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有点评

时间:2021-08-09 10:49:13 高一上册 我要投稿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有点评)

  上课前,师生问好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有点评)

  师: 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组描绘自然、感悟自然的文章。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章。

  (多媒体展示专题教学内容: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展示课题、作者介绍以及狼嗥画面) 师: 《像山那样思考》是关于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文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就像一个导游,引导你们更好地欣赏风景,但这个导游并不能替代你们去欣赏。

  (多媒体投影本文教学目标: 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2. 增强思想表达能力,学习从具体的自然景物的描述开始,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方法)

  师: 目标明确,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根据专题教学要求,老师初步确定了本课两个学习目标。请大家一起把本文的教学目标读一遍。(生齐读本文教学目标)

  师: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我们要了解一下作者及写作此文时的背景。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方面简介读一下。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名大地的观察者与思考者,他的《沙乡年鉴》被美国人视为与梭罗的《瓦尔登湖》同样具有伟大影响力的经典。1887年利奥波德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受喜欢打猎的父亲的影响,童年的利奥波德就对大自然有了兴趣。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沙乡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我的妻子、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通过野生生物的耕耘管理而发现了某一种或另一种深刻的满足感。”正如梭罗把他在瓦尔登湖畔的躬耕与沉思写进了《瓦尔登湖》一样,利奥波德在沙乡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一书。1948年4月,利奥波德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扑救邻居农场大火的途中,他没有能够看见《沙乡年鉴》的问世。

  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正由于生态出了问题,他才会产生这样的忧思。所以《沙乡年鉴》是他思考的结晶。他被称作美国新保护运动的“先知”,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美国人环保意识的形成应该说与梭罗和利奥波德有密切的关系。 一生诵读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点评: 《沙乡年鉴》又译为《沙郡岁月》。对作者及相关背景的介绍,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以诗化语言传达深沉忧思的佳作)

  师: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我们需要辨识一些易读错的字音及易误解的词义。

  (多媒体展示容易读错的字词。

  容易读错的字:驯服xùn艾蒿hāo蜿蜒wān饿殍piǎo嗥叫háo嚎叫砰砰pēnɡ怦怦嬉戏xī蠕动rú 濡湿 孺子 儒家 嗫嚅 湍急tuān 惴惴 揣测 踹一脚 喘气 嘎啦声ɡā 戛然而止)

  师: 请两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给这些加横线的字注音,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两位同学举手上讲台为加横线的字注音)

  师: 请大家看一看,他们注音中有没有错误的地方?

  生1:“蜿蜒”的“蜿”正确读音应为“wān”,而他注成了“wǎn”。

  生2:“嬉戏”中的“嬉”正确读音是“xī”,黑板上注成了“xǐ”。

  师: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请大家齐读一遍这些词语。

  (生齐读词语)

  师: 这里面有几个字我们还要比较一番。比如“嗥叫”与“嚎叫”,前者只能指狼叫,后者的使用范围广,除了用于狼外,还可用于人。大家比较一下“砰”和“怦”。

  生:“砰”是指物体碰撞发出的声音,而“怦”应当是指心跳的声音。

  (多媒体展示:“砰砰”与“怦怦”)

  师: 好的,我们再来比较下一组词语。“嬉戏”的“嬉”是女子旁,那么“嘻嘻哈哈”的“嘻”应是什么偏旁?

  生: 应当是口字旁。

  (多媒体展示:“嬉戏”与“嘻嘻哈哈”)

  师: 我们来比较第三组词语。

  (多媒体展示: 蠕动、濡湿、孺子、儒家、嗫嚅)

  师: 这一组字都带有“需”字,都读rú,但形旁不同。

  师: 我们再看下一组字。 m rsmul{

  (多媒体展示: 湍急、惴惴、揣测、踹一脚、喘气)

  师: 找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组字词。

  (一生读该组词语)

  师: 这组加横线的字声旁一样,形旁不一样,读音也不同。

  师: 还有两个字需要辨别一下:“嘎”与“戛”。在“嘎啦”一词中,“嘎”应读“gā”;而去掉口字旁之后,“戛然而止”的“戛”应当读“jiá”。

  (多媒体同时展示这两个词语)

  师: 上述这些字从造字方式看属于什么字?

  (生沉默少许,在教师启发下答“形声字”)

  师: 同学们仔细看一下,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读音与声旁都不一样,这些是变异了的形声字。

  (点评: 教者花了较多的气力在字音、字形和字义的辨析上,看似浅了些,实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帮助。只是花的时间多了些,感觉比重大了些)

  师: 下面,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进入文本,领会作者的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现在让我们共同阅读、研习课文。

  (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师: 这位同学总体来说读得比较流畅,但有几个词语读得不准,大家有没有发现?

  生1: 第六小节中“扳机”的“扳”应读“bān”。

  生2: 第八小节中的“疲惫”读成了“疲劳”。

  师: 阅读文章要以问题为抓手,通过解决问题来领会作者的思想。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抓住三个关键词,重点解决三个问题。我们应抓住哪三个关键词呢?

  (学生议论,老师提炼,师板书三个关键词: 山、狼、人)

  (点评: 关键词的提出,使文章分析有了明晰的纲要)

  师: 现在,我们先研究第一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 一、 作者以什么为由头引出山的思考的?狼嗥:文眼 积极的意义。)

  生: 作者是从狼的嗥叫写起。

  师: 请你读一下作者笔下狼的嗥叫声是怎样的?

  (生诵读第一小节第一句)

  师: 这一句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生: 是“描写”。

  师: 再看一看第一小节的第二句,大家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第二句)

  师: 这一句应当是什么样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