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1-08-06 18:13:38 九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分析

  文言文教学应积累与感悟并重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分析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分析

  文言文阅读教学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形式与意义有所差别罢了。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和阅读文言作品的能力,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言文教学应注重积累,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文言词汇,了解了古代语言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选入课本的文言文本身就是文质兼美,而且代表了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传递着古代文化闪光的思想。所以,文言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积累,而且也应该像教学现代文一样,引导学生感悟欣赏,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

  我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设计了如下两个环节:“朗读感知,粗知文意”和“品读课文,质疑赏析”。前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积累,后一环节则教给学生如何感悟欣赏文言文。

  两环节部分教学过程实录如下:

  (一)朗读感知,粗知文意:

  师:刚才我们已经进行了朗读训练,同学们读准了字音,明确了停顿,从刚才大家朗读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语感把握得还比较好,课下再多多练习。现在我们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读通原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对照下面注释,试译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同座讨论交流,还解决不了全班一起解决。如果你认为哪个字词需要强调或归纳,也请提出来,同学们一起明确。

  (学生质疑或强调字词积累)

  生1:“一百许里”中“许”,表示大约或零头的意思,以前也学过,“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2:“猛浪若奔”中“奔”是“奔马”的意思,《三峡》中学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生3:“互相轩邈”中的“轩邈”我看了下面的注释还是不懂。

  生4:这是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原来是形容词,文中用作动词,是“各个山峰比着向高处和远处延伸”的意思。

  师:嗯,是的,可以这么理解。

  生5:文章最后一句的“犹”应当解释为“仍然”、“还是”。“有时”跟现在的意思是一样的。

  师:还有吗?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提出来,大家一同解决。

  生6:文中有两上通假字,“窥谷忘反”的“反”通“返”,“返回”的意思;“蝉则千转不穷”中的“转”同“啭”,是“鸣叫”的意思。

  ……

  师:好,下面我们请请几位同学来说说文章的主要意思。

  (教师指名学生翻译课文,力求直译。)

  过程分析:

  这一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的能力。教师要经常性的引导,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把积累当作一种自觉。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告诉他们应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一词多义等。

  体现理念:(1)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任务交给学生,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2)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信,提高学习能力。(3)基础务求夯实,要求学生积累一个字,就把学过的这个字全部列举出来,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归纳出这个字词的所有意义和用法。便于触类旁通。

  (二)品读课文,质疑赏析:

  师:本文以写景为主,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句话?以此揣摩作者表达的情感。

  生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句话最关键。

  师:为什么?

  生1:这句是下面写景的总起,下面写景就是围绕“奇山”和“异水”来写的。

  生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最关键。

  师:为什么?

  生2:这句从侧面写出景美,是对景美的概括赞扬。

  生3:我也认为这句最关键,因为这句话传达出作者的内心追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对官场的厌恶。

  师:大家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生纷纷举手示意。

  师:大家既然这么看,那老师也这么认为。这句话既是对景物的高度赞美,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体现,那就是热爱自然,厌弃尘俗。

  当然,这句话从景物描写中来,我们还把它放到景物描写中去。到底什么样的景物能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下面请一同欣赏本文写景方法。

  生4:总分结构,……

  生5:写“异水”,突出其“清”和“急”的特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对比和比喻修辞。突出水流速度快。

  师:联想一下,还有哪些句子和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6:《三峡》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左御风不以疾也”。

  生7: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8:在写“清”这一特点时,作者运用的写法不一样。“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正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侧面描写。

  生9:作者写景时选词精当,用语形象生动。

  师:请举例说。

  生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中“竞”写出群山争相同上,“轩邈”写出山们比着向高处和远处延伸。这两个词化静为动,把景物写活了。

  生10:“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是从听觉角度写,和后面的蝉鸣猿啸互相应和成韵,让人感到山间有了生气。

  ……

  过程分析:

  在这一教学环节,我采用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精读品味,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主旨,探究写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气氛活跃。

  理念渗透:(1)三维目标密切结合,通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形成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环节的讨论交流,老师点拨,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深入了,对作者写作目的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渗透。这一过程是个群体探究的过程,在自主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共同探究疑难问题。(3)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渗透。探究本文写景方法时,老师有意引导学生对比我们自己的文章单一乏味的特点,学生从分析写法上得到启发,一定会在以后写作中加以借鉴,从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

  反思:教师风格的形成在于找准适合学生的方法,坚守自己的理念。在反复验证一种方法之于一类文章时,如果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而且能获得情感的愉悦。那么,教师就应该把这种方法固化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模式,坚守住自己的理念,并把它阐述出来,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教育思想和理念带来的快乐。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八下《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05-26

与朱元思书11-24

《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03-21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03-20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05-06

语文《与朱元思书》的教学设计03-22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范文05-26

人教版《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03-20

古文《与朱元思书》教学实录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