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时间:2021-04-03 19:47:08 四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第八册中的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会用“无论……总是……”造句。

  3、了解宋庆龄,激发学生对宋庆龄奶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4、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5、掌握“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体会文章“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策略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中重视有感情朗读训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莎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木,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为什么喜欢它?

  2、揭题:(出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树么?(樟树)今天我们要学习与樟树有关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龄”:左边是牙齿的的“齿”,从牙齿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年龄,右边是“令”,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樟”:左边是“木”跟树木有关,右边是文章的“章”,表示这个字的读音。)(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中年段的教学亦不能丢弃扎实的识字基本功。这一环节的设计无形间教给了学生识字方法与技巧,能够起到很好地迁移学习的作用。】

  3、解题:理解“故居”(名人居住过的地方)。

  二、初读,感知课文。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指导正音。

  三、再读,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什么?

  2、本文重点写什么,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4、5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学习?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设计意图:本文条理明了,脉络清晰,让学生采用“重点突破”的方法分段,是高效学习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授之以渔”,一举两得。】

  四、直奔重点,探究感悟。

  (一)读一读——感受“蓬勃”

  1、这到底是怎样的两棵樟树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描写樟树的词句,并想一想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樟树?

  2、讨论交流。

  (1)抓住“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感受樟树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的外形美。(板书:蓬蓬勃勃)

  (2)理解“稠密”,说话练习(樟树的树叶真多啊,多得___________; 樟树的树叶真密呀,密得_____________;樟树的树叶真绿呀,绿得____________……这真是一棵______________的'樟树!)。

  (3)指导学生将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你看到了怎样的樟树?”,使学生和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的接触,在交流时,时时注意引导生学生紧扣文中的字词谈印象,激活一个个抽象的、静止的文字符号,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初步感受文本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最终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同时又利用图片资料,让学生将图文进行自主的结合,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评价樟树这种树木。】

  3、造句练习。

  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呀,它还会在什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出示:无论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练说)

  师:同学们,这就是那两棵旺盛、顽强的樟树,让我们在脑海中永远留下它们蓬蓬勃勃的气势吧,齐读。

  4、小结:刚才这段话主要写樟树的外形特点,第一句写枝干,第二句写树叶,最后一句概括“蓬蓬勃勃”的特征,这是一种由分到总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 “无论……总是……”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抓住这点,展开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以此来开启学生的心智,丰富学生的体验,将一幅幅有生命的画面留存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这也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接下来再读“蓬蓬勃勃”这个词,学生的感受就强烈了,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

  过渡: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樟树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它的外形是如此的招人喜欢,那它们还有哪些可贵之处呢?

  (二)品一品——感悟“高贵”

  1、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樟树的外在美已经浮现眼前,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感悟樟树的精神,体验它的内在美,让学生进行默读感悟。因为默读作为中年段阅读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需要经常而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的。默读是学生钻研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主要手段。】

  2、讨论交流:樟树有什么可贵之处?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有关语句,结合阅读的课外资料感悟樟树有香气,并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品质。(板书:香气永久)

  比较句子:

  而樟树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A“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拒虫香气是樟树内在的,固有的……)

  B引导理解什么是永久保持。(指导朗读)

  (2)樟树香气永久保持到怎样的程度?出示: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次第引读)

  (3)是呀,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当它枝繁叶茂的时候——;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制成家具的时候——

  师:“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是指在什么地方?

  (4)学习“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这一段除了写樟树的可贵品质外还写了什么?既然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为什么还要写其它树,并且举了石榴树的例子?

  师:多么难能可贵、与众不同的樟树呀!让我们来赞赞它吧!(齐读)

  (5)根据对樟树可贵品质的感悟,改写诗句。

  于谦在《石灰吟》中是这样赞美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如果要你赞美樟树,你会怎么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出樟树的可贵品质的的,这一设计将语言的形式与内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一环节中,我还让学生根据对樟树可贵品质的感悟改写诗句,这样巧妙安排使学生对樟树的印象逐渐丰厚。】

  过渡: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奶奶一同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一同走过无数的风风雨雨。看到它,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它们的主人——宋庆龄奶奶。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宋奶奶?

  (三)悟一悟,体味“崇敬”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宋奶奶的资料。

  2、师:宋庆龄奶奶真不愧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不愧为“国之瑰宝”。难怪国际友人这样称赞他(出示: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师:这就是外国人眼中的宋庆龄,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四海,她的美德像樟树一样飘洒着永远的芳香,这真是人如此树,树如其人哪!(板书)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樟树的赞美、对宋庆龄奶奶的崇敬之情齐读课文四、五两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高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高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补充了樟树和宋庆龄的课外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环节同时也使学生体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升华主题,深化中心。将语文的人文性落到了实处。】

  3、此时,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课文仅仅是写樟树么?你有什么更深的理解?(板书:以树喻人)

  4、师小结: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宋奶奶的化身,宋奶奶的生命已经与它们融为一体,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读读课题吧!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体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升华主题,深化中心,将语文的人文性落到了实处。】

  板书设计:

  蓬蓬勃勃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人如此树,树如其人

  香气永久 (以树喻人)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教案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优质教学案例03-07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优秀教案04-07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04-0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说课稿03-2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04-06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03-3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设计(第二课时)04-06

人教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03-2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范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