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年级上册《11狐狸和乌鸦》评课稿

时间:2021-08-10 10:49:31 二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1狐狸和乌鸦》评课稿

  《狐狸和乌鸦》评课稿1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老师执教的《狐狸和乌鸦》一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易懂。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了乌鸦嘴里叼着的一片肉。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狐狸骗肉的过程,形象地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杨老师先后三易其稿三次试上。杨老师严谨认真的态度令我折服。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1狐狸和乌鸦》评课稿

  一、字词教学扎实有效。

  杨老师从检查预习入手,首先是一字词,“一”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该字的声调因后面字音声调的不同而变化在“一棵树、看了一眼、刚一开口”中均读第四声,在“一片肉、一溜烟、眼珠一转”中读第二声。杨老师把这些词分为两个竖行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掌握规律。其次是四字词语。

  二、朗读训练层层推进。

  老师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以狐狸说的三次话为线索,抓住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首先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自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反应。其次在检查预习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把课文的朗读与谋篇布局结合起来。辅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课文先写狐狸看到( ),馋得( );接着写狐狸说了( ),使乌鸦( );最后写狐狸( )。最后在课文的精读教学中杨老师坚持以“读”为主线,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回归整体,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课文所含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杨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问促读,以读促说,以说助读,以此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建议:

  1、引导学生能读出语味,读出狐狸在问候时尊敬而又假惺惺的语气,读出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的味道。

  教学狐狸的第二次话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和比较,体会到要读出亲切、关爱的语气,读音应略高于第一次。

  2、要提醒学生抓乌鸦的动作“看了狐狸一眼”来进行合理想像。

  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去演,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狐狸和乌鸦》评课稿2

  《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故事浅显而寓意深刻,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武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一、抓对话,谈感悟。在把握狐狸和乌鸦特点的基础时,武老师着重围绕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让学生从狐狸说话的称谓、语气、内容等方面相互交流,深入探讨,再分角色朗读,在比较中品读,在品读中有所感悟,形成见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情感的参与,使他们的内心感悟更趋多元化。。

  二、抓“人物”,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故事中狐狸和乌鸦这两个特定的“人物”,引导学生学习:(1)狐狸骗肉的过程、骗肉后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2)乌鸦是怎样上当受骗的?(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有什么启发?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中折射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没有真正完美的一堂课,我觉得武文英老师的课还有以下两点提出来商榷的:

  一、启发想像主动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制,而想象是无限的。”《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结尾含蓄深刻,为学生思维的拓展留有广阔的空间。教学中,建议武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大胆想象,有理有据地延伸课文。可以设计了一道口语训练题:《乌鸦被骗之后……》,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时空,学生的想像力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

  二、教师语言要儿童化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应该是非常有趣的。教师如果在整堂课中用儿童化的语言把他们带入文本中,我想孩子的激情会更加高。教师生动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中。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入情入境,这样的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粗浅的看法,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狐狸和乌鸦》评课稿3

  听完由陈老师所执教的《狐狸和乌鸦》一课后,感觉陈老师所执教的这节课整体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教学设计也较合理!

  本节课陈老师能紧扣本课中心问题:“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将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展开教学。先是借助“学习小助手”(多媒体展示:1、请你轻声读4—8自然段,想一想,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2、狐狸每次是怎么说的?乌鸦听了怎么做?你能用“_____”划出来吗?)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读读课文、划出句子、读读句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同时,陈老师在学生自学中也给予适时点拨、引导,充分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接着陈老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出示表格(略),让学生和老师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生互动填写表格中,陈老师注重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再让学生读读狐狸对乌鸦说的话,并让学生互评及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此基础上,陈老师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紧接着,陈老师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读,为求表演得逼真、形象、生动,陈老师课前还精心制作了头饰及相关的道具,让学生上台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直观、生动地再现出课文中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将、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的情境。最后,陈老师顺势地导出“你想对乌鸦和狐狸说些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此寓言故事所要阐述的道理;但因时间关系,并未能顺利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导出道理。

  纵观本节课,陈老师在课前准备工作确确实实是下了番苦功,精心的教学设计、精美的道具、漂亮的课件等无不体现出陈老师对此节课的用心准备。尤其是所制作的课件,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但非常精明,能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一步一步地引导、启发学生解读课文、展开想像,声、像、情并茂,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本堂课变得直观生动、富有趣味,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陈老师对于课件的操作却显得有些不熟练,影响到教学时间,导致没能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可惜。

  总体感觉陈老师所上的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但我个人设想

  (1):若是将表格事先分发给每个小组,然后将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这一环节与让学生按“学习小助手”环节融合一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独立完成表格;随后进行全班各小组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过程中,让学生读(感觉陈老师让学生读的时间较少,同时学生的读可以多样化:比如说,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全班读……),让学生评,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解、读中乐。这样一来可将学生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时间剩下来,从而腾出更多时间放到最后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乌鸦与狐狸说些什么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设想(2):若是将师生互动合作完成表格填写这环节去掉,改由让学生直接按“学习小助手”完成课文自学,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引导。(读读课文、划出句子、读读句子、展开想像、指导朗读、学生表演),在整堂课中应重点放在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解、读中乐,避免过多繁锁地师生问答。

  设想(3):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我个人认为可以布置让学生大胆想像,改编故事,对教材内容进行课外延伸、拓展。(设想故事主要内容:在乌鸦吸取第一次上当受骗的教训后;第二次,狐狸又想再次骗取乌鸦口中的肉能否成功?想想他们是各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结果又是怎样?)

  以上仅是我个人听后的些许想法与设想,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二年级上册《11狐狸和乌鸦》评课稿】相关文章:

狐狸和乌鸦说课11-05

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说课设计05-09

二年级上册11课《狐狸和乌鸦》课堂实录(附教后记)06-01

狐狸和乌鸦11-30

乌鸦和狐狸06-13

狐狸和乌鸦04-08

乌鸦和狐狸05-23

狐狸和乌鸦09-03

狐狸和乌鸦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