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苏教版《目送》教案设计

时间:2017-08-16 编辑:蒸花 手机版

  《目送》选自龙应台的同名散文集《目送》。作者龙应台在散文《目送》当中,通过描述她儿子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她疏离以及描述他与父亲的多次离别,清晰地表达了她对于人生路上亲人之间的离合的落寞、无奈以及豁达。下面是该课文的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苏教版《目送》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我”的几次“目送” 。

  2.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及深刻的哲理。

  3.体会作者平淡而深刻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抓住一个特征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及哲理

  一、导入

  1984年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响彻台湾大地,同年出版的《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接着出版的《野火集》更是风靡台湾,但是这位作家就在她事业处于巅峰之时,却随着丈夫旅居瑞士,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十多年后再回台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将台北市的文化事业搞得风生水起。这就是龙应台,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的一篇散文《目送》。

  二、寻“目送”踪

  (一)进入文本

  1.请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文中写目送的语句。

  2.请同学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反复出现的段落。师生共评。

  3.请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目送的语句,说出分别是谁目送谁。

  华安:

  上小学的第一天

  去美国作交换生

  上大学

  父亲:教书报道的第一天:

  轮椅的背影:

  火葬场的炉门前:

  三、品“目送”情。

  (一)引导深入

  1.请同学们细读1-8节,以我从“ ”这句话里,读出了儿子变得 。

  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从“不断的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读出了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对母亲是十分依赖与依恋的,母亲仿佛是他所有安全感的来源。)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从“照例拥抱”照例这个词,“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去美国做交换生的华安对于母亲的深情并没有任何回应,已经是很明显的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从“闪”和“倏尔不见”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华安在过海关时候的动作之快,对于母亲没有任何留恋,更谈不上依赖,这个时候的华安已经与母亲有所疏离。)

  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从“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也戴上耳机,”可以看出上大学时的华安,已经有了比较独立的自我,他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结:

  上小学第一天: 依赖

  去美国作交换生: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上大学: 独立的自我

  (二)精读语段

  1.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九节,并思考:面对儿子的渐行渐远的身影,作者有了怎样的感悟?

  明确:这段话表达的是作者对儿子不忍放手却又不得不放手的有点感伤有点落寞的情感。

  2.全班再次齐读第九节

  (三)再读“目送”

  1.师范读第十节,“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文章接下来还写到另一个背影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另一个背影的故事。

  2.请同学朗读第11到15自然段,找出目送父亲写了几件事。

  父亲:教书报道的第一天:

  轮椅的背影:

  火葬场的炉门前:

  3.全班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作者目送父亲之后又写出这样的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悟。

  落寞、无奈、悲痛。

  四、探“目送”理

  1.作者在面对儿子与父亲逐渐离去的背影之后,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所表达的仅仅是落寞与感伤、悲痛之情麽?

  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师生共同品味。

  点出:落寞、无奈、感伤当中隐隐透出豁达。

  五、课堂总结

  再次齐读文章最后一小节。

  我已经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女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作者有一种豁达的心态,已经看开人始终是寂寞的,至亲至爱也不能够陪伴一生一世,终归是要目送他们离去的。华安的上小学,中学做交换生,上大学,我的工作报到,父亲的衰老与最后的死亡,这正是人一生的历程,而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种不断“目送”的过程。不用追寻,更不必追寻。

  板书设计:

  我 目送 华安: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对母亲依恋

  去美国作交换生: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上大学: 独立的自我

  我 目送 父亲:教书报道的第一天:

  轮椅的背影:

  火葬场的炉门前:


[苏教版《目送》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信客》教案设计

2.人教版《海燕》教案设计

3.《石壕吏》教案设计

4.《爱莲说》教案设计

5.《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6.《小石潭记》教案设计

7.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设计

8.

9.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

10.《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