老师又用诗化的语言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明白了什么,使得学生对爱的含义有了全面的、深刻的感悟,本课的难点也迎刃而解。在老师美言的熏陶下,学生的语言也如一首首小诗,轻轻地叩击着我们的心灵。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

  吴老师的这堂课在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努力教给学生怎么学。如教学完六至八小节后,吴老师就告诉学生,文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这些都是细节描写,然后让学生从后面的文中去寻找这样的细节描写,在不同形式的默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中交流感悟,并给予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思考的东西,指导学生会说。在说的过程中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内化了课文的语言,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分量,体会到“爱如茉莉”的真正含义,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其次是对于文中的理解,吴老师让学生真切地知道要想更深入的感受爱如茉莉的真正含义,我们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要抓住文章的细节来进行品读感悟。。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进行这样学法的指导,我想学生的阅读水平怎么能不提高呢!特别是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吴老师问学生:“我们可以向这篇课文学习点什么呢?”有了老师的引导和学习的基础学生就说:“写作文时要注重细节描写”、“注意点题”、“用美好的东西表达美好的`感情” ……这样扎实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写作将会带去很大的帮助。

  三、注重朗读指导。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吴老师的这堂课中自始至终都以朗读为重。无论是父亲和母亲执手而眠的感人场面,还是他们朴实无华的话语,学生都能在陈老师的指导下读出感悟,读出情义。特别是在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时,一开始由一位学生读得很响,陈老师马上加以引导:“这句话是作者的喃喃自语,让我们把这句号送到心里去。”一句简短的引导学生马上就能轻轻地、缓慢地读出对这句话的理解。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但这样悄然无声的教学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为之赞叹。

  四、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

  这篇文章想展示给大家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爱一定是平淡无奇的。吴老师在课堂的结尾问学生:“那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爱就不是真爱了吗?”思考之后,学生知道了那也是真爱,爱有不同的方式。这样的问题是吴老师对这篇教材进行了认真的个性化的解读之后精心设计出来的,也使得学生对爱的理解变得多元化。

  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课堂的芬芳沁人心脾,久久未散!

  《爱如茉莉》评课二

  《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记述了爸爸妈妈之间的一件小事,展现了他们之间清新般的内敛、芳香宜人。今天,听了主任的这节课,让我们倍感欣喜。主任抓住课文细节,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清新的茉莉香味,引到学生沉浸在茉莉花香味中,体会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

  主任抓住课文的字、词、句,以及文章的细节来品读感悟。妈妈一句平淡的话。爸爸出差回来后"直奔”医院,爸爸在医院陪妈妈“紧握”妈妈的手,妈妈不忍吵醒爸爸,自己睡的手脚麻木但却“清醒含笑的眸子”等都让学生读出了爸爸和妈妈之间默默付出和心甘情愿,体会出朴实的文字背后的情感。对“奔”字的感受,教师从语音入手,获得语义的理解,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把语文学习的真谛隐含在这个字的处理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感觉到文字的温度。在学生抓住“探”一词进行文本理解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理解“探“字,可学生的语文底蕴不足,没有一个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好自己说。此时,如果教师能够设计这样一个环节,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较、对照,相信学生更能够感受到“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一定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主任首先用优美动人的语言引出课文,课堂富有激情,营造爱的氛围,让学生心里也流淌爱的小溪。然后,在课堂中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过渡、回应、总结,夹生了学生对爱的感悟。学生理解了爸爸妈妈之间充满爱,他们的爱平淡无奇却又真挚感人。这样的爱是温暖的、有深度的、更是会芬芳一辈子的。教学设计看似平常,仔细体会,意味深长。“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正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冷暖”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教师板书这两句话本身也是语文的文化意味的体现。语文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应该是充满语文气息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知道做什么,知道怎么做。这样长期训练就可以真正学到语文,并且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引入“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景语”“情语”等能促使学生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这样的教学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整堂课下来,线索清晰,干净利落,没有旁枝斜蔓。想必学生学习的所得也是清晰的。

  “课如玫瑰”要有激情,“课如荷花”要清澈明净,“课如柠檬糖”要有滋有味。。。我想应该是“课如茉莉”,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则是清香袅袅。

  《爱如茉莉》评课三

  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特别享受她的朗读和娟秀又大气的字体,诗歌般的导入语和总结语再加以情意浓浓的文章,营造了一节温馨的课堂。

  印象深刻的是陈老师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写课题时,让学生一起来写,指出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怎样把字写漂亮。在学习生字时,让学生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真正去看,去思考,参与学习之中。对于“幽”字做了重点指导,老师范写,并强调笔顺。陈老师还范写了几个难写的字,她规范漂亮的书写给了学生很好的影响。

  陈老师注重朗读的指导:“声不在高,有情则行。”在她的影响下,学生越读越好。让学生先读生字,再读词过渡到读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既准确理解了词语,又加深了感悟,还提高了朗读水平,可谓一举多得。让学生读文章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并进行了很好的范读。让学生读文章时,陈老师说:“把自己放在课文中,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映儿去读。”这确实是读好文章的方法。学生不再是课文的旁观者,而是课文的体验者、参与者,经历着作者的情感,感受着作者的心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陶冶精神。

  陈老师底蕴深厚,朗读水平高,字潇洒大气,教学扎实,给在场者以美的享受,值得我好好学习。

【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评课】相关文章:

《爱如茉莉》说课稿+评课稿?04-24

爱如茉莉09-21

爱如茉莉10-18

爱如茉莉09-21

爱如茉莉10-18

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说课稿04-3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7课《爱如茉莉》教学实录05-10

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教学反思04-25

爱如茉莉日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