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教后反思

时间:2021-08-12 08:24:20 五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教后反思

  一、 《少年王冕》教后反思

  《少年王冕》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表心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通过学习课文,要让学生体会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本课按时间线索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亲读书,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仍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在家绘画读书,仍不忘小径母亲的故事。赞美了王冕勤奋学习,孝敬母亲的美好品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教后反思

  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设计理念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语言本身所包含的预期、节奏、句式、格调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精妙,感悟文字所蕴涵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在意韵。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课文的五六自然段是全问的重点,这样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学生在读书时脑海里浮现出生动活泼的形象画面,可以深刻领会语言所表达的意境学生有了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知语言文字、准确而迅速地在脑海里呈现有关画面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像,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抓课文重点段落的教学方法,对课文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教学中块面比较清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教学设计之中也暴露了不少对文本研读不适当之处。例如,教学第二自然段王冕对母亲说的话。其实当时王冕的心情和说话的表情有冲突之处。虽然带着学生不断通过朗读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冲突,但我发现这样做并没有落到实处,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那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不适合用在课堂上,课堂上有时还是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并没有真正明白的时候,没有给学生考虑的时间,我也没有适时指导,一味强调反而使学生表面上懂,而心里一无所获。教学描写雨后山水景色的一句,对“青一块,紫一块” 一句的教学不够妥当。当问学生“雨后的山为什么是“青一块,紫一块”?”学生一味的只想到山上树木花草的颜色,并没有考虑到雨后云雾的遮挡,而我自己也并未能在课堂上及时之处加以纠正,学生的学习也是是是而非。

  对文本的.理解不深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王冕人物个性的感悟。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更进一步地走入文本深处,甚至连教师本人也因缺乏对文本的理解而显得底气不足,只好在学生的发言中随波逐流,没能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受启发:只有细心研读文本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让教师教得应手。

  二、《少年王冕》教后反思

  在执教本堂课时我抓住王冕的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展开我的教学,由于本文较长,我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法,由点到面,从王冕的那句“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到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以及两个“舍不得”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教会了学生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要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读到人物的内心里去,最后我 像叙述故事一样告诉学生王冕通过他的勤奋好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学生体会王冕和他母亲过着温馨而幸福的日子,这都是王冕的勤奋好学的结果,其实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告诉学生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整节课就在王冕和他母亲过着幸福的日子中结束,学生的反映也不错。

  在教学中最让我头痛的是第五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我觉得这和我这节课的主题——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是不怎么相关的,所以怎么处理这段,我想了好久,最终决定把这段美丽的文字变成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过程,让学生好好的品位这幅“夏日雨后美景图”,在感悟完语言文字后我就可以引读王冕的“心里想道”以及“随后转念以想”,这样处理后就产生了一个大的问题:这段文字要好好品读积累的话至少要占用十分钟的时间,这么长时间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是不是太浪费了?我苦思冥想还是没想到什么更好的方案,就这样去上了,上完后评课,许多老教师、领导给了我建议:在学生积累完语言后我可以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段文字很美,但似乎和我们的主题——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是不相关的,可不可以删掉,让学生再次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而感悟正是因为王冕的勤奋好学,读了不少书,才让他明白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为他自己努力刻苦画荷花最终成为了以个画荷花的高手提供了可能,这样就和我教学的主题之一……王冕的勤奋好学挂上钩,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在写作时要学会取舍,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的指导。

  三、《少年王冕》教后反思之课堂要尊重学生

  《少年王冕》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表达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

  既然这是一篇人物故事,那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人物品格,所以我把重点定位在感知人物形象上。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纷纷回答:王冕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王冕是个孝敬长辈的孩子……我对他们的回答一一做了肯定。

  第二课时我抓住王冕的“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 这两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由于本文较长,我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法,由点到面,从王冕的那句“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到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以及两个“舍不得”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教会了学生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要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读到人物的内心里去,第二自然段是母亲与王冕的一段对话。我引导学生紧扣语言文字从读到议,再到读,这样层层深入,帮助学生体会母子情深,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最后我像叙述故事一样告诉学生王冕通过他的勤奋好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学生体会王冕和他母亲过着温馨而幸福的日子,这都是王冕的勤奋好学的结果,其实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告诉学生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教学中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第五自然段景物的描写的教学,在备课时,对文本的解析上没有只浮于表面,也没有与教参同步,我深入钻研教材,组间对抗找出表现王冕孝敬母亲的句子后,聚焦在最能表现的某个字或词上,引导学生体验字词的丰满,从而深化孝心的内涵:孝就在那一点一滴的细节上。同样是景色描写,我没有只把它作为训练语言的范本来处理,而是又将景与人相联系,与王冕的品格联系起来,多次进行读的训练,个别读,齐读,配乐读,各个组间对比展示等,可能是有的地方交流得太多,所以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最后的总结提升没能很好的完成。

  这节课上我过多的帮扶,没能尽量多的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总体来说,学习的环节设计学生都较易完成,没有能在提升学生上多花心思,也是需要改进的。教学时间控制还有欠缺,如果能安排好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学生的学习就不仅仅停留在说上,还可以用笔进行巩固和反馈。

  总之,课堂要尊重学生!要紧紧围绕如何让他们获得提升展开各个环节。

【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教学反思05-29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课《少年王冕》课文04-05

五年级上册《所见》教后反思06-13

课文《少年王冕》教学反思03-14

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后反思01-07

五年级上册《狐狸和葡萄》教后反思06-15

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后反思06-16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后反思06-13

少年王冕课文教学反思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