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课文《故乡》教后反思

时间:2021-08-12 11:46:33 九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初中课文《故乡》教后反思三篇

  《故乡》教后反思1

  这节课是一节以合唱为主的唱歌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依托合作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了讲授、体验、示范、模仿、自学辅导以及合作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歌唱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在合唱教学中,围绕合唱各声部的和谐与均衡展开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初中课文《故乡》教后反思三篇

  1.优化环节设置,提高教学实效性。在教学中将以往唱歌教学中“发声练习——范唱——学唱新歌——情感处理”的环节优化为“发声练习——学唱新歌——情感激发——拓展提升”,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学生在发声练习后直接学唱新歌,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而学生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蓄地过程,情感激发环节设置在学唱新歌之后,使学生情感的积蓄保持连续性,学生学会歌曲后对歌曲理解会更加深入,对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合理运用自学辅导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学生的能力状况,有效运用自学辅导法,学生以小组自学方式,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很快学会歌曲旋律,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打基础。

  在发声练习环节中,教师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打开口腔,喉头下拉,气息支持,而是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感受半打哈气的状态来打开口腔,通过感受腰部向外的扩张感,来做到气息支持,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由于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还有差距,因而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足。在发声练习和学唱新歌环节中,有时习惯性的随学生一起演唱,进而影响自己对学生声音和音准的关注,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问题。另外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方面还有待于多加思考。

  (2)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音乐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歌唱技巧问题,只能泛泛的一点,缺乏深度,具体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应该做的更细致一些。

  《故乡》教后反思2

  本文是一篇传统的教材篇目,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学中再走“介绍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负了新课改教材选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遵循作者写作思路,走进作者心境,把握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作品。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感悟文章主题;然后采用探究方式,对有关问题进行研讨。这样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很好。

  二、 加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链接,为作品注入时代的活力。

  鲁迅作品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不仅仅作用于小说所属的年代,而应是永久性的。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作品与现实的链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由闰土“多子”的事实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旧中国农民问题到今天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与闰土做个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这些教学环节使学生思维敏捷,情绪高涨,教学效果甚好。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我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辩论、讨论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另外我还设计了“再回故乡”等一系列说话题目,让学生尽情想象,感受作品,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发现和创新的热情。

  总之,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我也坚信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释,教改之路是靠千千万万的实践者走出来的。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地走下去,定会踏出一条光明之路来!

  《故乡》教后反思3

  终于遇到我熟识的“闰土”了,终于面临不可回避的鲁迅了。

  它是一篇小说,但它是鲁迅的小说。许多学生甚至老师害怕又鄙视鲁迅,把《一件小事》的主人公误认为是车夫,说他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假如是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成为鲁迅了,写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不难!千万不要忘记人家是鲁迅,他不是在写车夫的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写“我”,一个知识分子,在五四后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希望在于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这对于整天想着玩PSP的初中学生来讲那简直是--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了。

  鲁迅的“故乡”是真切的,也是虚拟化的;故乡中的人事既是发生过的,又是不尽然如此的。他想说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农村非但没有走上新路,反而是受社会动荡的影响,濒临破产而民不聊生。愚昧的劣根性又使他们看不到问题的所在,所以他们只能“辛苦麻木而生活”或“辛苦恣睢而生活”,就算是来到了城市的“我”也只能“辛苦辗转而生活”。闰土是最底层的农民的代表,杨二嫂是城镇小商贩的代表,而“我”是城市知识分子的代表,都一样的辛苦,却一样的落迫。这就不是个人的原因,甚至不是一个群体的原因,那一定是他们共同生存的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原因。

  这让学生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鲁迅不仅是批判,还有憧憬。希望“宏儿”和“水生”是一气,而且过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新生活。并号召人们:“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就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实际上他想说:大家一起行动,创建新的社会!

  这可是一种以社会为己任的大觉悟啊!这难道是这些教室的地都不愿意扫而且也真的也不会扫的.人能理解并接受的吗?

  当我用二十分钟,深情款款地把整篇课文都读完时,发现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目光呆滞,睡意朦胧了--但肯定他们是不敢趴下的。于是,我重复了朗读课文前让他们在听的同时思考提出的三个问题:故乡的人有什么变化,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十秒钟没人回答,半分钟没人,快到一分钟时,我一股无名之火,升腾到了脑门,真想说:就等到你们发言为止,下课了也无妨,这群没思想又不肯动脑子的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的家伙!

  我有停顿了五秒钟,幸亏有这五秒钟。我想不行,这样就等于宣布我的这堂课的彻底失败,而且当我宣布学生无知的时候恰在宣判自己的无能--我得调解气氛并调整问题。

  我故作轻松而愉快地说:“搞不懂鲁迅那是很正常的,不喜欢他是天经地义的,谁让他这么复杂呢?我想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他!”这时候,学生们微笑了,之前已经目光呆滞,睡意朦胧了的一部分学生,也不那么无趣了。

  接着说:“让我们看看故乡都有哪些有意思人吧?”这时候,四五只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得到相应的回答后再问:闰土小时候是怎么样的?这时候课堂里的“空气”开始快活了起来------

  整个的这堂课圆满收场,第二天的两堂也基本是实现课程要求--他们居然也开始钦佩起鲁迅了!真是不可思议。

  但我突然害怕起来,为我当时竟然会有那么消极的可怕的念头。

  我可以原谅自己设计问题没有坡度和不够有针对性--虽然这种情况不大出现。但我决不能原谅自己,居然会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并试图逼迫学生步入困境而想完成教学任务,严重违背了教学相长的规律,破坏了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则。难道我不该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吗?难道我能将学习的责任单一的怪罪到学生身上而不改变自己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吗?难道我能视学生的困难而不顾却一味地逼迫他们实现所谓的目标吗?

  这是一次教训,有它的偶然性,但一定有我教学观念上的偏差。我不希望自己真的是老了,老得觉得自己不再需要思进取求完善了,那我也该离开三尺讲台,回家了;不过那时女儿也会鄙视我的!

【初中课文《故乡》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苏教版课文《灰椋鸟》的教后反思04-05

小学课文《虎门销烟》教后反思06-16

六上课文《轮椅上的霍金》教后反思06-16

课文《故乡》教学反思03-04

语文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后反思02-01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教后反思01-07

语文《船长》教后反思01-11

《推敲》教后反思汇编06-15

《an en in》教后反思汇编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