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理解

时间:2024-04-26 11:19:55 晓凤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理解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珪传》文言文阅读理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理解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理解 1

  王珪传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①,佐万分一。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②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释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日: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③。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选自《新唐书》)

  注:①竭狂瞽:竭尽愚钝之力。是自谦之语。②庐江:指庐江王李瑗。③玄龄、靖、彦博、胄、征分别指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几位大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正确B.伎不进,数被让:责备

  C.陛下其性命,引置枢密矜:怜悯D.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办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君臣同德,海内安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其善善而恶恶也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嘉名

  C.卿皆我腹心,附下罔上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陛下衿性命,引置枢密乃重修岳阳楼,增旧制

  【小题3】下列选项与伎不进,数被让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何陋之有

  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3分)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②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③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⑥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②③⑥

  【小题5】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

  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3分)

  答:。

  ②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3分)

  答:。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不然 / 郭君善善不能用 / 恶恶不能去 / 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 / 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 审知其非 / 所谓知恶而不去也(3分,每一处错漏0.5分,扣完为止)

  【小题6】①古时天子有七个进谏规劝的大臣,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

  ②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正:纠正

  【小题2】

  试题分析:C乃:副词,表前后的逆接相背,竟 。 A、则:连词,表连接,那么/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 B 以:连词,表原因,因为/介词,用。 D、其: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小题3】

  试题分析:D项与所给句子都是被动句。A和C为判断句。B是倒装句。

  【小题4】

  试题分析:①是王珪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⑤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珪向皇上表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代王珪辅政的事实。故①⑤⑥都不是表现雅正的。

  【小题5】

  试题分析:不然用于转折,因此后边应该断开;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句式结构一致,因此中间应该断开;今时间词,常常用于句首。参考译文: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

  【小题6】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① 争,规劝,后写作诤; 谏不用被动句;句意各1分。②卿皆我腹心判断句,乃竟然,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夫下太平吧。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七个进谏规劝的大臣,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以诚待人,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妄,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公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呀?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于扦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理解 2

  王珪,字叔玠。性沉澹,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珪少孤且贫,人或馈遗,初无让。及贵,厚报之,虽已亡,必酬赡其家。始,隐居时,与房玄龄、杜如晦善,母李尝曰:“而必贵,然未知所与游者何如人,而试与偕来。”会玄龄等过其家,李窥大惊,具酒食,欢尽日,喜曰:“二客公辅才,汝贵不疑。”时太宗召为谏议大夫。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同辅政。帝以珪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而玄龄等亦以为尽己所长,谓之确论。

  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魏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帝素服哭别,诏魏王率百官临哭。赠吏部尚书,谥曰懿。

  (《新唐书·王珪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

  B.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

  C.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

  D.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

  5.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敕,皇帝下命令。在古代,敕是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文中皇帝下命令准备酒食。

  B.音家,指伎人、歌女、舞女、女歌舞艺人,她们是继巫而起的真正专业歌舞艺人。

  C.枢密,古代中枢官署的统称。太宗任命王珪在中枢官署担任谏议大夫。

  D.次,在古代指旅行时停留的处所。别次,指正宅以外的住所,也指宫殿中的便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珪与圣贤交。年少的时候,他就与房玄龄、杜如晦交好,母亲李氏为此感到很欣慰。

  B.王珪为人正直。他任谏议大夫之职,与温彦博一起为祖孝孙辩解,虽然太宗大怒,他仍不卑不亢地直言进谏。

  C.王珪,以理服君。因此他无论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都深得太宗的信任。

  D.王珪谨慎谦虚、实事求是。他评论朝中大臣之才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疾恶好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10分)

  (1)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5分)

  (2)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5分)

  4、A解析:断句应依据上下文文意、语气的缓急和行文逻辑。

  5、A解析:敕,在这里作动词,命令。

  6、A王珪隐居的时候与房、杜关系密切。

  7、(1)祖孝孙是位品德美好严谨的文人,陛下叫他去教授女乐手,还斥责他,人们大概认为文人不重要吧!(“修”、“责谯”、“其”各1分,句意2分)

