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09 14:32:51 六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反思

  《钱学森》教学反思之一

  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学的。《钱学森》这篇课文,原打算从出示第一小节: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开始教学。因为这一段话写得很美,运用了很多的成语,而且这样的开头又十分地吸引人,觉得应该让学生好好地体会体会。然后再引入第二小节对钱学森的介绍,学习钱学森说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接着用一句过渡语带到3、4小节。最后,品味美国海军将领的话,理解归国不易……

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反思

  后来,仔细琢磨,第一小节并不是文章的重点,不应该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讲授,一些知识点可以巧妙地穿插在课后的填空练习中。文章中很多内容学生读了也就都懂了,不用一一去点一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结合课后练习填空。

  2.默读体会。因为在后面的教学中重点是抓住钱学森说的两次话来教学的。

  学生自读自悟,画出最能表现钱学森的语言描写的句字,朗读品味,畅谈感悟。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相机引导,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点拨:

  交流语句之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首先通过交流,让学生从钱学森在美国富裕的生活、优越的条件与他话语的联系中产生困惑。我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关联词的说话训练:选取一组关联词,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钱学森是怎样想的?这一环节是想通过交际情境促进角色转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的情感与钱学森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这时,学生再来读这一段话,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钱学森的殷殷赤子情。

  交流语句之二:“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要求学生用心读,反复读,好好感悟。抓住“应当”一词知道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职责。这里有设计了第二个说话训练: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学生中的一员,你会支持钱学森的决定吗?你认为他回国值不值得?这个问题的创设,不仅是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更能体现出钱学森这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的强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钱学森》教学反思之二

  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怎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他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并且深刻感悟他那高大的形象?教学前,我认真研读教材,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再三权衡,最终决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人物的深层对话。

  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课外资料的补充恰到好处。

  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钱学森面对美国政府威胁,坚定回国的情怀时,补充了一段视频和文字资料:美国政府为阻止钱学森归国,采取的一系列语言或行动的措施,使学生感受到钱学森“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人生情怀,感受到在他心里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止不了归国的路,包括武力威胁。

  第二:紧扣“爱国”这一中心,重点突出。

  一篇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学时,我没有一段一段地教,而是抓住“爱国”这一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魂牵梦绕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朗读指导方法多样。

  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句话的过程中,我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用教师的鼓励、引导,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和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展开,极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浑然天成,不留痕迹。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采用了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读等朗读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怀,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再添“干柴”。

  第三,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达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文本中蕴涵的高尚的情感,受到正确思想、态度、价值观的指导,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学也不能忽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写话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写话,学生能够体验到内心专注的乐趣,享受到写作的快意。

  《钱学森》教学反思之三

  今天自己也上了《钱学森》这篇课文。感觉自己也走进了单纯感悟人物形象的圈圈。其它方面的内容都扔掉了。课上得很单薄!

  我在想一节课既要感受人物形象,又要让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得,真的不容易。因为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那么像这篇课文,能否人物形象不去感受,只根据课文特点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呢?恐怕不行。特别是对我们班的孩子来讲,他们基础比较差,扔掉了最基本的感悟,那将是一个比较大地损失。那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如何让自己的课厚重起来呢?

  我在想能否在课上把感悟人物形象和渗透本文的写作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要结合,那如何结合呢?时间是不是允许?

  想来想去,如果要实现读写结合,那也只能是在本文写作的某一个点上和感受课文内容结合。不可能把本文的写作特色全给学生。那么哪个点才利于读写结合呢?想来想去,觉得本文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可以和感受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即首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品质,然后引导学生感受抓住人物语言描写的写作特色。

【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反思12-16

《钱学森》语文教学反思01-10

小学语文《钱学森》教学反思06-07

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03-16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后反思?06-17

《钱学森》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1-07

小学语文《钱学森》教学设计和反思06-22

《钱学森》教学设计06-24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9课《钱学森 》教学案例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