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时间:2021-03-19 17:36:30 八年级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书写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澎湃(bài)踉跄(liàng)蓦然(mò)万赖俱寂(lài)

  B.绚丽(xuàn)膝盖(xī)繁衍(yǎn)毛骨悚然(sǒng)

  C.山岚(lán)踱步(duó)龟裂(juī)受益非浅(fěi)

  D.哺乳(pǔ)编撰(zhuàn)贿赂(lù)如火如茶(tú)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文学如茶,越品越知▁;文学如酒,越品越感▁。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A.醇厚幽香清冽B.清冽醇厚幽香

  C.醇厚清冽幽香D.清冽幽香醇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 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D.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我们已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回忆性散文。

  B.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C.王羲之,东晋人。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汉语中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个小类。“已经、再三、不、很”都是副词。

  6.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11分)

  ⑴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⑶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⑷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⑸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⑹《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的诗句是:,。

  ⑻汉乐府《长歌行》中点明主题,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年时代的诗句是:

  7、根据下面的内容,依照加点的语句,在横线上各写一句话。(4分)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翰的海洋;白云;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

  第二部分(8-25题 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下面的诗歌出自诗圣杜工部笔下的是(2分) ……………………………………()

  A.《石壕吏》B.《早寒江上有怀》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D.《野望》

  9.下面对杜甫的《春望》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首联写春望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B.颔联运用夸张和互文手法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进行生动描写,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

  C.颈联中“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家人的感情。

  10.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2分,不超过60字)

  答: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4分)

  13、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17题。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 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4.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的要求。(2分)

  15.阅读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拔掉那颗蛀牙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8.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答:

  19.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地 位 尴 尬,滋 生 仇 恨

  回 报 亲 情,收 获 快 乐

  20.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答: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3)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答:

  21.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2.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

  答: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23.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50分)

【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09-07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12-19

求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05-19

八年级上册语文的期末试卷及答案04-08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4-10

八年级的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05-23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5-2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10-19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