  (2)太宗派公主到府中(家中)探望,又派民部尚书唐俭增减药剂饮食。(“就”、“第”、“省视”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珪,字叔玠。他性情稳重恬静,志向度量深邃纯正,对名利际遇看得淡薄,交朋结友绝不随便。王珪年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有人赠送财物,一点也不推辞。他显贵后,给予丰厚的酬谢,即使那人本人不在了,也一定要酬报赡养他的家属。当初,隐居终南山时,同房玄龄、杜如晦结为朋友,母亲李氏有一次说:“你要显贵,但不知跟你交往的是什么样的人,你试着把他们一起约来看看。”恰好房玄龄等人路过他家,母亲暗中观察后大吃一惊,命令备办酒席,让他们高高兴兴玩了一天,她欣喜地说:“这两位客人是公卿辅佐的人才,你将来显贵没有问题。”当时太宗征召他担任谏议大夫。王珪诚恳地收集好的批评意见,常常提出有益的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

  太宗叫太常少卿祖孝孙向宫中女乐手们传授音乐十二律吕知识,技艺没有长进,多次受到太宗斥责。王珪和温彦博一起进言说:“祖孝孙是品德美好、严谨的文人,陛下叫他去教授女乐手,还斥责他,天下人大概会认为文人不重要吧?”太宗生气地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信,却要顺从下属欺骗君主,替他劝说我吗?”温彦博害怕了,检讨错误,王珪不认错,说:“

  我原来侍奉隐太子,按罪应当处死,陛下怜悯我的性命(没有杀我),安排担任谏议大夫,让我尽忠竭力进行规谏,现在却怀疑我有私心,这是陛下亏待我,不是我辜负陛下。”太宗默默无言感到惭愧,于是作罢。

  当时王珪和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共同辅佐朝政。太宗认为王珪熟悉朝臣们的人品,又善于评价,于是对他说“:你有透彻的鉴别能力,替我评品一下房玄龄等人的才干,并说说自己同他们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说:“孜孜不倦地报效国家,知道该做的就努力地做,我比不上房玄龄;文武双全,出征可以当将,回朝可以当相,我比不上李靖;陈事上奏详尽明白,上传下达忠实公正,我比不上温彦博;解决繁重的困难,妥善处理各种事务,我比不上戴胄;全心全意地劝谏皇上,把皇上不像尧舜一样圣明当作耻辱,我比不上魏征。说到抨击坏的,褒扬好的,痛恨邪恶珍惜善良,我和以上诸位都有这个优点。”太宗赞扬说好。房玄龄等人也认为说透彻了自己的特点,称这是精确的评论。

  很快王珪调回朝廷任礼部尚书兼魏王李泰的老师。魏王请教王珪怎样做才是忠孝,王珪说:“皇上是您的国君,侍奉他就要想着竭尽忠诚;皇上又是您的父亲,侍奉他就要想着竭尽孝心。尽忠尽孝可以安身,可以成就美名。汉朝东平王刘苍说‘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希望您记住这话。”太宗知道这事,喜悦地说:“泰儿可以不犯过失了!”

  贞观十三年(639),王珪病重。太宗派南平公主到府中(家里)探望,又派民部尚书唐俭增减药剂饮食。去世时,享年六十九岁。太宗穿上丧服在便殿哭泣悼念。诏令魏王带领众朝臣到王家吊唁,追认他为吏部尚书,谥号为“懿”。

【《王珪传》文言文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桑怿传文言文阅读理解09-08

文言文阅读理解09-08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01-07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翻译09-09

文言文阅读理解翻译09-09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09-08

文言文《口技》阅读理解09-08

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09-08

文言文阅读理解最新09-10

绝句文言文阅读理解09-09